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圣丹斯-CNEX论坛回顾 | 东方与西方:谈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的求同存异(上)

Sundance-CNEX CNEX纪录片 2022-08-03


    圣丹斯-CNEX论坛回顾

一年一度的圣丹斯-CNEX论坛已圆满结束!在此次论坛上,来自中外的多名知名电影人、纪录片创作者们就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问题展开激烈讨论。


为了让没到场的小伙伴们感受到“在场感”,也为了让更多纪录片爱好者们能分享这场盛宴,CNEX公众号在接下来的几周内将陆续推送论坛视频集锦,让喜爱纪录片的你不错过每一个精彩瞬间!


东方与西方:谈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的求同存异(上)

论坛主持人Ruby Chen、 Richard Ray Perez(Rick)

Rick:我们今天可以共同探讨下:中国独立纪录片是否有一个独特的风格,东西方可以如何交流学习?

1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51498dk6n&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范俭谈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异同


范俭:今天探讨的是中国的独立纪录片和西方独立纪录片的异同,在独立纪录片的语境中,在中国和在西方有不同的界定。就我的理解来说,在中国更多指的是在官方的话语以外,在官方的媒介以外独立思考和发出声音的纪录片,是更接近于作者电影的纪录片,这是我们要谈论的主要的东西,当然即便是在这个框架下,这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比如有的独立制作的作品是通过影院、网络等大众媒介进行传播的,还有一些是艺术化的、更为作者电影的,只在电影节、美术馆进行传播,这些还是有区分的。

导演范俭

就我的观察,以及我的独立纪录片制作经历来看,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纪录片相对而言特别强调跟官方话语的不同。我们官方媒介特别强大,是一个被控制的媒介状态,所以独立制作这一部分想要表达的东西和选择的题材都是努力与官方保持一种不同的姿态和内容。


我们很多独立纪录片会拍在官方话语或者媒体当中不太会关心的一些人群,或者说拍不到、拍不好的人群。比如周浩老师早年拍的《龙哥》,龙哥是一个毒贩,一般来说早年在官方的纪录片不太可能出现这种角色,但他的纪录片中会出现这种角色。另外,他的影片中还有市长、书记,这种人物一般出现在新闻联播的场景里面,但很少有纪录片能深入细致拍到我们看不到的另一面,中国的独立纪录片也许就能拍到。徐童的片子,很多都是拍游民,在中国,游民可以界定为在城市城乡结合部、处于流动状态的底层小人物。这都是中国独立纪录片常看到的内容,在官方的话语里面看不到的,我认为是属于中国独立纪录片中的一个内容。

纪录片《龙哥》

表现方式上,我认为中国纪录片在很大程度上是社会议题和人物驱动结合来操作的。其实很多纪录片背后都是有社会议题的,但往往很多情况下是人物驱动的方法,我也不知道我们为什么更多地会愿意选择这种方法。在美国,有很多是议题驱动的纪录片,这在中国相对较少,如杜海滨的《伞》或《1428》就是议题驱动的纪录片。《中国市长》本来是有议题的,也许也可以做成一个议题驱动的纪录片,但其实做成了一个人物驱动的片子,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纪录片《伞》、《中国市长》

早期我较多地拍一些议题下的人物,这几年我去国外的影展,发现在国外有大量不同类型的纪录片,不光是社会现实议题,还有Art Form,Human Interest等很多不同形态的纪录片以及不同的跨界尝试。中国独立纪录片里很少在电影内部跨界,如让Documentary和Fiction Film尝试跨界,或者在纪录片和动画片、不同的电影门类里去跨界,这在中国比较少见,而在美国或其他国家比较多。今年我刚推出新作《摇摇晃晃的人间》,这是关于一个诗人的纪录片,不是关于议题的,我努力想淡化他的议题性,想通过这个片子探索一些新的东西。

纪录片《摇摇晃晃的人间》

2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514b4wrge&width=500&height=375&auto=0视频:导演周浩对谈Ruby Chen,谈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异同


周浩:昨天在吃晚饭的时候我就请教过他(Rick),什么叫西方的独立纪录片?他的解释和今天我们的解释趋同,大概是说有独立的创作的思想,哪怕资金有一定的来源,但来源不会影响你的创作,在这点上中西方是相通的。西方人谈到独立,是独立于政府、独立于政党,在我们这里没有那么极端。


