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解密99%合肥人都不知道的路名,背后故事很有趣!

市场星报 2019-07-14

岁月如幕,世事如棋。

寻常巷陌,如画人家,

都刻记着生活的痕迹,城市的风流。 

除了些有寓意和历史的路名,

合肥还有许多连本地人

都没有听过的路名。

星报君整理了一些路名

来看看你眼熟几条路

又在哪条路生活过?

佛掌路、淠河路、史河路

勤劳路 、团结路 、胜利路 

香樟大道、玉兰大道、银杏路

红枫路、合欢路、海棠路

包公大道、铭传路、文忠路


这些路的名字或文艺或搞怪,

藏在城市的各个角落里,

不经意的一个转角就撞了你个满怀

其实它们不仅名字好玩,

路上的风景也很好看,

还有很多你不知道的历史。

中山路

中山路从东向西顺序是由小东门街(小东门经三牌楼至四牌楼)、前大街(四牌楼至三孝口)、西大街(三孝口至大西门)等三条街组合成。旧时为残缺不全,坎坷不平的石头路面和土路,宽约六米。1954年,开拓长江路时,东西二首分别斜向东南和西南穿过民宅裁弯取直,均留有一段老街。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统称为中山路,今天已成为长江路


范巷口

即长江路与徽州大道交会处。《嘉庆合肥县志》称“饭巷口”。据传当年一次战乱中,有人做了许多饭放在此巷口救济难民。人们因此叫它为饭巷口。后来此处居民中多数姓范,因范、饭同音,民间称呼时也就以范代饭,改称范巷口。现为四牌楼。


府学广场

《嘉庆合肥县志》称“府学前云路街”。南北两头有砖砌花墙(抗日战争时已残缺不全)。中间为八字门。为前、后大街南来北往行人通道,两侧广场为小商贩、外来马戏和耍杂技的卖艺场所。1956年拆建市城建局办公、宿舍楼湮没。


后大街

从东向西顺序由古楼拐(即古金斗城北门遗址)经尚节楼口(今安庆路与徽州大道交会处)。旧时为石头路面,宽约六米(解放后开拓了两侧人行道)。民国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全街曾名中正路。路名牌钉在府学广场东侧常姓西墙上。《嘉庆合肥县志》称“后大街”。


衙门口

即当年庐州府,合肥县衙门东辕门外故名。民间又称为横街口。今安庆路与金寨路交会处西侧五米即东辕门遗址。安徽省公安厅与省博物馆交界处向南直线安庆路上即西辕门遗址。


西辕门

今省博物馆与省公安厅交界处即西辕门遗址。当年东、西辕门相距约五十米左右,南北直径约三十米左右,南面为大照壁墙,墙外为巷道。《嘉庆合肥县志》称“府前巷”。东、西辕门关闭时,行人须从此巷经过。


寿星街

从西辕门经四衙巷,此街为土路面,据传此街当年住有高龄老人所以称为寿星街。


新街

南北走向,北首起蔡大塘(即省公安厅原宿舍后院球场低洼处即塘遗址),南至寿星街,《嘉庆合肥县志》称“新街”。1953年兴建新生棉织厂湮没。


东大街

从东向西由东门大桥(《嘉庆合肥县志·疆域志》称“威武门吊桥,在门外正东跨淝河”)经九狮桥街口至十字街,为土石路面,宽约六米左右,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开拓两侧人行道,改修为沙石路面,取名“江淮路”。


小石桥路

当年为三条石平桥铺在淤河水沟上,桥南即民居东山墙外小路(改名移山巷),东距洗马桥约百米左右。


北门口

即城门口。《嘉庆合肥县志》称“拱辰门”。取义于《论语·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因北门面对北方北斗星故名。


映典路

从北向南顺序由古楼街(十字街至古楼拐)和四牌楼北二部分组成,抗日战争胜利后定名为映典路,用合肥人辛亥革命烈士倪映典命名,旧为石头路面。


德胜街

从北向南顺序由横街(后大街至三孝口)、德胜街(三孝口经迴龙桥至德胜门)两条街组合成,宽约五米左右,为残缺不全的石头路面。《嘉庆合肥县志》称“德胜门(因五代时吴王杨行密驻合肥建有德胜军而名)大街,横街”。


