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清华研究生新生第一课,校长邱勇到底说了什么?

2017-09-02 清华研读间 寄托天下

文/ 清华研读间 「ID:qinghuayandujian」


8月30日上午,清华大学2017级研究生开学典礼结束后,校长邱勇为全体研究生新生带来了题为“做肩负使命的清华人”的新生第一课。


▲清华大学邱勇校长


这是邱勇第一次为研究生新生做开学第一课,他希望在讲课时和新同学有更深入的接触。邱勇说,人生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往前递进的,我们每一个人在新的阶段启动的时候,要有一个新的思考,要有一个对未来的新的展望和规划。今天的报告题目是“做肩负使命的清华人”,这里面有两个关健词:清华人、使命。


作为课堂的开场,邱勇提到了清华的老学长季羡林先生。季羡林先生1930年开始在清华学习,他曾经这样去描述清华:清华园这一副母亲的形象,这一首美丽的诗,将在我要走的道路上永远伴随着我,永远占据着我的心灵。这是一个清华人对清华最真挚的感情。季羡林先生对清华园的印象是清新俊逸,这不仅仅指的是清华园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指清华精神。


什么是清华精神?


是永葆青春,永远充满了生命活力,永远走向上的道路。


什么是使命?


邱勇说,使命是一种思考,是一种认识,是一种展望,是一种期许,是对自己的要求。使命有外在的使命和内在的使命,希望同学们产生的是一种内在的使命,就是有内在驱动的使命,而不完全是外在的。使命也包括个人的使命和集体的使命,邱勇希望同学们作为清华人能超越个人的期盼和追求,承担起更高更大更广泛的时代使命,承担社会期待大家履行的使命。


2014年清华提出了“三位一体”的培养理念: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创新。


《清华大学章程》明确提出了清华大学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第一个健全人格;


第二个宽厚基础;


第三个创新思维;


第四个全球视野;


第五个社会责任感。


这里面包括了对所有清华人的共同要求,同时也希望每一个人在清华的大环境能够寻找到发挥自己个性的空间,这是邱勇所希望培养的未来的清华人。


邱勇对同学们说,几年的研究生学习时间并不长,学问当然是学生追求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在开学典礼的致辞上邱勇提到了学问即人生,人格的高度决定学问的高度,学养的厚度决定学问的深度,学术道德的坚守是学者的底线。他还引用中国最重要的教育家孔子的一句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的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人生的学问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去实践。


同时,清华大学也在思考自己的使命。邱勇说,21世纪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创新,一个是全球化,现代大学的使命离不开这两个范畴。21世纪的大学要担负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合作等多项职能,这与全球化有关,与创新有关,与世界的未来有关。当然大学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还是在人才和知识上,但是现有背景下,大学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大学输出的知识应当是不断进步的新知识。


如何做一名肩负使命的清华人?


邱勇从清华的百年历史出发,以他对清华的未来期望结尾,向同学们讲述清华承担的使命,帮助大家思考,作为一名清华人,自己准备承担什么样的使命。


清华的历史:文化传承


清华大学诞生于1911年,正值辛亥革命,清朝政府垮台。清华大学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善于思考使命的学校,它诞生的那一刻就经历着社会剧变,思考着未来的中国朝哪个方向走。清华大学是一所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社会紧密捆绑在一起的学校。根源在哪里,1911年。


清华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校长是梅贻琦校长(1931年至1948年任校长)。邱勇高度评价了梅校长反映清华办学理念的两句话,第一句话是“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一所学校有一批优秀的学者,才能奠定学校的地位和社会影响力,也决定了培养人才的高度,没有好教师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梅校长还有一句话——“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讲的是通识教育的重要性,这是清华通识教育的发端。


新中国诞生后,清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那时候清华最有名的口号是“红色工程师的摇篮”,在这个阶段清华也明确了要如何培养工程师,要培养最卓越的工程师。蒋南翔任清华校长时,提出“又红又专、全面发展”,这是那个特殊时代清华仍然坚持的通识教育。清华不仅要培养工程师,同时也要解决国家的问题。清华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攻关,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包括了数字电视、集装箱检测等等,在水利、环境、能源、计算机领域做出了大量的系统的突破性的贡献,对中国工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输送了一大批产业人才。


百年校庆的时候大家总结说清华有三宝:


1、清华有最好的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2、清华有最美的校园;


