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向梅吃过的苦,达式常流下的泪,来听听这些老上影人的心声……

孙佳音 新演艺 2021-01-25

“那是南征北战中的飞越天险,那是难忘战斗中的黄河绝恋,那朴实无华的真诚,是英雄本色的彰显,那微山湖畔的琴声,是火红年代的重现。”

周三晚,在央视老大楼一层的录影棚,在《向经典致敬》的舞台,向梅、达式常、杨在葆、崔杰、马冠英、于慧、王景春、陈龙、田海蓉、何琳、张恒、谢润,上影演员剧团老中青三代演员一字排开。

三代演员同贺上影演员剧团六十五周年

走过六十五载峥嵘岁月,他们怀想当年,感慨万千;他们传承发展,不忘初心。

手握接力棒,三代上影人齐声说,他们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我们是演员,我们是上影的演员,我们——是人民的演员!”


01

向梅:真正下生活,脱三层皮

向梅

 “当年谢晋导演要拍《女篮五号》,在全国登报纸找演员,按照现在的话说,叫‘海选’,我的一个远房亲戚把我的照片寄了去,我压根都不知道。”81岁的向梅一身黑裙外搭一条红色披肩,美丽优雅如昨。

她回忆说,自己当时在天津大学建筑系读书,期末考试考到最后一门课,有人通知她说,三天后有个制片主任要找她,“完全是懵的,被带着去校长办公室办了休学一年的手续,上面盖着国务院敲的大印。”

当时杂志上的《女篮五号》介绍

《女篮五号》剧照

就这样,1957年,20岁的理工科大学生向梅有生以来第一次演戏,没想到,一演便是几十年。《红色娘子军》《保密局的枪声》再到86版《西游记》,后来还担任过上影演员剧团的团长。

《红色娘子军》剧照

《保密局的枪声》剧照

在向梅的记忆里,自己1957年入演员剧团,当时上影制片厂改为制片公司,分三个厂:海燕、江南、天马,演员剧团分别由张瑞芳和孙道临、白杨和李明、白穆和铁牛负责,当年上影剧团就拍摄了《羊城暗哨》《海魂》《护士日记》等影片。

在向梅的讲述里,当年拍《女篮五号》她认识了对后辈和和气气,随和幽默,却对演戏认认真真,容不得一点沙子的刘琼,“老一辈是潜移默化地教我们做人、演戏。”

《女篮五号》剧组合影(三排右2为向梅)

《女篮五号》剧组合影(前排左2为向梅)

她还认识了秦怡,“那时候她已经是大明星了,特别美丽,也特别高贵,第一次见她,像是天上的仙女下凡,但真的拍戏起来,她和我们一起下基层,一起老老小小睡在一个炕上,一块儿吃饭一块儿下地。她把自己当作普通人中的普通人,真正做人民的演员。”

左起:白杨、王丹凤、秦怡、曹禺、张瑞芳、向梅

比向梅还年长几岁的牛犇说,因为条件不好,当年半个流浪儿的他,曾经在白杨家里住过,在李丽华家也住过,“我长时间在这些前辈们家里住着,耳濡目染。他们都说电影圈是个大染缸,我觉得我的确是被染了,他们对艺术的执着精神和虔诚态度,感染了我。张瑞芳、赵丹、王丹凤,一代代上影人在给我们做榜样,我们后来走的每一步,都有他们的影子。”

向梅和牛犇

回想起那些下乡体验生活的日子,向梅说《红色娘子军》那次最苦:“开拍前,谢晋导演说,你们这些学生、文工团成员,距离娘子军战士,十万八千里,必须去刻苦地锻炼,脱三层皮。”

1959年她们集中到海南岛下生活,军训为期三个月,“天天练打枪,练匍匐,练正步,半夜一声哨令,就得绑好腿到操场集合,来不得半点含糊,从白到黑,到皮掉了,再到黑,再皮掉了,真的是脱了三层皮。”

《红色娘子军》剧照

1960年7月,电影上映,向梅在《红色娘子军》中扮演一个由童养媳成长觉悟的红军战士形象——红莲,因为吃过苦受过累脱过皮,还深入了解过海南当地女性的生活状况,在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和思想感情的起伏上,掌握得较准确,向梅的表演内在、含蓄、真实、可信。


02

达式常:为了拍戏,不惜一切


1962年,达式常电影专科毕业后分配到当时海燕厂当演员,1964年因主演影片《年青的一代》崭露头角。

当时导演选中他饰林育生,达式常清楚自己与角色差距非常大。他说:“压力山一样的大。”

