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山地作战,我们赶得上30年前的印度么?

2017-10-30 瞭望智库



谈及洞朗、藏南,我们总爱引用1962中印战争的胜利,其实印军的山地作战能力一直在进步,很多方面堪称世界之最。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默虹美海军学习小站”(ID:USNavyStation),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1984年印度与巴基斯坦在锡亚琴冰川的武装冲突。这里被认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最冷的战场。印度军队凭借对空军、山地炮兵的合理运用,以及坚忍不拔的毅力,取得了冲突的胜利,至今控制着冰川的大部分地区和所有较高的哨所。


其中一些点值得注意:


1

最高的海拔战场





我们常报道的边防哨所一般到5000多米就了不得了,中国最高的河尾滩哨所也才海拔5418米。而锡亚琴冰川平均海拔6000米以上,最高的Bana Post哨所海拔6749米,算是人类实际发生过战斗行动和阵地攻防的最高纪录了!



2

最丰富的山地作战经验




印军不仅会在高山哨所开展站岗巡逻活动,还会在此战斗。这里的实际战斗经验极其宝贵,尤其从印巴双方透露的参战记录来看,很多细节跟普通高原甚至平地截然不同。如:


  • 所有的爆炸性武器,甚至机枪连发都严格限制,因为诱发的雪崩比敌人可怕得多。下图,Bana Post哨所的下面就是一片雪崩现场,和被掩埋的另一个哨所。在这里,能具有单发射击模式的机枪非常受欢迎。



  • 射击技巧完全不同。这里交战距离远,加之子弹出膛几百度高温到突然零下几十度的气温差造成的弹丸不稳定,还有山地风剧烈多变,都要求战斗人员采用完全不同的射表。


  • 山地交战距离远,7.62*51mm这种全威力老式步枪弹和武器大受欢迎,小口径中威力弹药成为鸡肋。


  • 工事普遍坚固异常, 很多火器打不透!就这样还要高温熔化冰雪,通过再次凝固让工事更加坚固!


  • 75%的伤亡来自恶劣气候;


  • 为了防雪崩,防冰裂隙,采用大间距长纵队的巡逻队形。


  • 战斗员必须具备全套登山攀冰装备和技能。


  • 一为取暖,二为做饭,高山煤油炉是必备,燃料最重要!


  • 交火后,火药残余会被冰雪溶解,不少人因吃了这种雪水而犯肠胃炎,甚至死亡


  • ……

 


3

空运补给是王道




从1984年开始,因为受高度、地形限制,无法进行地面运输,锡亚琴冰川的印军哨所,物资补给主要依靠空运。将近有30个冰川哨所,每年有6个月时间与地面隔绝。印军自己评价,给力的空运是获胜的核心要素。印军为此建立了一整套接力空运体系。


  • 首先是两个中队的伊尔76和安32,把大宗物资空运到昌迪加尔的前进机场。


  • 然后是1个中队的米17负责把物资空运到海拔17500英尺(5334米)的冰川较低处的中转点。


  • 最后是114中队的高原飞行能力最强的“印度豹”(即法制SA 315B),负责向20000英尺(6000米)以上的哨所转运。


  • 返回的时候从哨所接走邮件,还有1-2名伤员(据统计几乎每天1个!)

 


由于极高的海拔,米17的空运能力从5-65吨下降到1-2吨,而SA 315B也从1335kg下降到每次50-60Kg。


固定翼飞机部队的维护工作增加了60%的工作量,直升机部队几乎增加100%。

 

号称“锡亚琴先锋”的空军114中队长期保有10到14架SA 315B系列直升 40 29007 40 11875 0 0 2330 0 0:00:12 0:00:05 0:00:07 2330机,平均每天飞30-40架次!每个航次要穿梭好几个哨所。

 

冲突高峰期,印军在该区域的年空运量从平时的19000吨猛增到30000吨/年,平均每天100吨(包括后续消耗掉的燃油)。

 

另外,印军还努力铺设了世界最高的输油管线,长达121公里,负责输送燃油,还有哨所需要的煤油。油管总投资4800万,但节约了每个月1800万的油料运输费。

 

4

火力下的起降




114中队飞行员回忆,缺氧使得飞行员都要佩带额外氧气面罩。飞行员要面对的困难不止这一项。


威胁1:高海拔,动力余量有限,操纵困难,机动困难;


威胁2:高山山谷气流多变,尤其强下降气流,山地急剧湍流,稍有不慎就让飞机撞山或者坠毁;


威胁3:没有起降场,很多山巅哨所也就一小块“火柴盒”平地,积雪下面还有裂隙,在早期没有滑橇只有机轮的时候,非常危险,容易造成飞机倾覆。


威胁4:巴军火力。很多前沿哨所距离巴军仅几百米,为了避免被枪击,策略就是低空快速飞过去,落地,拉开门,卸载物资,装上邮件,1名伤患,关门,起飞,整个时间必须控制在20-30秒。

 


5

邮件的故事




据一名飞行员回忆,第一次锡亚琴冰川山地飞行是1978年9月20日。当时的Chetak直升机没有滑撬,只有轮子,而哨所附近居然找不到没有缝隙只有冰面的起降场,无奈之下,只能盘旋,把补给品扔下去,一路上要向好几个哨所这么空投。

 


回来路上,飞行员突发奇想:为何下次不捎上官兵们寄回家的邮件呢?于是他们开始准备。9月23日,第二次飞行任务来了。

 

在抵达某个哨所的时候,飞行员打开滑动窗户门,扔下去一个纸条,上面写着:“10分钟后我们还会飞回来,你们可以把家信装在一个口袋里,我们带回去!”等他们回来的时候,士兵们已经准备好了口袋,飞行员用类似蜻蜓点水的方法想办法抓住了口袋。飞行员一辈子都忘不了地面士兵的笑脸和敬礼。


但当他们回营地打开口袋的时候,发现里面根本没有信件,飞行员有点生气,自己冒着风险想帮这帮人,结果人家不领情或者没明白。沮丧中,抖抖口袋,掉出一个东西,一个眼药水包装纸盒,破的,上面用印地语歪歪扭扭写着:“尊敬的飞行员先生,我们没有写信的纸,下次请帮我们带点。”飞行员当时就哽咽了,至今记忆犹新。

 

还不止这些,还有飞行员回忆,114部队除了空运物资,还有一项任务是在不同哨所间传递3台电池供电的卫星电话,让官兵们都能跟家里通通话。



6

SA 315B直升机和114中队




印度空军114直升机中队(No.114 helicopter unit),成立于1964年,最初拥有10架Chetak直升机(SA 315B)。


SA 315B 是世界上第一代涡轴直升机。法国人根据印度特有的高温和高原需求,开发的通用直升机。单人操纵,能搭载4人或1335Kg货物。


1972年创造了12442米的直升机绝对飞行高度记录,保持至今;1969年还在喜马拉雅山创造了搭载2人,7500米最高起降点记录。


印度HindustanAeronautics Limited许可生产,1973年开始交付。


2017年,114中队拥有10架Chetak和换了更强劲发动机的Cheetah。

 

他们在锡亚琴冰川的运输任务从1984年持续至今,号称最久的空运后勤保障任务,30多年间损失13名飞行员。


最后,料敌从宽,不要太小看印度的山地作战能力,有些经验教训还是值得借鉴!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任编辑: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谢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