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树下,“灵魂舞者”朱洁静带你起舞:这一生,都要跟它狠狠纠缠下去
一部舞剧《朱鹮》,让朱洁静一跳封神!而她担纲主演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更是成为“现象级”作品。这些经典之作究竟是怎样诞生的?
■主持人夏磊与朱洁静
11月17日,“灵魂舞者”朱洁静来到衡复艺术中心,做客由徐汇区委宣传部主办、天平街道承办的文化雅集“梧桐·名家汇”, 两个小时的分享,朱洁静不仅娓娓道来作品背后的故事,更用动人的舞蹈语言还原了创作的很多细节。
最后她还带领全场观众,从座位上站起来,跟着她一起舞蹈。观众们体验着朱鹮之美,也体验了电波的“永不消逝”。
披露了与朱鹮的一段“神交”
《朱鹮》,这部被誉为“东方天鹅湖”的舞剧,以珍稀保护鸟朱鹮为题材,由上海歌舞团历经4年打磨而成。自2014年首演以来,演出足迹遍及国内各大城市,并赴日本和美国等地巡演。
没有天鹅和孔雀有名,甚至很多观众不知道朱鹮的“鹮”字怎么念、怎么写。但就是这样一种“冷门”的东方鸟,渐渐成为了朱洁静的一个符号。
■《朱鹮》剧照
在“梧桐·名家汇”上,朱洁静透露,自己当时接到朱鹮这个题材的时候,不仅没有多大感觉,甚至毫无信心。“因为大家知道,在世界舞台上演绎鸟的作品,最著名的就是《天鹅湖》,用芭蕾的形式演绎高贵的天鹅,很美。而在云南,还有一位艺术家杨丽萍,她的孔雀舞,也早已深入人心。我一个小小的晚辈,演绎不太被人熟知的朱鹮,我当时是毫无信心。”
为了深入角色,朱洁静做了大量的功课。有一次她呆了一天看朱鹮怎么喝水,怎么觅食,怎么飞翔,怎么挠痒痒,怎么发呆,所以最后在练功房形成了朱鹮的语言。
■朱洁静现场舞蹈
朱鹮起源于中国,发现于中国,最后繁盛于中国。朱洁静说,我们把中国文化的“圆、拧、倾”,来自于戏曲当中的古典舞元素,运用到朱鹮身上。
《朱鹮》上演后,大获成功。当朱鹮最后失去生命那一刻,很多观众看哭了。该戏迄今已经上演270多场,成为朱洁静的代表作。“听到很多观众说只有朱洁静的朱鹮才是朱鹮,这个时候我心里很得意,不是每个演员都有这样的荣幸。”
朱洁静还披露了与朱鹮的一段“神交”,她说,不是我跳了朱鹮,而是朱鹮选择了我。
那一年,朱洁静去日本佐渡朱鹮馆采风,那里有一个朱鹮标本,这是日本国最后一只朱鹮。
■朱洁静现场舞蹈
朱洁静回忆,“那一天参观的人非常多,我远远地站在房间门口不敢走进它。当人群散去,房间里可能只剩下我和标本时,我才慢慢地小心翼翼地走进它,每一步都怕出声响,惊扰了梦中的朱鹮。我走进它,盯着它,好像两个物种之间的一种神交,当你安静足够久的时候,你发现空气都静止了,这个时候产生一种幻觉,我发现我眼前这只朱鹮眼睛开始动了。”
她深信,一个演员当你真的强有力征服这个角色和相信它的时候,角色会乖乖听话的。“当它的眼睛开始动的时候,我仿佛听到它隔着玻璃跟我说话,它跟我说,我的种族灭亡了,但我不怪人类,你们需要发展,需要生存,需要更强大,你们把我的世界抢走了,但是我不憎恨你们。我现在飞不动了,我选中你,来代表它的翅膀,来带着它的故事用我的身体作为一个载体飞到全世界,把东方中国这只朱鹮的故事告诉全人类。”
兰芬或许就是我跳舞的答案
继《朱鹮》之后,朱洁静又担纲了一部“现象级”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是国内首部“谍战舞剧”,豆瓣评分高达9.5分,讲述了李侠和兰芬假扮夫妻,在上海12年的潜伏生涯。
