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奥运史第一悬案!《绝杀慕尼黑》揭露了美国媒体多少谎言?
2017年年底,一部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俄文名:Движение вверх)罕见地在英美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不只是因为这部电影创造了俄罗斯电影新的票房纪录,更是因为它讲述的那场比赛——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是国际篮球历史上最传奇也是最具有争议的比赛。最后的三秒钟也成为了至今双方各持一词的葫芦案,本文讲述的便正是这场比赛的前因后果。
文 | 铁打江山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后厂村体工队”(ID:sports_163)原文首发于2019年4月19日,标题为《美苏争霸之绝杀慕尼黑:奥运男篮史上第一悬案》,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
冷战铁幕
“从波罗的海边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的里雅斯特,一副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拉下。”——温斯顿.丘吉尔,1946年3月5日
铁幕演说被广泛认为是横跨四十余年的冷战的开始,几乎是和冷战开始同步的1947年,苏联成为了FIBA的成员。尽管进场较晚,但凭借着众多加盟共和国输送的优秀人才和能绕开职业球员限制的体工队制度,苏联在加入FIBA时就已经是欧洲的第一强队,先后在1947年和1951年夺得了欧锦赛冠军。1952年奥运会是苏联男篮的第一次世界大赛,尽管最终夺得了银牌,但复赛和决赛先后两次负于美国也表明,依靠举国体制迅速崛起的苏联,暂时还不是有着丰富篮球底蕴的美国的对手,哪怕美国派出的只是大学生联队。
此后的三届奥运会,苏联队的经历都与1952年类似:几乎击败了除美国外的所有对手,最后在决赛中输给美国得到一枚银牌。
但苏联篮球的水平并不是止步不前,尤其进入60年代之后,亚历山大.戈梅尔斯基(Александр Гомельский)以自己在莫斯科中央陆军的班底为基础构建了一支新锐的苏联队,先后在1959年和1963年的世锦赛上两度击败美国队,更在1967年的世锦赛上第一次成为世界冠军,尽管美国派往世锦赛的队伍水平不如奥运队,但这至少说明,美国队并不是不可战胜的。
时间来到了1971年,尽管前一年在南斯拉夫世锦赛上美国队只排在第五名,对于美国人而言,只要派一支稍强一些的队伍,奥运会的金牌看上去依然是囊中之物。
然而事情并不简单,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在侵蚀着这支美国队:政治立场原因和世锦赛的失败让日后的NBA巨星比尔.沃顿早早宣布退出;“J博士”朱利叶斯.欧文在一年前尚在大三时选择加盟了ABA,而沃顿的恩师,UCLA的约翰.伍登当时正忙于在NCAA和ABA之间斡旋,无意接下美国队主帅一职。美国篮协最终只能请已经退休两年的上届奥运队主帅亨利.伊巴再次出山。
伊巴何许人也?当时年近七旬的他虽然已经意识到苏联的威胁,曾对华盛顿邮报的记者说:“就像日本人一样,这些俄罗斯人在巧妙地复制和学习我们。”,但他实在太落后时代了,打的还是三四十年代没有进攻时间限制的缓慢篮球,当时的篮球场还是白人的天下,而到了70年代,越来越多强壮而迅捷的黑人球员正在成为球场的主宰。伊巴的风格被不少球员甚至是专业球探认为已经严重妨碍了年青一代球员尤其是黑人球员发挥自己的长处。