《年青的一代》剧照

为塑造好这一人物,他随摄制组到勘察队去体验生活,去南京雨花台瞻仰烈士纪念馆。

在导演的指导下,一遍一遍分析角色,一场一场排戏,“读遗书那场戏,开拍前,全场各部门的人都把灯关了,就等我的情绪准备好。看剧本的时候,眼泪一遍遍哗哗的,但是实拍的那天,压力太大,就是哭不出来。副导演就坐在我身边,给我讲戏,引导我放下杂念,全身心地进入角色。他讲着讲着开始流泪了。”

《年青的一代》剧照

于是,那场重头戏,一次拍过了,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林育生这个人物思想感情的发展和转化过程,而走下镜头,达式常说,“对我来说,是真正表演的开始。”讲到这里,达式常红了眼眶,他转过身去,偷偷抹了抹眼角。

达式常

但另一个故事,让他几乎哽咽得停在现场,就如同那年在大连海滨——1977年,《东港谍影》正在热拍,饰演公安侦查科长的达式常开着上海牌轿车,要去拦截即将逃离出境的特务,弯道,直道,再接一个弯道,一镜到底。

《东港谍影》剧照

为了画面好看,并不怎么熟悉小汽车驾驶的达式常亲自开车,为了追求逼真,“追特务,得有一定的速度,一叫开,我就根本听不进其他声音,三档加速,没想到拐弯后,车的右前方,跟山墙吻上了。”

达式常回忆说,那一刻空气都凝结住了。

女演员尤嘉躺在他身上,动弹不得,只知道疼,毛永明在后座,手臂严重脱臼,最严重的王定华满头是血,头皮缝了二十多针。“到他们全都处理完,我才发现自己的腿也是湿的,再抢救我,给我缝针。”

《东港谍影》剧照

四十年过去,达式常还是觉得对不起受伤的同事,他这辈子再没开车,也不买车。

他几次停下来不住地擦眼泪,说干电影在某种程度上真是玩命的事情。而同样受了伤的毛永明道:“为了电影,受点伤,流点血,都值得。”


03

佟瑞欣:回武康路,继承传统

佟瑞欣

其实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毛永明、郭凯敏、张瑜、吴海燕等为代表的上影演员剧团可以说同样撑起了中国电影的半边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影厂和演员剧团也有过低谷,甚至经济最困难的时候,他们2002年不得不搬出了武康路395号。

第八任团长何麟说,演员剧团历史上历经过多次搬迁,“武康路395号的小院子,是上影厂演员们的乐园。我现在都记得小院子的树影和花园,那么美好。”

在建团65周年的好日子里,上影演员剧团今年终于要搬回武康路了。

武康路395号

第十任、现任团长佟瑞欣1989年上戏毕业,他说自己至今难忘第一次走进武康路395号时,看到所有从小就熟悉的银幕形象一起近距离出现在眼前时内心的震撼,“这两年收集了许多上影演员和艺术家的手印、照片和签名,就等待着‘回家’那天可以陈列在武康路阳光最好的一间屋子里。要把它们嵌在墙壁里,嵌在上海电影的记忆里。一代代上影人,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激励我们任重道远,不忘初心。”

掌声再次响起来。



记者手记:守护与传承



当天的录制,从下午四点进台化妆,七点进棚彩排,八点正式开始,一组组的访谈,穿插着梁波罗、赵静、唐嫣的独唱表演,录制一直持续到凌晨一点。所有人的身体都很疲累,但所有人的精神却依旧保持着亢奋,老演员们在坚持,平时娇滴滴的青年偶像们也在坚持,他们大多坐在没有靠背的观众席上,没有人叫苦,更没有人早退,只是安静地聆听。

年轻演员对前辈艺术家的崇敬、对剧团的热爱,对表演艺术本身的敬畏和努力传承,让人相信,他们能够守护好这个65岁剧团的光荣传统。

杨在葆

牛犇

梁波罗

录制开始时候的那首朗诵,题为《我是演员》。彩排时,听他们一遍遍念着“读懂了前辈,我们就知道任重而道远”;念着“追求艺术永无止境,传承发展,不忘初心”;念着“我们这代人责无旁贷,继承与创新,感恩无限”。揣摩着节奏、停顿和重音。六个小时后,走出央视大楼的时候,这朗诵词忽然一遍遍回响在耳畔,我想那是因为这字字句句都是剧团人的心声。

何麟

王诗槐

赵静

唐嫣


孙佳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