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年味儿(上)
兔年新春,他们在潮阳、海口、安国、三亚、阿勒泰,感受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春节。
▃
过年了!
你有多久没有畅快淋漓地说出这三个字?三年。
我们终于迎来了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新春佳节,不用在“就地过年”“恶意返乡”“非必要不外出”“健康码”“行程码”等词汇的阴影之下,度过索然无味的春节。
积压三年的激情,骤然释放。
不一样的年味儿,是北疆阿勒泰滑雪场飘扬的雪花,是潮汕大地绚烂的烟花,是“天涯海角”三亚熙熙攘攘的人潮,是家传小吃蕴藏的乡愁,是千年市集里厚重的历史……
这是“不一样”的年味儿,更是终于回来的年味儿。
“网红”的潮汕春节有股“喧嚣”劲
大年初四,我们在老家汕头潮阳叫了一顿必胜客的外卖,不一会儿就接到了一个电话,对面传来一个官方的声音:“您好!您的订单我们已经收到,即将为您配送,”但顿了顿,对面说话间开始夹杂着潮汕话:“不过因为‘营老爷’,可能道路有点堵塞,订单可能会推迟送达。”
我连连答好,也隐隐感受到了一丝魔幻——一方面是因为必胜客的“接地气”,另一方面是因为,在沉静了三年时间后,“营老爷”这个习俗终于要回归了!
“营老爷”是我们潮汕地区最为隆重的传统民俗活动。有多隆重?初四只是前奏,在初六初七初八那几天,“营老爷”的队伍能延绵数里,有舞狮队、锣鼓班、英歌舞等等,一路上敲锣打鼓,所到之处,都有人夹道燃炮相迎。
作为这段时间的主角,许多本地年轻人参与的“营老爷”的队伍浩浩荡荡行走在大马路上,所有车辆都得避让,有些道路还得像大城市里举办马拉松一样提前封路,为这一热热闹闹的庆典活动提供便利。
“营老爷”的这一天,就像是潮汕地区整个春节的一个高潮所在,也是潮汕尚未失传的“古风”。
而在网上被疯转的各种“英歌舞”视频,也正是“营老爷”的组成部分。这一铿锵有力的民间舞蹈,主要表现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豪情斗志和英雄气概,非常具有民间传奇色彩,表演者都勾画着脸谱,人数多时可达107人,按照梁山泊英雄形象造型,手持特制双短棒叩击起舞,并配以锣鼓、螺号敲出极快的节奏,气势如虹,让人过目不忘,甚至能让人听到心脏怦怦跳——今年的春节,也是又炫又燃的英歌舞演出的正式回归,同样是久违的年味的回归。
这个春节,潮汕地区成为了社交媒体上的“网红城市”,有媒体说是“火到国外、刷爆朋友圈”,因为潮汕一系列传统风味十足的民俗文化重回大街和人们的视野,为大家展现了中国人所喜欢的年味。
可能曾经有很多人为潮汕地区贴上“保守”“守旧”等等在很多时候看来相对负面的标签,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潮汕地区也保留了许多特色且富有生命力的民间文化,从骨子里就有一股“喧嚣”的劲。
这个喧嚣的劲还有春节期间不绝如缕的烟火声,汕头市区还特别举办了迎春大型焰火晚会,现场近乎人山人海,更是烟火气满满。虽然我没有亲临现场,但其实在家里,也能欣赏到“野生”的烟火盛景。
只要夜幕一降临,烟火声就开始呼呼嘣嘣作响,而且不止一处,离得近的烟火先看到了光亮,紧接着就能听到巨大的声响;而远处的烟火,只能见灿烂的光景在无声地绽放,近远之间相互交织,同时在城市夜空中接连盛开,这是春节持续不断的景象。
而今年的烟火比往年更甚,几乎可以响到深夜三四点,家里人甚至戏称,这真是“报复性放烟火”。
烟雾缭绕间,小镇像被蒙上了一层独特的滤镜。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我举目远眺,不禁感慨:“这空气污染得有多严重!”而我爸表示了反对:“烟雾这么大,好,能消毒!”
对啊,放鞭炮、放烟火在传统习俗中的本意,不正是净土驱邪、保境平安、祈求丰登吗?所谓的年味,不正是表达一种美好的生活愿望吗?而这样的烟火,不正是越多越好吗?
