其他

十九大时光 | 陵水的“粉叔”,昌江建“密瓜楼”的他们……快看海南这些乡镇创业者的传奇故事!

2017-10-17 南海网

点击进入专题↑



文昌

航天渔人码头成旅游新景点



夕阳西沉,航道内渔船穿梭,岸边椰林婆娑。


  10月16日下午6时,文昌市清澜半岛上的航天渔人码头热闹非凡,停车场内的300多个停车位停满了车辆,海鲜市场内人头攒动。沿海休闲慢道上、餐厅里,到处是前来游玩和吃海鲜的游客。这个10月1日才开业的旅游景点,成了旅游新热点。


  10月16日,游客在航天渔人码头购买海鲜。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而在8个月前,这里只不过是一片荒地,零零星星地散落着一些虾塘。


  今年2月,航天渔人码头动工建设。8个月后,新建的大型海鲜码头全部完成招商,10多家餐厅、文创主力店、量贩式KTV、精品超市、海鲜餐吧投入营业,这里成为文昌旅游新名片。


  现在,航天渔人码头平均每天能够接待1000多名游客,在国庆长假期间,甚至有一天接待游客量达8000人。到这里来游玩吃海鲜的人中,不仅有文昌本地人,更多的是来自海口和岛外的游客。“我们也没有想到生意这么红火。”航天渔人码头市场部负责人史椰灯说,如果铺前大桥开通了,沿滨海旅游公路来文昌游玩的人会更多。


  “这个项目总投资2亿元,所有的海鲜摊位、商铺两年内都是免租金的。”史椰灯说,项目能够这么快建好,而且能给予商家这么大力度的优惠,投资商看好的就是当地发展的良好势头。


  “国庆长假期间,我赚了1万元。”今年28岁的陈妹,家就在码头对面的东郊镇建华山村的椰林里,父亲是一名老渔民。航天渔人码头的海鲜市场建好后,她就和丈夫两人负责在这里销售父亲捕捞上来的海鲜。她卖的都是野生的海鲜,每天200斤海鲜3个小时就能卖完,然后早早收摊。


  “还是党的政策好,我们现在的生活才能过得这么滋润。”陈妹说,她家之前卖海鲜,除了低价在码头卖给鱼贩子,就得运到文城镇内的菜市场卖。现在好了,父亲早上捕鱼回来,将船开到航天渔人码头,把海鲜直接卸到她的摊位上。同样是卖海鲜,现在却轻松多了。


  对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九大,陈妹心里充满了期盼:“希望将来能够出台更多好政策,让越来越多的人富裕起来,让我们的海鲜生意越来越好。”


航天渔人码头

  

航天渔人码头地处文昌清澜开发区高隆湾滨海街1号,是文昌今年新建的具有文创气息的特色主题旅游景点。该项目共分三期建设,总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积为2万平方米,用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总投资2亿元,分为商业街和海鲜市场两个大型区域,涵盖海鲜市场、海鲜加工、特色小吃、文创主力店、量贩式KTV、精品超市、海鲜餐吧等,可满足游客一站式旅居度假生活。项目一期已经建成,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开业。目前该景点已被文昌市政府批准为文昌一日游重点景点,是文昌市文创生态重点展示示范区。(张期望)



昌江海尾镇

李光明带领村民一起住上“密瓜楼”



10月16日下午,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五大村的致富带头人李光明在哈密瓜种植基地里查看着哈密瓜花的授粉情况,这里可是他们村最大的致富之地。下个月中旬,新一批哈密瓜又要上市了,李光明脸上始终保持着笑脸。


  10月16日,李光明在哈密瓜基地工作。海南日报记者贾磊 通讯员陈家漠 摄


  “2010年前,这里的村民靠种甘蔗、地瓜为生,一亩甘蔗收入300元,而现在,村民靠种哈密瓜致富,一亩地最少能赚3000元。村民们住上了‘密瓜楼’,这些多亏了我们村里的老书记李光明。”五大村党支部书记符瑞祥说。


  在昌江县海尾镇五大村的便民服务站附近,记者在路边看见了“密瓜楼”指示牌,顺着村道往里走,村道两旁立着几十幢错落有致的小洋楼。


  村干部告诉记者,“这是种哈密瓜赚了钱的村民的新家,所以我们就把这些房子叫做‘密瓜楼’。”


  走在靠近海尾渔港的1600多亩的哈密瓜种植基地里,可以看到数以千计的大棚立在沙地里。“当初在别人看来,这里数千亩的沙质土壤,种什么都不行,那时提出种哈密瓜根本没人相信,但事实胜于雄辩。”李光明说。