我谈一下对所谓中国方式的纪录片的理解,其实这个概念我第一次这么听说。我想了下,在座的导演有一半是没有受过严格的电影学院教育训练的。对我这样的人而言,拍片子是我说话的方式,我拍的东西是不是电影,我骨子里并不是特别关心,我只关心我的片子做出来有没有人看,我做的话题是我感兴趣的,同时我可以通过我的影片进行表达,这种表达是有效的,这就是我拍片子最基本的一个出发点。他到底有没有所谓的中国特色,这是若干年后学者们和理论家们可以去总结的东西,我只在意我表达的东西最后别人是否能够看懂。

导演周浩

昨天看到这个议题后,我第一个想到的片子是徐童的片子,它里面用中国的章回体小说构建的方法去谈一部影片,但他的影片没有去过欧美的电影节,包括圣丹斯的老师们也没见过他的片子,我在想什么时候Ruby是不是要做一个影展,这个影展全是中国的文学、意识架构的影片,西方人不知道怎么去看这些电影。我们看这些电影会觉得他很亲切,他说话的方式就是我们熟悉的方式,但我认为西方人未必能够理解。


范立欣第一个长片背后的人员构成是一个加拿大公司,所以整个制片方式是非常西化的,他们用一个西方的方法来解构一个中国的故事,所以像《归途列车》是用西方的话语方式讲述的一个片子。相反,范俭这部片子,在他几部片子积累的基础上,有东西方结合的色彩,有混血儿的感觉,是非西方作者做出来的一个中国故事。

纪录片《归途列车》剧照

我们这帮导演都是各自为政,没有一个联合体,所以要总结到底有没有中国风格和叙事的话,大概只能靠学者总结分析上百部影片后才能得出。其实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国家的概念是一个很狭隘的概念,仅仅为了政治目的我们才会谈国家概念。我们生活在这样的土壤、政治体制和教育背景下,我们的作品有自己的特色,但这种特色是否足以论证一种学派,我倒不那么认同,我认为讨论的意义也不大,我们还是按照自己的喜欢的方式做片子吧。

Nick Pinkerton 和 Ruby Chen

Ruby:如周浩所说,每一个独立纪录片导演都是一个个体,这个个体来自不同的背景,他的经历会让他个人反思,他通过影像来进行讲述并与大家分享。我很赞同周浩所说的,这其实是一种表达,作者的表达要通过什么样的形式更有效传递给观众,观众在看的时候,他喜欢看、他明白、他能够感受到作者想要传递的,这样就是成功的,不管东西方,都是一样。这种表达帮我们看到其他的人,他们来自不同的背景,生活在极为不相同的环境当中,做着与我们毫无关系的事情,或者是非常有关系的事情,但你不可能去经历那个人的人生或生活。纪录片非常好地帮助我们达到一种人性文明的理解,我觉得从这点来讲,东方和西方,中方和外方,创作者们的意图都是相同的。


不同的声音和包容性是很好的,但我们讨论问题的时候可以有一些不得已的标签,它能帮助我们进行讨论。很高兴在CNEX这十年资助一百部包罗万象影片的过程中,大多数时候都是让创作者自己去创作,只是在快掉到悬崖边的时候我们才会想办法去拉一把。

3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14zf81zj&width=500&height=375&auto=0

视频:导演范立欣对谈Ruby Chen,谈中西独立纪录片创作异同

范立欣:谈这个议题,我觉得很有价值和必要。首先我们中国做独立纪录片的这些人,现在的年龄处于40岁上下,差不多开始创作的时候正经历中国社会最大的一个财富增长、社会变革最猛烈的时期,社会变革天然给我们提供了素材和故事。


另外,我们这些导演很多是以前从电视、纸媒出来的,从媒体记者变身独立纪录片导演。我们曾经都是体制内的人,曾用媒体、记者的眼光或手法来观察社会,讲一个可能比较短的、甚至有些浅显的新闻故事背景的故事。当有一天决定离开曾供职的国营或私营媒体,变身独立纪录片导演的时候,潜意识中都有对过去创作方式和身份的挣脱和反叛。我不要在一个故事里面花两三天和主角在一起,然后写个新闻报道然后就交了,我想用一个全新的方式——花三年或者五年的时间,把自己沉浸到一个故事里面,把自己放到这个社会变革和他人的生活当中去,慢慢观察、记录、表达……所以这跟我们这一代创作者的身份和经历是有关系的。

