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微更新进行时!“社企校”联手打造“品域·凌云里”
不能推倒重建,而是借助微更新理念和手段,三栋“旧仓库”能否变身“新地标”?在上海徐汇区凌云街道,天等路400号地块正经历这样的蜕变。
天等路400号旧貌
天等路400号新貌
这里原是储存农业机电产品的仓库,后历经多次改造,但因效果均不理想逐渐被遗忘。直至今年6月29日,这个地块迎来“破茧成蝶”的一刻——她以“品域·凌云里”的新名字亮相城市发展的舞台,改造后兼具了社区配套服务、邻里空间共享、赋能平台打造、文化软实力展示等多重功能,堪称新生态“社区会客厅”。
转型“接地气”
“书香凌云”版图扩大
走在天等路上,抬头就能望见沿马路的樊登书店·凌云里社区店。两扇略沉的金属玻璃门隔开了外面的车水马龙,不少市民坐在店里安静地读着书。工业风的巨大吊灯下,坐着一对年轻母子,母亲夏女士正在使用电脑办公,小学三年级的儿子手捧着一本科普读物,埋头自顾自地读着。
“我之前下载了‘樊登读书’App,自己一直在听。”在附近工作的夏女士早在樊登书店装修时已密切关注,“‘樊登读书’开了实体店,比图书馆氛围还要好。书店没有看书的地方,站着看书总没那么方便。”记者看到,书店一楼的大厅摆放着4张宽大的木桌子,头顶暖黄色调的灯光洒下来,顾客可以从书架上随意抽取一本,坐下慢慢阅读。夏女士喜欢这里的第二个理由,是“这里有很多小朋友喜欢的绘本”,常有父母带着孩子来书店,没多久,几个孩子就凑在一起成了玩伴。
相比起开阔的一楼大厅,樊登书店的二楼是一圈回字形走廊,用隔板隔出一个个独立的阅读空间。一盏台灯、一个充电口、一小方天地,顾客办张会员卡就可以在这里自习一整天。“暑假里没法带孩子上班,我就把他送到二楼自习。他待在这里看书写作业,我很放心。”夏女士说。
“顾客们已经用他们的行动告诉我们:凌云里社区店有价值,他们愿意再来。”樊登书店首席执行官胡逢春告诉记者,凌云里周边有近20万居民的中高端聚居社区、9所高校、8所基础教育学校和多所国际学校,所以樊登书店会选择在这里开设全国首家社区直营店,不仅为园区内办公人员和企业提供一个阅读和学习的空间,更成为周边居民和高校师生群体的家庭图书馆和社区自习室。更为重要的是,樊登书店·凌云里社区店的开张,与凌云辖区里的陇上书香空间、街道图书馆、渔书二手书屋等特色书店一同实现“书香凌云”的整体规划和15分钟文化圈的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
“微改造”作出“细文章”
上海,是一座极具现代化而又不失中国传统韵味的大都市,如果长期居住在此,你最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呢?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幸福感,比如在能抽出空来的时候,找一个地方坐下来读一本书、品一杯咖啡、邀上三两好友一起看展……“努力创造高品质生活,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经成为《上海“十四五”规划建议》重点内容之一。如何让生活在上海的人感受到幸福?
“品域·凌云里”的设计理念,显然迎合了这样的大众诉求。不同于其他功能性的“公共会客厅”,“品域·凌云里”是由品域(上海)企业发展有限公司(下称品域公司)与凌云街道共同打造的兼具共享空间与生活配套的商业地标,并在设计之初就将目光聚焦在生活在凌云的居民身上。品域公司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曹宇多次以普通顾客的身份来到樊登书店,真实感受到了居民的期盼。“我们在着手准备这个项目时,曾经对附近居民、大学师生、公司职员等做过问卷调查,他们都表示工作和生活在凌云很幸福,我们就问‘你们还需要什么?’”
“品域·凌云里”是品域公司参与上海城市有机更新的首个项目,也是近年来凌云地区规模较大的企业投资项目,问卷调查的结果促使曹宇更坚定初衷:“‘品域’的‘品’由三个‘口’字组成,我们相信品正一定域宽,希望通过‘品域·凌云里’这个项目能赢得更多好口碑,同时提高周边区域的品质,让区域再度焕发新的光彩,努力实现‘城市更新’更美好!”