(余梓宏)
年糕
1月19日,农历腊月二十八,走在老家海南海口的街头,我感觉这个年,是真的不一样了。
回外婆家必经的博爱北路和南路是海口传统的年货街,卖春联、新年饰品的商铺一家挨着一家,路边支起的年货摊子上既有年糕、糖贡、信封饼、“猫耳朵”等海南特产,还有每家过年必备的炒货、糖果、果脯等零食。
▲新春巡游让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我略显“艰难”地穿行其中,终于深刻理解我母亲不愿前来的原因——不仅是疫情三年培养了她网购的习惯,更重要的是,那些走街串巷买年货的人流回来了,行人、电动车、汽车将这里堵得水泄不通。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车辆的喇叭声、商店里的电子鞭炮声,交织成了一首可命名为“年味”的生活交响曲。
这分明是我以前每到这个时候回外婆家最害怕的场景,现在竟生出了久别重逢的喜悦。
回到家里,我兴奋地跟母亲分享街上的见闻,聊到了年货街上热销的年糕。年糕是海南传统特色小吃,又称“年年糕”,谐音“年年高”,有吉祥的寓意,是海南人过年极具仪式感的美食和走亲访友的礼品。以前很多家庭的老人会在农历腊月赶制,后来年轻人懒得动手,就习惯到年货街上东门市场门口买上几份。
那里的年糕基本也是手工制作,呈扁平的圆柱形,大小不一,一般为棕色,是最为传统的红糖年糕,白色的就是只用白糖来制作。这些年糕其貌不扬,连包装都一如记忆中的简单,只有一个白色保鲜袋包裹着,卖的就是一个老味道。就像我们的人生,看起来平凡,却有各自的滋味。
以前,我的外婆就是靠着一手做海南传统小吃的手艺养大了一大家子人。每到过年前,她就会比平时更忙,儿女们都要一起来帮忙做年糕,昏暗的制作间里水汽弥漫,外婆坐在大炉灶前小板凳上添柴的身影若隐若现。那时的我对大编织袋装的红糖更感兴趣,常常趁大人们不注意,用手指从敞开的口子挖一口红糖来吃。
“你想吃年糕了吗?那我给你做点。”母亲了然。外婆靠着勤劳的双手帮三个儿子盖起了一栋楼后,年纪就不允许她再起早贪黑地劳作了。我的母亲耳濡目染,继承了外婆的手艺,虽然不用再营生,却是她在朋友中骄傲的资本。
传统年糕的制作工艺并不难,原料也很简单,就是糯米、红糖和白糖。母亲说,外婆做的年糕比现在外面买的好吃,差别就在糯米用手磨成粉更细腻,口感自然更佳。而她在“家庭作坊”里制作年糕,也只能是买现成的糯米粉,至于工具,用家里的大不锈钢碗就成。
一个小时左右,母亲的年糕出笼了,热气腾腾的模样分外诱人,只是还不到下口的时机。就像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样,这个时候年糕还没成形,如果忍不住,不仅烫嘴,还会粘牙。再等它凉一会儿,就可以用线来切割了。是的,用刀切不但会被粘住,切出来也不成形,只需一条细线,两只手将线绷直,往年糕上一压,年糕就被干净利落地切开了。这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生活智慧。
年糕还有一种非常受本地人欢迎的吃法,便是打上几个鸡蛋搅拌后,将年糕切成片状,在蛋液里滚一滚后再下热油锅,翻上两三次,煎得表面起了一层脆皮就可以出锅了,外脆里韧的口感又是另一种惊喜。
今天,母亲还特意多做一份年糕,出炉后她就送去了朋友家。我咬了一口年糕,香甜弹牙,是外婆的味道。只不过从前的烟火气回来了,生火的人却没能等到这个春节。有句老话说,“日子好坏都要吃年糕,吃了好日子更甜蜜,坏日子也能变成好日子。”我又咬了一口年糕。
(林菲)
我家在“药都”
腊月二十六,飞机降落华北平原,夜幕下的景色昏暗。我在机场大巴的暖气旁,隔开凛冽的寒意。窗外,刚化了一层雪,窗外的大楼和平房竟显得整洁,像大病初愈。从北京到保定的路上,麦田变多,荒野也变多。
除夕前后,还在掐着时间,整理将近十万字的采访提纲。年初一初二初三,迎来送往、茴香猪肉、礼物流动、寒暄祝福,是河北人极为熟悉的过年流程,并被严格遵循,具体可参见一些民谣,比如:“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今年初四,在走亲访友的间隙,我们专程去逛了药王庙庙会。
我家在保定下属的县级市——安国。从小,我便听说家乡的“药都”之称,记得中学时骑车上学,从保衡路进入“东方药城”(国家认定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后,路两侧尽是销售药材的招牌:紫苏叶、紫菀、冬虫夏草、当归、辛夷、北沙参……未必细闻,也会有各类药材的味道环绕在鼻端。
