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街角新开了家网红咖啡厅?不,那是咱们的“客厅”|让城市空间美起来

徐佳和 新演艺 2021-01-25


才正式开放了两个多月的抚顺路睦邻中心,位于抚顺路和鞍山路交叉口。

洁净的白色外墙与大玻璃落地窗的通透搭配、门口色彩鲜艳的圈圈座椅,使人很容易把这里认作一家新兴的“网红”咖啡厅。






推门而入,迎面而来的是“舌尖space”——一个简易版的烘焙间和茶饮共享吧台。






凑近一瞧,“舌尖space”的LOGO,由4种颜色的吸管组成。





杨浦区社区规划师之一、同济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师冯高尚告诉记者:“在这个区域,我们希望以食物为媒介,促成更多的邻里之间的交流融合。大家可以一起做烘焙,品尝美食,共同分享自己家里好喝的茶饮,在食物的交流中实现人的交融。”


邻里的客厅


整个抚顺路睦邻中心建筑面积有570平方米,共有上下两层。


在成为睦邻中心之前,这里是一个知名的鞋城,属于四平路街道“闹市街口”的黄金地段,热闹却显得有点杂乱。


现在,这里成了附近居民的“公共客厅”。


1

一楼的“邻里部落”设计呈开放状态,桌椅形态各异,不固定,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和需求做调整,不论是小型的沙龙还是电影爱好者的聚会,都可以在这里实现。

如此的布置正象征着睦邻中心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欢迎所有热情有想法的居民参与进来,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2

以“天使书墙”一墙之隔的“邻里客厅”则具有一定的私密性,绵软的沙发更温馨,“邻里部落”和“邻里客厅”的人们都可以从“天使书墙”上取下书本阅读。

“邻里客厅”以极轻的音量播放着当初居民们对街区改造提倡议的视频,大家都对着镜头说:


“这个活动场设计得这么好,我们一定好好珍惜。”



3

二楼的微聚场是一个多功能厅,整面墙的镜子可以作为舞蹈课的排练场所,拉起帘子便可以进行大型培训和会议。


“平时来这里吹拉弹唱的人可多了。我们希望这里就像它的名字,虽然不大,但是能聚集各种资源和能量。”


更新的力量


记者发现,无论窗户的形状,墙面、楼梯的拐角处,睦邻中心的装饰设计都别具匠心地使用了圆形符号,名为“可圈可点”的编织作品尤具装饰性



这是同济大学JA Lab首饰实验室联合社区的编织达人共同创作,通过配色、图案及技法指导,色彩斑斓的圆圈浓缩了每个人的创造力。

圆有团团圆圆的美好寓意,这也正是睦邻中心的存在意义。


住在睦邻中心街对面的沈阿姨从睦邻中心开门那天起,就在这里当上了一名志愿者:


“早晨9点开门,附近的小朋友早就等不及,由家里老人带着等在门口啦,他们最好开门的时间早一点,再早一点。”

沈阿姨一边说话,一边手不停地整理着书报架上的报纸。

门口电子显示屏上的数字显示,这里的来往人次已超过一万。


据冯高尚介绍,像他这样的社区规划师杨浦区一共请了12位。

这12名来自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景观专业的专家一一对接辖域内12个街镇,走进弄堂深处发挥专业能力,全过程指导公共空间更新项目,并结合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通过专业的介入让社区重新焕发活力。


设计不仅仅是完成物质空间的布置,而是如一颗激起千层浪的‘石子’,激发各方力量参与到社区营造中来。为了街区更美好的呈现,街区的微更新要与城区的氛围相契合。除了街面店招店牌的整治与提升指导等,更要指导街道沿线小尺度空间与公共活动空间的景观、功能与活动等的优化与提升。”


精细带来惊喜


行走于鞍山新村的人行道上,细心观察,会发现细节之处的改变。

“微更新”前后的人行道 ©抚顺路睦邻中心


比如,街角一处安放了白色钢管改制的现代派座椅,放宽的上街沿树的位置不再成为行走的障碍,路名被写在一片竹帘上,周围乱七八糟的搭建似乎都被花坛阻隔开来……


“微更新”前后的人行道 ©抚顺路睦邻中心


街区微更新,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做一些细微之处的提升,体现了城市管理的精细化。

同济大学就在杨浦区,他们的设计师深入小区内部,与街道结合,与居民区结合,充分发挥自己专业特长的同时,也为老旧小区带来了新颜。



老旧小区在上海市中心城区尚有不少,许多公共空间往往因年久失修失去承载社区公共活动的能力。从细节入手的“微更新”,能够提升市民从公共空间获得的幸福感,让幸福的涟漪荡得更远。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徐佳和

编辑:吴旭颖

图片:徐佳和摄



近期推荐


▶ 这个开在商圈里的图书馆,让你仿佛回到了屋里厢|让城市空间美起来

▶ 《爱情公寓5》开播,你还想承认它是你的青春吗?

▶ 林则徐梅兰芳在这留下“私人订制”,这家弄堂小厂还藏着你我的童年回忆

▶ 《别告诉她》首日票房惨淡,好莱坞的亚裔电影为何在中国难讨喜?

▶ 看音乐剧又有新去处了!艺海剧院昨晚重装回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