1972年奥运队的训练营也堪称噩梦,根据最终被刷掉的科米特.华盛顿(就是后来差点一拳打死汤姆贾诺维奇的那位)的回忆,伊巴和几位助理极其强调身体对抗且训练量极大,而且经常大声斥骂,这对于尚在大学的球员们而言实在太过严厉,华盛顿对负责训练他的肯塔基大学的乔.霍尔助教印象深刻:
“我之前从来没有被人这么对待过,他们让你觉得自己是个白痴。”
场外的因素也在影响着这支美国队,在训练营中马文.巴恩斯打爆了汤姆.麦克米伦无数次,而场外的舆论却一致支持麦克米伦,因为两人正是当时种族歧视依然严重的美国舆论眼中黑人和白人的极端典型:巴恩斯是黑人,天赋超群又五毒俱全,场外麻烦不断的他有着“Bad News”的诨号;麦克米伦是白人,高中时就已经登上了《体育画报》的封面,学习成绩优异,是比尔-布拉德利之后又一个获得牛津大学罗德奖学金的大学球员。而最后,麦克米伦挤掉了巴恩斯入选了大名单,不少参加训练营的球员认为,除了巴恩斯日常目中无人以外,种族因素也是令他落选的原因。
尽管经历了种种波折,但这支美国队终于成军了,尽管没有沃顿和J博士,但上一届奥运会美国队没有贾巴尔和马拉维奇,照样很轻松地夺冠,更何况这支球队的厚度确实很不错,当年的12人中最终有10人进入了NBA,这也是美国奥运队的新高。
麦克米伦曾被美国媒体誉为全美最佳高中生
而在太平洋的另一端,苏联篮球正如他们的计划经济体制一样有条不紊地推进着自己的又一个四年计划,经历了墨西哥城奥运会只拿到铜牌的失败后,戈梅尔斯基和助手在苏联国家队历史上第一次对球员的各项指标制订了严格的标准,并以此为基准挑选需要的队员。同时,在没有三分线的年代,与球员投一个远一点的球就会怒不可遏的伊巴相反,戈梅尔斯基已经洞察到了远距离投篮在对阵当时常用的龟缩防守时的巨大威力,并在确定队员之后向各个俱乐部派下任务,要求俱乐部在训练中注意加强球员不同方面的素质,鼓励球员将自己的射程延伸一米。
但苏联国家队也并不是铁板一块,六七十年代是美苏交锋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的苏联出现了多起震惊全国的名人出逃事件,文体界由于出国交流的机会更多,自然成了重灾区,而身为犹太裔的戈梅尔斯基也成为了重点怀疑的对象。1970年年底,戈梅尔斯基被安了个莫须有的罪名提前下课,顶替他的是来自列宁格勒斯巴达克的弗拉基米尔.康德拉申(Владимир Кондрашин)。而康德拉申甫一上任就需要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如何在这支国家队中树立自己的威信?
长期以来苏联国家队的核心成员如谢尔盖.别洛夫(Сергей Белов)、阿尔让.扎穆哈梅多夫(Алжан Жармухамедов)都是来自戈梅尔斯基执教的有军方背景的莫斯科中央陆军(在当时相当于我们的八一队),过去十年的飞速进步也让戈梅尔斯基的名字和国家队绑在了一起。不过对于一支有政委的球队而言,这个问题也不算太过棘手,康德拉申也算是平稳度过了过渡期。
而康德拉申的入主也确实给苏联队带来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戈梅尔斯基在60年代的贡献不可否认,但长期兼任中央陆军的教练让他选材的眼光略为狭窄,而康德拉申上任之后立刻招入了莫斯科迪纳摩的亚历山大.波洛舍夫(Александр Болошев),由于莫斯科迪纳摩常年在联赛中游徘徊,这位有着一手出色传球功夫的强力前锋在此之前一直是国家队的遗珠。
多多少少地带一点私心地,康德拉申开始在国家队重用亚历山大.别洛夫,而这个康德拉申一手发掘的年轻人也确实展现出超凡的实力,和很多在NBA留下传说的天王巨星们一样,喜欢把打板后的投篮钉板大帽的他逼得FIBA为他更改了规则。
苏联方面在得知沃顿不会参赛之后确定了要夺取金牌的目标,而康德拉申这个疯狂科学家也为此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在FIBA的30秒规则下,将球队的一次进攻时间控制在17-19秒,放弃此前面对美国时的防守为主,改为主动出击,即便面对美国也要坚持如此。
