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回迁!内环边的“鸡鸭鱼村”,完成近乎“孤例”旧改
第一次见到吴菊玲时,她站在小区门口,穿着黑色的过膝呢大衣,左边领口别了一枚胸针,头发清爽地盘在脑后,刘海有点像上海人说的“童花头”。
鸭
焕然一新的龙华新村(图:舒抒)
拆落地重建后的二层居民楼
龙华新村的位置其实颇佳,紧邻内环高架和龙华烈士陵园,但也的确同其他旧改项目一般,居住条件简陋,甚至更有过之。当中的原因有很多。
这里属于军产土地。历史上,早在1870年,这里就建成了“江南制造局”的枪弹分厂,后统称为“龙华兵工厂”。近百年前,这里紧邻淞沪警备司令部,距离“龙华革命烈士就义地”仅一墙之隔。
而龙华新村作为工厂的家属区,居住的大多为职工和家属。在本轮旧改前,龙华新村的占地面积为56亩,总建筑面积2.74万平方米,有住房24幢。其中8幢为售后公房,16幢为公有住房,有居民530户约2200人。
小区里条件稍好的售后公房大多建于1965年前后,多为四层或六层建筑。条件稍差的则是公有住房,大多为一层或二层,主要建设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也有部分1949年前建成的设施,比如马圈。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改善老百姓住房条件,马圈改造后从“马住”变成“人住”,但环境并不好,近似于“滚地龙”。
旧改前,违章遍地的龙华新村(图:龙华街道)
旧改施工期间把马圈拆掉时,工人从地下挖出了6条菜花蛇,拍照给吴菊玲看,立马把她吓坏了。但很快吴菊玲就从居民口中得知,几十年来在龙华新村,“蛇出没”从来都不稀奇。她总结了一下原因:这里几十年未曾改造;环境多年脏乱差;居民在小区里种菜、养鸡、养鸭;违章遍地,仿佛一个“迷你城中村”。
但这场改造实际并非风平浪静。
“我刚到这里,虽然旧改已经启动,但是二期的房子一间都没拆,另外还有2家存在实际困难的居民没有搬离,旧改很有可能半途而废。”吴菊玲说。
旧改前的龙华新村
旧改后的龙华新村
龙华新村新建六层电梯房
“每个小区的条件不同,我们这里主要还是靠居委会与居民多沟通,既要踩牢红线,更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居民的利益和诉求。”均衡,在旧改中始终是件难事。
张阿姨今年64岁,和母亲徐奶奶还有丈夫住在一栋二层居民楼的2楼,不算厨卫面积家里有30多平方米,还有一个3层阁楼。但一家人腿脚都不便,阁楼就暂时堆放杂物没有装修。
不装修阁楼还有一个原因:房子并不属于张阿姨。
张阿姨(左)带着吴菊玲(右)和记者前往家中。
张阿姨家未装修的三层阁楼(图:舒抒)
张阿姨(右)和母亲徐奶奶(左)一起烹制晚餐(图:舒抒)
当天家中晚餐的菜单是:梅干菜烧肉、鱿鱼炒莴苣、菌菇白菜汤(图:舒抒)
旧改后的龙华新村二层居民楼,外形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像“小别墅”。
蒋阿姨家的独立厨房。(图:舒抒)
无独有偶,虽然“一户多家庭”的情况在此次旧改中颇为普遍,仍有不少居民以亲情为先,相互“退一步海阔天空”,实现了“早签约、早搬家、早享受”。
较早搬进新居的蒋阿姨与丈夫同住在一栋二层房的1楼。这是一套南北两居室中较小的一间,面积有10余平方米。住在大间的是蒋阿姨丈夫的妹妹和妹夫。旧改前,两户人家住在同一平房。由于一套新房只能新建一套厨卫,因此商量分房时,在居委会引导下,两家人决定,原本住小间的蒋阿姨一家仍住小间,妹妹和妹夫虽然按面积折算住到大间,但主动将厨卫让给了蒋阿姨一家,自己在大间中重新辟出空间建厨卫。
“要彻底解决几代人的住房难是很困难的,我们只能尽力为居民做到改善。”吴菊玲说。
今年春节期间的龙华新村,居民陆续住进了新家。(图:舒抒)
龙华新村居民周爷爷在自己的新家,他居住在二层居民楼的1楼,与一双子女同住。(图:舒抒)
记者采访中,吴菊玲的手机铃声响个不停,其中不少都是居民致电来看新房、领钥匙。
趁吴菊玲接听电话,徐奶奶忍不住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插曲:旧改签约时,有邻居悄悄问她,为何不趁此机会将女儿张阿姨“赶走”,这样就少一个人“分房子”。在一些老人的观念里,出嫁的女儿就是“外人”。对此,徐奶奶不为所动,还主动告诉居委会有这些不和谐的“吃瓜言论”。
“涉及到利益,哪怕跟自己没关系,还是有人会抱着‘看戏’的心态想要搅浑水。”吴菊玲说。旧改中什么情况都会发生,曾在高档社区做了12年居民区工作的她,来到龙华新村负责旧改后,对社区工作需要的胆量、作为、儿女情怀以及对人性的考量有了更深的感受。“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真情不一定能马上换到真心,但没有真心一定得不到居民的真情。”
近年来,龙华地区相继迎来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整体连通及功能拓展、龙华烈士陵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新建成的龙华广场再现“秋江塔影”,修缮后的千年龙华塔重焕光彩。作为龙陵周边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龙华新村的旧房综合改造用实际行动证明,区域环境的整体改善并不只有人们熟知的城市地标,每一条道路、每一个居民小区由内而外的蜕变,才是整个区域品质提升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综合自:上观新闻(作者:舒抒)
编辑:毛雯露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