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酒后吐真言 医生谈三明医改:"总收入减少,医生跑了好几个"

2017-02-09 中国医疗保险


来源:医学界


一位医生的酒后之言,或许能引发一些思考。


去年年底,央视连续三天曝光医疗腐败问题,舆论哗然。


然而有一点是无疑的:三明医改要向全国推广了。三明医改推广在即,医生群体怎么看?春节期间,一位医生的酒后之言,或许能引发一些思考。


三明医改的事实真相

这两天,一篇名为《三明医改余音:医生总体收入少了,走了好几个》的文章火了。文章通过一位医生的口吻,抒发了对三明医改的诸多感慨,并引发热议。本文通过采访一位从医近二十年的当地医生,对三明医改进行了部分解读。

“(三明医改)说白了就是为省钱,财政兜不住,不改不行。”在这位受访医生的眼里,三明医改的出发点比较单一。2010年,三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出现1.4亿元赤字,2011年继续扩大到2.1亿元,占了当年财政收入的14.4%。在此背景下,2012年初,三明正式启动医改。


据观察,这位医生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既要少花钱又要治好病,质量怎么保证?难道不是把责任推给了医院?


2、严控药占比,原先的药品占比大约在百分之四五十,现在要求压缩到百分之二三十,所以只能选择最便宜的药。


3、药品占比超过20%,医生是要扣钱的,而且药剂科很简单就可以锁掉,医生也用不了。


4、伤口的缝合,原来可以用可吸收材料,现在为了控制在医保限额内,反而得改用拆线,新技术该怎么开展?


5、三明的招标体系,使得药品回扣现象大大减少了。但很多厂家赚不到钱早早就退出三明市场了,这里面又牵涉到医生的收入问题。


这名医生还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头孢曲松这类消炎药,进口的要60多元,国产的只要一块钱,而且剂量上国产还是进口的两倍。生理盐水一袋还要一两块钱,消炎药这么便宜你觉得效果会好么?一分钱一分货,要想达到一定的纯度,成本摆在那里,这样的药过敏风险大,一些医生不敢用,只能让病人自己去外面买。”


而关于三明医改备受关注的医生年薪制,在这位医生看来,“目标年薪大部分医生是拿不到的。比方说主治医生最高年薪可到15万,可你看我都副主任医师了还拿不到15万,按规定副主任医师最多可以达到20万年薪。表面上看,医生的薪酬水平提高了,但总体收入肯定是要少了,所以很多医生都想走,去年我们医院就走了好几个。”


引发了“医生逃离”?

三明医改,简言之就是政府运用强有力的行政措施,实现了一部分医改目标。然而,在其声名鹊起之后,“三明医改造成大量医护人员辞职”、“所谓的年薪制,其实根本就没有几个人能拿得到”……诸多议论广泛流传。真的如此吗?

三明医改推行至今,虽然一直存在争议,但有业内人士认为:“三明医改是目前中国医改做的最实,最有成效,也基本形成一套体系的、唯一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众所周知,三明医改的动机和初衷是医保基金面临“崩盘”逼出来的,不过值得称赞的是,政府并没有为此增加大量的投入。


但必须清醒的是,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是取消药品加成,解决医院高药占比的结果。


实际上,关于三明医改的争鸣,主要还围绕在“集权”方面。有人认为:“三明模式是试图用行政管制方法去消除行政管制的弊端,短期内会看起来有一定效果,但难以持续和复制。”并且把三明医改短期内的“成功”归因于跟詹积富的个人因素。


还有哪些隐忧?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甚至认为,三明医改并没有太大成效,公立医院收入增幅下降是大势所趋。他预测,最晚到2018年,大量公立医院包括三甲医院都会亏损。

不少三明医改的反对者认为:三明医改的路径和十八届三中全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方向不符合。正如上文中所提到的,三明医改违背简政放权。分析人士认为,新医改推行了多年,依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政府不愿意放弃手中的权力。而三明医改模式的推广,却导致政府进一步扩权。


毫无疑问,关于三明医改的争鸣,将会一直伴随,也许还可能争议更多。


原标题:三明医改续:"总收入减少,医生跑了好几个"

延伸阅读

温顾 | 从“三可”视角看三明医改


“新”新医改:一统天下就能万事大吉吗


三明医改模式的亮点、难点与着力点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