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年前的今天,中国轰动世界的一幕!

大江网 2018-08-10


来源:大江网(ID:dajwjx)

作者:朱虹

编辑:梁武健  实习生:温静


中国崛起的辉煌盛典

———纪念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十周年


编者按:

奥运会是世界上最高水平的体育赛事, 也是当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文化庆典和全球盛会。北京奥运会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五千年以来规模最大的国际活动,奥运会开幕式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盛典仪式,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现场有十万观众观看演出,全球48亿人收看了视频直播。正如党中央所指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首先要有一个“有特色、高水平”的开幕式;开幕式成功了,奥运会就成功了一半。2008年8月8日晚8时,北京奥运会在鸟巢精彩亮相,立即轰动了全世界。作为“无与伦比”的奥运开幕式的亲历者,至今回忆它的创作过程,依然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




主题清晰

要做高水平的奥运会开幕式,首先要确定其主题定位, 这是展开艺术创意的前提和基础,是开展工作的前进方向和目标。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题必须考虑这一活动的主办背景、历史背景和时代背景。因而她必然要考虑奥运因素、文明古国因素和全社会追求的目标。因此,我们将她定位为围绕“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口号,突出“文明”和“和谐”两大主题,体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以中华文明的演进和世界文明的交融为主线,表达“和谐”的核心思想。其指导思想是“精彩新颖,民族特色、时代特征、世界眼光”,努力使开闭幕式达到“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展示奇思妙想,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实现“让中国骄傲,让世界震撼”的目标。


开幕式要充分体现奥林匹克仪式的特点,突出奥林匹克元素, 以艺术化的方式普及奥林匹克理念,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感召力;在充分体现中国风格、人文风采和时代风貌的同时,以国际化的视野和开放的胸襟,表达让全世界人民平等参与、共享欢乐的良好意愿,努力营造庄重、热烈、欢乐、祥和、平等、友好的奥运庆典氛围。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实践和我们筹备的情况说明, 经典的奥运会开幕式一般要达到四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更好地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表达和平的主题;二是要用合适的文化符号更好地展示东道国文化的内涵,利用奥运会这个难得的契机,提升其在全世界的影响力;三是必须有新颖的创意、高科技的设施、紧凑的编排、流畅的节奏以及精彩的表演;四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是必须有让人永远难以忘怀的圣火点燃方式。




运行科学


以2005年3月1日奥组委公开发布《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创意方案征集活动征集书》为标志,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工作拉开序幕。2006年4月16日,北京奥组委开始正式组建开闭幕式工作团队,聘请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担任开闭幕式总导演,总政歌舞团团长张继钢和国家歌舞团艺术总监陈维亚为副总导演,北京特种工程设计院院长于建平为技术制作组组长,北奥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公司总经理路建康为制作总监。2006年5月,成立了由党中央、国务院分管领导牵头组成的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开闭幕式筹备工作中的重大事务进行决策。2006年9月底,成立了专门负责开闭幕式工作的部门———开闭幕式工作部。 2006年年底,奥组委又注册成立了独立事业法人单位———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运营中心,具体完成四个仪式的实施工作。这样,就完整形成了奥运会开闭幕式工作的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层结构的运行机制。


开闭幕式四个仪式的操作,实际是由三个团队来完成的。第一个是创意团队,除核心创意小组外,设焰火、灯光、音乐、舞美、服装、道具等多个设计工作室,分别负责四个仪式各项方案的创意、策划工作;第二个是技术制作团队,设指挥通讯、地面及上空设备、排练场地、仪式、演员等各类技术工作室和制作工作室,统一对四个仪式的各项创意方案进行技术论证、技术设计和制作实施;第三个是管理团队,负责为创意团队和技术制作团队的顺利运行, 提供计划管理、人力资源、物资保障、财务预算、公共联络及行政后勤等方面的管理和服务。至北京奥运会开幕前夕,运营中心工作人员已达700多人。


这种由创意团队和技术制作团队各自分工负责、由管理保障团队进行统筹协调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是对大型活动从组织结构到运行机制的一次新尝试。




创意精彩


奥运会开幕式能否到达预期目标,首先取决于创意方案的精彩程度;创意方案是开幕式工作的灵魂和基础。2007年4月2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听取了开幕式创意方案的汇报并原则同意。8月上旬,国际奥委会充分肯定了这一方案,标志着开幕式创意方案框架的最终确立。