安国古称祁州,药业自宋代肇始,鼎盛于明清,繁荣至今,迄今已逾千年,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享有“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的美誉。2006年,“安国药市”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朝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安国药王庙依照宋代临安(今浙江杭州药王庙)以邳彤墓为中心扩建,由牌楼、马殿、钟鼓楼、药王墓亭、碑房、十大名医殿、药王后殿组成。这是我们逛庙会的第一站,这片红墙黛瓦的古建筑群,依然是印象中的模样,因历代不断修缮,药王庙融合了自宋至清各朝代风格。药王正殿供奉着药王邳彤,名医殿有我们熟知的扁鹊、华佗、孙思邈等坐像。
▲药王邳彤的铜雕塑在一马平川的广场上颇显巍峨。
随后,我们走近药王庙文化公园,一侧的宣传墙展示着作为中药材切制技艺的“祁州四绝”(即“百刀槟榔”“蝉翼清夏”“云片鹿茸”“镑制犀角”)和安国道地药材“八大祁药”(包括祁菊花、祁山药、祁紫菀、祁沙参、祁薏米、祁芥穗、祁白芷和祁花粉)。到明末,安国中草药种植已初具规模。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的《重修明灵昭惠显祐王庙记》碑文记载,“岁至清明寒食,四方货物云集,贡性帛金钱告虔者,肩摩而毂击。”从清至民国,药材种植逐渐兴旺,种植品种已达300多种。
往前走,眼前矗立着药王邳彤的铜雕塑,它在一马平川的广场上更显巍峨。邳彤,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手下名将。《后汉书》中,他能文能武,为辅佐刘秀创立东汉鞠躬尽瘁。据说他经常走街串巷,以游方郎中身份给老百姓治病。
在安国民间,广泛流传着邳彤死后时常显灵为人医病疗疾的传说。尤其是“显灵”治愈宋太祖赵匡胤之皇子赵德芳之顽疾,后被不断追封,至南宋咸淳年间,被宋度宗敕封为“明灵昭惠显佑王”,成为我国历史上唯一的皇封药王。
随着帝王对邳彤的不断封赐,“药王”影响越来越大,自从为邳彤建庙以来,一般民众有病求助于药王,善男信女常来进香。后发展成安国庙会,四方商客云集,百货交流,形成全国规模最大的药材市场。如今,药王铜雕塑的台下,依然香火缭绕。一批批香客,郑重地磕头跪拜,为生活和健康祈福。安国数字中药都建设,也如火如荼。
安国药王庙,承载着我的童年回忆,见证和参与着家乡的厚重历史和新时代征程。
(张琦)
全国人民都来三亚过年了!
这其中也包括我们一家。
人山人海、道路拥堵削弱了我对游玩的兴致,但人挤人的盛况却也透露着疫情后大家对新生活的无限渴望。
今年父母和外婆从东北飞来三亚,初衷是陪着父亲调养身体,因三亚气候宜人,是养生疗养的理想之地。多年没去过三亚的我此番终于可以加入“大部队”,大大方方离开深圳了。
冬天的三亚二十几摄氏度左右的气温,尤其到了晚上,微风阵阵,凉爽又惬意,我很喜欢饭后和家人绕着小区溜达一圈。外婆环着我的手臂,边走边诉说多年来的往事。有些回忆我已听过无数次,但看到外婆兴致勃勃讲着,依然愿意饶有兴致地倾听。
外婆把我从小带大,我到三亚的第一天,外婆一见面便泪如雨下,诉说着对我的想念。我抚摸着她的后背,安抚着她的情绪,能再度相聚对我而言何尝不是最美好的时光,整整三年了,全家人终于热热闹闹地聚在一起了。
三亚的过年气氛一点不比东北差,街头红红火火的“新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小区对面的“亿恒夜市”在红灯笼的映衬下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多年没来三亚,怎能抗拒各种特色小吃?走在夜市里,清补凉、海南粉、烤榴莲、椰子冻、炒海鲜、糟粕醋、热带水果……让人口舌生津,我竟一连去了三天,真是爱极了这份烟火气。
大年三十这天,我们延续着东北的过年习俗,换上新衣。一大早,母亲和外婆已经在厨房忙碌,准备着下午的年夜饭——炖鱼、炖鸡、蒸猪蹄、炒生菜、炒油菜寓意“年年有余”“招财进宝”“步步生财”。
在我的家乡吉林,下午3点左右年夜饭就开餐了,而先生是广东人,这么早就开始吃年夜饭对他来说,好奇又新鲜。年夜饭吃得早,是为了预留肚子给12点的那顿饺子。