2
红色风暴
1972年,奥运会时隔36年又一次来到德国,和36年前一样,德国人把奥运会看做是向世界展示自己的窗口。不同的是,1936年柏林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希特勒的狼子野心,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德国人想要展示的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新德国。第一次设计吉祥物,第一次通过卫星转播比赛,第一次使用电子计时……众多的新事物在本届奥运会都首次亮相,看上去这是一届十分成功的奥运会,直到1972年9月5日之前。
为了一洗柏林奥运会留下的丑陋记忆,慕尼黑奥运会主打欢乐牌,主办方甚至降低了安保的级别,由于二战后德国军队和警察遭到严格的限制,整个奥运会期间甚至没有一名警察出现在赛场中,这也给了巴勒斯坦的极端组织“黑九月”可乘之机,制造了杀害11名以色列代表团成员的慕尼黑惨案,奥运会也因此停摆,尽管这次袭击并没有伤及美苏双方的运动员,但还是给他们尤其是涉世未深的美国队的大学生们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1972年9月9日,经历了种种波折,双方终于在决赛如期相遇,美国一路虽然比较顺利,但在之前对阵巴西的比赛中就差点断掉了奥运会不败的纪录。而苏联队此前的比赛顺风顺水,只有半决赛时的古巴给他们造成了一点麻烦,但他们也绝非一身轻松,男篮决赛在最后一个比赛日,苏联此前已经获得了49枚金牌领先美国,但还需要一枚来为苏联建国50周年献礼。
在苏联篮坛素以狡黠著称的康德拉申注意到伊巴为了防守没有将道格-科林斯放在首发,对此他也做出了相应的调整:首发撤下了球队的队长,后场核心之一的保劳斯卡斯(Модестас Паулаускас),换上了当年在选拔中唯一达到戈梅尔斯基设定20米跑进2.2秒标准的萨坎杰利泽(Зураб Саканделидзе)以求加强防守和冲击力。而这也确实收获了奇效,上来他就断球造成一次快攻,尽管被前段时间刚刚入选名人堂的鲍比.琼斯造了进攻犯规。
前面我们提到,苏联队在康德拉申的带领下打起了更具攻击性的风格,而美国队一来天赋不足二来战术老旧,本届比以往更加强调防守。这也让这一次双方的对决依然像之前那样,只不过这一次被动挨打的是美国人。在亚历山大-别洛夫用罚球为苏联拿下第一分后,美国队再次出现失误,萨坎杰利泽在又一次的快攻中造成汤姆-亨德森的防守犯规两罚全中。
萨坎杰利泽紧接着又一次抢断一条龙,为苏联队取得了5-0的梦幻开局。
而直到这时,苏联队的王牌还没有发力,从戈梅尔斯基时代起,苏联队的后场就有一个世界一流的“红色杰里.韦斯特”——谢尔盖.别洛夫(Сергей Белов),在戈梅尔斯基的训练下中远投颇具杀伤力的他也让美国人认识到了他的威力,连续的借掩护中投甚至是强投在美国后卫头上连得十分。
在萨坎杰利泽再一次策动快攻(ABC的解说也不得发出“喔!他真的好快!”的感叹)打进之后,苏联已经取得了19-9的领先,这已经是本届奥运会一度落后巴西9分后美国队历史上第一次在奥运会男篮比赛中落后对手两位数。
在开局打得一塌糊涂后,美国队也终于在汤姆-亨德森的带领下终于开始了反击。
上半场结束,苏联依然保持着26-21的领先,而真正的风暴即将到来……
在中场休息时,肯尼-戴维斯和汤姆.麦克米伦就在更衣室中对伊巴防守至上的策略表示了怀疑,在落后的压力下,伊巴默许了,让球员处理场上的局势。
进入下半场,美国队的球员加快了节奏,更多的冲击篮筐,但苏联这边也不遑多让,继续火热的状态,双方的分差一直保持在5-7分。进入下半场,已经略有急躁的美国年轻人们火气也越来越大。
直到比赛剩余12分钟时,比赛的第一个转折点到来:苏联队的米哈伊尔.科尔基亚(Михаил Коркия)与美国队的内线核心之一德怀特.琼斯在一次争抢篮板时爆发冲突,双双被罚出场。