3、清华有最好的校友。


清华根据时代变化不断地调整发展方向。50年代,清华及时开展核能技术研究、自动化研究、计算机研究。80年代,清华迅速恢复人文社科法律等专业,这两个变化都发生在第一个百年。2011年是清华建校一百周年,一百年的历史积淀下,清华给我们的财富是什么?是清华的文化,这个文化是多方面的,不只是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的校风,包括我们的办学风格,中西融汇,古今贯通,文理渗透,包括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等等。


邱勇说,他相信在座的各位中将会诞生一批在各行业发挥领导作用的人才,不仅仅是在中国,还有在世界各地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为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这也是清华目前的历史定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清华人应该承担的使命。


清华的现状:把握当下


谈到清华的现状,他说,未来的几年同学们要在园子里面度过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段时光,清华不仅很美,清华还有更多的面貌等着被发掘。


清华目前有着比较完整的学科体系,20个学院,58个系。清华在北京的主校区历史悠久,同时在深圳建立了国际研究生院,在西雅图建立了全球创新学院,在米兰建立了中意设计创新基地,东南亚中心还在筹建中,可以说清华正在进行空间意义上的拓展。清华有教师3400多人,包括70多位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还有一大批长江学者、杰青基金获得者和国家级教学名师,清华很看重师资队伍的建设,以后一定还有更多的著名学者来到清华。


在80年代,清华就明确自己的目标,要成为一个综合性大学,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要达成这个目标,全面的综合改革必不可少。2014年10月,《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一系列的改革任务,并在全国高校中率先获得国家批准实施。


邱勇说,改革是要动真格的,是要解决问题的,我们知道清华很辉煌,但是我们也知道在迈向未来的路上,清华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不敢正视问题就不可能向前迈进,中国社会是这样的一个阶段,清华大学同样是这个阶段。清华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推进人事制度改革,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要健全学科发展机制和科技创新体系,改革服务体制机制,推进资源管理模式改革,深化行政管理改革。邱勇说,改革方案从提出到现在也就三年的时间,这三年大家可以感受到清华有很多新的变化,而且他相信未来还有更多的变化。


邱勇为同学详细介绍了几项改革内容。目前所有清华的院系都在改革教师队伍,老师从研究、讲课分开到教研一体,这对老师的学术水平有更高的要求。清华也采取措施支持年轻教师成长,所有进入教研系列的助理教授不仅能够得到更多的科研经费,而且都可以带博士生,这对中国的大学是一个很大的变化,邱勇相信有更多的年轻的学者,因为这一变化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清华。


同时,清华也启动了教育教学改革,建立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让同学在学期间就可以动手实现自己的梦想,把技术转化成产品。清华建立“Open Office Hour”制度,所有老师公布自己与学生交流的时间地点,缩短师生的距离,增加教育的温度。还有“申请-审核”制,邱勇说,昨天新生报到的时他去看了几位新同学,他们都很高兴来到清华,他问同学,如果我们不是采取申请审核制,而只看考试成绩,你们能够来清华吗?有的同学说不一定。邱勇希望不要完全靠一个分数决定录取什么学生,而是要通过更多的环节,包括当面交流,真正去把有志趣、有志向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纳入清华。邱勇说,我们非常珍惜清华的声誉,也希望同学能珍惜清华提供的机会。清华的改革不是说清华做的不好,而是清华要做得更好。


今年是2017年,是建校106周年,离2020年完成综合改革、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还有三年,这是清华大学新百年的第一个重大进步。清华大学的新百年有三个关键词:更国际、更人文、更创新。


更国际,清华在去年发布了第一个清华全球战略,衡量一个大学是不是世界一流、全球化水平怎么样,要看它能不能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清华大学的苏世民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全球创新学院等项目,让清华能够培养更多的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清华大学参与牵头成立了亚洲大学联盟,这是中国大学第一次牵头成立国际性的大学组织,联盟创始主席单位设在清华大学。东京大学、首尔大学等十五所亚洲最知名的大学聚集在一起,加强亚洲大学的联系,共同探索亚洲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更多参与世界教育的发展,同时发出亚洲高等教育的声音。