主持人Rick(左)、导演范立欣(中)和导演周浩(右)

从我们这群做出了一些成绩的纪录片导演来看,我们的家境不是那么糟糕,解决了温饱问题,没有生存的恐惧。这种成长背景会影响作者创作过程中的观察、思考和表达,我们会有个更公允、客观的表达,不会陷入一种偏颇的表达。这是我们的职业背景和中国社会巨变的成长背景导致的。

纪录片《归途列车》剧照


范立欣:《归途列车》开场的几个镜头很长,第一个镜头有一个很慢的摇镜头,它讲的是2008年雪灾时广州火车站想回家的农民工,影像表达出的心里速度和节奏是十分东方的。我认为中西方美学认知差异的基础就是认知方法不同,西方以空间的分配作为区分点,中方以道家的、看时间的方式来认知世界。这种差异让我们能够轻松忍受长而慢的镜头,东方人会本能地去欣赏这样的美。我们能在事物的节奏、韵律、过程上获得美感,在美感上获取很多意义。

纪录片《归途列车》剧照

我在国外工作时,他们(同事)会告诉我,这太慢了,让我剪短点,我说你不觉得很美吗?中西方人对于美的认知很不一样,对于节奏、时间的流逝、空间的切分的认知完全不同。我经历了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后来发现只有把东西方对于美的认知融合,才能让作品被世界观众接受。范俭说的议题驱动的电影,就是用两个观点之间的碰撞来推动故事前进,这些都是建立在东方人是以时间的流逝来定义美的基础上。中国这样的片子很少,一方面是管制,另外碰撞式的认知方式也不好接受。年轻一代更好接受,而老人不太好接受,他们觉得A说一个观点,B说一个观点,会吵得伤了和气,这是不好的。


Ruby是的,因为我过去在国际化的企业,公司在全球有分支机构,所以我会研究沟通的学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东西方文化研究。东方文化中认为,随着时间流逝,事情会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急于得到答案在东方人看来是不智的,华人文化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时间可以证明一切。在西方,有些论证也是存在的,不然也不会有“我为什么是我”,“我怎么在这里”的这些论证。


关于议题导向的影片现在很多年轻人也愿意尝试。比如关于未婚妈妈,她们想可不可以选择不和一个人结婚,而和喜欢的人结合来当妈妈,既可以享受母性的经验又不用忍受两性结合时不想要接受的东西……这种作品需要争锋相对的两个观点,这在中国人当中其实很难做到。另外,华人导演在讲述故事的时候会进入到一个特别深刻的东西,用长篇幅记叙,他们希望别人能看到,可是西方思维训练出来的人会觉得,为什么我看不到影响他的其他东西?

纪录片《大同》

关于《大同》,我曾给赵琦看过一个片段,我问,这到底是纪录片还是什么?我的问题是,影片中我看到的都是市长在加班,但我想看到市长家里是如何,市长为什么是这样的一个人,我希望他是一个完整的角色,如果只有上班,在我这里是说不通的。这样的提醒或许给周导带来了困扰,但周导演运气非常好,他后来就拍到他太太来办公室,拍到太太说“你为什么还不回家”、“你每天都没有睡饱”、“你的身体不要了吗?”等等片段……这也是纪录片有趣和迷人的地方,这就是一个有意思的因缘吧。

下期预告

导演们从各自的视角出发为大家呈现了他们眼中中西方独立纪录片创作的异同,下期他们还将从面对受众、以及中国故事如何融入国际话语体系的角度分享他们的观点和经验!

CNEX:给下一代太平盛世的备忘录
非营利性质的民间文创组织,由两岸三地热爱纪录片的人士组成,致力于纪实文艺的推广,已出品包括《音乐人生》、《不老骑士》、《1428》、《大同》、《大路朝天》等近百部纪录片。

Sundance Institute
美国的圣丹斯电影节一直以来被视为世界独立电影的麦加,提倡个人表达,自由多元,关注沉默的声音,多年来聚集了一批充满才华和独立创作精神的电影人。圣丹斯学会旨在发展和支持独立电影人及其观众,其下专门的纪录片项目为独立纪录片创作提供宝贵的资金和各方面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