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2022年度“亩均论英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揭晓
近日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通报
2022年度四川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亩均论英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情况
按照《关于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开展2022年度调查评价有关工作的通知》(川自然资函〔2022〕367号),省厅已完成2022年度四川省级及以上开发区“亩均论英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有关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评价时点。本次评价工作时点为2021年12月31日。
(二)评价范围。参评开发区共142个,总面积7.1万公顷。除甘孜州、阿坝州外,涉及全省19个市(州)。
(三)开发区类型。按级别分,国家级开发区24个,省级开发区118个;按评价类型分,工业主导型开发区111个,产城融合型开发区31个;按区城分,成都平原经济区75个,川南经济区29个,攀西经济区7个,川东北经济区31个,川西北生态示范区无开发区分布;按管理类型分,经济类开发区83个,高新类开发区2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6个,省级特色工业园区26个。
(四)开发区投入产出情况。142个开发区累计完成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63万亿元,全年实现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2.37万亿元,开发区二、三产业税收总额0.12万亿元,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0.07万亿元。
二、土地集约利用总体状况
(一)工作成效1.开发利用程度稳步提升。参评开发区扣除河流、湖泊、山体等不可建设土地后,共有可开发建设土地7.02万公顷,占比98.87%。其中,达到“三通一平”以上供地条件的土地6.27万公顷,土地开发率89.37%,同比提高1.74个百分点。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5.74万公顷,土地供应率91.51%,同比提高1.07个百分点。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5.2万公顷,土地建成率90.55%,同比提高0.38个百分点。
2.土地利用强度日益提升。参评开发区综合容积率1.10,同比提高0.02;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1.04,同比提高0.03。建筑密度36.78%,同比提高0.94个百分点;工业用地建筑系数55.26%,同比提高1.25个百分点。
3.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在已建成的城镇建设用地中,工矿仓储用地2.8万公顷,工业用地率53.86%,同比提高0.39个百分点。其中111个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工矿仓储用地2.44万公顷,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65.13%(工业用地率),同比提高0.43个百分点。住宅用地0.82万公顷,占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的16.09%,同比提高0.01个百分点。
4.土地投入产出效益提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5818.59万元/公顷,同比提高11.77%。工业用地地均收入8450.08万元/公顷,同比提高6.28%。工业用地地均税收259.42万元/公顷,同比提高8.12%。综合地均税收235.32万元/公顷,同比提高7.60%。
(二)存在问题
从评价情况来看开发区还有较大的用地潜力主要表现在
▼
2.部分开发区土地供应比例不高,批而未供大量存在。有17个开发区已供应国有建设用地占开发区可利用土地比例低于60%,个别开发区占比不足38%;有13个开发区批而未供土地占比大于40%,最高为71.03%。
3.部分开发区用地效益仍然较低。有94个开发区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低于全省平均水平(5818.59万元/公顷),较去年增加5个,占比超过66%;有97个开发区工业用地地均税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59.42万元/公顷),占比超过68%;有106个开发区综合地均税收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35.32万元/公顷),较去年增加4个,占比超过74%。
三、不同类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
(一)不同级别开发区情况。国家级开发区在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地均税收、综合地均税收和人口密度等8个指标高于省级开发区,分别为94.24%、94.08%、93.81%、1.26、7703.59万元/公顷、439万元/公顷、382.23万元/公顷、129人/公顷,分别超省级开发区指标值7.04%、3.66%、4.75%、21.15%、41.46%、96.05%、102.84%、104.76%。省级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系数高于国家级开发区,分别为59.33%、37.91%、1.05、55.49%,分别超国家级开发区指标值61.44%、14.12%、7.14%、2.57%。
