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阿里巴巴:原来精准脱贫可以这么干!

2017-12-01 瞭望智库


杭州街头,面容青涩、身形单薄、推着自行车,这是马云22年前第一次“上电视”的形象。

 

至于被电视台采访的原因,不是他的创业业绩,而是他喝止了壮汉偷井盖的行为,成为当天唯一通过杭州电视台“公益测试”的路人。还没有创办阿里巴巴之前,马云第一次出现在公共视野,就显示了他的公益心。

 

 

12年前,淘宝网初露锋芒,面对媒体的镜头,他踌躇满志地描述淘宝网将如何搅动电子商务市场,然后还讲到了淘宝网将要发起“魔豆爱心宝宝工程”,帮助困境中的母亲“可以更有尊严地走出贫困”。



3年前,带领36位合伙人在纽交所敲完钟、功成名就的马云开始“不务正业”,以个人名义出资,成立“浙江马云公益基金会”;

 

2年前,马云又高调举办了“第一次关于捐钱的新闻发布会”,宣布每年拿出1000万元奖金奖励乡村教师,还自称要做“全世界乡村教师的代言人”。

 

1

从“不务正业”到“战略性业务”




面对“不务正业”等声音,马云的回应是,把“不务正业的公益”变成了阿里巴巴的“战略性业务”:

 

2017年12月1日,马云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的身份,集合阿里巴巴全体合伙人,宣布脱贫工作成为阿里巴巴的战略性业务,正式启动阿里巴巴脱贫基金,要在未来5年内投入100亿元。



“我们一直在做,但今天我们要从战略的高度来理解来执行。”他说,“阿里巴巴脱贫基金将专注于教育、商业基础设施、健康、女性和生态环境这几个脱贫领域。”

 

盘点起来,阿里巴巴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第一家把脱贫当作战略业务的公司了。而且这个脱贫基金在阿里体系规格之高,也是无出其右——马云任主席,蔡崇信、彭蕾、张勇、井贤栋四员大将担任基金副主席,阿里巴巴党委书记邵晓锋则任基金秘书长。

 

在马云看来,扶贫、脱贫、致富是三个不同的阶段,扶贫是授人以鱼,脱贫是授人以渔,致富则是造鱼塘,为脱贫创造条件。”

 

“扶贫、脱贫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的行动宗旨不是扶贫,是脱贫。”他说。

 

但到底怎么去做脱贫工作?

 

马云和他的合伙人认为,精准扶贫要和环境治理、生活生计保障结合起来。

 

发布会上,四位副主席一一“认领”了自己的脱贫任务:

 

蔡崇信表示,他将专注贫困大学生这一群体。他说,现在很多年轻人自嘲“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他希望做到的是,不要让贫穷限制孩子们的想象;

 

发起“魔豆妈妈”公益项目的彭蕾,将继续关注女性脱贫,无论留在家里还是出去看世界,让女性的每一个选择都受到尊重。

 

阿里巴巴CEO张勇表态,会负责把贫困地区的农产品畅通无阻地卖出去;蚂蚁金服CEO井贤栋则会把环境保护和脱贫结合起来。



除了4个副主席,阿里巴巴体系内的每个独立公司都会负责一个脱贫项目。并将脱贫设为KPI,定期考核完成情况。

 

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说,阿里云将把云计算、大数据技术赋能给扶贫机构,让每一分钱都可追溯;菜鸟董事长童文红则表示,菜鸟将重点突破绿色包装和贫困地区的物流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投入的100亿,希望来做一件事,就是证明绿水青山一定可以变成金山银山。”马云说。

 

2

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




唐文全是阿里脱贫计划的受益者之一。

 

他是新疆阿克苏的一位农户,身患残疾,靠种植苹果养活两个孩子。人们常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阿克苏苹果拥有极高甜度的口感,但销路一直是这里的果农最为头疼的事情,唐文全家尤甚。

 

“叔叔们来了之后,答应帮我们卖出100万斤苹果,可厉害了。”小女孩古丽巴哈尔•艾热说。这个小姑娘口中的“叔叔”,指的是农村淘宝的工作人员。

 

当地果农说,农村淘宝给他们带来了标准化种植,帮他们建立起直供直销的链条和巨大的品牌影响。

 

“很多人很难感受到阿克苏果农的困境,但却能以另一种方式帮助他们。”一位农村淘宝工作人员说。



据阿里巴巴统计,刚刚过去的天猫“双11”,农村淘宝和天猫的平台上12小时之内就卖出了170万斤苹果,来自336个城市的十多万消费者为阿克苏苹果买单。

 

还有云南省的“元阳红米”、重庆的“巫溪蜂蜜”、安徽省的“金寨猕猴桃”……类似的案例不胜枚举。

 