创意方案充分体现了“集各方之智”的方针。开闭幕式工作得到了各领域专家学者的鼎力支持,季羡林、何振梁、汤一介、靳尚谊、徐晓钟、吴祖强等顾问从各自的专业角度对方案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同时,开闭幕式工作部成立群众代表小组,通过来自不同行业的群众代表,搭建起开闭幕式筹办工作与人民群众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建立了群众了解开闭幕式工作进程的途径。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对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极为关注,在对外公布的群众热线电话和如潮而至的来信中有更直接的体现。开闭幕式工作部每天都能接到五、六十个电话和三、四十封来信。这些电话和来信的内容定期被编写为《群众来信摘编》,供导演组和各级领导参考。


开幕式在全世界播出后,受到各国领导人和媒体近乎一致的高度评价, 认为其精彩程度令人难以置信,只能用不可思议和神奇来形容,所有观看演出的人仿佛置身于魔幻之地。特别是对于千缶齐鸣倒计时、大脚烟花耀京华、活体字模书和谐、长轴画卷演文明、李宁逐日燃圣火等节目的肯定,充分证明了开幕式创意的成功。一些重要的表演对于展示开幕式和平、和谐的主题思想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大型太极阵式表演不仅人数创历史之最,动作花样翻新,而且很好地体现了“以静制动、以慢制快、以柔克刚、后发制人”的中国哲学理念。


开幕式工作的集体参与性不仅体现在信息沟通上,还体现在创意素材的收集上。为了让北京奥运会的开闭幕式更能体现公众的参与,为更多的人提供参与奥运的机会和平台,更好地诠释同一个世界的理念,北京奥组委在世界范围内征集儿童笑脸,用于开幕式文艺表演,这是开幕式中唯一对外发布的创意细节。当消息传出后,各种应征的照片蜂拥而至,全世界的孩子都希望自己的笑脸出现在开幕式中。在征集期的八个月内,共收集41567份报名文件,约20万余张儿童笑脸照片。其中来自国内22个民族的少数民族儿童笑脸文件389 份, 来自美国、荷兰、挪威、波兰、奥地利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笑脸866份。由此可见,一个好的创意不仅能为表演增光添彩,而且能更好诠释奥运精神,吸引全世界人民的热情关注和广泛参与。




科技新高


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科技进步的发展史。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第一次使用大屏幕;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将更多的光、影、色彩以及空间利用等因素融入到开幕式中;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水中点火;2004年雅典奥运会自动控制和大型机械动力的组合……奥运会开闭幕式早已成为展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文化魅力与科技实力的大舞台。


如果说,以往历届开幕式代表的是20世纪的机械控制水平的话,那么北京奥运会代表的则是新世纪数字化、信息化和多媒体结合的科技新水平。为了确保“科技奥运”方针的实施,开幕式坚持了三项原则:一是充分体现当今最新科技成果,努力达到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效果;二是注意安全,尽量使用成熟、可靠的技术,新技术要进行充分的试验,确保万无一失;三是注意节俭,对所有技术制作事项,进行严格论证,努力压缩成本。


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使用了很多大型的技术设备,采用了很多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集中了国内很多科研人才来进行技术攻关,最终呈现出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鸟巢上空的威亚工程、碗边360°全球最大悬空环状银幕、4.4万颗LED 组成的巨型画轴和地上舞美工程、地下地仓工程,形成了立体、多维、全方位、高技术的表演场境;作为开幕式最大亮点之一的升降球,首次实现了人数最多的空中飞人花样团体表演;为了减少烟火燃放过程中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历经一年多的实验,达到了膛压发射和微烟燃放的满意效果。开幕式根据需要对诸多高科技手段进行了有机选择,数字化、智能化等高科技技术广泛应用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舞台机械等技术领域,使相关设备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发展。




仿真排练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演出涉及到多达几十个演职部门:指挥中心、音乐、舞美、灯光、视频特效、焰火特效、高空维亚、道具、服装、大屏幕显示、主持人、观众互动、后勤保障等等,其间还有演员的上下场、集结和疏散、大型舞台装置的控制等环节……。演出中的每一个场景都需要这些部门,按照预定的演出流程精准无误地与演出无缝衔接,才能形成整体效果。而这个“精准无误”,是各演出部门在全仿真模拟的排练场,经过多次排练和反复磨合、不断修正,逐渐达成的。


奥运会开幕式是严格保密的,不能使排练处于众目睽睽之下。因为“鸟巢”的建筑工期很长,能够进场实地排演的时间非常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幕式选定了地处京郊的武警北京总队二师培训基地作为排练场。在武警北京总队、首钢、大兴区委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仅用两个月的时间便建成了模拟排练场。这个排练场虽然简陋,但它是按照与“鸟巢”内场面积1∶1的比例建设而成的,它的各项指标,长度、宽度、高度、跨度、制高点和特殊定位点等全部是模拟“鸟巢”现场演出而设计的。国际奥委会官员参观排练场后感叹道:“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好排练场!”。