(二)不同区域开发区情况。成都平原经济区有1项指标最高,具体为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1.06,高于全省平均2.4%。川南经济区有6项指标最高,具体为土地开发率91.12%,综合容积率1.11,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7063.12万元/公顷,工业用地地均税收293.33万元/公顷,综合地均税收252.92万元/公顷,人口密度121人/公顷,分别高于全省平均1.95%、1.25%、21.39%、13.07%、7.48%、53.67%。攀西经济区有4项指标最高,具体为土地供应率97.75%,土地建成率97.72%,工业用地率64.7%,建筑密度38.33%,分别高于全省平均6.82%、7.91%、20.12%、4.23%。川东北经济区有1项指标最高,具体为工业用地建筑系数62.03%,高于全省平均12.26%。
从19个市州来看➤
▶ 攀枝花市范围内开发区的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最高,分别为96.99%、98.91%。▶ 眉山市范围内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率最高,为73.4%。▶ 资阳市范围内开发区的综合容积率最高,为1.3。▶ 乐山市范围内开发区的建筑密度最高,为46.82%。▶ 成都市范围内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最高,为1.11。▶ 内江市范围内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建筑系数、人口密度最高,分别为65.34%、199人/公顷。▶ 巴中市范围内开发区的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地均税收最高,分别为7641.93万元/公顷、441.53万元/公顷。▶ 泸州市范围内开发区的综合地均税收最高,为478.84万元/公顷。
(三)不同管理类型开发区情况。经济类开发区的建筑密度、工业用地建筑系数最高,分别为37.4%、56.54%,分别高于全省平均1.69%、2.32%。高新类开发区的土地开发率、综合容积率、综合地均税收和人口密度最高,分别为91.86%、1.18、299.38万元/公顷、102人/公顷,分别高于全省平均2.78%、7.85%、27.22%、29.94%。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工业用地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和工业用地地均税收最高,分别为80.45%、9030.87万元/公顷、354.68万元/公顷,分别高于全省平均49.35%、55.21%、36.72%。省级特色工业园区类开发区的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最高,分别为93.29%、91.8%、1.11,分别高于全省平均1.95%、1.38%、6.83%。
(四)不同评价类型开发区情况。工业主导型开发区的工业用地率、建筑密度、工业用地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建筑系数、综合地均税收高于产城融合型开发区,分别为65.13%、38.72%、1.04、55.42%、256.66万元/公顷,分别高于产城融合型开发区160.91%、21.83%、2.12%、2.3%、42.13%。产城融合型开发区的土地开发率、土地供应率、土地建成率、综合容积率、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工业用地地均税收和人口密度高于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分别为92.74%、94.82%、92.04%、1.34、6044.99万元/公顷、308.49万元/公顷、146人/公顷,分别高于工业主导型开发区5.14%、4.99%、2.28%、33.2%、4.5%、22.38%、178.29%。
四、市(州)辖区内省级开发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结果综合排名情况
按照工业主导型和产城融合型两类,对市(州)辖区内同类型省级开发区的平均排名情况进行综合排序,结果显示,97家省级工业主导型开发区中,内江市、巴中市、泸州市、达州市、广元市内开发区平均排名靠前;21家省级产城融合型开发区中,资阳市、绵阳市、乐山市、攀枝花市、遂宁市平均排名靠前。
对市(州)辖区内同类型国家级开发区仅进行初评排序,最终排名情况以自然资源部评价结果为准。
五、提交成果质量情况
综合各开发区工作进度、成果提交质量和技术审查次数情况,其中,四川石棉工业园区、四川都江堰经济开发区、四川邛崃经济开发区、成都锦江工业园区、四川金堂工业园区、成都—阿坝工业园区、四川梓潼经济开发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四川华蓥山经济开发区、雅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开发区按时提交成果,能一次性通过技术审查或存在问题较少。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平昌经济开发区、四川巴中经济开发区、资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开发区存在未按时提交成果且成果质量不高、多次反复修改问题;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川彭州工业园区、四川蒲江经济开发区、德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川蓬溪经济开发区、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开发区存在成果质量不高、多次反复修改问题。尽管存在疫情影响因素,但也反映出部分开发区对评价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附件
开发区“亩均论英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基本情况表
各省级开发区评价结果综合排序
各市(州)省级开发区评价综合排名情况
国家级开发区初评排序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通报》全文
丨往期精彩回顾丨
投稿邮箱:ilmf210@qq.com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
关注“四川自然资源”,获取更多!
↓喜欢本文,点击右下角“赞”和“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