在以ESPN等美国媒体回顾本场比赛时,常会说科尔基亚是苏联队的一个不起眼的人物,这场比赛是他在当届奥运会第一次出场,上场的作用就是故意激怒最后兑掉对美国而言极为重要的德怀特.琼斯。
然而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首先,科尔基亚当届奥运会9场比赛全部出场,场均得到5分,是苏联队重要的轮换球员,若是小人物,康德拉申也绝没有胆量在决赛时让他首发。其次,在科尔基亚与德怀特.琼斯的这次冲突之前琼斯就曾经对科尔基亚有过较大的动作。因此,这次冲突与其说是苏联队有意为之不如说是双方已有积怨。
在谢尔盖.别洛夫得到本场比赛的第15分,将比分拉到38-28后,距离比赛结束还有10分钟,破掉美国不败金身的目标近在眼前。
此时,苏联队因为体力下降突然断电,叶杰什科掉球,谢尔盖.别洛夫脚踢球,扎穆哈梅多夫和萨坎杰利泽连续四罚不中。而美国这边也抓住机会,在凯文.乔伊斯这次跳投命中之后,美国队在比赛还有三分半时将比分追到了42-44,悬念陡然而生。
尽管苏联队凭借保劳斯卡斯的罚球勉强维持着领先,但美国队正在一点点迫近着比分,在吉姆-福布斯这记中投命中之后,美国队在还有40秒时将比分追到了48-49。
此时苏联的任务就是尽量拖到30秒进攻时间即将耗尽时出手,而苏联队也确实是这么做的,球最后交给了亚历山大.别洛夫,而他此时的一个决定改变了这场比赛:
在自己的出手被麦克米伦封盖之后,苏联的进攻时间已经只有三四秒钟,此时亚历山大.别洛夫没有把球传给身旁本场手感不佳的保劳斯卡斯和同侧无人防守的谢尔盖.别洛夫,而是冒险地传给弧顶的萨坎杰利泽。此时道格.科林斯抢先一步断下了这记传球,萨坎杰利泽匆忙启动追赶,对飞身上篮的科林斯犯规,科林斯的上篮没有打进,自己也重重地撞在篮架上久久没有缓过来。
此时比赛只剩下三秒钟,在场的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将是国际篮球史上最漫长的三秒钟。
3
三秒钟
此时有人建议伊巴需不需要换一个人执行罚球,但伊巴对科林斯很有信心,他说:“如果科林斯能够站起来,那他一定会罚进这两个罚球。”事实上,科林斯也没有辜负伊巴的信任,在接受简单的治疗后站了起来,走到了罚球线上。美国能否捍卫自己的奥运会不败纪录,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0岁出头,被称为史上最年轻的美国奥运队能否捍卫荣耀,一切都系在科林斯的这两次罚球上。
科林斯两罚全中,美国队终于将比分反超,看上去尽管经历了这么多的艰难险阻,美国队在奥运会上的不败金身也算是有惊无险地保住了。扎穆哈梅多夫把球传给谢尔盖.别洛夫,当别洛夫运球到中场,比赛还有1秒钟结束时,意外发生了。
苏联队的助教谢尔盖.巴什金(Сергей Башкин)冒着被吹技术犯规的风险冲进场内要求来自巴西的裁判里盖托暂停比赛,他声称苏联队此前申请的一个暂停没有生效,需要执行这个暂停后再发球。
这是这个三秒钟中的第一个关键问题:苏联队的这个暂停是否存在?如果存在又应该如何处理?
在当时,教练可以通过按下一个电钮告知技术台自己需要一个暂停,同时根据规则,教练在对方两次罚球前请求的暂停可以自己决定是在第一罚之前还是在两罚之间执行。康德拉申的打算是在两罚之间叫停,他后来回忆说自己有点担心这届奥运会才引进使用的机器,还向技术台的方向看了看,在看见一个工作人员向他点头致意之后才放心。
而从这场比赛的录像中可以听到,在柯林斯执行第二罚之前蜂鸣器曾经响过,这说明技术台当时确实收到了苏联队的暂停请求,但蜂鸣器响得实在太晚,此时柯林斯已经将球举起即将出手,而裁判也没有反应过来叫停比赛。
而此时的情况就比较棘手了,由于科林斯罚进第二球之后苏联队就不能再叫暂停了,如果承认苏联的暂停有效,则需要让科林斯重新罚第二球。最终里盖托认定苏联的暂停请求无效,那么此时的比赛是需要从何时开始恢复呢?是从科林斯罚进第二球之后的三秒钟还是巴什金中断比赛的一秒钟?
