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生态城市丨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效整合生态文明

2015-04-22 绿维文旅

今天(4月22日)是第46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旅游资源来源于山水、森林、草原、城镇,而旅游也是公认的无烟产业,是生态环保最前沿的斗士,是城市转型的重要抓手。如何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有效地整合生态文明,探索生态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绿维创景一直探索的主题。


(图片来自于网络)


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


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绿维创景认为要想实现美丽中国的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未来中国生态新城的建设走向


在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提升到战略高度,建设“美丽中国”的新时代背景下,城市作为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主要载体,必将走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生态之路,成为实践“生态文明” 的主体。未来中国生态新城的建设将走向哪里?绿维创景在这里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为中国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增强对生态城市内涵的解读,避免概念化

生态城市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在城区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的全寿命周期内,通过技术创新、产业升级、新能源利用、物业管理制度创新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化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城区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2、基于生态本底,建立符合城市发展的指标体系

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涉及生态技术、社会文化、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应在规划初期,建立一套符合区域发展情况的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作为城市的发展目标。


3、以切实可行的生态技术为支撑,实现城市生态技术的可复制性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以生态技术为支撑,应研究开发一批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方面的适用新技术及产品。在建设中所形成的绿色建筑、新能源使用、绿色交通、循环产业、生态环境、废弃物利用和绿色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新技术、新项目,应形成示范基地。


4、以生态文化为特色,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生态城市不仅仅是以生态技术为特色的城市,地域文化和生态文化更能体现其特色,融入地域特色文化,使其成为城市标志,以增强市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5、建立生态城市制度保障体系

生态城市建设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制度保障体系,生态城市应当建立一套包含生态城市规划、建设、激励、监管等方面的制度保障体系,让生态城市的建设落到实处。


绿维创景实践——朱昌,生态文明新型城镇模式


2013年7月19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隆重开幕,将中国生态文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贵阳市百花湖畔的朱昌镇作为这一论坛的永久会址,打造“生态文明先行实践区”,将承载新时代的重大使命,开启创新追求生态文明中国梦的脚步。


布格局,落指标:尊重原有生态基底,通过生态修复、生态建设,重构朱昌生态新格局,落实生态指标。


盘活生态产业,建设活力城镇:核心驱动力是发展生态经济,整合会议产业、生态技术产业、生态文明示范产业、教育产业、后勤服务业等形成生态产业链条。结合主题公园、论坛会址、特色村镇、养生产业、休闲农业,将朱昌镇打造为5A景区,实现泛旅游产业的大规模聚集。


运营支持,多方合力:在统筹兼顾政府、企业、农民等多方利益的基础上,由企业垫资,完成永久论坛会址建设、拆迁、居民回迁以及其他公共设施建设。


展示和推广,共谱生态华章: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展示平台,建设水生态展示系统、生态景观展示系统、慢性交通展示系统、节能与绿色建筑展示系统、生态文化展示系统、科技智能化展示系统、生态城市管理展示系统。

论坛永久会址方案一(喀斯特山房)人视图


生态文明理念下的新型城镇化探索不止


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是一对“双生花”,对于绿维创景来说,把生态作为每一个落地方案首要考虑的事,凝结着旅游规划的行业良心和责任。为了旅游业的转型之路,为了新型城镇化的开发和探索,为了实现美丽中国的发展目标,让每一座城市、每一个乡村,每一位国人都能切实感受到穹顶之下的天蓝水清,旅游行业正为生态做出步步实践。绿维创景也期望通过对生态城市规划的探索,在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今天,结合新型城镇化,为我国生态城镇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寻找一种创新的实践模式。为了这一片大好河山,我们会更加努力!


关于生态文明的前沿探讨,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关注《旅游运营与地产开发——生态文明下的城镇化模式》专刊,更多精彩文章等着您!



回复“生态”,查阅

【城市规划】生态城市规划五部曲

【特别策划】生态文明下的新型城镇化模式探索

【生态文明】关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生态技术】生态修复与重建技术手段一览

【生态指标】生态文明示范城市建设指标体系解读


(以上内容知识产权属于北京绿维创景规划设计院,其他平台发布请注明来源“绿维创景”,侵权必究!)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