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绿皮火车变身城市书屋,“阅读专列”马上出发!|让城市空间美起来

朱渊 新演艺 2021-01-25



或许连很多老上海也未必晓得,位于上海市南郊奉贤区的最南端,“藏”着一座静谧舒适的小镇——海湾镇。

这个近3万常住人口的小镇,不但拥有万亩森林的海湾国家森林公园、碧海金沙等景点,还有一个在网络平台上悄然走红的打卡点——火车头城市书屋。







在海湾镇中心的火车广场,停靠着一辆很具年代感的火车。

黑色漆面的火车头雄赳赳地朝着大海的方向,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火车头后拖着的是绿皮车厢,那是承载了父辈们无数乡愁的绿皮火车,在轨道交通还不如现在这般便利的年代,绿皮火车肩负起了“春运”的重任。


海湾社事中心主任朱筠告诉记者:


“这里不仅是本镇居民以书会友的据点,也是不少外来客人游奉贤必到的打卡点。”










绿皮车厢唤起乡愁记忆







从民乐路踏上火车头所在的仿旧站台,需要穿过一小片芦苇地。

配合火车头书屋整体情景感,站在芦苇丛中,人们依然可以想象出黑色火车头慢慢驶进的场景。


记者参观火车头书屋的那日,恰逢上海气温骤降,看似清冷的站台仍有旅行者陆续来打卡。


穿着格子呢大衣,斜戴一顶贝雷帽的曹女士,就在绿皮火车前频频留影,给她拍照的是一同前来的母亲。


“绿皮火车对我父母辈而言是一份乡愁,对孩提时的我而言也是阖家团圆的希望。”


原来曹女士的父母原本都是知青,很长一段时间已经回沪的母亲独自带着曹女士生活,父亲则要逢春节才会坐火车回来团聚。

那时,曹女士总会随着母亲一同去车站接父亲:


“看着绿皮火车缓缓靠岸,就好像父亲慢慢向我们走过来。”


又逢春运时,在这场30万人大迁徙序幕拉开之际,又有多少人会唤起记忆匣子中对绿皮火车的爱与怀恋。







城市书屋里的岁月静好







当然,火车头所承载的功能不仅限于自拍取景点,它同时还是小镇居民补充精神食粮的温馨书屋。





为不破坏火车原有的外立面,保持那份岁月感、年代感,书屋改造修旧如旧,但走进去又别有洞天。








两节车厢共150平方米被充分合理地改造利用。



考虑到火车内部空间狭长,为避免视觉上的压抑,在空间设计上运用借位手法,借阅吧台和供阅读的专座巧妙的连在一起,远远看去就像是让人们开启新的旅途。




靠窗的位置是一条条长条软座,既不占用空间还能临窗眺望,让人心旷神怡。




借阅吧台的对面,用小木柱撑起一个个借阅空间,仿佛是列车穿过刚被阳光沐浴过的树林,虚实交替。



为了提供不同方式的阅读并最大化提高空间利用率,采用了高低落差的桌椅,使其空间上有层次感。



车厢内部加入了现代科技的阅读方式,轻巧的木色书架、最大限度的座位设置、满足不同人群的阅读和商务需求以及不同功能空间,用设计打造更现代和更舒适的阅读空间。





即便是工作日的午后,静悄悄的书屋里依然有不少人埋头苦读。

其中既有全力以赴考研的学生,也有忙里偷闲自我进修的准妈妈,她们纷纷表示:


“虽然是车厢改造,这个书屋采光很好,暖色调的氛围、简洁灵动的设计布局,让人特别静得下心。”





此外,两节车厢也有功能性的区分。

靠里的一节常年会举办亲子类活动或者读书会,每当活动举办,只需将车厢门关上则里外互不干扰,实现了功能最大化。









如此动静两相宜,也难怪城市书屋已然成为海湾镇居民文化生活的新据点。












书屋,另一个家







初访火车头城市书屋的人,或许会对怀旧的外观流连忘返,然而,生活在这个小镇的居民则更看重这座海边书屋内在的功能性。

坐在书屋靠近门边的吧台,短短10分钟内前来借书还书的人络绎不绝。




朱筠告诉记者,火车头城市书屋自诞生时就引进并使用了“上图”图书馆集群自动化管理系统、“蓝悦盒子”文献管理系统及“一卡通”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服务手段。


前来还书的高二学生魏巍也告诉记者,自从有了这家和“上图”联网的书屋,还书就方便多了。


海湾镇距离上海图书馆毕竟远,就算有地铁“加持”,但公交换5号线再换1号线,来回总也要2个多小时。书屋有了联网功能,又多了一个还书点,十分方便。




事实上,火车头城市书屋能给到小镇居民的不只是一道海边的风景线、一个舒适的阅读点,更是让生活更丰富、更多元的公共文化空间。


余女士和她5岁的宝宝是书屋的常客:


“我们的幼儿园距离书屋也就10分钟路程,幼儿园放学时间早,回家前总是要到书屋转转。这里就像是孩子的另一个家,有藏书、能看书的家。”

她坦言,家里空间有限,阅读环境远不如这里,每天利用幼儿园放学和回家吃饭前的一小时来这里,既能保留固定的亲子阅读时间,选择众多的绘本也为小家庭省下一笔不小的开销。持之以恒,孩子自然养成阅读好习惯。



在火车头书屋的吧台边,还有一张亲子活动表。除了居民自发的亲子阅读,这里还有面向孩子定期举办的亲子活动,剪纸做手工、阅读学插画,应有尽有。临近年节,还有很多配合传统习俗的活动,已然是居民文化交流的最美空间。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朱渊

编辑:吴旭颖

图片:朱渊摄,部分来源于网络



近期推荐


▶ 让解放军、消防员、快递小哥、农民工都当一次美术作品里的主角

▶ 从蕃瓜弄到外滩,看看六位第一代水彩画家笔下的乡愁

▶ 真香!“好白相”展览带你穿越时空,重温老底子“舌尖上的上海”

▶ 上博讲坛|周杰伦唱过的“青花瓷”,是明清两代皇帝的最爱吗?

▶ 两次欧游,刘海粟是如何“师欧美诸国之良规,挽吾国美术之厄运”?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