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报告大本营!报告北京!报告祖国!中国《攀登者》完成全球首映!

孙佳音 新演艺 2021-01-25


“报告大本营!报告北京!报告祖国!

现在是1975年5月27日14时30分!

中国登山队九名队员成功登顶。”


吴京领衔《攀登者》终极预告↓


昨晚,上影集团领衔出品的献礼大片《攀登者》在持续两个小时的紧张、焦灼、期盼和等待中,完成了冲锋,完成了登顶,完成了全球首映。



镜头里,方五洲(吴京 饰)站在世界之巅,望尽千山万壑,拿着报话机,虎目含泪。



镜头里,曲松林(张译 饰)蹲守在大本营,手捧着报话机,颤抖着双唇说,“听到了!听到了!”



这条攀登的路,俩兄弟十五年后重新出发,走得很辛苦;这条冲锋的路,上海电影人时间紧、任务重、挑战大,赢得也很不易。

但比困难多的,是办法、是勇气,是决心。


困难一,不被承认的第一次



1960年

中国西藏定日县

中国登山队在没有保障、没有经验的情况下第一次挑战珠峰。






珠峰“第二台阶”

出发时200人的队伍,到了海拔8680米处的“第二台阶”时,受伤的受伤,牺牲的牺牲,仅仅剩下四个人。


5月25日

珠穆朗玛峰峰顶

队员贡布、王富洲、屈银华三人,在队友刘连满“搭人梯”的帮助下,成功从北坡登顶珠峰。



电影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镜头里,曲松林赤脚踩在杰布(拉旺罗布 饰)的肩膀上,杰布坐在方五洲的肩膀上。

方五洲慢慢地站起来,肩上的杰布慢慢升起来,曲松林几经努力,终于爬上了岩壁的顶端。

最后,他们三个人在暗夜里,并肩站在珠峰的山顶,挥舞着五星红旗。

他们放出信号弹,一颗、两颗、三颗,燃亮了整个顶峰,还有夜空。


可以说,这一次登顶,三名登山队员所抵达的不仅是山巅,更是200人用血肉之躯托举起的高度。


然而,这一次登顶由于缺乏摄影资料的记录,一次次被质疑,国际上拒绝承认。

这让因为冻伤截去脚趾的曲松林15年来守在训练营,他不甘心,他甚至一直“怨恨”方五洲为了救他松开了另一只手里的照相机。

这也让方五洲始终不服气,漫长岁月里他没有放弃过希望,他在漠视中等待,等待再一次攀登,再一次证明自己,也证明中国的机会。


戳视频观看《攀登者》张译版人物预告↓


困难二:说不出口的爱情


方五洲与气象学家徐缨(章子怡 饰)的爱情,

是真挚的,也是困难重重的。


徐缨说,

横在他们中间的是一座山。

他好男儿壮志未酬,

而她女儿家总有儿女情长。


戳视频观看《攀登者》章子怡版人物预告↓



可最后,方五洲还是去登山了,而徐缨也跟去了珠峰。

不仅跟去了大本营,她还为了更好地保障队员们的最后一次冲顶,在肺水肿的情况下,带着气象队全员一步一步地挪到了北坳。


面对面的时候,

他们一次次地错过了郑重表白的机会。

借着报话机长长的天线,她说,


“来到了珠峰,我们中间的那座山没有了。”


他也终于喊了出来,

“徐缨,我要娶你,现在。”

她等到了爱人的承诺,但生命之火却渐渐熄灭。

方五洲带着痛,更怀揣着爱,最后冲顶成功。



电影中还有一段爱情,同样没有说出口。

藏族姑娘黑牡丹(曲尼次仁 饰)对井柏然饰演的李国梁几乎是一见钟情,她眼里只有他,他的相机镜头里也有她。

青春年少,他在星空下给她吹一曲口琴,她说要跟他学摄影,不过教练跟李国梁说,“我们请你来,不是让你来给女同志表演节目的。”于是他们默默地彼此喜欢。

后来他们中也有一个人离开了,牺牲了。而另一个,同样带着疼和痛,更怀揣着爱和希望,替他登顶,完成两个人共同的心愿。


困难三:雪崩狂风和意外


电影片场125分钟,前两个小时,登山队员们几乎始终在跟各种困难作斗争。


电影正片的第一分钟:1960年北坳

十名登山队员顶着十一级的大风举步维艰,忽而一声爆裂从雪坡顶传来,而后雪崩如洪水猛兽,冰雪流连同滚石,铺天盖地而来,让当时经验不够的中国登山队损失惨重。

1975年

方五洲与他的队员们更是一次又一次地遭遇困难和意外,恶劣的天气在白天、在暗夜都与他们作难。


这些困难无法一一枚举,但它们让成功来得不那么轻而易举,所有的牺牲和付出,都是真实的,有力量的;

