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一位黑龙江省委组织部领导说了大实话:农民的狗咬不咬,是检验干部的重要标准!

2017-12-09 瞭望智库


几年前,记者曾参加一次全国范围的干部作风调研,黑龙江省委组织部一位负责同志说起他鉴别乡镇干部工作作风时,除了听干部怎么说,还有一个直观的指标,就是看这名干部入户时“农民的狗咬不咬”。有的干部汇报工作头头是道,入户时狗吠不止,对这样的干部要打个问号。


文 | 宋常青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新华每日电讯”(ID:xhmrdxwx),原文首发于12月8日《新华每日电讯》调查·观察。



知屋漏者在宇下”。干部要了解真实的基层情况,就必须经常进村入户。记得小时候,很多乡干部都住在我们村里,乡亲们白天忙完地里农活,吃完晚饭就喜欢去找干部聊天、反映问题、办事,并没有“上班时间”“八小时内外”的区别。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乡镇干部把家安在了县里、市里。他们把乡镇工作当成了“上班”,白天在乡镇工作,晚上回县里、市里睡觉。在一些地方,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干部像候鸟,老往家里跑;白天寻不见,晚上人难找;办事要赶紧,晚了就白跑。”


不光乡镇有这种情况,县一级领导干部“走读”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记者发现,一个县区的常委班子中,往往会有一两位家在本地的干部,被称为“值班常委”,周末和节假日值班,往往都是这几位本地干部。


西北地区某县的“值班常委”曾无奈地告诉记者,平时忙工作出不去,周末和节假日因为其他常委回家团聚,自己只能“留守”,被绑得很紧。



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一级政权组织,工作有其特殊性。


一是杂,虽然工作人员有限,但承担了所有职能部门的工作;


二是直面群众直面民生,和群众打交道多,要解决的民众诉求多,矛盾高度集中;


三是工作时间界限模糊,几乎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别、工作日和周末之别,群众什么时候找上门,什么时候就是工作时间。


乡镇工作的这些特点,让乡镇干部这一群体有了鲜明的职业特征,记者接触过的乡镇党政一把手中,大嗓门、急脾气、泼辣性格几乎是标准配置。


有着这样特点的乡镇干部,往往都是把最大的精力投入到乡镇工作中的干部,群众对他们的态度,往往是又敬又怕,他们推动和开展工作往往也比较得力。


相比之下,“走读”干部,把大量的时间浪费在了往返途中,精力自然会有所分散。但有的乡镇干部认为,时代在变化,乡镇的工作条件也在发生变化,现在乡镇的交通条件、通信条件,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在一些乡镇干部看来,没有特殊情况,住在乡镇上时时备勤没有必要。也有的乡镇干部认为要考虑到现实生活需要,乡镇干部也渴望家庭的温暖,对那些乡镇与村里距离相对较近的干部而言,要求他们“三过家门而不入”也不合理。


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群体,乡镇干部一直受到舆论的高度关注。


20世纪末到现在,乡镇干部群体经历了两个比较艰难的时期,一个是因“催粮要款结扎引产”引发诸多极端事件而饱受抨击;另一个是因为政府职能向服务型政府转变,更高的社会管治要求和取消强制手段,给乡镇干部带来转型阵痛,迷茫和焦虑一度成为全国乡镇干部的普遍心理状态。


有的乡镇干部把公众对“走读”干部的批评看作是乡镇干部面临的第三个艰难时期,以前是因为工作方式、方法被批评,现在是围绕工作作风被批评。



在乡镇开展工作确实不易。常有人把乡镇工作比喻成“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但一名乡镇党委书记告诉记者,乡镇工作面对的动辄是几万甚至几十万群众,下面也是“千条线”乃至“万条线”,乡镇干部这个“枢纽”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名书记曾被调整到一个新的乡镇,由于同各村村干部们不熟悉,部分村干部对他的工作明里应承暗里不配合。为了能和村干部们打成一片,他周末在资格最老的村支书家里和村干部们唠家常、甚至在休息日同老乡拼土酒拼到“断片”,才逐渐获得了村干部的接纳和支持。    