木滩街

从东门大桥东南角斜向东南由凤凰桥接坝上街,为淝河东岸,二道河(即板桥河下游最后一段)西岸,因水运方便,为外来竹、木、窑器(缸、锅、碗、盆、罐)集散地,故民间称为木滩街。


故墩

遗址在江宁庵(今淮河路第三小学)西北角二百米左右(东距今蒙城路约二百米),直径约三十米左右,高约三米上下。据说东汉皇帝刘秀曾被困于此墩上得名。《嘉庆合肥县志·傅郭城图》标为金斗墩。1978年由当时的杏花村大队用推土机铲平。


子胥台

在原合肥市政府办公大楼东首以及南至淮河路北侧人行道沿为其遗址,当年有十三级台阶上到上面,俗称十三踏,上面建有伍子胥庙。1957年拆建市政府大楼湮没。

藏舟浦

遗址范围即今寿春路以南,蒙城路以东,这一带旧时水域宽广,在东汉末年时西距合肥古城约三公里左右,魏将张辽为防御吴兵攻袭合肥,藏舟伏兵于此处,因此后人称此处为藏舟浦。


三里坎

现更名为三里街。解放前,这里是一片黄土,十分荒凉,为国民党枪毙土匪之处。因这里的黄土腌鸭蛋非常好,所以经常有居民去三里坎挖黄土。但是也有坝上街粮食行的奸商,把三里坎的土用筛子筛出麦粒大小,把它混入粮食中卖出。因此当时也有穷苦人家去三里坎专门挑黄土去坝上街卖。


合肥曾经有一首地名的顺口溜:“一人巷,二郎庙,三孝口,四牌楼,五星寺,六谷祠,七桂塘,八蜡祠,九狮桥,十字街,弯弯拐拐又回来。”


但除了这些小巷,

还有很多湮没在时光洪流中。


洋楼巷

在今天的省立医院以北,为清末美国基督教会创办的基督医院两层的病房大楼,因当时它的设计与我国传统建筑不一样,故人们称之为洋楼,并将医院门前东西走向横巷与西围墙外南北走向巷道同称为洋楼巷。《嘉庆合肥县志》称“左圣宫巷”。因巷中段巷南面北左圣宫得名。


哑巴巷

南北走向,南至小东门街,东距三牌楼约百米左右,据传当年巷中住有哑巴,民间戏称沿袭下来。《嘉庆合肥县志》称“二、三皆小巷,无名”。哑巴巷即为二巷。


日月巷

因北首地名相府园,为清代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历任工、刑、兵、吏四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谥文定公李天馥故居。(俗称“宰相腰横玉带,手掌日月,扭转乾坤”而得名)。《嘉庆合肥县志》称“二、三皆小巷”。此即为三巷。


乾坤巷

南北走向,北首起东古楼巷(井东沿),西距四牌楼约百米左右。《嘉庆合肥县志》称“坤生巷”。


三元巷

南北走向,北首起三坊庙巷与万福庵巷交接处,南至前大街,东距四牌楼约八十米左右。在今天的市邮政局与百货大楼交界处为原巷遗址。1954年湮没。


双井巷

南至前大街,东距四牌楼约六十米左右。《嘉庆合肥县志》称“双井巷”。1955年兴建新华书店湮没。


芒人巷

南北走向。北首起后大街,南至前大街,《嘉庆合肥县志》称“芒神巷”。因当年巷中住有扎芒神工匠而得名。相传民间每年岁首春耕前,用稻草、竹篾等物扎成牧童赶牛,外用颜料绘成五彩,在田间游行祭拜天地,名曰“打芒神”。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旧时历书前页都印有牧童赶牛春耕图。“芒人巷”俗称“盲人巷”。有的老人读变音说成蚂蚁巷。


孝义巷

南北走向。北首起后大街,南至前大街。《嘉庆合肥县志》称“孝义巷即孝女巷”。得名是因巷中住有高姓为“孝义堂”。东侧县学内(安徽省总工会)有忠义孝悌祠故名。1955年兴建市委办公、宿舍楼湮没。