它们也让登顶的悬念始终紧紧地揪着观众的心,让《攀登者》不仅是一部充满诚意、歌颂勇气的献礼作品,同样也是一部紧张、刺激、好看的动作大片。


有一个镜头,被印在电影的海报上,被剪辑进各种预告里。

方五洲高高举起两把冰镐,从山石裂缝的一边纵身飞奔向另一边,他几乎以一己之力在岩石开裂、错开的瞬间,保留住了九壮士继续攀登的可能。

看过电影,便看到这个镜头前后完整的剧情,还看到整组镜头最后,方五洲本能地凌空跳出,双手抱起正在下坠的觇标……

与其说这是吴京的非凡身手和勇气,不如说这是剧组上下为特效所付出的努力和抱有的信心。


困难四:群像故事不好拍


登山,是集体运动。

虽然我们记得的是一个个英雄的名字,但如果他们不是把彼此的生命系在同一条绳子上,或许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当年的环境下,凭一己之力登顶成功。

但一部电影,要讲好一个集体的故事,并不容易,尤其当它的主演阵容如此恢宏。


所幸,我们看到的是甘当绿叶的王景春。

他进组的时候,刚刚凭借《地久天长》在2019年柏林国际电影节上“擒熊”。

我们看到演员表上排名第五的胡歌。

这个商业价值不菲,人见人爱的帅气男演员,在电影中偶尔训练得灰头土脸一眼叫人认不出来,剧组杀青前后,他第一部主演的电影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我们看到的是戏份并不算太多的张译和章子怡。

他们一个曾经是白玉兰最佳男主角奖得主,还领衔主演过票房超过30亿元的《红海行动》;

另一个是最被国际熟悉、认可的中国女演员,所获奖项更是不胜枚举……

再加上票房号召力十足的吴京和新生代男演员中相当出挑的井柏然。


开拍前就有人调侃《攀登者》的演员阵容,是“全方位无死角扫荡市场和观众”,但其实当他们投入拍摄,投入电影,他们都只是最普通的演员,他们努力地让自己所饰演的人物,有个性,也在一个登山的集体里有所贡献,更在一部电影里有所贡献。

当放映结束的时候,我们记得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登山英雄。他们都有小小的缺点,有爱恨,更会懦弱,但我们还记得他们的勇气,他们的决心,他们为国登顶,无所畏惧。


每一个攀登者,都是追梦人


电影最后,1960年的三位英雄和1975年的九位壮士,一个个地出现在银幕的左边,他们站在山巅带着骄傲而满足的笑容。

登山老英雄们亮相首映式现场 ©张龙


他们曾经是地质工作者、是林业工人,是人民解放军,是中学美术老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作“攀登者”,共和国的攀登者。

银幕的右边,则滚动着长长的演职人员名单,他们是演员、是道具、是服装、是特效,是为一部电影付出过努力的所有人,他们也是“攀登者”,中国电影的攀登者。

首映式现场剧组成员合照 ©张龙


昨天参加首映的还有很多“攀登者”。


他们有的已经出现在电影里,比如1975年成功登顶的桑珠,和那一年冻伤了小腿被迫截肢,却在2018年第五次冲锋时终于达成梦想的夏伯渝。

他们有的被我们所熟悉,比如这座城市的劳动模范,比如为国争光的奥运冠军。

奥运冠军邹市明 ©张龙

他们还有的,只是奋斗在各行各业的普通人,是你我他。


昨天,参加首映的观众都会领到一瓶水和一张湿纸巾,包装上除了印有片名和上映日期,还都写着一句话:

每一个攀登者,都是追梦人。


近期推荐


▶ “英雄机长”刘传健看《中国机长》:电影很真实,很紧张

▶ “昆曲王子”张军十年创业:想过就地解散,但从未止步

▶ 看过《我和我的祖国》首映的人,是这么说的……

▶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什么是唯一?

▶ 第七届“上海文学艺术奖”获奖者印象记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孙佳音

编辑:吴旭颖

图片为片方提供,部分源自网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