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穷孩子和富孩子的差别,在于父母投入时间的多少

2016-09-03 苏德中 少年商学院

这是少年商学院微信(点击标题下方“少年商学院”关注)的第1277次分享,作者苏德中,是剑桥大学心理学博士,原载于知乎专栏,我们正与其联系授权。

 

▋大多数人放不下对富人孩子的迷之偏见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富人孩子”总是容易被贴上“纨绔子弟”的标签。

 

这种偏见由来已久。普林斯顿大学曾经有一个实验,叫实验者(来自社会各阶层)将不同标签的为富人孩子、中产孩子、穷人孩子做配对,结果富人孩子得到的负面标签主要包括以下四点:

 

标签一:太自我中心、不知人间疾苦、缺乏同理心、不尊重别人;

 

标签二:过分自我保护、缺乏信任感,不善于关心身边的人;

 

标签三:什么都有,养成无所事事、做事颓废、不认真、不负责任;

 

标签四:自律性、勤奋好学、责任感比不上穷人家的苦学生。




但我想说,就我个人接触到的一些家庭条件极好的朋友,不仅没有这些负面标签,在他们身上,我还总能学到一些让人佩服的思维和作风。

 

我在香港小学6年的同班同学、从小长大的朋友,家里是香港其中一家最大的房地商,从小每周六去卖旗(香港街头慈善筹款),上大学后加入宣明会、国际儿童基金会,大大小小公益活动从不落下,上个月和我说打算加入无国界医生,是我朋友里最有爱心的,最愿意为别人付出的。(回应标签一)

 

我在北京最好的朋友,肥肥胖胖的,平时嘻嘻哈哈一起吃饭聊天旅游,但一有事情无论是工作不顺心情底落,还是发烧了喝多了,他都是第一时间出现的而且真心关心你;同时也是我见过对老婆最好的人,是我朋友里最重感情,最仗义的一位。(回应标签二)




一个从我到北京创业开始到现在帮了我最多的好朋友,在哈佛本科毕业、做过支教、做过村官、组织哈佛论坛、创建青年论坛、在高盛历练过,每做一件事都非常认真,哪怕准备演讲都一丝不苟,是我朋友里最有责任感,做事最严谨的。

 

还有一个我最聊得来的朋友,他有两个非常让人佩服的特长:博闻强记,我叫他移动Wikipedia, 什么话题什么领域他都略懂一二;而且自制力非常惊人,过去一年坚持每天11点前睡觉,健身锻炼坚持几年,是我朋友里最自律,最爱学习的一位。(回应标签四)




我并不是想借这些个例,描述出另一个和“纨绔子弟”完全对立的“人生赢家”形象,只是,当大多数人给传统富人家庭孩子贴上负面标签时,他们也忽略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纨绔子弟才是其中非常少的一部分。

 

▋贫穷最大的后遗症:不懂“长期博弈”

 

有大量研究表明,富人孩子与穷人孩子确实存在明显的思维差距,这当然不能准确预测每个人的表现,但确实代表了一种一般的规律和趋势。

 

心理学家Lazarus和Folkman认为,人对情境的评价,决定了人对情境的反应——这句话听起来有点拗口,其实不难理解。经济地位较低家庭的孩子,往往需要处理更多高压力事件,这会让孩子从小形成一种认知图式,即要在这个世界上生存,需要不断地保持警惕。等他们长大后,面临陌生情境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更高的敌意和愤怒。

 

哈佛大学也曾专门研究过“贫穷”的后续影响力,认为,如果长期处于资源匮乏的状态,人们会无法停止对资源匮乏的担忧,这会极大垄断人的注意力,造成焦虑和资源管理的困难,导致认知能力和判断力的全面下降,最终使人失去长期博弈的能力。

 

说到这里,我也可以举出身边一些家庭条件一般的好朋友,但完全没有所谓穷人孩子思维的例子。比如我十年前打篮球认识的一个朋友,现在是我在香港最好的朋友,他的爸爸是地盘工,妈妈是拾破烂的,但他永远充满自信,为人也非常大方,从来不麻烦別人,也不会贪便宜。之前在通讯公司做IT总监,然后自己开公司,在业内也小有名气。


他是我朋友里最有韧性的,我也以他为傲。


因此,我们不能否认穷人家孩子和富人家孩子确实存在认知和思维方式的差距,但这种差距,是不是财富直接导致的呢?并不。

 

▋比家里有几座金山更重要的,是有怎样的父母


众多科学研究证实了富人家孩子确实在某些方面比穷人家孩子更加优秀,但是,真正导致这个差别的却未必是贫富本身,而是以下的变量因素:


1、相处时间:

 

父母陪伴孩子时间的长短,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孩子在学业上的表现:父母的陪伴不仅仅会对孩子形成有效的监督作用,更会营造出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兴趣,积极投入到学习中去。




2015年有一项研究表明,自1975年以来,学历较高的父母与子女的相处时间,其增长的速度是学历较低的父母的两倍。换句话说,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会更有意识地给孩子提供长时间的陪伴,而这班人大部分来自是富有家庭

 

2. 消费方向:

 

贫富差距的关键不是富人拥有了更多的钱,而是他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经济学家Richard Murnane和Greg Duncan的研究结果显示,从1972年到2006年,在家庭的开支的教育比例当中增加了150%,而低收入家庭在教育比例却仅仅增长了52%。




这个研究说明,富人更愿意把自己更大比例的钱拿出来“用在教育的刀刃上”,而低收入家庭更倾向于把更大部分的收入花在其他方面。这种家庭教育消费观念上的差别,无疑会影响孩子的思维发展。


3. 家庭语言环境:

 

父母给孩子营造的家庭语言环境给孩子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孩子3岁时所经历的语言环境,能够有效地预测孩子以后的文学素养,学术表现,乃至他们一生的成就。




早在1995年,Betty Hart和Todd Risley就发现了来自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日常接触到的词汇量,不到同龄来自高收入家庭孩子的1/3。这个在孩子3岁左右语言爆发期时的巨大差别,对孩子之后的表现带来了异常深远的影响。但当低收入家庭的孩子身边有比较好的语言环境,词汇量与长期发展则与其他孩子完全没有分別。

 

所以,用财富去解释孩子思维认知上差别是不准确的,也是没有意义的。与其去消极地看待“寒门再难出贵子”,不如积极地从上述几个中间因素中入手:

 

  • 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提高质量长时间的陪伴;


  • 树立健康的消费观念,创造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

     

  • 告诉孩子,即使出身贫寒,一样可以健康快乐的成长,甚至比其他同龄人做的更棒。


少年商学院微信相关文章:

我这样告诉台湾小朋友:贫穷或富有,皆可尊贵

别把Low气质传染给孩子

父母从小和孩子说话的多少,和孩子未来出息大小正相关》

贫穷是自己给自己挖的陷阱?

为什么人们总是不经意地炫耀自己很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