“走读干部”长年住在乡镇,生活也比较枯燥。记者十多年前到西北某省份某偏远乡采访,这个乡的书记和乡长介绍,由于离家远,乡镇上又没有什么消遣,平时晚上本地干部都回家了,两人忙完工作唯一的娱乐就是拿瓶白酒,每人半瓶“干拉”(方言,干喝酒没有菜)下肚,各自上床睡觉。


可以说,乡镇干部在选择这份工作时,都是伴随责任和担当而来的,确实也有各种不易。


无论时代怎么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也不能变。干部能不能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永远都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该自治州有两个村总计不到4000人,1958年以来因放牧草山争执械斗不断,累计造成22人死亡、86人伤残,几乎所有村民都有亲人受伤或死亡,两村已成“世仇”。


持续近60年的争斗在近年获得了解决,就是因为当地的干部切实转变了工作作风,深入到两个村的群众当中去。问题不解决,干部不出村。


自治州信访局负责人一年多时间吃住都在乡上、村上,自治州委主要负责人一年里也30几次吃住在群众家里、牧场,两个村几乎每户人家都能叫上名字,心贴近了,才最终给双方放下仇恨坐到一起解决问题找到了可能。


可以说,群众对“走读”干部有意见,不在于“走读”现象本身,而在于这样的干部没有深入农村、走近农民



在一次全国关注的重大自然灾害的采访过程时,记者和同事中午赶到灾区的一个乡镇,镇上负责同志介绍说自己上午跑了两个重灾村刚刚返回。看着这名负责同志干净的皮鞋和整洁的迷彩服,不禁让人心生怀疑。


这种行为,和当前出现的一些“下乡下到乡政府,进村进到村长家”的现象一样,都是群众深恶痛绝的。这样的干部,永远不会是“狗不咬”的干部,群众真正反感的,也正是这样的干部。


以前的人民公社时期,多数乡镇干部虽然自己本身是非农户口的国家干部,但家属往往还在家务农,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让这些干部随时保持着同农村、农民的天然联系,对农村变化敏感,对农民生活感同身受。


现如今,各方面条件都发生了变化,跨乡镇的交流干部越来越多,乡镇干部的来源也日益多样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找到更好的方式把乡镇干部和工作地农村、农民真正“绑”在一起。交通条件和通信条件的改善,为我们做好乡镇工作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工作的效率理应得到提升,与群众的关系理应更加紧密。


可以说,无论有多少主客观理由,既然选择了乡镇干部这个岗位,就等于选择了责任与担当,不能把交通、通信的便利,当成脱离群众的借口。


不管有什么样的原因,一些“走读”干部之所以饱受群众差评,根子上还是服务意识的淡化,长此以往,必将对乡镇工作效能、干群关系带来负面影响。


沉不下心态、蹲不下屁股、守不住岗位,就不可能让群众有心理上的亲近感,自然也得不到群众的衷心拥护。目前,国内不少省份已经开始针对“走读”干部问题探索制约措施,不断有“走读”干部被处理的报道。


需要看到的是,单纯的查处,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要从政策和制度上,多考虑导致干部“走读”现象出现的现实因素,比如,


城区干部下班回家不是问题、乡镇干部就成了问题;驻乡工作八小时之外待遇如何认定;对乡镇工作负责和承担家庭责任之间如何平衡等等,


都需要有更具可操作性的细则。


既要建设制度篱笆让乡镇干部“不能走”,也要通过人情与原则之间的调节、考核激励制度的差异性对待,维护好乡镇干部的合理合法权益,帮助其履行好对家庭的责任,让乡镇干部“不愿走”。


时代在变,群众对乡镇干部的期望没有变,乡镇干部为群众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牵挂群众的为民情怀也没有变。新时代农村农业加快发展,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不断出现,更需要乡镇干部走到群众中去,感受变化、了解诉求、寻找对策。


只有真正成为群众的身边人,常见、常聊、常惦记,才能经得起“狗咬不咬”这个最朴素、最直观的检验,也才能成为新时代乡镇工作最需要的干部,成为农村群众最欢迎的干部。


总监制:吴亮

监制:夏宇

责任编辑: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李浩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