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低GPA的申请之旅与思路

2014-12-15 Velor 寄托天下

无分享 不寄托

这应该是一个经验总结帖。从打算走欧洲读硕士到收到OFFER,恰好一年左右时间。真正考虑申请这件事的时间,也不少于四个月,我希望把我的经验和思考写下来和大家分享,共勉。


帖作者寄托名儿| Velor


0.写在最前面


首先,点击这个帖子的同学大概会有一些GPA并不高,但是又想看看自己能不能成功。我不是鸡汤,我在这里写这个帖子也只是为了说明,我GPA不高,我采取了一些办法和思路,我拿到了几个一般学校的AD,结果在我预期之中。此外,并不能说明任何事情。


这个方法是否正确,是否适用于你本身,我都不知道。我只提供一个结果差强人意的例子。本帖也就是针对我GPA不高而展开的申请方法解析和思考。我假设此帖的阅读对象是GPA不高、211学校、想去欧洲读硕士的同学们,以下讨论也是基于此假设展开的。


1.我的情况


某985建筑环境专业、建筑老八校。今年申请季就投了三个学校:TUE、米理和东京大学。


现在收到了TUE和米理的AD,不知道有没有奖学金,估计没有也不奢求。在等第三校的消息。


2.关于出国


首先,为什么要出国。我的平均绩点是76分,基本上来说没有太大希望。平均绩点自然有主观和客观原因。但是不可否认,平均绩点低的同学在学习上的确存在某种失误的地方。楼主全班55个人,第一名均绩点89分,第十二名85分。楼主是34名左右。原因也很简单,我并不是不努力,是不喜欢、不适应。所以我想换个地方证明自己。相反,如果平均绩点低是因为自己每天忙着玩,出国的意义又有多大呢?相信寄托的同学应该都不是这种人,我在这里提一下也是想说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好好思考一下。为什么你要选择出国、为什么不工作?为什么不选择考研,仅仅只是因为考研太辛苦吗?数学政治不会吗?还是出国只是为了逃避?这个问题我花了一个月才给自己一个答复。


3.关于选校


3.1第一印象


选校又花了楼主两个月,这是必要的过程。但是选校这个东西不仅仅是求定位、求指导。我在申请之前并没有求定位,因为我成绩不好,定位也不好定。首先你可能知道一些学校的名字或者名气。楼主本科四年,德语是必修。学德语的时候,外教就会说,德国最优秀的同学都去了ETH(这是我第一次听到ETH的名字)。外教的男朋友读工程的觉得TUM和RWTH最牛B,这都是第一印象。


我13年暑假去德国参加了大学生方程式赛车德国站,亲眼看到查尔莫斯理工大学(CTH)的车把第二名甩了将近10秒钟,我就知道这个学校不错。ETH和TUD的电车跑进就是第一第二,这也是第一印象。KIT的燃油车被阿三哥看成世界最牛B的东西,这也是第一印象。


你在寄托上面看到哪些学校不错;你的老师、学长们推荐的学校都记下来。还有中国教育留学展的东西,去了也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认识了一个KTH的直系学长,他知道行业情况。认识了米理的小哥,还有德国TU9的联盟宣传册...都会有有用的信息。


3.2筛选


关于筛选,不仅仅是你选学校,还是学校选你。比如了解了以后,我的学长们会告诉我TUM只要2.0以下(相当于85以上)的同学,2.5都一般没戏。以他们的同学来看(因为样本很大我可以参考),每年只有几个人能去,专业还是非受限专业。而TUD/TUE上面会写75%以上,那说明我还刚刚过;早稻田、东京大学和北海道大学说没有GPA要求,可以留下来。如此一遍过后,就筛出一些学校。


再根据你要参加的考试筛选,比如楼主不打算考GRE(因为一年时间考T和拉平均分压力已经很紧张了,楼主上了大学就在修小语种)-删除所有美国学校,不打算考TESTDaf(楼主考了两次,13年11月三战4433,又不想读语言班)-删除魏玛鲍豪斯大学,不打算走APS(因为APS时间紧张,而且感觉是一种歧视)-删除德国比利时奥地利所有大学(特别是心水的天主教鲁汶大学= =)。最后也就剩下来十所左右。


这个时候大概是2014年春天三四月份的样子。楼主当时的笔记现在还在:


荷兰:TUD/TUE

英国:AA建筑学院、谢大、巴斯大学

瑞典:KTH、CTH

瑞士:ETH、EPFL(但是后来因为ETH建筑学院只招德语、EPSL建筑学院没有对口专业就划掉了)