美国队和里盖托都倾向于一秒钟。此时,坐在看台上的苏联代表团成员尤里.奥泽罗夫(Юрий Озеров)走向了他的一位老朋友身旁,正是这个老朋友的决定,改变了这三秒钟的进程。他叫威廉.琼斯,FIBA的创始人之一,从1932年起就一直是FIBA的主席。
琼斯走到场上,伸出了三根手指(下图右下),对着技术台说道:“三秒钟!三秒钟!”而他的这一提议也得到了在场的FIBA技术委员会代表的支持。最终裁定:苏联的暂停请求无效,比赛从三秒钟开始重赛,苏联从底线发球。
尽管这次暂停请求没有生效,但康德拉申还是趁着混乱给场上的球员讲了接下来的战术,同时他做出了一个隐蔽的换人:用伊万.叶杰什科(Иван Едешко)换下扎穆哈梅多夫。
苏联队重新获得了一次发球机会,发球的是刚刚换上场的叶杰什科,在麦克米伦长臂的遮盖下,叶杰什科把球传给了不远的保劳斯卡斯,保劳斯卡斯送出了一个横跨全场的长传,就在球刚刚出手时,终场哨响起,保劳斯卡斯的传球最后砸在了篮板上,亚历山大-别洛夫也没有点进。这也让在场的观众,美国队的球员,甚至是在场为苏联中央电视台解说这场比赛的尼娜.叶廖米娜(Нина Ерёмина)都认为本场比赛已经结束了。
但苏联队此时又要求重赛。
原因是当时的计时器并没有停在0秒,而是50秒,之前这个三秒计时技术台实际是从53秒计到50秒,在全场震天的“USA”喊声中,琼斯再一次偏向了苏联,要求计时从三秒开始。那场比赛的计时员之一约瑟夫.布拉特(没错,就是后来的国际足联的掌门人)后来解释说,当时计时是和全场比赛结束的信号是分离的,因此这个在今天不可能出现的操作在当时是可行的。此时美国队的助教哈斯金斯建议球队即刻退场,交由国际奥委会来裁决这场比赛的胜负,但伊巴一来害怕这样会激怒FIBA从而失去下届奥运会的资格,二来也和大多数人一样,觉得三秒钟从后场发球的苏联现在只是在垂死挣扎罢了。
这样的请求在今天看起来确实有些无理取闹的意思,但回顾第二次发球时可以发现,从保劳斯卡斯拿到球到比赛终场哨响起之间的时间是明显不足三秒钟的。
苏联终于获得了第三次发球的机会,前面提到康德拉申冒着被发现就要吃技术犯规的风险也要把叶杰什科换上场是有原因的,在一年前的苏联国内锦标赛上,正是叶杰什科在中央陆军已经没有暂停的情况下后场扔出了一记超远距离的发球给前场的谢尔盖-别洛夫,帮助他命中了一记关键投篮,击败了斯巴达克。
而这一次,叶杰什科的神迹再度上演了,裁判示意防守的麦克米伦不要站位过于靠前,但来自罗马尼亚的裁判并不会说英语,而听不懂裁判说了什么又害怕吃到技术犯规得不偿失的麦克米伦往后退了太多,给了叶杰什科充分的空间扔出了比前一年还要远的发球,这时亚历山大.别洛夫力压吉姆-福布斯和凯文.乔伊斯拿到了球,下意识地顿了一下,在无人防守的情况下将球打进,在球落地的同时,终场哨响起,苏联用一个让人惊掉下巴的方式打进了最后一球,以51-50击败了美国。
这一次轮到苏联队进场庆祝了,而美国队则还没有从震惊中缓过劲来。但胜利的喜悦是短暂的,在更衣室中,苏联队被告知美国已经上诉,需要等FIBA的最后裁定,并不排除双方重赛的可能。
在美国的上诉中,除了前两次发球中提到的疑点外,针对第三次发球有两大怀疑:
1.叶杰什科在发出那记横贯全场的传球时有踩线的嫌疑。
2.亚历山大-别洛夫最后一球撞倒了福布斯,有可能是进攻犯规。
第一点至今依然是众多美国媒体在回顾这场比赛中提到的一大黑点,证据是当年ABC转播版的录像中那个不甚清晰的截图。
但笔者刚好从2016年一则这场比赛苏联方面的解说员叶廖米娜逝世的报道中找到了这一球最清晰的版本,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叶杰什科这一球并没有踩线。
而关于亚历山大.别洛夫的犯规嫌疑,根据亚历山大.别洛夫的回忆,他当时使了一点计策,先是向中场跑去骗得防守他的福布斯跟上再突然折回接到球打进绝杀,由于美苏双方的视频记录都是随球而动的,目前无法判断福布斯倒地前的站位,但隐约可以看到别洛夫确实有向前跑的动作。这一点依然是存疑的。
当晚,在FIBA内部五名高级官员的投票中,苏联以3:2获胜,耐人寻味的是,这三名支持苏联的投票者分别来自波兰,匈牙利和古巴,全部是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在后来美国媒体的报道和球员的回忆中常常提到,那场比赛的裁判之一里盖托坚持认为应该判美国赢,因而并没有在最终的比赛报告上签字。但根据同在那届奥运会上执法的苏联裁判穆哈梅扎诺夫(Габдльнур Мухамедзянов)的回忆,他是亲眼看见里盖托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后才意识到苏联队赢了。
