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汇政法干警故事 | 冯斌:立足岗位勇担当,司法为民守初心
任职华泾司法所所长已经十三年,冯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对党忠诚、严守纪律、廉洁勤政、踏实肯干,勤于学习法律政策,善于谋划工作思路,努力寻求突破,在工作中形成了鲜明的个人特色以及独到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让辖区的法治宣传、社矫安帮、法律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成效显著,为平安和谐社区建设贡献出力量。十数年坚守,十数载拼搏,换来累累硕果。他带领华泾司法所先后获评市“示范司法所”“五好司法所”“标准化司法所”,2009年、2014年华泾司法所被评为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2015年10月被授予“全国模范司法所”。冯斌本人也先后被评为徐汇区优秀共产党员、上海市司法行政系统标兵个人、上海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司法行政人、上海市“最美退役军人”提名奖、上海市“人民满意公务员”、全国模范司法所长。
改革创新“立潮头” 最优服务给居民
走进华泾司法所,这里焕然一新,本着打通社区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的初衷,这里已经完成了2.0版本的升级。这和冯斌担任华泾司法所长后,始终坚持学习,勇于探索分不开。多年来,冯斌“走出去学习”,珍惜每一次和同行交流的机会,赴浙江、江苏、安徽、北京、贵州、福建、四川等地学习司法所建设经验;“请进来送宝”,抓住近百批次全国各地前来观摩交流的机会,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这让华泾镇司法所的许多工作有了很强的前瞻性。
早在2014年,为解决原有“科室化”工作模式对司法所发挥职能的制约,在市、区司法局指导帮助和镇党委政府支持下,冯斌带领着华泾司法所成为了上海第一家“标志标识统一、功能内涵统一,管理流程统一”、有着建筑面积400平方米的“5+X”标准化司法所,内设的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承担着“调解受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联络”等职能。2016年,华泾司法所的公共法律服务延伸至华泾镇17个居民区,配有专业律师结对提供法律服务,参与小区综合治理、普法宣传以及矛盾纠纷化解,同时还实现了网上视频咨询,社区居民足不出小区,就能享受到优质专业的法律服务。2016年4月,华泾司法所在市公安局和市司法局的支持下开展“拘调联动”的人民调解新尝试,又取得了积极效果。
今年,司法所完成了2.0版本的再升级,设置更为贴心、服务更为便民。“要把最好的环境留给群众,要把最好的服务提供给居民。”冯斌这样讲述华泾司法所2.0建设的初心。为此,司法所压缩了工作人员的办公面积,而把更多的空间和服务内容提供给老百姓。公共法律服务大厅是司法所为民服务的核心,这里设计人性化,接待柜台、等候区沙发等设施都充分考虑了来访群众的需求,提供了舒适的接待环境。服务大厅安排了专业的法律工作者提供法律服务,工作日每天有律师坐堂,很好地解决了法律服务专业化的问题。人民调解工作是司法所的重要职责,从全国模范调解员石顺芳到上海市“调解为民好榜样”史良燕,华泾司法所的优秀调解员代代传承,以她们名字命名的华芳调解工作室和史良燕调解工作室已经是司法所调解工作的著名品牌。在硬件环境上,改建后的调解室注重环境的温馨和私密性,为来访群众提供舒适的交流环境,有助于缓和他们的情绪,提高调解的成功率。“用最好的环境接待群众”,没有虚话。
人民调解“啃骨头” 矛盾化解在基层
城市化进程中,宅基地、集体资产处置和撤制村队引发的矛盾较多。冯斌任所长期间,正值华泾镇的城市化进程进入了攻坚阶段。可以说一上任,冯斌就和“人民调解”结下了不解之缘。曾为一名军人的他,选择迎难而上“到中流击水”。他迅速排摸情况、搞准底数、拟定方案,把调解庭延伸至村(居)委。2008-2009年一年多时间,他化解了因撤制村队和集体资产处置所发生的各类社会、家庭矛盾纠纷586件,为华泾镇的城市化进程正常推进添砖加瓦。
遇到重大或疑难矛盾纠纷时,冯斌始终结合基层工作特点,坚持法治思维,也努力在“法与情”中觅得平衡点,在“和与解”中找到突破口。如一个村的百余户家庭在财产、遗产继承、农龄费分割方面存在着复杂、疑难的矛盾纠纷,他整合了律师、法官、党代表、人大代表、群众代表和调解员等资源,把调解庭设在村委会,边宣传相关的法律知识,边耐心细心调解,半年多时间达成了让当事人都能够接受的方案。