意大利:米理、都灵理工

日本:早大、东大、北海道大学、九州大学


4.语言成绩


语言学习这一点不多说,没有任何办法通融,说是多少就是多少。至于要考多高,除非你托福考110+,其他的分数和过线一样,毕竟别人不是招你讲相声。语言学校这块我不多说,就是学就好了。我学过德语和日语,这两种语言毁了我的英语,再捡起英语的时候还是很吃力。但是重要性不言而喻。最后托福一战(13年11月,79)二战(14年8月,100-30/28/17/25)。这个时候就要反过来再看,这个成绩能不能用,我是放弃今年还是试一试。思考再三,决定先试试,如果因为口语拖后腿,大不了GAP一年。


于是又可以反过来再次选学校;英国暑假说托福不能用,全部删掉。TUD说托福每一项都要过20,忍痛删掉。ETH说只用写作20,总分92,那可以留下。


剩下的只有TUE/KTH/CTH/米理和都灵理工了(日本的暂时不表)。


5.专业筛选


其实这也是筛选的一部分,不是每个专业都和你对口。尤其是我这种非主流专业,不像CS/EE每个学校都差别不太大。KTH的这个专业要要求先修地质学、米理的专业分为设计和工程两边。TUE的叫做建筑物理与环境,TUD的就叫建筑科学。但是要记住,一旦选定一个学校,至少要看他们的课程表是不是想学的,与你研究生想做的是不是匹配。我给自己的要求是每个学校选定一个track,找到至少一个教授的研究方向,至少读三篇他的论文。这一点,日本学校要求的研究计划给我理清了不少思路。要干什么,有没有对口教授,他的成果是什么。


6.材料的撰写


其实这才是本篇的重点。我自己比较喜欢看日本推理剧。所有学校让你交的材料都是证据,而你的PS就是论证过程,论证结果是你适合这个学校。为什么GPA高的同学容易被录取?因为GPA高--学习能力强--是好研究生。这是一个强证据链,是学校在有限条件下得到的可能性最大的选择。学校只录取能够证明自己的学生。而对于楼主GPA刚刚过线,怎么办。我采用了几个方面来辅助证明。以下采用TUE的申请(建筑环境)做为例子。


6.1 CV


CV是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我的原则是:CV上不要有废话,每一项获奖、实习、研究都可以证明你是学校要找的人。除了基本信息以外,其他信息一定要经过精心挑选。


获奖信息栏只填了三个奖。第一个是绿色建筑邀请赛的奖,这个奖说明了我有建筑设计基础;第二个是参加世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锦标赛的奖,其中特别强调我是电学方面的设计者,这个说明我在电路与控制方面有实践经验;第三个是学校计算机竞赛(ACM)的奖,这个奖是校级的,看上去毫无关系,其实含有我在程序设计方面有经验的意思,可以设计软件。


实习。从我上大学起就开始实习,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很重要。但是填实习也应该有所取舍:第一个是建筑师助理,负责建筑环境方面的优化,第二个是建筑环境工程师,负责节能认证、光学声学模拟什么的。实习单位都是建筑设计院,这也是在说明我为什么要申请这个专业。


语言。语言上,我就填写了学过的所有语言,英语填第一,德语填第二,日语第三,中文第四。注意欧洲语言最后用欧洲联合框架中的分级说明。这里旨在说明我的语言并无障碍。虽然好多CV上面不要求写,但是我觉得这是我的优势,就要单独列出来。


最后是论文,我将在后面再提。


6.2 推荐信


我运气不错,实习的设计院院长愿意给我写推荐信,我写了中文稿给他看了觉得可以,然后我再译成英语给他签字。所以推荐信基本也是你自己写。


我从推荐信里面主要强调了四点:一、语言能力,闪光点一定要重复说明;二、虽然GPA不高,但是他的专业能力与学习能力让我刮目相看,这一点旨在暗示GPA不是反映他的能力;三、出国留学的动机,以推荐人的口吻说出来,是为了说明信心,所谓表决心。四、说明了计算机水平在工作中的应用。上述几条要暗合自己在CV中的论述。


另外一封推荐信是带我的老师写的,上面写了一些客套话和我发表的论文,(注意,如果是中文核心期刊的话尤其要让老师提到,因为外国人很难检索)然后说了下该同学专业水平很好的样子。这封推荐信是老师直接给我的,我没有办法控制,所以没有让老师提下闪光点。


6.3 课程描述


这个没啥好说的,照实写就好了。但是注意,有些学校(东大)不要求,我还是寄了一份,因为东大的专业名称和我差别有点大,写写自己的课程也没有坏处。而且我的专业学分比学校其他专业学分普遍多出50%,1/3的专业课是德语授课,我在课程描述中也说明了(暗合自己为什么这些课成绩不好)。


6.4 项目说明、毕业论文


这个每个学校要求不一,TUE说没毕业可以不交、东大说没毕业就交个最有代表性的项目。于是我在投TUE的时候也写了一个最具代表性的项目。这个时候,你在步骤5时读的教授论文起作用了。注意在你做项目的时候有意识地贴合他的题目。