  2010年,李光明是五大村的村支部书记,为了帮助村民尽早过上好日子,他尝试种哈密瓜,虽然瓜种出来了,但品质却与市场上的差距甚远。为了解决哈密瓜的品质问题,他奔赴全省各地寻求企业和技术力量,3次前往海口一家公司寻求合作,希望用他们的瓜苗改良品种,并解决市场问题。


  “海口一家企业老板看我年纪大且诚心做事,2011年给了我50亩的种苗,还提供了技术帮助。”跟着李光明,记者走进了正在授粉期的哈密瓜种植大棚里。除了哈密瓜,记者在大棚里还看到了一些蜂箱。“这就是我们多处游走取来的‘真经’,利用蜜蜂传粉技术给生长期的花朵授粉,这样的方式效率高、品质好,既省时又省力。”李光明高兴地说。


  1000多亩的哈密瓜能卖出去吗?这个问题李光明从来不担心。2014年与企业合作之后,他与村民根据企业的订单进行种植,让五大村有了第一个订单农业项目。“今天的好生活,来自党和政府的好政策和大力支持。”李光明告诉记者。


  如今的昌江县海尾镇五大村,已经成为省内各大知名商超的哈密瓜供应商,利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先下订单再种植,共有110多户农户参与其中。今年7月,昌江县海尾镇五大村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昌江海尾镇五大村


  2017年7月,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五大村(哈密瓜)被认定为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昌江县海尾镇五大村是一个以种植哈密瓜等收入为主的行政村,农业用地面积21620亩,五大村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整体工作部署,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和“一村一品”,建设哈密瓜种植基地。基地占地面积约1600亩,为五大村的村民带来了新的经济收入点。(贾磊)



陵水


创业者的“小梦”与“大梦”



“嘀嗒”,随着一声清脆的鼠标点击声,16日上午,又一份“粉叔”牌酸粉订单将从陵水互联网创业园(以下简称“陵创园”)派送到岛外。


  这是海南第一个以方便速食包装形式售卖的粉类产品。“现在每个月线上能卖5000包,销售额达到12万元。”黄敏亮笑着说道。


  25岁的黄敏亮是陵创园众多怀揣梦想的创业者之一。近两年,与全国一样,陵水黎族自治县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家创办不满一年半时间的县域互联网创业园聚集了164个创业团队。


  “免场地费、免水电费、免宽带费,政府各类奖补政策……”黄敏亮说,有了政府支持,创业者的梦想就有了坚实的根基。


  但创业者的梦想并不仅仅属于他们个人。此前经营酸粉实体店的黄敏亮,在进入陵创园后实现了研制、售卖方便速食酸粉的目标。“其实我们个人的成功,也意味着陵水打造酸粉品牌、海南开发粉类产品有了新探索。”


  31岁的林明德是陵创园“村里巴巴”品牌的创始人,初始业务是做农村农产品网上销售。近一年,陵水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林明德从中嗅出新的商机。


  今年8月,“村里巴巴”发布了“村里走走”产品,顾客在线上即可预订陵水农家乐、农家采摘等乡村旅游产品。


  林明德说,自己扮演的是“桥梁”的角色。“我们一边为游客服务,一边为陵水农村服务。我们为乡村游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对接游客的平台。双方受益,我们这个‘第三方’也跟着受益。”他表示,这个产品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他对自己的梦想怀有信心。“如今陵水的游客越来越多,地方旅游业快速发展,我们前景广阔。”


  作为陵水电商的代表之一,专攻农特产品网销的陵水疍家人互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陵创园的企业之一。36岁的创始人梁振阳的创业故事令人称道。2015年,他放弃广州百万元年薪,回陵水创办了这家公司。


  谈起自己返乡的原因,梁振阳列了四点,但前三点均与“个人”无关。“一是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发展前景更好;二是我身为陵水疍家人,我想让更多人了解疍家人;三是海南的产品好,我想通过电商的模式让海南的品牌得到推广。”最后一点,他才表示:“我想试下自己的能力,能不能当好企业家、老板。”


  “最终做这个决定很不容易,这要感谢政府当了我们的后盾,”梁振阳说,“当初回来考察时,一位县领导告诉我,陵水对电商的扶持力度很大,有着长远规划。”


  回陵水后,梁振阳还创办了陵水电商协会。今年,他协助陵水县政府举办了首届“陵水电商节”“荔枝电商节”。陵水农产品卖得红火,今年上半年,疍家人互联网公司销售收入460万元,相当于去年全年。


  眼下,黄敏亮正规划打造方便速食酸粉加工厂,林明德准备下个月发布“村里走走”微信小程序,梁振阳正在改良圣女果包装……


  “创新创业的时代大环境,为我们实现梦想提供了可能。”梁振阳说。


  这是创业者个人的“小梦”,也是时代发展的“大梦”。




来源:海南日报

记者:张期望、贾磊、苏庆明;特约记者:黄良策;通讯员:陈家漠、陈思国

小编:婷婷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