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周精选】开发商必看!9个思路,助力景区提升!

2015-01-25 绿维文旅


景区为什么要砸钱升级?


为了有一个清晰独特、引人入胜的主题,实现独特性、差异化的发展。

为了打造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吸引人气,提高竞争力。

为了实现收入多元化,打破单一的门票收入模式,业态合理、收入丰厚。

为了更好的管理景区与服务游客。

为了与周边旅游地联合成为具有影响力的目的地,实现多赢。

……


那么问题又来了,如何进行景区提升?

成立10年

规划设计近500个景区

绿维创景根据丰富的实操经验,提出景区提升的九大思路,以飨各位读者。



1、主题提升


旅游景区所表达的思想或意境的核心就是旅游景区的主题。我国景区普遍存在主题雷同、与景区资源特色不符、与市场需求不符的问题。绿维创景认为深度挖掘本土文化,凝练主题,形成吸引核,是景区主题提升的突破口,也是增强吸引力使景区更上一层楼的关键。


2、空间结构提升


景区的旅游空间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大众度假时代来临,观光胜地提升为休闲度假胜地,最缺乏、最需要的是开拓景区的休闲度假空间。受制于原有景区用地的限制,很多景区选择向与主景区相连、相邻的广大周边区域拓展。新建休闲度假地最大限度地利用观光胜地既有的客源市场和品牌价值,迅速切入以主景区为核心的旅游圈,形成新的亮点。


3、项目引爆提升


新项目开发——新旅游项目的开发,必须考核该项目是否有资源依托,是否符合客源市场的需求,且在一定地域内具有竞争力,在技术上可以实现,如果这些都能满足,则代表策划的旅游产品能够落地,并最终投入市场。


旧项目改造——投入市场的旅游项目具有生命周期,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更新改造。改造方法包括建筑外立面改造、产品经营方式改造以及新旧项目更替等。


夜间项目建设——休闲度假时代,需要对景区的夜间项目进行扩展建设,包括住宿、餐饮、夜间休闲娱乐项目等。


4、游憩方式提升


游憩模式设计是景区策划的主体内容,同时也是收入模式设计、管理模式设计、营销模式设计的基础,对景区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绿维创景认为,游憩方式的创新,在主题确定、项目落实的前提下,主要通过游憩节奏、游憩方式的创新来实现。


游憩节奏——旅游景区的游憩节奏主要体现在游览线路上,要求游览线路必须要有鲜明的阶段性和空间序列变化的节奏感,每15分钟有一个小高潮,50-60分钟有一个休憩节点,全游程跌宕起伏,实现景区游憩体验的完美整合。


游憩方式——景区游憩方式的设计应当避免平面化的设计思路,充分利用各项手段塑造立体化的游憩氛围,让游客可以实现720°全方位的体验。实现手段本身也成为一种游憩吸引物,如六觉体验、N式游道等。

5、游线设计提升


不同游线的设计,会带给游客不同的游赏感受与游憩体验。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成功的景区,是由出彩的旅游项目与合理的游线相互交织的有机体。目前仍有很多景区存在游线设计不合理的现象,例如无法串联景区内的核心景点、没有从游客切身的游览习惯和喜好出发进行设计、让游客走回头路等。


绿维创景认为,在游线设计过程中,首先,要对场地、景观视线、游客游览习惯做深入分析;其次,本着扩大游览范围、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丰富游客体验、多节点特色化设计的原则,对游线进行合理设计,使得游客能够以不同方式,各种角度体验景区;最后,对游线节点上的休憩节点、换乘节点、服务设施等进行设计。


6、交通提升


景区内部的交通是游憩方式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交通方式的有效设计可以在满足旅游者移动的同时,形成独特的旅游体验。


绿维创景认为,景区内交通方式的设计应该游乐化、本土化、生态化,即以项目作为本底,设计具备景区特色的、有一定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特色型绿色交通方式,或者将常规型交通方式进行包装,使其成为一种可体验可盈利的特色游憩方式。


7、景观提升


对于景区来说,景观是使主题、产品及游憩方式实现落地的途径,因此景观的提升至关重要。根据景区类型的不同,景观提升的要求亦不同:


观赏性景区——此类景区,独特的自然、历史文化景观是景区的核心吸引力所在。因此,景区内的建筑物、道路系统、交通工具、休憩节点等,都应处于从属地位,以凸显和支持核心吸引物为宗旨,与原生风景及人文景观高度协调。


休闲化发展的景区——一般要求在优美的绿色生态环境基础上,开展休闲游憩活动。因此,对休闲环境的标准较高,首先是生态基础好,进一步应该景观环境优美,进而形成休闲项目的特色景观。


以人工建造的旅游项目——以主题公园、文化景区等为代表,此类景区以人工建造物为核心吸引物开展旅游活动。因此,人造景观的独特性,成为了旅游项目成功与否的关键,这对景观设计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旅游接待设施——主要指宾馆、饭店、餐饮、演绎场所、购物场所等,与城市商务接待设施不同,有其独特性的景观要求,要求除了满足游客的功能性需求外,还需要构筑核心吸引力。因此形成了主题化酒店餐饮、奇异建筑、步行商业街区等独具特色的旅游设施。


8、管理提升


景区经营管理模式—— 一般建议景区采取股份制联合运营管理机制,可直接就景区进行管理经营,也可以委托某专业管理公司进行委托管理,主要合作方式包括委托管理、合作经营以及招商租赁等。


景区标准化管理——导入ISO900和ISO1400、强化文化创新。


景区营销管理——旅游营销管理的任务就是刺激顾客对本景区的产品发生兴趣,以便尽量扩大游客量以获取更多利润。


景区门票管理——景区门票一般受四个方面的影响:景区特色、景区规模、景区服务和景区利润。


9、服务提升


旅游景区服务主要包括景区外服务和景区内服务。旅游景区外服务主要是为了使游客能够顺利到达景区,而提供的一些旅游交通指示服务;旅游景区内服务涉及的内容比较多,这些服务内容相互联系、相互支持,是景区未来提升的重点和关键。


以人为本是旅游景区服务的核心,因此,旅游景区服务的提升从旅游服务的标准化服务和个性化服务两大方面进行。


【本文为绿维原创文章《景区的五大问题诊断与九大提升方法》删减版,更多内容,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