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自从嫁人以后,我很多个除夕都是在广州的婆婆家过的,广东习俗,不看春晚不吃饺子。今年,终于可以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两岁的女儿也学着太姥姥的样子擀饺子皮,我们还在饺子皮里藏了几个硬币,预示着在新年交好运。
常年离家在外的我,与家人相聚成为了奢侈。因此今年在三亚过着东北年让我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团圆景象正是我曾经朝思暮想的画面。一家人有说不完的话,空气中流动着幸福的味道,一颗心也在浮躁喧嚣中找寻到难得的清静与安宁。
(张羽淳)
阿勒泰,我来了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心态。
疫情三年,尽管其中也有过出行,可是瞻前顾后居多,巨大的不确定性犹如胸中一口闷气,总让人堵得慌。
2022年春,试着趁疫情间隙去一趟拉萨,结果去往机场路上就开始听见零星新增病例,隐隐不安飞抵中转地成都,打电话查信息了解入藏最新情况,思量再三决定裹足不前,留在成都周边,后来也想改变行程前往川西,结果也是因为深圳疫情,川西谢客,终究还是凄凄凉凉留在了阴雨连绵的成都。
回忆里,成都之行是苦中作乐,苦乐参半,雨天到处找医院测核酸的过程还闹过笑话,事后想起来,苦居然也淡了,人总有修饰回忆的能力。
这是时隔一年后的再次出行,目的地:4600公里以外的新疆阿勒泰。后疫情时代的第一个春节,即便是近年最寒冷的北疆,也难挡游人的热情。从决定出行到安排妥当,我确实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反弹——被压抑的需求井喷式释放,确定性的重新回归,让生活变得可遇见,可触摸。
▲暖阳映照下的茫茫冰雪世界。
南方的孩子对雪有执念,异域的风情也在向我们招手,唯有这相差四十摄氏度以上的温差,让人不敢大意。
为了御寒,在深圳一阵穷搜,才发现某体育用品商店的滑雪专区,很多装备都已经断码清仓,某知名国货羽绒服销量也是与日俱增,可选款式不多,网络上御寒装备不是缺货,就是发货时间不能确定,好不容易凑齐了衣物,一颗心才笃定下来。
6个多小时的飞机,一晚的绿皮火车,雪都近在眼前。
零下二十几摄氏度的将军山滑雪场上的人,乌泱乌泱的人群中,目测以南方人居多。体验过将军山的热闹,提前预定的禾木阿勒泰之旅成了必选。在越野车上,目之所及皆是盛白,茫茫雪海更像是纪录片成为现实。在司机兼导游政哥的带领下,原本4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拥堵,生生变成了5个多小时,“没有雪地经验不能随便来这边开车,更何况是两驱。”仪表盘显示,此时车外零下二十几摄氏度,政哥一边开一边抱怨,窗边冰晶随着车走走停停不断出现。
迎着近零下三十摄氏度的天,一群又一群游客赶在日出前到达禾木观景平台。平台旁的木屋里,各式咖啡一杯45元起,游客不断催促现磨咖啡的店家不要拉花了,直接倒奶就行。没有了闲情,只有取暖作用的咖啡自然少了些灵气。
如果要免费,一旁可取暖的卫生间里也有暖气和热水供应,人也不少。“手机冻关机了”“相机冻硬了”“人冻傻了”……人群里不时发出的感叹和头发上冻出来的冰霜,在太阳出来的一瞬间,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这不就是“花钱受罪”的回报么?
禾木的美,在那一刻是如此纯粹,金黄色的暖阳映照着茫茫无际的冰雪世界,原本嘈杂的现场一下子安静下来,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了光,那光的名字叫做幸福。
(王子键)
线索征集
好的故事需要有人去挖掘,好的风景需要有人去发现。@故事发现者,如果有感动到你的故事、你闻所未闻的故事,让你对深圳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未来有所思考的故事;如果有能让你感受到深圳文脉跳动的景象,让你大开眼界的创意空间,欢迎联系晶报提供“元故事”“观文脉”选题和线索。根据选题和线索的价值,晶报将为故事发现者提供100-1000元不等的报料费。
请扫下方二维码
填写报料线索或故事简介
来源 | 晶报APP
统筹 | 李岷
记者 | 王子键 张琦 林菲 张羽淳 余梓宏
制图 | 勾特
编辑 | 叶辉 邹振民
往期推荐
点一下“在看”,让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