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方舱丨方舱里的女性力量:一群人一条路,坚持走下去就是胜利
五一节假日的方舱医院和平时没有什么不同,穿着大白的医护们依旧来往忙碌,指挥部的工作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方舱里没有新闻,只有静默守护的力量。
在这场持续了一个多月的战斗中,女性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漕宝路方舱,70%以上医护人员都是女性,她们用耐心和细致竭尽全力满足病人的需求,用专业和意志抵抗狡猾的病毒。奥密克戎教她们无暇顾及节假日、远离家人,但她们也在一场场对抗中找到了使命感。今天,让我们听听她们的声音。
自述人:门开红
年龄:95后
职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士、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成员
我是2019年参加工作的,是这次山东省中医院援沪成员中年纪最小的,平时,我在山东省中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工作。我们科室主要接收急性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和颅内占位性病变的患者,有时候病号伤势很重很急,基本都是紧急手术。有时候忙起来,饭点吃不上饭很正常,这对我来说司空见惯,“年轻人就该多干多反思”,这是我时常对自己说的话,也是爸爸经常对我说的一句话。
门开红给病人剃胡子
在神经外科,我还练就了不少手艺活,比如经常给病人剃头。许多外伤病人送过来,马上进行手术开颅,需要给他备皮。血淋淋的外伤,也来不及清洗,头发连血一起剃掉。一开始也感觉接受不了,但是一想到这是条人命,马上要开颅手术,就没那么多想法了。
在漕宝路方舱,我见过发高烧满头大汗把自己蜷缩在被子里的病人,大家在床边陪伴,日夜关怀;见过两岁小宝贝不肯喝药,哇哇大哭,我们俯下身子鼓励她一点一点把药全部喝完;见过出院时踏上返程大巴车,挥手告别时不禁落泪的阿姨,我们笑着朝她挥手致意,告诉她:“别哭!疫情过后来山东玩。”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凝聚了华夏儿女间的大爱。我想,一群人一条路,坚持走下去,前方就是胜利的曙光,大家加油!上海加油!
自述人:张寅颖
年龄:85后
职业:区审计局资源环境科副科长、漕宝路方舱指挥部成员
我参加工作已经有13年,以往的劳动节总是和家人一起过。今年有些不一样,因为要在方舱工作,我已经快一个月没有回家了。
疫情前期,我参加过区里的核酸复核采样队,协助八院的医护们上门复核混管有异常的家庭。因为核酸一般都是上午采下午出结果,所以都是下午或晚上出发,夕走晨回,和家人的时间都错开了。第一单就是晚上5点出发,一直到凌晨回来,当时感觉很累,但也很有成就感。后来来到漕宝路方舱做后勤保障,记录了许多舱内和舱外的感人瞬间。
张寅颖和同事们为病人准备的生日礼物
舱内的医护和病人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大家相处都像亲人一样。有的病人因为感染病毒而感到焦虑不安,医护们轮班时都会互相关照,要跟他们交流、谈心、开解。医护们早上做核酸检测,病人们也会自发地帮忙,协助扫码、领路、发药。许多病人出院之后也会与医护们继续联络,互相关心。这些温暖的举动也激励我要讲好方舱里的故事,让舱内的正能量更好更快地传播到舱外去。
上海是我的家,我们都是这个家的孩子,我出生在这里、成长在这里、工作在这里,鱼水相融。疫情来袭,家遇危难,每个上海人都会主动站出来做守“沪”者。我也是其中一个,在我的岗位上献出自己的绵薄之力,这是我应该也是必须做的。
自述人:孟宪卿
年龄:80后
工作: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院感办副主任、山东省援沪医疗队成员
我是2008年参加工作的,是医院ICU的医生,从来没有节假日的概念,五一基本上都是在值班中度过。这次我是漕宝路方舱医院的感控负责人,从开始接管方舱查看布局,到建章立制、明确职责,再到督导落实以及队员各种来自于感控的焦虑和压力都需要我集中精力进行处理。
和以前相比,现在压力和责任更大了。所有的医护人员面对病人,而感控的工作就是为他们保驾护航,我不能辜负他们的信任。但最近几天我开始进入疲劳期,工作近一个月,即便休班也是在酒店处理各种事情,现在是用意志力在支撑自己。
这段时间会想起我很佩服的一位女老师,我大学时期的团委书记,现在是母校的副书记。去年和她一起从事疫情督导工作,朝夕相处了2个月。工作中她很敏锐,善于抓主要矛盾集中解决,生活中,她也很擅长换位思考,坚韧、大气又很温暖。
疫情三年也是我抗疫的第三年。从2020年的湖北到今年年初的山东,再到现在的上海,我想说,人类在病毒面前很渺小,关于新冠病毒我们还是了解得不够,希望我们能够尽快找到克敌制胜的办法,让我们的孩子未来可以摘下口罩,尽情地呼吸新鲜空气,让这一段时间成为历史。
猜你喜欢:
记者:王旭
编辑:宁平英
校对:杨宜修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