开幕式的许多节目都是首先在演员集中地先排练,得到地方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开幕式仪式前表演涉及25 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澳门、台湾。各地在调集演员、加强指导、提供资金、场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确保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符号在鸟巢按时亮相。


开幕式演员排练按照先小后大,先分散后集中的原则有序进行。塔沟武校的学员作为第一批演员,2007年8月就常住大兴排练场开始训练动作; 随着每一段落编排小样的审核通过,奥运会开幕式各场次小规模的排练全面展开。2008年3月1日,开闭幕式筹备工作顺利进入千人以上大规模排练阶段;6月初,开闭幕式开始进入万人以上大联排;7月16日进行开幕式首次彩排录像;7月30日、8月2日和8月5日安排了三次带观众预演。在排练过程中,尤其是万人以上大联排,不仅是对导演、演员和各工种技术人员的考验,也是对交通运输、安保、餐饮、医疗卫生、通讯设施等方面运营保障的全方位检验。正是通过这些不同阶段排练过程的积累,才确保了开幕式的圆满成功。 




注重细节


大型活动中重要的工作环节因其显著地位而受到重点关注,一般不会出现问题;恰恰是那些貌似不重要的细节, 则很容易被忽视而出现问题,甚至引发严重后果。开闭幕式筹备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千头万绪,成千上万个细节都要予以关注和落实。这就要求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留下任何一个死角。在大兴排练期间,就发生过高空维亚演员在吊钢丝的训练过程中掉下来的安全事故,所幸是因为有安全网拦截,人员没有受伤。经过对事故调查发现,事故原因仅仅是一个很小设备的磨损所导致。如果这一幕发生在开幕式的正式演出中, 一个演员在全世界面前从半空中掉了下来,那么就可以说,一场耗费国人多年心血的盛典就会毁在一个小小的设备上。因此,只有无数个细节的精确无误,才能确保整个仪式活动的成功。


在创意过程中,注重细节是对艺术负责的态度———导演组经常开会到深夜,为了突发的灵感进行通宵研讨,对每一个环节反复推敲,最终形成完美的方案;在排练过程中,注重细节是对形象负责的态度———在对标兵引领员的挑选过程中,总导演在百忙中坚持一个一个地审看,亲自把关,不允许一点瑕疵破坏整体外部形象;在技术制作中,注重细节是对安全负责的态度———技术制作组对各类技术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超常规、超负荷的运转测试,确保其安全可靠、万无一失。


坚持狠抓落实的工作作风,使每项任务落到实处。“落实”首先是落实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落实完成任务的时间节点。有了明确的业务归口和责任人,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开闭幕式的各项工作任务是经过部长办公会和主任办公室讨论后,形成统一意见,下发会议纪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的。其次要落实完成情况,任务布置下去,一定要检查是否按要求、按标准、按时间完成了任务。最后是落实问责机制,要求未完成任务的部门和人员说明理由,本着“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做出严格处罚,避免在今后的工作中出现同样的问题。






国际视野


奥运会开幕式在其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基本规范。要办好一届举世认同的开幕式,必须与国际奥委会和各国奥委会打交道。要从战略上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妥善处理好开幕式工作中的涉外事务,按照国际惯例,学习外国的先进经验,完成规定动作,坚持以我为主,弘扬中华文化,努力打造出世界一流水平的盛典仪式。


中国是向国际奥委会申办才取得奥运会举办权的, 必须向国际奥委会汇报工作。开幕式工作从创意方案到点火方式,从入场仪式到火炬塔设计,从实施计划到财务情况,都要定期向国际奥委会汇报, 并得到他们的批准才能进行。同时,国际奥委会还会根据工作进程不定期派出专项负责人来北京检查筹备情况。


奥运形象景观元素的使用必须严格遵守国际奥委会和国际残奥会的有关规定。奥运五环、奥运会口号等都属于奥运形象景观元素。对于这些元素在奥运会中的使用, 国际奥委会有一整套严格细致的规定。我们在仪式流程,英国奥委会8分钟接旗表演,节目册和媒体指南的制作等方面都充分尊重了国际奥委会的这些相关规定。导演组曾经希望创造一个“梦幻五环”,是用LED 技术手段呈现出奥运五环独特的视觉艺术效果。但是这个“五环”在视觉上是有一定的艺术变形的,而不是标准的五环。国际奥委会相关的官员提出了意见,我们按他们的意见做了调整。


