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蕃瓜弄到外滩,看看六位第一代水彩画家笔下的乡愁

徐佳和 新演艺 2021-01-25


水彩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彩画这个所谓的外来画种曾经在中国迎来第一个高潮。

当时成立的上海水彩画研究会占据了中国水彩画的半壁江山。

李詠森、冉熙、樊明体、沈绍伦、王碧梧、陆敏荪等六位中国水彩第一代名家都在其中,这六位共500余件作品作为一个整体,正在期待一个上海艺术机构的“怀抱”。


在六十年前的画界,相对于其他画种,水彩是艺术家发自内心的情感表达,更可贵的是,这500余件作品,从蕃瓜弄、旱桥、上钢一厂,到外滩晨雾、复兴中路一角,完整地勾勒出当年的上海街景人影。

李詠森 《工厂工地上海上钢一厂》 水彩 纸本 38×58cm



“这是父辈们一生的心血积累,最佳的归宿,是一家美术馆。”

李詠森、冉熙、樊明体的家属,不约而同地这样告诉记者。


然而,因为坚持不将它们打散出售,坚持找到心目中的藏家,他们和委托的拍卖方一起,一直坚持到了今天。

冉熙 《黄浦公园》 水彩 纸本 1950年 39×54cm




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在接受采访时坦言:


“国资背景的拍卖公司,除常规的经济效益,更注重各项活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艺术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金额,更重要的是艺术与学术价值,因此,不仅要为艺术品寻找藏家,更要为艺术品找到更好的归宿。我们作为国有拍卖公司,可以整合行业优质资源,为艺术品寻找更合适的藏家。此次500多幅老水彩作品整体打包是希望可以保留作品的完整性,这足以让机构能建立系统性的收藏。我们特別希望这批作品能回到美术馆,让学者和后人可以继续进行研究。”


六位艺术家风貌各不同


这六位艺术家,为水彩画开拓出别开生面的天地。




李詠森是水彩画元老之一,上海水彩画研究会首任会长,融中西技法为一炉,倡写实水彩之先。他的水彩画习惯于留空填色,萧疏简淡。

01

李詠森 《西瓜、玉米》 水彩 纸本 1951年 38.2×50.2cm

李詠森 《行舟》 水彩 纸本 40.4×29cm


早在1938年,李詠森的一大批写实水彩画就曾在上海南京路大新画廊展出。他常常以水彩将祖国的山山水水画得又写实又有韵味。




沈绍伦是继李詠森之后的上海水彩画研究会会长。他往往随景写情,用笔洒脱,独创了兼具中国水墨气派与西方写实功底的诗意水彩画。

02

沈绍伦 《江边早晨》 水彩 纸本 26.7×38.5cm





冉熙曾以水彩画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震惊上海画坛。

03

冉熙 《早晨的国际饭店》 水彩 纸本 1963年 27.0×35.5cm


冉熙 《浦江夜色》 水彩 纸本 47.0×63cm


徐悲鸿曾对冉熙的水彩画青睐有加,有意推荐他去法国深造,可惜当时因抗日战争未能成行。


他的水彩画将中国传统水墨画与西方的“湿画”技法相揉合,开创了“墨”与“色”渗化的技法,从“造型”走向“写意”。运用这样的技法,冉熙画了很多表现上海城市融于四时气氛的都市景观。

冉熙 《外滩情人墙》 水彩 纸本 1950年代 26.5×37.5cm


冉熙 《苏州河停泊》 水彩 纸本 1950年代 26.5×37.5cm



樊明体曾长期于同济大学教授水彩画。他的水彩画色彩沉着、浑厚,尤其在处理点景人物时得心应手,捕捉鸟瞰的宏大场面更是淋漓尽致。

04

樊明体 《桂林山水》 水彩 纸本 1982年 49.5×71cm

樊明体 《田头休息》 水彩 纸本 1963年 37.5×51.2cm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樊明体以一系列表现新中国成立后人民生活巨大变化与幸福祥和的水彩画作品,深受大众喜爱。




王碧梧与陆敏荪是画家伉俪。早年他们同毕业于苏州美专,日后又都于安徽艺术学校执教四十余年。

05、06

王碧梧 《安徽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远眺》 水彩 纸本  1966年 24.1×35.5cm

陆敏荪 《青岛港江》 油彩 画布 1978年 38.7×49cm

他们的画均表现出生命、自然的活泼生机与纷繁景象,寄托着对祖国壮丽山河乃至一草一木的深情。






他们之中,冉熙、樊明体几乎一生没有出售过作品,所有的探索与研究都完整地留了下来。王碧梧与陆敏荪夫妇没有后人,他们的作品被视作孤品。






收藏一个艺术门类


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运营总监、泓盛拍卖国际董事孙佩韶有些激动地说:


“这些老先生以及他们的作品在艺术史脉络上很有价值,我们怀着责任感与敬畏心将其推向市场,从梳理、出专书到策划展览、举办研讨会,出售之前的这些环节长达几年,我们做了几乎与美术馆等值的工作了。”



在学界看来,这500余件作品可以说连缀出中国现代水彩画第一代画家的整体面貌,颇具研究价值。他们为中国的水彩油画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李詠森 《上海中山公园樱花》 水彩 纸本 1960年代 36.3×26.1cm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潘耀昌指出:


“在他们之后,新一代水彩画家开始尝试摆脱对素描和形体的依附,甚至突破写实造型的束缚,开辟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


整批入藏,相当于收藏了完整的一个艺术门类。

所以,尽可能让这些拍品整体拍卖,方能确保它们整体的研究价值。


Tips:下列画作,请横屏欣赏

樊明体 《外滩黄浦江畔》 水彩 纸本 1979年 33.7×105.5cm (左)

樊明体 《外滩苏州河畔》 水彩 纸本 1979年 33.5×103.5cm (右)


其实,对这批作品有意的艺术机构并不少,他们多在北京,孙佩韶却迟迟未给出答复,她道出其中原委:


“这六位艺术家都与上海有关,或为上海人,或曾长期生活在上海,他们画的题材也多是以上海、江南风土人情为主,这是一代人的时代记忆,希望他们能够留在上海被更多人看到,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徐佳和

编辑:吴旭颖

图片:展览主办方提供



近期推荐


▶ 街角新开了家网红咖啡厅?不,那是咱们的“客厅”|让城市空间美起来

▶ 这个开在商圈里的图书馆,让你仿佛回到了屋里厢|让城市空间美起来

▶ 《爱情公寓5》开播,你还想承认它是你的青春吗?

▶ 林则徐梅兰芳在这留下“私人订制”,这家弄堂小厂还藏着你我的童年回忆

▶ 《别告诉她》首日票房惨淡,好莱坞的亚裔电影为何在中国难讨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