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间笑过哭过爱过,这位百岁老人做了一个重要决定!
当看到百岁老人单宛芬一笔一划在遗体捐献书上签下自己名字的时候,年轻的居委干部张啸磊被深深打动了。这位天平街道吴兴居民区“95后”居委干部,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在上门核实老人真实意愿,亲眼见证老人对自己生命和身体的自主安排后,敬意油然而生。张啸磊告诉记者,对普通人而言,要从传统观念中超脱,得到家人理解和支持,成为助力科研的“大体老师”,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102岁的单奶奶清清楚楚地决定了,这背后是勇气、决心和奉献的情怀。
日前,记者来到高安路105弄单宛芬老人家中采访时,这位思路敏捷、说一口悦耳的京味普通话的老人,让人看到了生命的尊严与高贵。
单奶奶告诉记者,几年前和老伴聊起身后事时,两人曾商量一起海葬,后来在加拿大读医科的外孙女,跟老人讲起大一大二常常到专门的实验室接触人体器官、学习解剖,单宛芬觉得这具肉身还能起这样的作用,比海葬有价值。不久前看到新闻说国内医务人员紧缺,要加快培养,她立刻联想到培训医学生,少不了用大体做研究,当即委托小儿子单先生联系办理遗体捐赠。
“我母亲思想上比较现代,没有那种传统观念,她有这么高尚的想法,我们几个子女商量以后一致认为要多多支持。”单先生几番辗转拨通了居委干部小张的电话,经过上门确认老人意愿,与身在海外的兄妹商量、一致落笔同意,再填表、选择捐献医院,两个多星期后,写着“精神与日月同辉 爱心与天地共存”的奖状和登记证书被送到了老人手中。作为第一执行人的单先生,将在母亲百年后为她捐赠鼓膜、捐献遗体,了却老人心愿。
年轻时的单宛芬
经历过一个世纪人生的单宛芬老人,出生于1922年的北平,在四合院里长大。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战序幕拉开,祖籍无锡的单宛芬一家也被迫逃到了上海。高中毕业后,她考入沪江大学,后因家境变化肄业,成为一名专事财会的职业女性。此后30多年,单宛芬为人妻、为人母,历经时代变迁,用女性的智慧与坚韧养育三个孩子成人、成才,直到上世纪70年代,她年满55岁正式退休。
退休后的单宛芬喜欢去襄阳公园打太极拳,去衡山公园和徐家汇公园休闲放松,喜欢推着车去上海图书馆看书,也会弹琴、写书法愉悦身心,生活过得安宁有规律,后来老先生生病,她全心全意照顾老伴。除了十多年前生过一次急性胰腺炎住院,前两年有过一次小中风,经历过百年沧桑的老人耳聪目明,听广播看新闻,交流完全无障碍。
记者采访当天,楼栋保安师傅就热情地介绍,“她是我们楼里唯一的百岁老人,思路清爽得不得了,天气好还会下来走走”。进门时,老人正借助助步器在客厅走步,“她99岁的时候,还会自己做针线活!”一旁的保姆阿姨说,若不是小中风,能干的单奶奶好多事情都愿意亲力亲为。
“我现在开始拿钢笔写字,写毛笔手抖,最近刚刚头两个礼拜,每天差不多一个钟头写一写钢笔字。”
“您都写些啥内容啊?”
“就是抄古文,《出师表》啊什么的,就自己乱写,没技术。”
“我工龄三十几年,退休已经四十多年了,所以我享受到国家的待遇很好了,也应该要回报一点了。”单宛芬老人说,一口细细柔柔的京片子仿佛穿越一个时代。
猜你喜欢:
服务南部重大项目!徐汇、闵行将新建445米道路,预计今年开工
1000余人应聘108家企业, 徐汇为高校毕业生打造就业“强磁场”
我汇吃食堂|享受家门口的幸福“食”光,社区“小食堂”服务“大民生”
记者:张文菁
编辑:宁平英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