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违面积22137平方米!这个街道让老旧小区好看又好住
“三旧”变“三新”
一座城市的更新,不仅体现在拔节生长的高楼大厦中,也弥漫在温馨有序的老旧小区里。长桥街道作为徐汇区的居住型社区,多措并举推进老旧小区再提升,辖区内多个居民区在“三旧”变“三新”中焕然一新,极大提升了居民区的“颜值”与“气质”。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看看
长桥街道如何有计划、
有步骤、有方法地
系统推进旧改落地
党建引领带头拆
旧房改造添助力
长桥街道党工委协调各方,研判长桥新村旧改工作,并抽调精干力量成立“拆违攻坚工作组”,在旧改中,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党群组织联动同心,营造强大正能量。
居住在长桥新村的顾阿姨,既是小区骨干志愿者,担任楼组长一职,同时也是一名老党员。据顾阿姨介绍,早年由于人口多、居住困难,而单位分配的房源非常紧张,身为党员的她抱着不给组织加负担、单位添麻烦的想法,在自己家门口搭建了一间小平房,用来缓解家庭居住的困难。当得知现在要拆除时,她有顾虑也有抵触情绪。为此,工作小组一方面继续深入做顾阿姨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将她的情况向上级如实汇报。
街道党工委负责人在长桥新村走访时,得知了顾阿姨的情况,与街道相关负责人,联合小区党支部党员、业委会代表、居民代表等多方参与协商,“面对面”倾听群众呼声,解决业主的实际困难。通过反复沟通及耐心讲解政策,让违建居民感受到违建拆除后,老旧小区改造对大家的好处,以此来打消顾阿姨的顾虑,使她从原先的抵触转变为积极支持旧改工作,在长桥新村第一排36号和37号整体拆违时,她成为带头拆除违法建筑的第一家。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长桥新村“三旧”变“三新”综合整治的过程中,居民从抵触到漠视、从漠视到配合,这一转变离不开区委、区府的大力支持、工作小组的持续发力,更离不开党建引领,助力社区旧房改造的举措。
助力23号线建设
“刚柔并济”拆违建
为加快推进轨交23号线建设,为居民出行创造更多便利,拆违攻坚组的工作人员一方面要确保“三旧”变“三新”工作顺利推进,另一方面,轨道交通23号线的征地工作不停歇,为更快更好地完成拆违任务,改变居民区环境面貌,他们夜以继日,四处奔波。
拆除违建工作啃的是“硬骨头”,这其中往往有诸多阻力。顺利拆违不仅需要严格依法依规,也离不开“人情味”的执法。为了顺利拆除龙吴路1581号内的部分违法建筑,做通沿线企业的思想工作,拆违攻坚组会同征收组通过对当事人反复沟通、耐心疏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终于顺利拆除了违法建筑,持续推进该地块的征收工作。
老式天井遭私改
恢复原貌不容缓
罗城路651弄靠近河畔区域一排有特色建筑风格的房屋,原先的建筑设计是一排拥有独立天井围栏或者一整面墙的半开放式设计。但近年来,很多一楼的居民将围墙围栏拆除,设置了直接通往景观河道的门,不仅影响了小区的整体景观,而且违反了《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
随着“三旧变三新”全面推进,拆违攻坚专班走访、排查违规开门住户,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并逐一劝导和普法教育,限期完成整改,恢复原状。
拆违治乱不停步
重拳出击有担当
“三旧”变“三新”工作是惠民工程、暖心工程、民心工程,拆违攻坚工作是“三旧”变“三新”工作的保障和基础,长桥街道拆违工作组“敢”字当头,碰硬拆违有担当,坚决完成区委、区政府交办的任务,让人民满意,让居民安心。截至目前,共拆除点位237处,拆除面积22137平方米。
汇成五村是今年“三旧”变“三新”新加入修缮的老旧小区,公共区域被私自占用情况较为严重。在拆违过程中,很多业主和拆违工作组玩起了“躲猫猫”,加上诸多历史遗留问题,成为难啃的“硬骨头”。为了高效推进拆违工作,工作组建立“一户一方案”,联合公安、城建中心、市场所、居委、物业等多部门,逐一上门排查、劝说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其中有一处150平方米的公共区域被占用,面对如此体积大、难度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沉疴旧疾该如何推进处置?工作组摸清具体情况,集中全部力量和有效资源,攻坚克难、全力化解矛盾问题,以紧上加紧的力度推进拆违工作。
连日来,在汇成五村拆违现场,大型作业机一直忙碌地挥舞着铁臂,伴随着“轰隆隆”的机械作业声,该处占用公共区域的违法建筑被依法拆除。自汇成五村违法建筑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居民直呼,拆违工作组的高效作风让人敬佩,“民生工程”变为“民心工程” 让老旧小区好看又好住。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老旧小区改造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把“小事”干好、将“大事”做实,是长桥街道做好民生项目的初心与决心,也是街道对居民群众许下的承诺。
猜你喜欢:
进社区、进校园、开展览,这个街道全力推进“黄杨木雕”传承与发展
文稿:长桥街道
编辑:邱彩红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