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高级教师开讲|听李慧清讲:让学生成为策展人,课堂外的教育是什么样的?
编者按:新学期已经开启,区教育局与区融媒体中心通过特别报道,深入探寻徐汇区部分获评2023年正高级教师们的教育教学经验。这些教师不仅是学科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和品格的塑造者。他们在教学中融入创新理念,用心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和需要,努力营造一个充满爱、尊重和挑战的学习环境。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些优秀教师,感受他们的教育情怀,领略他们的教学艺术,为教育事业的美好未来注入新的活力。
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
这些年,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在学校里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能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和探索的乐趣。作为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学的党支部书记、校长,我和我的团队一直在努力,通过引入博物馆教育和家庭、社会的协作,探索出一条让学生全面发展的路径。
作为学校的管理者,我和我的团队始终坚信,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因此,我们与钱学森图书馆、世博会博物馆展开了深度合作,开设了以“航空航天”和“世博文化”为主题的校本特色课程。这些课程为学生搭建了一座通往博物馆的桥梁,不再是简单地参观,而是让他们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构建中。
其中一个令我印象深刻的项目是“学生策展人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学生不再仅仅是博物馆的观众,而是变身策展人。他们通过项目化学习,在我们学校自建的校园博物馆“博育坊”内策划并执行了诸如“对话科学家徐光启”“樊锦诗与数字敦煌”等展览。看到学生们从最初的策划,到展品布置,再到展览讲解,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他们的创造力与自信心,让我感到无比自豪。
当然,教育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我们还特别注重社会资源的引入,与博物馆、高校等单位合作,推动“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和“五育融合”教育。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与钱学森图书馆联合打造的“寻访科学家精神”沉浸式大思政课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家的伟大精神,还成功入选了国家文物局与教育部联合推出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精品项目。能够看到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到启发,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我感到这些努力都是值得的。
在劳动教育方面,我们学校还与上海工艺美院合作,建立了大中小一体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在这里,学生们能够亲身体验各种传统工艺,如皮艺、黄草编、中式盘扣、金银细工等非遗课程。特别是我们还邀请了一些非遗传承人来校授课,这些珍贵的传统技艺不仅让学生们感受到手工劳动的魅力,更将工匠精神和中华文化的传承融入其中。
除了学校和社会的资源支持,家庭的参与也非常关键。我们通过全员导师制,设计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家庭教育模式,帮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例如,我们为家长设计了博物馆研学单,指导他们如何科学地带领孩子参观博物馆;邀请家长走进校园博物馆,亲身感受孩子们的策展成果;举办了多种亲子活动,如制作亲子书摘卡、阅读达人赛、头脑奥林匹克亲子擂台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不仅成为孩子学习路上的伙伴,更在无形中提升了自己的家庭教育水平。我时常看到家长们在这些活动中逐渐转变了对教育的看法,从原来的旁观者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和支持者,这种改变对孩子的成长无疑是巨大的推动力。
回顾这些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绝不是单靠学校就能完成的事情。通过引入社会资源,调动家庭的积极性,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绘出了一个立德树人的同心圆。而作为这个教育共识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我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猜你喜欢:
喜报 | 徐汇区22家社区长者食堂优秀,数量全市第一!附名单→
记者:姚丽敏
视频:马自豪、施悦炜、朱文喆、刘倩朋、袁鑫(实习)
照片由区教育局提供
编辑:陈海笑
校对:姚远
审校:韦丽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徐汇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