有多大担当,就有多大作为。矛盾纠纷涉及面广、类型多,“拘调联动”“消费者纠纷”“轻伤害治安案件”“医患纠纷”等也纳入了调解范围。冯斌坚持“提前分析、主动出击,减少存量、控制增量”的工作思路,为了服务好老人、病人,他把调解庭开到住所、医院、养老院等地,上海大部分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诉调对接”开展近11年,化解房产、财产纠纷1200多件,涉案价值超25亿元。
在2.0版升级进程中,冯斌还带领着司法所不断拓展公共法律服务外延,让公共法律服务更便捷高效。针对华泾镇商圈客流量大,消费纠纷矛盾多,司法所因地制宜,搭建商圈法律服务点,设立消费纠纷专业调解室,为企业有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一次,一位顾客在辖区商圈饭店用餐后腹泻,索赔无果,情绪激动之下在饭店门口阻拦其他顾客,严重影响了饭店正常经营。冯斌和调解员第一时间介入,很快帮助双方达成协议,既确保消费者权益,也维护了商家合法权益。
法律服务“翻行头” 智慧融合惠民生
随着互联网元素融入社会、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冯斌率先提出“互联网+司法”和“互联网+法宣”等概念,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智慧服务、随身服务、个性服务方向发展的同时,提升普法和依法治理的宣传力度和深度。将网络与基层司法行政工作对接,使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转化为惠及民生的“最大增量”,让法律服务更“智慧”。
运用新技术,更高效地服务居民群众,“无人律所”就是华泾司法所的试水之作。坐落在华泾镇居民生活广场和最大商业中心的“无人律所”,由司法所独家量身定做的一些法律内容供社区居民可随时调阅。司法所还与服务商签约获取后台支持,对于复杂法律问题,系统自动分配给结对共建律师优先在线面对面答复,大大降低了群众寻求法律援助的技术门槛。
司法所外,让居民在最近距离就能进行各种法律咨询;而在司法所内,“智慧”提升依然不断。华泾镇非诉讼纠纷化解中心藏着“最强大脑”:大屏幕实时显示矛盾调解、110案件转接需求以及调解员、志愿者在岗情况,方便任务派给最便利的工作人员。系统自动收集和汇总处置情况,提示需要进一步跟进的项目,确保矛盾有效化解。同时,作为冯斌和司法所近期探索的又一新课题,“云调解”上线了。“云调解”系统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帮助居民以最快的速度线上解决问题,进一步缩短了调解时间,节约了调解成本。辖区内一七旬老人常住美国,他和居住在上海的兄弟姐妹因为父辈留下的房产而发生纠纷,疫情前老先生回到上海,通过“拉锯战”终于让兄弟姐妹4人关于房产继承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但过后,一是因为世界范围内疫情蔓延;二是上海当时房产交易有价无市,原先约定在2020年5月底前在上海的兄弟姐妹三人卖掉房产,把谈好的标的汇往美国,但房产并未成交,所以约定未能兑现,居住在美国的老先生着急了,并想反悔原先的调解约定,调解员灵活运用“云调解”平台,既在疫情下顺利化解了这一纠纷,又免去了老人长途来回奔波。
以公共法律服务自助机为依托的“无人律所”,以司法小程序为支撑的“云调解”等新载体,实现了基层司法行政应用的“最优融合”,为居民提供公共法律菜单式的“智慧服务”,也开启了司法所智慧司法的新征程。
作为一名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冯斌用自己的行动写就了看似普通,但又绝不普通的人生轨迹。胸怀人民守初心,肩负使命再出发,冯斌还在不断深化和丰富着法治建设实践,让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的各项措施掷地有声,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文化出圈有新意,徐汇本周这些文旅活动值得体验→淡淡艾草香、“粽”享邻里情,天平端午佳节活动精彩纷呈
三个篇章再现奋斗历程,漕河泾街道用一台情景剧演绎百年辉煌
童声琅琅读绘本,粽香飘飘庆端午
我是执委,我践行——枫林街道篇 | 我为群众办实事
记者:耿洁玉
来源:徐汇区教育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辑:曹香玉、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