以我为例,我大三的两个项目,一个和TUE某教授的研究领域一致,一个和米理某博士生发的论文类似(博士在做说明有研究室)。而我大四的毕业设计题目,打算选在东大教授的领域之类。有备无患。


有了这些东西,我在申TUE的时候虽然没有毕业论文,可以不交,但是我还是补了一份项目论文上去,说明了自己已经完成的东西。


6.5 动机信、PS与研究计划


我之前说了,这个东西相当于一份推理说明,是重头戏。我的PS结构也很简单是以“我之前干了什么,要干什么,为什么要干什么”的结构来展开的。比如申请米理的时候我行文如下:


我写此封信是想申请贵校某专业--我在高中看了上海世博会,所以我选了我的专业我的大学(强调大学优势)而不是计算机(强调计算机优势,和其他材料吻合)--为什么成绩不好(因为专业课德语上的专业课多-也暗合自己会德语)--为什么要去实习(因为成绩不好想去证明自己,果然成功,和推荐信吻合)--为什么找了个教授做研究(1.想做研究,自然地发现国内方向不适合我,吻合想出国到贵校的原因,和推荐信出国原因吻合;2.学会了用设备,写英语文章和论文发表相扣)--为什么选择米理(因为我发现我的研究和贵校有方向一致(废话,就是照着做的一定一致),因为米兰2015年世博会(和开头相扣),因为读了贵校哪个老师在某某期刊上的论文,发现就是我想要的)。


我个人认为CV不要提材料里面没有出现的东西;CV里面提的东西材料里面最好有互相证明。


研究计划这个东西是日本特色,这个板块不细说。注意要读论文,选好教授,读一下他最引以为傲的论述,发现他的兴趣和方向再结合其他论文写。这个东西很费劲,我写了整整半个月,读了将近百篇论文和他的两本书。最后还给专业人员看了一下,没有明显漏洞和学术错误,再和套磁信一起发过去。于是,老师答应接受我当学生,不过至今还在等消息。


7.论文(非常重要)


对于GPA渣渣来说,这可能是放手一搏的最后机会了。一般来说,一篇论文从投稿到发表要等四个月,想在申请前发表至少要春天做完,暑假前投稿。我的策略是这样的:我在大三一开始觉得GPA提不上来了,感觉给我们学校的教授写邮件问他们研究室缺不缺人。主要要选年轻的、专业对口的、带研究生的教授。我见了教授说明理由后,他十分热情把我交给他的研究员和研究生们。这时候要好好吃吃苦,挣扎着发一篇论文。我挂了一篇EI检索,一篇中文核心。平时也就帮他们处理数据和翻译工作。这一切都要考虑好。有一篇SCI今年国庆才投,明显赶不上申请了。我手上还有一篇没有投(反倒是现在没有压力了慢慢改,囧)。投了以后要注意在资料中说明连贯性,做了什么,为什么要做。不要让机会就白白溜走,我能承受多少失败,才能放弃多少机会。


研究室待着的经历也不错,师姐师兄会给你难得的建议,会让你看最前沿的方向,还会有奇怪的访问学者。(插曲:有个耶鲁的教授来学校,研究室的师兄室友被招了,找个会计算机的本科生,师兄推荐我去。教授也觉得还不错,打算要了,可是我觉得我不读计算机,不想考GRE就婉拒了。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研究室会有很多奇怪的、想不到的机会。)


8.其他


其他东西感觉还好,记得托福寄到欧洲和日本用了整整一个月(ETS真是坑)。快递到东京只用了18个小时。本来打算投KTH的时候,突然TUE的AD就来了,于是我也就没有投。按照时间表,原计划是12月初投KTH、CTH。1月投早稻田、九大和北海道。4月投日本的二档学校。都没录取就GAP一年去工作。自己能承受的后果一定要想好。


9.写在最后


我之前没有上论坛定位选校,因为我觉得我的情况特殊,而且很有可能手上一堆拒信。因为自己的条件自己也清楚,出国什么的失败能接受。我的大把时间花在了研究学校,研究专业和研究论文上面。但是我想这样一篇文章可能对有些同学有参考意见。毕竟不是只有出国一条路,考研、工作、还有做其它选择都是好汉。我一直觉得要做好万全准备,尽全部努力。清楚学校要什么,就要把自己塑造成什么样子。感谢教授研究生学长和许许多多帮助我的人,借此分享给你们一些信息。


这个文章也就说明了我的思考:GPA很差、申请到了还算一般的学校其中的原因。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不知道可不可以复制,是不是有自己臆想和错误的成分。希望大家仅仅作为参考。我还在等东大的通知。共勉!


©本帖版权归帖作者Velor及寄托天下,谢绝任何形式的商业宣传和转载!



↓↓阅读原文到寄托欧洲版交流讨论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