仓巷

南北走向,北首起小东门街,南首偏向东南至城墙根。因当年惠民仓在巷内故名。


二山门巷

南北走向,北首起小东门街,向南八十米左右处折向西(长约十五米左右此处当年有水井一眼)。再折向南至无名便路(今名红星路即省委机关宿舍西大门外)。《嘉庆合肥县志》称“万寿寺巷”。因东侧五十米处万寿寺西门通巷内故名。


吴大巷

《嘉庆合肥县志》称“养济院巷,亦东西巷,在街南横通三、四两巷”。因附近当年有养济院(俗称孤老院)故名。


礼拜寺巷

丁家巷巷首向西约八十米左右处南侧横巷(长约六十米左右)名礼拜寺巷(长约一百五十米左右,今为红星路一段)。因原先南首巷西面东清真寺(俗称回教堂,又叫礼拜寺)得名。


县学西巷

南北走向,北首起前大街,南至礼拜寺巷。《嘉庆合肥县志》称“县学前云路街”。因东侧(原省政府大院内)当年有督学试院(俗称大书院)。民间误称为县学(今安徽省总工会址即县学遗址)故名。县学西巷也叫洗马塘巷,因东侧当年有洗马塘而得名。


苍荫巷

北首起前大街,南至洗马塘巷。东距舒城路约四十米处。据传当年巷中有高大银杏树,树冠覆盖浓荫较大故名。1955年兴建省机关党委办公、宿舍楼,遗迹湮没。


会宾楼巷

南北走向,北首起金斗河,南至后大街,因北首会宾楼酒馆得名。亦称鸿运楼巷。东距尚节楼口(今安庆路与徽州大道交会处)约十米左右。此处为宋代包拯旧宅墓,民间称“兴仁里”。1955年徽州路北首开拓后,此巷湮没。(徽州大道西侧人行道即原巷遗址)。


小卫山巷

因一巷道过窄得故此得名。《嘉庆合肥县志》称“小所巷”,东距今蒙城路六十米左右。1955年拆建安徽省博物馆湮没。原先在博物馆大门外人行道上有水井一眼,这水井当年为褚姓经营卫生园澡堂水源井,水井西沿两米即小卫山巷。小卫山巷向西三十米左右即大卫山巷(今博物馆台阶地方即卫山遗址,《嘉庆合肥县志》称“大所巷”)。


佛照楼巷

当年临街有佛照楼酒馆得名。南首巷额上有清状元陆润庠题书“通河坊”三字,故民间又称为通河坊巷。1955年废弃。


中圣宫巷

北首起花园巷,南至文昌宫街(因街北文昌宫得名),东距十字街约一百三十米左右。因西侧子胥台上中圣宫得名。1957年兴建市政府办公大楼(今老市政府大楼东首向南至淮河路沿即子胥台遗址)湮没。原市政府与江淮大戏院交界处即原巷遗址。


书院巷

东西走向,西沿大书院(民间称为县学,遗址在原省政府北办公大楼处),南侧至县学西巷,《嘉庆合肥县志》称“书院巷”。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日寇侵占合肥时将大书院(抗战前为省立第六女子中学校址)四周民房拆除围成四方大院落,书院巷西半段湮没其中,东段随之废弃。



这些年,

随着旧城区改造的加速推进,

岁月的变幻迁移,

大量的老地名已不见踪迹,

随着街衢巷陌的消失而逝去,

在城市的进程中未能留下应有的痕迹,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当老地名在我们的身边完全消失时,

后人又如何去感悟和评判自己生长的这方水土?

我们且记录下那些消失不见的合肥老地名,

从中感受这个城市的岁月留痕。


市场星报官方微信新开的《品读安徽》栏目,以手绘漫画,讲述安徽的各种文化旅游历史等小故事。让你从阅读里,看一个不一样的安徽~


来源:市场星报(scxb123)原创,未经授权不准转载,违者必究

文字:张亚琴  漫画绘图:王雪    美编:邱莉娜

编辑:阿九

早读安徽 || 教育部最新公布!安徽高校上百专业要调整!


因为这件事,安徽某市县领导被约谈


他任贵州省委政法委副书记 系安徽霍邱人(图/简历)


高科技抓赌!合肥35名赌徒躲荒郊赌博,被无人机拍下一锅端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多项人事任免(名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