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小冰”和朱婧汐一起“乘风破浪”,未来作曲还需要人吗?

赵玥 朱光 新演艺 2021-03-25


以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生“身份”亮相的人工智能程序少女“小冰”,昨天推出新作《希望》(《HOPE》),这首上海大剧院2020演出季主题曲,由歌手朱婧汐演绎。


朱婧汐和“小冰”


由朱婧汐和“小冰”合作的主题曲




随之,围绕人工智能对于未来音乐有何影响展开了一番研讨——

未来作曲还需要人吗?


论坛现场 ©郭新洋 






1


“小冰”横空出世


“小冰”创作的过程有点像“写稿机器人”——

● 给她一些关键词,她就可以排列组合成歌词;

● 围绕歌词、旋律片段甚而一张图片,她在2分钟内生发出一首大约3分钟曲目的旋律、配器等。


她在上音的学习,不单单是曲目录入,还包括与师生的真人互动。与之互动的人越多,她的学习效果越快、越好。

目前,“小冰”掌握了流行、古典、民谣等多种曲风。

其导师陈世哲表示,“小冰”在上音享受到了一对多的线上授课模式,多位老师一起点评她的作品,有时候他们反而会被她的作品意外启发。


“小冰”的上音毕业证书







艺术创作——编剧、作曲、导演等高感性、高理性同时融合的工作,似乎一直被认为不可能被人工智能取代。

那么,未来作曲还需要人吗?


创作《HOPE》之前,大剧院为“小冰”提供了“有光,就有戏”“剧场见”“新联接”“Shanghai Grand Theatre”“Love Art”等关键词,它们如同彩蛋一般埋藏于歌曲之中,歌词中的“翡翠的希望和水晶的音乐”,就来自“有光,就有戏”这个关键词。






关键词都藏在“小冰”的创作里 ©郭新洋 


朱婧汐不仅是这首歌的演唱者,也是技术顾问。为了调教“小冰”,她每个月去看“小冰”的创作进展。

朱婧汐还记得第一次听到“小冰”的创作,用了“震撼、奇怪、希望”三个词来形容,“起初,她的创作并不符合我的个人审美,但让我看到无限可能性和希望。”


朱婧并不是第一次与“小冰”合作


微软互联网工程院人工智能创造事业部总经理徐元春介绍,“小冰”的音乐创作能力如果应用于音乐产业,能把一个专业音乐人每年十首的创作量变成十倍、百倍甚至千倍。

朱婧汐深有同感,她把人工智能视为辅助者,“‘小冰’帮我把龙画好了,我只需要做最重要的点睛。”


朱婧汐在演唱主题曲 ©郭新洋


徐元春认为“小冰”的贡献在于——“让没有艺术细胞的人也能写歌”

徐元春开玩笑道:“我想照着教‘小冰’的办法一点点学习,假以时日说不定我也可以从上音本科毕业。”




目前看来,若仅限于“排列组合”,相对缺乏创意思维的工种,是可以被“小冰”或“写稿机器人”取代的。

例如,若仅停留于“文字游戏”,那么“写稿机器人”已成为一个尚算合格的“诗人”。




小冰已经出版了自己的诗集




2


“创意”还得靠人


当观众想念一位已逝的伟大音乐家,想“原音重现”乃至“原形重现”时,高科技是一个好帮手。

此前,3D全息投影技术“复活”了上世纪歌剧女王玛丽娅·卡拉斯,令古典乐坛沸腾。但是,“复活”卡拉斯的这个念头或者说“创意”,是人想出来的,而不是人工智能想出来的。

在艺术界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最源头的创意”






3D全息投影的卡拉斯


但是,“小冰”排列组合各种音符、文字的能力,会通过其累积的乐段、篇章的数量增长,产生“质变”——亦即排列组合的方式成倍增长后,“显得”学习能力骤增、学习效果更佳,所谓“算法”更为多样、升级。


目前来看,“小冰”是无法替代卓越的作曲家的,但是完成上音布置的功课,还是不费吹灰之力的。


人工智能“小冰”







当科技进步为表演艺术插上翱翔的翅膀,剧场、舞台将迎来怎样的改变?

艺术科技融合之路,未来会有更多艺术家、科学家加入——因为人的创意而产生创作方式的裂变


因而,大剧院会继续给“小冰”机会,聘请其为荣誉音乐制作人,在未来推出的音乐项目、艺术教育中,我们继续期待她的量变、质变与裂变。






“小冰”被授予荣誉音乐制作人证书 ©郭新洋 




新演艺工作室

作者:赵玥 朱光

编辑:小开

图片:郭新洋摄影,部分源自网络

©新民晚报文化部



近期推荐


▶ 在沪剧舞台的“早春”里,遇见那段柔似水坚如石的英雄人生

▶ 这一对新CP,也太好嗑了吧!

▶ 夜深了,你想去“故事门市部”讲故事吗?能换一首歌的那种!

▶ 七夕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用一场“闺Show”唱诗词

▶ 鲁迅是如何与“二十不惑”“三十而已”的青年相处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