观察一个城市,最好的窗口是当地的建筑;同样,展示一个城市最好的窗口也是建筑。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庄慎是该项目的主创建筑师,他坦言,凌云里前身是储存农业机电产品的仓库,比较老旧,与坐落在其周围的小区以及华东理工大学、上海中学等知名学府共处一地,环境风格均显得格格不入。周边的居民不愿走近,死灰色的水泥柱切出了“两个世界”。“我们希望‘品域·凌云里’能够成为一个未来空间实验场,将高品质的公共空间作为载体,重构社群连接,增加企业黏性、链接邻里,打造一个可深呼吸、有创造力的社区。比如,我们开辟15米高的‘品空间’,既可供入驻企业的员工们在工作间隙凝神释压,也能在周末或重要时刻举办高端艺术展览,市民们可在展览中结识更多创意伙伴。”
凌云里不单单试图创造空间,也在探讨公共空间能否与人互动。为此,凌云里还向全球征集交互公共艺术装置,借此项目拉近与周边人群距离,与使用者形成良性互动。近300名海内外专业设计师、知名院校的在校生提交了方案。
“我认为城市有机更新必须有四个贡献,”曹宇总结凌云里从建筑外观到功能设计对所在社区的价值,“第一,对城市形象有贡献,建筑本身要美;第二,对周边居民有贡献,为他们提供服务;第三,对入驻的企业、学校有贡献,让他们接触到更多的资源;第四才是传统强调的经济贡献。而凌云里也将利用自身优势,逐步打造成为社区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社区会客厅’。”
重铸邻里“朋友圈”
打造新型社区文化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品域·凌云里”开园当天,也是凌云街道党群服务站正式入驻之日。在党建引领下,这里将凝聚更多新生力量,构建创新文化资源、新青年的社群交流、新社区的邻里关系的赋能平台。
凌云街道“漾(young)妈妈”项目的成员大多是“全职太太”。她们各怀才能,常在线上沟通组织各类公益项目,却因为没有活动的空间,少有机会来到线下实践。凌云里改造完成后,樊登书店、品空间等公共活动场所已成为“漾妈妈俱乐部”的大本营。妈妈们在这里开设瑜伽课、红酒品鉴课,更自发地参与凌云社区基金会组织的公益活动,凌云里“社区会客厅”的功能设计,让她们有更多渠道发挥自己的才能。
凌云社区居住有348名以选调生为主体的公租房人才,但因工作繁忙,彼此之间少有联系。今年年初,为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凌云街道党工委组织他们共度小年夜、元宵节。他们一见如故,可居住小区的活动空间毕竟有限,限制了彼此的交往。凌云里建成后,街道党工委为他们落实固定的活动场地,还将不定期组织读书会活动。“我们的初心就是打造一个集聚创新人才、没有围墙的开放型社区,一个让居民可吃、可逛、可放松身心的‘社区会客厅’。凌云里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让附近居民在此自由社交,自由创想。”凌云街道党工委书记张军说。
据悉,华东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目前已在凌云里建立产学研实践基地。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公共管理学院何雪松在开园仪式上表示:“将会和凌云街道共同建设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学博士流动站社会创新实验室,这里不单是科技创新的空间,更是人文创新的空间,也是社会创新的空间。”改善环境、服务居民、提升地区文化软实力,社区、企业、高校三者共同发力,才建成了如今的凌云里。
还有半年,凌云里将完成所有招租工作,凌云里运营团队曾不止一次畅享未来:周末,亲子家庭来这里吃个早午餐;午餐后,全家在樊登书店看书,或是去品空间观展,凌云里近期正在举办“爱国棋手谢侠逊”纪念展,足有半人高的国际象棋正适合亲子之间的互动;下午,妈妈陪孩子学手作、绘画、编程、硬笔书法,爸爸则可以去健身房锻炼;晚餐时间,既可选择风靡沪上的网红中餐,也可尝试颇具情调的西式餐点……在这里,全家充实而惬意地度过一天时光。
社区,是城市治理的神经末梢。“品域·凌云里”这个升级版的“社区会客厅”用小变化、小改善、小更新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并以多元的业态和品牌组合、丰富精彩的艺术展览、不断增强的服务质量,打造一个有温度、有脉动、有创造力的人文社区,为周边居民勾勒出漫游式生活场景。
猜你喜欢:
徐汇版原创漫画H5正式发布!图文阐述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代购小店、云探视、定制文化活动……疫情期间徐汇养老机构这么做
“黑石公寓”同门!漕宝路新开“宝藏书店” “有颜有料”来寻宝!
作者:凌云街道
编辑:曹香玉、宁平英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