而在西北贫瘠荒漠土地上,阿里巴巴发起的“幸福家园·拯救荒漠村庄爱心林项目”,三年通过公益宝贝累计筹集了591万元,为西北贫困乡村种下了10万亩的枸杞林,不仅能够固水保土,还帮助农民通过养树收获枸杞果,摆脱贫困。

 

除此之外,阿里巴巴还通过技术协调,撬动社会多方资源推进互联网+大病医保的“顶梁柱计划”,比如撬动社会募捐医疗保险,极速理赔杜绝“因病返贫”,建立村级健康服务中心为村民提供健康管理服务,等等。

 

“四十多年了,第一次有外面的人给上保险,还是互联网上的!”这是贵州习水县村民祁成勇收到5073.71元保险理赔款时发出的感叹。

 

搁在以往,身患肺腺癌的祁成勇都要坐大巴车绕两个小时的山路去县里申请医疗报销。老祁得肺腺癌3年,前前前后后花了40多万,家里的积蓄不仅被掏了个干干净净,还欠了一屁股外债。

 

后来有一天,县卫计局扶贫干部来到他家,告诉他之前投保的“顶梁柱健康扶贫公益保险”进入了理赔阶段。当着祁成勇的面,在支付宝里提交了他的身份证、银行卡、新农合交割单,点击完成,整个过程不过三十秒。


(县卫计局扶贫干部帮助祁成勇(左二)在线申请“顶梁柱”理赔款)

 

据当地干部介绍,在习水县,像祁成勇这样的受保户有8万,自9月19日开启本年度理赔起,已有84位村民通过支付宝在线申请获得了理赔款;根据上传材料清晰度、受保户的住院次数不同,过半村民在24小时内收到了打款。

 

实际上,无论是环境保护还是改善生计,阿里巴巴都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自身经济体的商业力量和技术力量,发挥平台效应,在推动贫困地区人民脱贫。

 

就单以“顶梁柱”项目来说,该项目全程使用蚂蚁金服的区块链技术,把医保信息打造成一本“公共账簿”,包括还款人、公益机构、保险公司、收报人在内的所有项目参与方,共同“记账”和监督,任何一方都无法篡改项目,做到公开透明可追溯。

 

阿里巴巴合伙人孙利军表示,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追求用公益的心态和商业的手法做事,希望与合作伙伴共同探索出一条‘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商业可持续’的精准扶贫之路。

 

“公益的心态,商业的手法”,前者热忱,后者务实,这大概能概括阿里巴巴探索的“互联网+脱贫”模式了。

 

3

“做公益改变的是你自己”




马云说,新时代的新型企业要承担新责任,新的家国情怀。“对于阿里巴巴,参与伟大的脱贫攻坚战也是巨大的荣幸和福报。”

 

如今用100亿做准备材料,大家都在等着看,看马云怎么去做好脱贫这块大蛋糕。

 

对此,马云表示,会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和媒体观察员制度,确保每个脱贫项目可落地、可跟踪、可公示。

 

“以后每半年,阿里脱贫基金都将对外公布一次脱贫报告,公布的内容就是有多少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有多少贫困地区的农产品卖出去,对总裁的扶贫KPI也将围绕这些项目来。”马云说。

 

此外,他还透露,首批邀请30位观察员,对基金项目进行观察、记录和监督。

 

“有钱任性”“不务正业”“喜欢跨界”,这样的评论常常伴随着马云的一举一动。

 

但就扶贫济困,或者说更为广义的“公益”而言,我们可以看到,公益已经成为这家公司的基因,并带有鲜明的“马氏特色”和阿里巴巴价值观。

 

纵观中国互联网领跑企业,没有哪家公司对扶贫、脱贫的重视程度超过阿里巴巴。因此你会神奇地发现,当“公益”“家国情怀”这样宏大的词汇从马云口中说出时,几乎没有什么违和感。

 

阿里巴巴对于做公益的热爱,不是停留在彰显财力、展示社会责任感层面,而是把它变成了企业基因、企业文化,甚至是一项战略性业务。

 

“在阿里,公益不仅限于捐款,而是真正参与这个过程,唤起大家参与的热情。”去年底刚加入阿里巴巴的员工小李说,每一位阿里员工每年内都要至少完成3小时公益志愿服务,这是一项固定的KPI,比自己的业务指标还明确。

 

从这个角度发散来想,公益不是有钱人的专属。大公司能投100亿,普通公民可以捐出100元;大公司能投大项目,普通公民也可以投入时间,按照自身兴趣和能力参与公益。

 

“如果热衷于教育请从教育入手,如果热衷于医疗从医疗入手,热衷于商业就从商业模式入手。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有钱的给钱,没钱的给时间,有钱没时间的可以花钱请别人来花时间。”马云说。

 

也许,灾区不会因为你捐了5块钱、10块钱发生变化,是你发生了变化。你的变化这个社会才变化,做公益的福报是你自己。

 

“无论我们做不做,世界都会发生变化。但你做了,改变的是你自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