说起这部舞剧,最为人们所熟知的是登上鼠年春晚舞台的一段舞蹈:一群穿着烟灰色旗袍的上海女人,伴着《渔光曲》的音乐,踩着小板凳,摇着蒲扇,在弄堂里翩翩起舞。每当“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13个字出现在剧终大幕上时,全场观众都会眼泛泪花,站起来鼓掌。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
谈到兰芬这个角色,朱洁静说,其实最初导演把戏中三个女性角色给她挑选时,她并没有选中兰芬,兰芬是她听了导演建议后的选择。
■朱洁静讲述自己对兰芬理解的心路历程
“我现在回头看,导演还真没有骗我。我觉得我作为一名在新时代和平年代生活的一名文艺工作者,我用我的能量,用我的智慧去演绎了那个曾经战火纷飞白色恐怖下的上海,一名如此平凡又如此伟大的女性,这是我的责任和使命。我为什么跳舞,我是要传递,除了传递美以外,是否还有比它更沉重更深刻的事情在等待着我去做。我觉得兰芬就是答案。”
现场,朱洁静手持一把蒲扇,还原了舞剧中的经典一幕。
■朱洁静现场舞蹈
她透露,导演排这个小片段的时候,脑海中都是陈逸飞的画,在这个舞蹈中,甚至每一秒用手机截屏可能都是一幅画,画是静止的,按照画排一个流动舞蹈,导演说的第一要素,是让自己慢下来。
“为了这一个动作,我们在教室里这样坐了三天。看练功房地胶有多少划痕,有多少只小虫子爬过去。”朱洁静说,“这是以前老上海弄堂里面这群家庭妇女,做完家务以后,等待丈夫归来那一刻时的无聊,这是属于那个时代下上海女人的美。”
她说,《永不消逝的电波》里的人是英雄,但在生活中他们就是男人与女人。他们心中也许没有改变世界拯救地球的信念,他们有的是守护好身边的人,守护好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的想法,也许只是最后那一念,那个你赶紧走我要把电报发出去的念想,让他成为了英雄。
和舞蹈一辈子狠狠纠缠下去
从6岁启蒙,蹦蹦跳跳踏上舞蹈这条路,9岁进入正式舞蹈学校学习,16岁初中毕业直接参加工作。转眼,朱洁静今年已经35岁了,她笑称,自己是这条路上一名不那么年轻的老舞者。
■朱洁静
她说, 9岁时,舞蹈对她来说就是漂亮的裙子。“我非常喜欢美,我觉得美就是裙子。”可是在舞台上摸爬滚打一个又一个角色后,她说,“你逐渐就会发现,其实舞蹈就是一种自我表达。舞蹈是我最舒服最自在表达方式。也许你们上台,会觉得很晕很紧张很慌张,但是我站在那里,那么踏实、安全、舒服自在,所以我现在才明白,你跳的是你自己,胳膊腿是你自己的,心脏也是你自己的,你的智慧和感受力都是你自己的。你通过自我的东西,用舞蹈吸引那么多观众,那是何其有幸,何其幸运的事情。”
■主持人夏磊与朱洁静
对于每一个舞蹈家都要面对的肢体老去的宿命,朱洁静自有一种坦然。她说,“《朱鹮》演了两百多场,《永不消逝的电波》演了近两百场,每一次演,我们都把它当成第一场。但有一天我看到一篇报道,上海芭蕾舞团一位演员,她的跟键断了,她说,她把每一场演出都当成最后一场演。”
“我不知道我的最后一场在哪里,说不出某年某月某一天,是我的挂靴演出。”朱洁静对自己说,一切事物的终点也许就是起点。
她希望做一个纯粹的舞者。“但是舞者背后,舞者之外,也希望自己有更多可能性,去适应,去随时迎接日益退化的身体。身体是退化的,可是自己的脑袋和自己的心灵,是可以无限延长和无限放大的。所以未来做老师也好,编导也好,制作人也好,导演也好,我觉得我跟舞蹈的爱恨情愁,已经理还乱剪不断,在我这一生就是要跟它狠狠纠缠下去。”
来源:周到上海
图片、视频:天平街道
编辑:曹香玉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