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业五大领域试水PPP模式 将选近10个试点项目

2016-11-25 创意经典落地运营 绿维文旅

国家发改委已联合国家林业局发布了《关于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推进林业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在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国家储备林建设、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林业保护设施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利用等5大重点领域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


《指导意见》提出5个重点实施领域:

一是林业重大生态工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天然林资源保护、“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建设、京津风沙源治理、岩溶地区石漠化治理等林业重大生态工程建设,以生产绿色生态林产品为导向,通过植树造林、防沙治沙、荒漠化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等多种措施,积极培育混交林,发展木本油料、特色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加快建成一批规范化生产基地,有效盘活森林资源等多种生态资产。

 

二是国家储备林建设。鼓励社会资本根据国家储备林建设的布局重点和目标要求,通过新造林、森林抚育、更新改造、立体复合经营等措施,着力培育大径级材和珍贵树种,营造生态稳定、结构优良、长短结合、高效集约经营的国家木材储备基地,增强高品质木材等林产品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三是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的交通、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垃圾及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兼并重组,充分发挥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各类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优势,通过规模化经营、市场化运作,推进林区经济转型发展。

 

四是林业保护设施建设。在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园区保护站(点)、宣传教育设施,交通和旅游服务设施建设,采取使用权入股、联营、租赁等多种形式参与保护地的经营活动,提高保护和管理水平,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生态服务。

 

五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及利用。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野外资源保护公益事业,探索引入专业民间组织新建或托管自然保护小区,在政府监管下发展民间自然保护小区(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野生动物园、野生植物园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增强生态保护宣传、科普、教育等功能。

 

《指导意见》还给出多个红利,增加林业建设项目对社会资本的吸引力:

 

一是社会资本投资建设或运营管理的项目,与政府投资项目享有同等政策待遇,不另设附加条件;

 

二是对社会资本参与的项目,按政策规定予以贷款贴息、减免企业所得税、享受森林保险保费补贴,降低林业PPP项目风险,增强项目收益能力;

 

三是创新金融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共同发起区域性林业绿色发展基金,支持地方林业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

 

四是改革人工商品林采伐限额管理,放活对集体人工商品林的采伐管理,实行林木采伐审批公示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供便捷服务。

 

五是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生态林等连片面积达到一定规模的,允许在符合法规等前提下,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开展观光和休闲度假旅游、加工流通等经营活动。

 

据介绍,国家林业局将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各地自愿报名的基础上,遴选4-5个省份,每个省份选择1-2个林业PPP项目,优先通过授予特许经营权、给予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开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建设合作试点。


这些试点项目与政府投资项目享有同等政策待遇。同时,还可以享受到贷款贴息、减免企业所得税、享受森林保险保费补贴等政策优惠及多种便利。


>>>>素材来源:发改委,由绿维创景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