为使开幕式工作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必须具备世界眼光。要用世界语言讲述中国故事,增加国际元素,这就需要增加国际专才的参与。海外华人是一支重要力量,蕴藏着巨大的创造力。蔡国强先生是世界著名的焰火专家,受聘担任开闭幕式导演组核心创意小组成员、视觉特效艺术总设计。他停掉了纽约曼哈顿工作室的业务,离别在美国的家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开闭幕式的工作中。他提出的沿中轴线燃放29个大脚印等焰火创意,大大提高了表演的美誉度,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成功做出了重大贡献。开幕式音乐总设计陈其钢先生是享誉世界的古典音乐大师,多年来定居法国。这次他接受北京奥组委的聘任,放弃了多个合约,损失了很多经济收入,他的音乐尤其是主题歌的创作别具一格,为开幕式的特色打下了永久的印记。开闭幕式团队里很多优秀的海外华人抛家舍业,凭着拳拳爱国之心,贡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


开闭幕式创意团队中还有一些外国专家,他们的工作为开幕式增色不少。来自英国的马克·菲舍先生,参加过多届奥运会开幕式的设计工作。他出任本届奥运会开闭幕式舞美总设计,认真负责、勤恳工作。以他为主设计的升降球,成为开幕式最大的亮点。我们还聘请了国际文化艺术顾问,如:法国的ECA2公司总裁伊文思·佩平、著名国际大型运动会策划人澳大利亚的瑞克·伯奇等, 他们也为开闭幕式提供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安全至上


开幕式的安全是整个奥运安保体系的重中之重,庞大的工作团队离不开后勤服务,而突发性意外事件更需要周密的应急预案来应对,这样才能确保开幕式的成功。


安保工作首先要保障人员安全。开幕式有几百位国家政要、数千名贵宾、九万一千名现场观众、一万多名运动员、二万多名记者和近二万演职人员。会不会出现恐怖行动或其他突发事件? 因此,必须有个人信息采集和入场资质审查,并提出应对意见。同时对每个演职人员提供保险,确保人员安全。第二是技术安全。开幕式表演有许多高难动作,要有演职员与众多复杂的技术设备进行配合,要对各种技术设备和技术系统进行充分的论证和试验,进行超负荷的测试,确保安全可靠,万无一失。第三是通行安全。“鸟巢”是特殊的场地,而开幕式演出又有提前进场排练和反复穿行的需求。为此,运营中心商奥组委安保部,根据排练计划分时期、分人员并区分通行区域办理证件。这种制证管理方法,既保证演职人员的工作开展,又消除了安全隐患。第四是信息安全。做好创意方案的保密工作,是增强开幕式的新颖性和新鲜感的必要条件。对于内部人员,我们举办了全体员工参加的保密培训,制定了保密规则,签订了保密协议;对于外来参与投标的人员,因采购项目是创意方案的有形化体现,必然透露出创意方案的诸多细节,我们要求参与投标的企业必须签署保密协议。 


奥运会开闭幕式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我们事先准备了多个应急预案。一是应对气象风险的预案。开幕式的创意方案包括了对地面和空间的全部应用,而它最大的软肋就是当天恶劣天气的影响。为此,北京市气象局派出专职人员到开幕式现场办公,提供专项气象背景分析,并针对各种技术试验和排练进行现场气象保障, 根据可能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后果,分级采取应对措施。开幕式当天如果出现降雨天气,气象部门负责在上游地区组织实施以飞机和火箭两种作业方式的人工消云、减雨作业;如果出现中雨,或有短时较强降雨并伴有雷电、大风、冰雹,局部调整开幕式部分演出内容;如果出现持续性大雨或暴雨,或出现突发性强降雨并伴有雷电、大风、冰雹,调整或简化开幕式部分演出或仪式内容。事实证明,这一预案发挥了重要作用。开幕式当天,确实出现了降雨天气,气象部门及时发射火箭人工消雨,确保了开幕式的顺利进行。二是应对电力供应的预案。因为演出中动用了多个大型设备,灯光音响的数量巨大,对电力供应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们提前与电力供应公司协调,在铺设电线的时候就充分考虑了演出和场地的同时需求;同时在演出现场还准备了多个发电车,留出了备用线路,以备不时之需。三是应对危机公关的预案。开幕式的信息是严格保密的,但也是新闻媒体最关注的,而工作中要与很多单位去协调各方面情况,容易出现一些泄密情况。对此,在工作开始时就制定了处理泄密的应急预案。有专人对有业务联系的单位、新闻媒体和网络进行监控,及时发现泄密苗头,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从筹办开始,就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得到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积极支持和热情关注,也是开幕式团队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奋斗的结果。开幕式工作团队在创造这个有史以来最大的盛典仪式的过程中, 贡献了自己的智慧、汗水和鲜血,书写了人生的壮丽篇章。这些人身上所体现的奥运精神、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的精神和职业操守,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后人很好的传承、汲取和研究。

(作者时任北京奥组委副秘书长、开闭幕式工作部副部长)


大江哥工资已与赞挂钩,一个赞两毛钱,求!打!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