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运营特色产业,实现"引-留-聚",打造特色小镇产业生态圈
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为引擎的泛产业聚集结构,特色小镇建设的关键在于特色产业的选择、培育与导入,绿维文旅通过“特色小镇开发运营平台”和“特色小镇孵化器”,提供特色产业孵化服务,把握特色产业发展路径,遵循特色产业选择六大原则,“横纵联合”与“内外合力”结合,培育和运营特色产业,实现从“引”到“留”到“聚”,从而推动特色产业集聚生态圈形成。
小城镇、小镇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对上承接大中城市的功能疏散,对下对接美丽乡村建设,是中国城镇化进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特色小镇的核心是特色产业,特色产业集聚则是特色小镇建设的重要支撑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研究城镇的产业特色,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减少产业支撑与城镇建设的滞后效应。
绿维文旅认为特色小镇要坚持“以产立镇、以产带镇、以产兴镇”,促进从小镇资源到小镇产业、小镇产业到小镇经济、小镇经济到小镇的发展,最终实现产镇一体、协调发展,为中国特色小镇提供持续健康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但特色小镇追求的不是面面俱到的全产业体系,而是聚焦某个优势产业,确保这一产业在小镇中的独特及主导地位,围绕其来打造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是激活小镇经济,促进小镇特色形成的重中之重。
一
特色小镇的建设重在特色产业培育
产业发展,带来的是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产业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城镇发展的背景与推动力。以特色产业本身为基础,在纵向维度上,往上向研发延伸,往下向应用、营销、管理、服务延伸;在横向维度上,与旅游、教育、会议等泛旅游产业广泛融合,实现全产业链聚集,形成小镇产业结构,从而构成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这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前提,但目前由于小城镇产业要素支撑不足,产业发展非常困难。
特色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长期居住型就业人口,泛旅游产业的发展聚集的是中短期流动性人口以及部分服务产业人口。人口的聚集必将产生生产、生活、休闲、娱乐、居住、教育、医疗等多种需求,由此便催生了商街、商业综合体、居住社区、度假社区、学校、医院、银行等系列生活配套设施以及公安、工商、市政等政府公共管理服务机构的产生,形成了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社会公共服务健全、城市管理人性、相关政策合理完善的宜居环境。
二
特色小镇发展首先要做好特色产业的选择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核心,国家与地方有关特色小镇培育政策中,均对特色产业做出了要求:住房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中要求特色小镇要有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向做精、做强发展,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兴手段,推动产业链发展思维,促进以产立镇、以产带镇。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中也提出:要坚持夯实城镇产业基础,挖掘本地最有基础、最具潜力、最能成长的“三最”特色产业,做精做强主导特色产业,打造具有持续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独特产业生态。可见,特色产业对特色小镇的发展至关重要。那么怎样进行特色产业培育呢?
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重要支撑,要经历科学选择、合理规划、核心培育,再到集群辐射,最终提升到产业品牌的发展路径。
产业选择——科学论证进行选择,重在尊重现实基础、尊重市场需求;
产业规划——把握产业发展战略,重在空间布局规划、分阶段发展目标;
产业培育——发展壮大核心支撑,重在龙头企业的招商和培育、产业链的打造;
产业集群——强化产业辐射带动,重在围绕特色产业“补链补强”;
产业品牌——增强特色城镇竞争力,重在产业文化和整体形象。
从整体上来看,林峰博士认为特色小镇的产业培育还应包括泛旅游产业的培育,旅游是通道,泛旅游是基于旅游通道所形成的各种“产业+”,以旅游消费需求为驱动力形成产业集群。在旅游产业融合背景下,依托于旅游产业并通过旅游产业的延伸发展带动产业群发展。
就特色产业选择而言,绿维创景认为,各级政府应尊重本地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特色产业领先发展,并通过产业规划进行产业导入与培育。
特色产业选择应满足以下四大要求:第一要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第二要接近市场;第三是关联性强;第四是易于形成规模化的结构。在特色产业的培育中,应应用集中突破的产业链思维,用核心产品带动产业链结构,再借由人才、技术、资金、开发、信息等资源的导入来构建全产业链体系,进而培育规模优势产业。
特色小镇的发展首先要做好特色产业的选择工作,目前全国各地“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乱象普遍存在,很有可能会产生恶性竞争。因此在产业选择方面,各级政府应以客观的眼光尊重本地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以敏锐的眼光和科学的思维把握产业发展前景;以超前的眼光突破传统深化改革,加强创新驱动,促进特色产业领先发展。
在城市主导产业选择基准理论的基础上,绿维创景结合市场与科学机制,提出了以六大原则引导的多层指标选择体系。
特色产业六大选择原则
适应原则——要与小镇发展相适应,做到因地制宜、适应市场;
特色原则——特色要明显,优势要突出;
关联原则——产业关联度要大,经济带动性要强;
创新原则——创新能力要强,技术进步要快;
生态原则——要平衡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需求原则——产业的现实市场需求要大,未来需求潜力可观。
根据以上六大原则,从产业本身发展层面及外部市场导向层面,给出了特色产业选择的七大指标体系——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关联度、技术创新性、产业特色性、产业环境影响、市场需求、外部支撑。根据该指标体系,采用专家评分法与客观数据赋分法,通过加权计算得到特色小镇各产业的总分,得分最高为最佳,最终选取出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
三
“横纵联合”“内外合力”结合,推动特色产业集聚生态圈形成
“集中突破”和“规模优势”是特色产业培育的两个基本发展思维。
“集中突破”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关键。小镇的特色产业选定之后,就要遵循特色小镇的培育要求,将主导产业做精、做强。先采取“集中”策略,重点突破,将战略的注意力集中于产业链思维上,挖掘深加工潜力,延伸产业链条,把特色产业逐步做精、做强,发展产业的核心优势。
