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创联X古村 | 一砖一瓦一故事

2018-03-23 UIC创联慈善公益社


珠海独据海隅一方 其文化独具特色

她的历史不算长 却一直蜿蜒向前

这其中离不开生于小村落

却有远大抱负的伟人


在历史的长河中,唐绍仪、容闳、古元、苏兆征等历史名人,加进的一滴滴水,打开了惊涛骇浪的闸门。许多伟人在外艰苦奋斗,待他们衣锦还乡,他们或捐资助学,或投资项目,为传承和发展家乡文化贡献出不少的心力。


 唐绍仪

(1862年-1938年)

布衣县长

唐绍仪,字少川,生于广东香山县(今珠海唐家湾镇唐家村),是清末民初著名政治活动家、外交家、清政府总理总办、中华民国首任内阁总理。他曾回乡就任中山县长,有“布衣县长”的美称。同时,他向家乡捐赠了“共乐园”和创办了“唐氏大学堂”。



容闳

(1828-1912)

留学生之父

容闳,号纯甫,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他在留学期间曾返乡创办甄贤社学,并在1902年将其改为新式学堂,如今名为甄贤小学



古元

(1919-1996)

卓绝天才

古元,字帝源,生于广东省珠海市唐家湾镇那洲村,擅水粉、水彩、版画,是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版画家协会主席。古元在临终前仍不忘家乡,嘱咐家人把他大部分作品捐献给家乡人民。



 苏兆征

(1885-1929)

工人运动先驱

 苏兆征,广东香山县淇澳村人,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和著名领袖,中华全国总工会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国际工人运动活动家。1908年,苏兆征返乡创办“读书学社”,组织了“乡民自治会”,与当地封建反动势力进行斗争。



珠海最为独特的地方,在于其地理位置。正因为她处于沿海地带,她的历史文化始终保持着一种开放自由和兼容并包的姿态。文化的多元性与兼容性、前沿性与变通性都在她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在这里,有充满文化气息的古村,它们的发展都离不开海外留学归来带来西方先进文化的莘莘学子



唐绍仪所创办的“唐氏大学堂”聘请了苏曼殊的弟弟苏墨斋担任校长,并开办英文与格致科,实行男女同学,是今天珠海地区最早开设英文课的学校。


容闳返乡创办的甄贤社学也是新式学堂,并培养了一批各行业的栋梁之才。


“唐氏大学堂”和甄贤社学将西方新式思想传入香山,通过教育逐渐改变人们腐朽陈建的封建思想,另香山文化得到新的发展。


苏兆征返乡创办的“读书学社”则将另一种思想“民主共和思想”带回了淇澳,鼓励工人阶级勇敢站起来反抗封建势力。正是每一个归来学子都将不一样的文化带回香山,才能形成如今多元化的香山文明。

 



香山文化也非只有一味地吸取外来文化,其本身所蕴含的底蕴,就足以让人感到惊艳。


抗战时期,古元被迫停学返回家乡。空闲时,他便和弟弟带着画具步行到香山的各处名胜进行作画。每次作画,古元都要感叹香山的村舍、山峦、溪流、海湾、渔帆等大自然的景物。由此为灵感,他画出一幅幅如诗一般优美的画作,记录了香山风景和人文情怀。


看古元的作品,总能让人不禁赞叹香山文化的绚丽。那只属于香山的独特魅力,通过古元之手,让世人得知也为之惊叹。



共建桑梓在每一个珠海名人身上都是最好的体现。留名青史,永传后世,这或许不是建设家园的珠海名人所奋斗的目标,却是 53 32169 53 17278 0 0 10418 0 0:00:03 0:00:01 0:00:02 10414对他们的功业最好的回报。


香山人对故乡的一往情深,熏染了我们每一个人,更熏染着那一个个古村。这份难能可贵的乡情,将会留存在每一个珠海人的心中,激起他们保育香山文化的思想。文化永留,乡情永驻。


 

一个个古村,承载着不同的文化,也记录着名人们努力的身影。


纵观古今,许多的名人出自于一些这样的小村落。这些村落虽小,但是却隐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名人们虽远离故土,但是对故乡的思念却从未了断。故乡的文化熏陶,让他们永远也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远渡重洋是为了造福家园,总是遇到艰难险阻,也将勇往直前。



文案:古村文化保育项目组

排版:康子琪

审核:李佳易 谢伟雁 王韵章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