在第二天的早上,巴什金回到苏联队的驻地,故作深沉地对球员们说:“我们要重赛了。”故意顿了一下,接着说:“在四年后的蒙特利尔。”此时苏联人才意识到自己真的赢得了奥运冠军。
而此时的美国队驻地则如死一般寂静,在队内投票后,美国队决定拒绝出席颁奖仪式,于是就有了这张著名的照片:体育馆上空飘荡着美国国旗,而颁奖台上却不见美国人的踪影。
对此,威廉.琼斯的评论是:“美国人必须学会接受失败”,至于他当时为什么要前后两次干涉比赛,美国篮协的创始人之一,同样是FIBA高级官员的埃德-史蒂茨回忆说,数年之后琼斯曾经在私下表示了歉意,他承认自己不能以FIBA方面的身份去干涉国际奥委会组织的奥运会比赛,但他还是坚持认为那场比赛应当从三秒钟重赛,只不过他没有想到苏联人真的能在那种情况下打进绝杀。而2012年彭博社的一篇报道则提出了一个更玄幻的说法,文中表示,威廉-琼斯曾经在比赛的一天前收受了来自苏联体育官员的贿赂。
同日,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落幕,但美国和苏联的篮球交锋才刚刚进入高潮。
4
结局之后的结局
1973年,随着勃列日涅夫访问美国,苏美关系迎来了短暂的缓和,苏联男篮又一次踏上了美国,在一轮商业性质的巡回赛中与NBA名宿鲍勃-库西担任教练的美国大学生联队交手,前一年落选国家队的普罗维登斯双星马文.巴恩斯和厄尼.迪格雷格里奥领衔的美国队以大比分4:2胜出。
1976年奥运会,苏联男篮没能卫冕,康德拉申下课,亚历山大.别洛夫在奥运村感染了沙门氏菌,这让他之前一直没有发现的心脏问题终于浮出水面,两年之后,别洛夫就因为这种罕见地心脏肿瘤英年早逝,年仅26岁。
1980年和1984年奥运会,美苏双方因为政治原因各自抵制了对方举办的奥运会,这也让美苏男篮在奥运会上的下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交手推迟到了1988年,在那届奥运会上,戈梅尔斯基和萨博尼斯,马修利奥尼斯和库尔蒂奈蒂斯们终于让美国人明白,16年前那场失利后伊巴的话绝不是危言耸听:
“美国人应该认识到,光靠大学球员就能横扫世界的日子已经过去了。”
同样是1988年,老鹰队访问苏联,与苏联国家队在莫斯科进行了友谊赛,这也为马修利奥尼斯等第一批前苏联(立陶宛)球员加盟NBA提供了便利。
1989年,库尔蒂奈蒂斯以外卡身份参加了NBA全明星三分大赛。
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篮球争霸的故事也随之落幕。
1992年,“梦一队”横空出世,奥运会的篮球比赛进入了新时代。
参考资料:
1.五环风云|苏联男篮如何催生美国“梦之队”,叶枫,澎湃新闻-私家历史
2.Remembering 1972 US Olympic Squad 40 Years Later Crusader, Marc Stein, ESPN
3.The Breaks of the Game, David Halberstam
4.:03 from Gold, HBO
5.30 for 30 short : Silver Reunion, ESPN
6.Три секунды , Россия 1
7.До и после Три секунд. ЦТ СССР
8.Легендарный финал 1972 года. СССР и США, Владимир Гомельский
本文中除标明来源的图片,其余均来自网络公开渠道,不能识别其来源,如有版权争议,请联系公号方。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博集天卷为库叔提供15本《我是落花生的女儿》赠予热心读者。民国著名学者许地山的女儿许燕吉的人生自传,以近百年的人生体验,告诉你一个真实的20世纪中国史。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2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
总监制:苏会志
监制:夏宇
责编:戴丽丽 李逸博
编务:李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