更人文,邱勇在前半部分讲了梅校长、蒋校长坚持通识教育的事情,这里他引用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学长在学校做的演讲,主题是“半个人的时代”。梁思成提到“高校文理分科必然会使中国人都变成畸形人,或者是只有技术没有人文思想的空心人,或者是空有人文素养而没有现实技术的边缘人”。邱勇说,我们清华有很长一段时间缺乏人文学科,对清华的人才培养还是有影响的,去年我们建成了清华第一个艺术博物馆,大家一定要去看,里面不仅有我们自己的作品,还有展示全世界最顶尖的艺术作品。2016年清华开启“人文清华”讲坛,2017年成立了文学创作与研究中心,现在清华在筹备建立科学博物馆,一个更人文的清华正向大家走来。


更创新,这体现在许多方面。当然,首先还是学术研究,清华首次在实验上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是代表了清华前沿技术的重要发现。同时也发展了一系列的高端技术,包括大型集装箱的技术,包括安全应急系统,这些技术会大量的出口国外,在海关和机场都应用这个技术。清华还发展了全球最大的网络技术,发展了相关的物联网的安全技术。创新不仅是技术,还要落实在人才培养方面,创新要培养更创新的人才,清华推动创业创新教育,被叫做三创融合。清华主导参与成立了中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出了学堂在线平台,这个是目前世界上注册人数排第三,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慕课平台。


面向未来:期待与希望


最后,谈到面向未来,邱勇首先强调的是为学与为人,他引用了朱镕基总理的一句话说,“为学在严,为人要正”,清华要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对学术不端一定要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清华会给大家提供学习和科研的平台,但是不会给学术不诚信的人留有余地。此外,邱勇还提出了对清华研究生的几点期望。


第一,是培养国际化视野。在全球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清华给中外学生提供各种海外、国内的实践交流机会。清华的博士毕业生现在有海外学习培养经历的比例达到了65%,硕士毕业生达到29%。邱勇希望同学们在校期间能珍惜机会,为将来走向世界做好准备。


第二,加强交叉学习的力度。清华有跨学科组织的博士生论坛,有开放交流时间(Open Office Hour),让同学们有机会和全校的老师交流。还可以在微信上发起微沙龙,其他任何院系的学生都可以参加,学校会为每个同学免费提供一杯咖啡。到现在,参加微沙龙的人次已超过10万,学校希望给同学们送出更多咖啡。


第三,提升研究生教学能力。清华还鼓励研究生开展教学实践,提升教学的能力,有相当一部分的博士生硕士生将来会从事高等院校的工作,在校期间对教学能力的锻炼对今后的发展很有帮助。清华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助教,并且不断鼓励更多的博士生担任助教。


第四,做好人生规划。清华培养各类优秀人才,希望大家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发挥自己的长处,要早做思考,目标可以调整,有思考就有目标,这是学生进学校第一天就要自己考虑的事情。邱勇说,清华的学生毕业以后去往很多不同的方向,而他要跟大家说的是魏华伟同学,清华2008届法学硕士,毕业后去往河南驻马店一个艾滋病村工作,他在村子里工作七年,这样有志向有理想帮助贫穷落后地区人民的同学值得赞赏。还有同学毕业后继续研究,在学术上取得重大成果;或者加入联合国总部工作;或者成为一名教师。邱勇说,清华的同学是优秀的,是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并愿意付诸行动的,这也是大家需要不断学习的地方。


还有一点是加强体育锻炼,清华有“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口号。举个例子,著名的散文学家梁实秋先生、著名的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等等,都是体育不及格,等到补考通过后才毕业。邱勇说,研究生应该自觉地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争取为祖国为世界健康工作50年。


课堂的最后,邱勇把这句话送给大家,“来而不可失者,时也,蹈而不可失者,机也”。中国处在最好的发展阶段,世界处在一个非常有发展机遇的时刻,未来的世界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世界一定会找到更好的方向发展。邱勇说:“清华到了最好的发展时期,同学们处在人生最好的时期,我在想假如我回到你们这个岁数,真是太令人幸福了。我希望大家要理解清华人的使命,我希望你们不仅有个人的目标,还有社会的目标。清华人一定要承担时代的使命,为人类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中,邱勇表示:“我期盼和你们一起见证更好的你们,见证更好的清华,见证更好的中国,见证更好的世界!我充满信心!”


感谢阅读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关注寄托公众号:gternet


本文内容来自@清华研读间

公众号:gternet

加关注

诞生于2000年的寄托天下

最大最有情怀的留学交流平台

考试  | 留学申请 | 海外生活 | 就业

请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