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新农合骗保:打破信息孤岛 留住救命钱
┃ 来源:中国医疗保险 小保
当“骗医保”成为一桩生意,就不得不引起足够重视,必须尽快让医保管理走上精细化、科学化道路。目前,明显滞后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管理方式已经制约医保事业的发展。为杜绝骗保现象发生,除着力健全医保基金监管机制之外,要加大对欺诈骗保等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医保智能化管理的长效机制。
问题阐述
医保基金是参保人看病的救命钱,但是近年来,医保骗保屡见不鲜:陕西省安塞县4个尿毒症家庭的成员,因无力承担巨额治疗费用,铤而走险,购买假发票骗取住院费用补助共计43万元,6人被判处3年至5年5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被称为“最凄美北京爱情故事”的主人公廖某,为了给身患尿毒症的妻子做透析,涉嫌伪造医院收费单据,骗取北京医院医疗费17.2万余元;最近又有央视记者调查发现,在北京各大三甲医院门口,出现了代开医疗发票的票贩子,这些报销材料以假乱真,一些监管机构都无法发现其中的破绽……
无论是“走投无路”的骗保,还是恶意的套现,都或多或少暴露出医保监管的漏洞。新医改实施以来,我国全民医保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为所有人撑起了健康“保护伞”。去年全国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0%,人均卫生总费用2952元。过快的医疗消费水平上涨,既加重了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也给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带来很大压力。不少地区医保当期收不抵支,累计结余出现赤字。与此同时,去年全国医疗卫生总诊疗人次77亿人次,入院人数2.1亿人。如此海量医保数据,只靠人工全程监管,有点心有余而力不足。
出现原因
新农合异地骗保容易得逞,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医保监管缺乏统一的平台。我国医疗保险实行属地化管理原则,各自为政,有点像信息的“孤岛”。目前,新农合报销通常采用先自费、再通过发票手工操作的报销方式。由于我国尚未建立全国省(区)、市、县共享的医疗信息平台,在审核过程中,如果对报账人提供的材料有疑问,只能亲自到医院核实。但是,近年来,我国医保经办工作量剧增,医疗服务监管点多、面广、线长,无疑又加重了核实的难度。如此一来,信息核查的滞后性,给骗保者依靠人海战术以可乘之机。加之,一旦基层医疗机构与卫生组织缺乏新农合医疗制度的有力约束,屡屡得逞的骗保试探和几乎毫无风险的违规套利行为,更会刺激有关各方的“骗保”冲动。
解决办法
要让每一笔医疗消费都可查询可追溯,需要拆掉全国医保的围墙,打通省内结算的渠道,让异地医保互联互通。为此,今年出台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异地就医联网结报实施方案》要求,在完善国家和省级平台基础上,加快建立全国新农合异地就医信息系统,使其具备转诊、结算等管理功能。织密健康“安全网”,杜绝有限的医保资金跑、冒、滴、漏,需要借助互联网实现精细化管理,构筑统一高效的监管之网,从源头上堵住监管漏洞。
第一,要做好参保人信息整合。在信息系统软件开发方面,应借助移动互联、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强化电子社保应用,实现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的网上运行、监测和审核,对参保人员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和个人账户基金进行规范管理。
第二,要健全医保对医疗服务的外部制约机制。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对定点医疗机构、定点药店服务行为的事前提醒、事中监控、事后审核筛查的全程监管,重点对转院审批、重复住院、高额费用、发票校验等进行专项审核,从技术上规范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可能出现的重复参保、骗保等问题。
第三,各地应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当前许多异地医保骗保,钻的都是大家爱上“大医院”的空子。鉴于目前定点医院信息化建设尚缺少整体规划的现实,通过城乡整合统一定点管理、整合经办资源、提高统筹层次等措施,规范统一医疗服务和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水平、结算方式等,尽早建立更高层面的医保信息共享系统。
最后,还需着力推进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努力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上取得突破,补齐基层医务人员水平的短板,不仅可以让患者在家门口方便地看病,对堵塞异地医保漏洞更有釜底抽薪之效。
根据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时评文章整理
热点推荐
中国医疗保险官方微信 ID:zgylbxzz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