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厉害了!火遍成都的“网红村”,原来是这样建成的!

四川国土 四川自然资源 2019-04-11
四川国土权威发布/政策解读/法规宣传



清晨,气温18℃

阳光透过云雾洒向大地

打落在竹林中、青瓦上、庭院里

∞字形的竹里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着银光

缥缈缭绕,仙气十足



这里是

.

.

  成都·崇州·道明·竹艺村  


成都向西行驶1小时

既古朴乡村风,又新鲜文艺范

竹与瓦、新与旧,美丽的小院......它被称为

成都周边最有范儿的村子

文艺范、美景范、工艺范、国际范,全都有

这里是成都新晋的“网红”地!



其实,严格来说

竹艺村,并不是一个行政村

目前它指的是崇州市

道明镇龙黄村九、十一、十三组所在区域

包括86户村民

而崇州道明竹艺村的实现

正是见证着

从小村子直接到世界舞台的华丽蜕变!


▲孙琳/摄


竹里房栊一径深,静愔愔

这是从南宋诗人陆游《太平时》而得

以竹里为中心

道明村挖掘竹子的一切可能性

不只是人们眼中的

“诗和远方”、“宁静小村”、“文艺之地”

它还有一个重要身份

中国“乡村振兴”的另一种可能



从一个院子到一个聚落

道明竹艺村正在尝试一种新的可能

探寻未来乡村的发展

作为一个乡村振兴的范例

竹艺村正代表中国农村走向世界




那么

小小的一片村居,为何能成为“范例”?

他们又是如何做的呢?

其实,在崇州道明竹艺村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崇州市国土资源局“没少跑腿”

宅基地、土地综合整治、确权颁证等等

都能看到四川国土人的身影!


崇州国土:留得住乡愁的川西林盘



竹艺村所在地道明镇龙黄村9、11、13组,两组土地面积共1249.8亩,集体建设用地114.15亩


道明竹艺村依托农用地整理、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等,遵循自然风貌、尊重农民生产生活习惯、最大限度保护农耕文明和乡村景观文化的原则,融入生态、人文景观保护等理念,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国土利用质量,加强农田生态景观和农村乡土风貌建设,充分发掘自然资源的生态价值,满足了人民群众乡村旅游、休闲等需求。



竹艺村利用存量的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竹里、竹编博物馆等标志性建筑。

▲竹编博物馆

利用空闲的农村宅基地改建来去酒馆,三径书院,遵生小院,青年旅舍等多元业态。

▲遵生小院


利用农用地和川西林盘,塑造乡村微田园,打造休闲农田体验区,形成特有的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呈现出川西平原特有的传统农村居住形态和田园风貌景观,形成了川西林盘新典范。




要把一个偏远的村子

建成“网红”打卡地不简单

但是光有了灵感、设计、方案

没有土地,都是空谈



还好,崇州国土资源局在竹艺村的建设中

用地供给放在第一位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宅基地改建等等

利用每一寸可利用土地

在不占用永久性基本农田的情况下

整合土地资源,为打造特色林盘提供基地



其实,道明竹艺村

只是四川乡村振兴的一个好例子之一

但绝对不是唯一例子

放眼四川实现乡村振兴的村子

它们因地制宜挖掘了花样百出的振兴之路

但唯一不变的就是

土地的供给、土地制度政策的支持


四川国土:为乡村振兴做好土地制度政策支撑



加大用地政策支持力度


《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出台后,进行了多方面用地政策创新。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方面要优先安排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并允许多(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预留不超过5%的规划建设用地指标,用于零星分散的单独选址农业设施、乡村设施等建设;


因地制宜编制村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农业农村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引导农村形成生态环境优美、农田集中连片、村庄集约紧凑的田园景观风貌;


在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安排一定比例,专项支持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和产业融合发展。同时,鼓励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行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冷链等项目建设或用于小微创业园、休闲农业等农村二三产业,对盘活存量成效突出的市、县给予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奖励。


要支持也要严格监管。将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类生产设施和附属设施用地,以及由于农业规模经营必须兴建的配套设施,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前提下,纳入设施农用地管理。明确省、县两级职责,将设施农用地信息纳入信息化综合监管平台,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和土地督察。


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农业结构调整仍按耕地管理;鼓励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等用地复合利用;在充分保障农民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探索集体经济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




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统领在规划。经过多年实践积累,土地综合整治已成为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升国土利用质量效率、打造“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重要手段。现在一些地方结合实际探索出新的土地综合整治模式将土地综合整治规划作为治理农村用地格局混乱,边角地杂乱无序分布,存在着耕地碎片化、村庄建设无序化等问题的良方,取得较好效果。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关键在统筹。要在保证永久基本农田、优质耕地不减少的前提下,促进农业用地集中连片、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农业生产格局更加优化。在保证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的前提下,推动产业用地布局更加合理,农民住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等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在修复治理基础上,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统筹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整治,开展损毁士地复垦,加强土地生态保护和建设,保护绿色乡村。



推进土地综合整治,支撑在政策。2017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新增耕地指标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机制,将所得收益通过支出预算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多村振兴战略。这项政策既能提高补充耕地质量、保护生态环境,也能缓解耕地占补平衡压力,还能拓宽乡村振兴的资金筹措渠道,可谓“一石多鸟”。自然资源部会同有关部门已经制定了具体实施办法,发挥支撑保障作用,争取尽快实施。





其实,在乡村振兴战略中

国土部门做的更多的是“打地基”“铺路”

把每一寸土地规划好、落实好

做好土地与乡村振兴之间的“媒婆”

道明竹艺村的乡村振兴只是四川冰山一角

四川乡村振兴战略在国土部门的助力下

根基将会更稳,飞的将会更高!





丨往期精彩回顾丨





-END-

制作 |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宣教中心

编审:邢珊瑚

责编:邱拥华、王敏

部分图文由崇州市国土资源局提供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四川国土”,获取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