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亚过上“倍数生活”!300多份海水稻小品种新材料收割
盐碱地里,稻花飘香。阳春三月,位于三亚市崖州区的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南繁育种基地,袁两优1号和广红3号等海水稻品种以及300多份海水稻小品种新材料陆续收割。三亚适宜的气候条件,为300余份珍贵的海水稻新材料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新的南繁加代季,又迎丰收。
三亚市崖州区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南繁育种基地种植的海水稻。记者 利声富 摄
微风吹拂下
稻浪起伏
金黄一片
带着窸窸窣窣的声音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研发人员
张树寅右手拿镰刀
弯下腰,左手抓起一把稻子
朝着稻子根部割断
一把接着一把、一刀接着一刀
没一会
其身旁摆着一束束水稻
三亚市崖州区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南繁育种基地种植的海水稻。记者 利声富 摄
这些水稻看起来和普通水稻一样
但它们的名字还多一个字
它们是海水稻
海水稻,并非是在海水里生长的水稻,而是耐盐碱水稻,其可生长在沿海滩涂和盐碱地。耐盐碱水稻一般是指能够在盐(碱)分浓度为0.3%以上的土壤正常生长的水稻。而且,海水稻比其他普通的水稻具有更强的生存竞争能力,具有抗涝、抗盐碱、抗倒伏、抗病虫等能力。
“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管理,30亩海水稻长势不错,亩产400公斤以上应该没问题。”
张树寅顺手抓起一把海水稻说,试验基地里种植的海水稻除了已通过审定的袁两优1号和广红3号外,还有300多份海水稻小品种新材料。经过几年的南繁加代、选育,这些新材料的抗性越来越好。
三亚市崖州区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南繁育种基地种植的海水稻。记者 利声富 摄
“培育一个水稻新品种,至少需要经历8次更新换代才能稳定,通过区试后,才能通过相关部门的审定。”
张树寅说,如果只在青岛等地进行海水稻进行繁育,由于当地一年只能种一季,所以至少10年时间。但如果冬季到海南进行加代,夏季再回青岛继续繁育,一年就可以种两季,科研时间也缩短一半。
从2016年起,每年10月左右,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的研发人员于萌、张树寅等就来到三亚进行海水稻南繁加代。待到次年4、5月海水稻成熟采收后,再带着新繁育出来的海水稻新材料返回青岛,继续繁育。
与普通水稻育种相比,海水稻繁育要难得多。特别是遇上降雨量比较大时,土壤和田间水的盐碱度极不稳定,给海水稻材料耐盐碱性的标准化鉴定带来极大挑战。
但海水稻比普通水稻适应能力强,不仅抗盐碱,还抗风、抗涝、抗病虫害。再加上海南盐水和淡水资源丰富,气候温暖,具备周年育种和全年鉴定的自然资源优势,有利于提高育种和品种鉴定的效率。国家耐盐碱水稻区试协作组华南组11个区试点中,海南也是其中一个。
三亚市崖州区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南繁育种基地种植的海水稻。记者 利声富 摄
“作为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化中心及盐碱地改良分中心,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充分发挥品种研发优势,构建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对优良稻种进行全国范围大面积推广。”
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耐盐碱水稻育种项目负责人于萌介绍。目前,海水稻品种已在全国主要类型盐碱地开展推广,覆盖山东、内蒙古、浙江、新疆、青海、黑龙江、河南、陕西、江苏、宁夏等地。
海南拥有“三度一色”。所谓“三度”,是指温度优势,深度优势,纬度优势;所谓“一色”,是指海南的绿色,即生态优势。正是基于对比较优势的科学分析,海南将发展南繁种业、深海、航天三大未来产业,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产业链,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石化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向种图强”“向海图强”“向天图强”“向绿图强”“向数图强”,加快打造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地。
未来已来,未来可期。3月14日起,海南省融媒体中心(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推出《寻找新质生产力》融媒体专栏,挖掘和展现海南自贸港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新质生产力”。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利声富
海报统筹:韩静
海报文案:吴春媚
海报设计:符爱华
AI制图:王婉舲
编辑:陈浩
值班主任:叶晨曲推荐阅读
出苗率提高5倍!文昌这家企业打破传统石斑鱼育苗方式
垃圾变宝、雨水自净……博鳌东屿岛这样打造低碳景观→
南海网视频号热门推荐>>
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