“规模优势”则是特色产业稳定发展的保障。规模效益是在产业发展基础上,全面提高“低成本生产优势”和“低成本运作优势”,在产业研究、产业应用、产业服务、产业营销方面形成集群发展,在市场竞争中形成规模优势,保持竞争优势,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可以比作是特色小镇的线形核心,核心的重点在于产业主体项目的培育,在“选得准”的基础上还应重点突击,保障其“立得住”“长得大”。
“选得准”就是要找到符合产业的整体发展战略的最适合的项目/企业种子;“立得住”就是要重点培护,保证龙头项目/企业能够在小镇扎根,做到本土化运营;“长得大”就是要最优化成长,能辐射带动新枝,也具备良好的可持续发展效益。
产业核心产业链的完善发展,就要梳理产业链思维,强化产业链配套,营造良好的产业生态。
特色小镇的产业集聚不同于一般的区域产业集聚,特色小镇的产业集聚是要形成一个在核心产业支撑下的融研发创新、文化创意、成果转换、体验应用于一体的全方位立体化特色产业生态系统。“规模优势”主要有“横纵联合”“内外合力”两种实现方式。
特色产业的规模发展优势除了自身“纵向”产业链的壮大完善外,还要在“横向”完成资金、人才、科技、信息等高端要素的集聚,挖掘历史人文要素的集聚,充分体现特色小镇的创新导向,推动经济要素与人文历史要素的高度契合,融合产业链和创新链于一体,构建良好的产业生态圈,增强区域内生发展动力,从而保证特色小镇的特色化、创新化和可持续性发展。
特色小镇的产业发展不同于产业园区,更具有开放性和系统性。一方面对外通过与创新网络的连接,可以将最新的产业创新信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甚至创新人才源源不断的引进到特色小镇来,推动产业生态圈的实现。另一方面,对内通过协同机制推进特色产业创新战略平台的建设,不断完善特色小镇企业主体的创新合作交流机制,促进信息和成果的互通共享。通过内外合力推动产业生态系统的创新增长极。
通过“横纵联合”“内外合力”推动特色产业集聚生态圈的形成,进而将实现特色小镇产业功能、创新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旅游功能和现代社区功能的有机融合。
四
特色产业运营应实现从“引”到“留”到“聚”
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除了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还要有效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在 “纵向”、“横向”产业集聚的发展战略下,注重从土地空间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服务运营平台架构,从企业需求出发,匹配高效、便捷的产业服务,健全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格局,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
特色产业的运营服务是以招商运营(企业)为核心,融合了投融资平台运营(资金)、资源平台运营(技术)、人才服务运营(人才)、互联网服务运营(信息)等的一个多元化运营体系。
围绕特色产业的发展目标,完善政府主体、上下联动、激励推动的招商促进机制,开展全程跟踪服务。
一是建立项目引入评审机制。建立由牵头政府领导、招商、发改、规划、国土、环保、财政等多部门参加的招商引资项目联合预审会议制度,并对重大项目施行专题协调会的方式解决。
二是建立和完善项目促进机制。建立牵头人和各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重点招商项目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重点解决项目引进和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确保招商项目顺利落户。
三是建立促进工作监督机制。目的在于通过督查对影响落地和实施的人、事进行责任追究,并对创新工作思路行为进行鼓励,确保招商项目顺利落地。
依托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的合作,通过直投基金、政府引导子基金、产业基金等方式,打造产业发展金融平台,助力特色产业的产业聚集。一方面,为需要资金支持的企业,提供方便优惠的融资渠道和金融服务,助力企业发展,推动产业落地;另一方面,扶持产业研究领域,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从技术创新的角度,推动产业的发展。
确保公共资源交易公开、公平、公正,实现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专业化、效益最大化,应推进特色小镇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农村产权流转(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四荒”使用权、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农业生产设施设备、小型水利设施使用权、农业类知识产权等)、环境能源交易(节能减排技术等)。
人才是特色产业发展的智慧力量,应充分发挥人才在特色产业中的支撑作用。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搭建人才服务平台,实施“人才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做好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服务工作。
人才引进方面,可通过搭建人才引进交流大会,与高校合作打造人才库,并出台人才引进相关政策,推进人才的“落地生根”。人才培育方面,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特色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深入分析基础上,对产业发展下的人才新需求进行思考,从而针对性的对产业人才进行培养和提升。人才服务方面,各项配套和支持需同步,尤其是住房保障和福利待遇保障,可针对人才的贡献率设立人才扶持资金。
特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借助科技来动态跟踪规划、投资、建设、运营情况,搭建以产业大数据为核心的智慧服务中心。利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GIS技术搭建特色小镇网,为特色小镇规划、建设和运营提供智慧服务。
绿维文旅根植于10 余年的规划设计服务及多元化的合作伙伴的积累,通过“规划设计、EPC建造、旅游运营、投资融资、人才与培训”五大事业部和 “合伙、合资、战略合作”三大业务合作方式,汇聚数百家金融、投资、开发、运营及服务机构,以后端导入前端的方法,通过“顶层规划设计—投融资规划设计—全要素招商大会—建设规划设计—EPC建造—开业引爆经营—托管辅导经营—成功业绩移交”全程孵化模式,实现平台合作伙伴在旅游与特色小镇开发全链结构中的协同作战,完成交钥匙、交团队、交现金流的孵化服务,打造“旅游与特色小镇开发平台”,为特色小镇开发建设及落地运营提供全产业链全程联合孵化服务和一揽子解决方案,为特色产业的选择、培育和导入提供平台服务保障。
关注“绿维创景”微信订阅号,回复关键词“全域旅游、特色小镇、投融资”,获取更多政策、案例、研究等综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