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心城区扩大! 今后郫都、新都、温江、龙泉…也是中心城了

2017-07-02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

封面新闻特别报道组


7月2日

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召开


要赢得未来发展

站稳国家中心城市地位

积蓄冲刺世界城市的能量

成都将怎样壮大产业实力?

快戳图了解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

未来,成都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增强西部经济中心功能。力争到2022年制造业规模突破2万亿元,先进制造业占工业比重达50%以上,建成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城市。同时,加快构建产业体系。


重点支持 电子信息、汽车制造、食品饮料、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五大支柱产业提升能级,深度参与国际产业分工。


大力支持 航空航天、轨道交通、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优势产业领先发展、规模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增长的新支撑。


超前布局 人工智能、精准医疗、虚拟现实、传感控制、增材制造等未来产业,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


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新增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增强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竞争力。

 

大力发展金融总部

推动沪深交易所在蓉设立西部中心

在增强西部科技中心功能上,加快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能够促进创新资源高度集聚和合理配置。


从全国范围看,成都科教资源富集、科研实力雄厚、创新能力不弱,但高新技术产业产值仅为深圳的43%,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仅为深圳的26%。


未来,成都要把高校科学研究所作为城市最重要的战略性创新资源,支持各类创新主体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服务机构,共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标准联盟、行业协会,提升产业话语权和影响力。


在增强西部金融中心功能上,必须大力发展现代金融服务业,要大力发展金融总部,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力,推动各类金融机构在蓉设立分行、结算中心、资产管理中心等区域性、功能性总部,形成资金积聚效应。推动沪深交易所在蓉设立西部中心,做强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强化上市培育、项目路演、融资对接服务,力争2020年企业直接融资率达60%以上。


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城市

要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5亿人次

增强西部文创中心功能,是推动成都转型发展的新动力。


未来,成都要坚持“文创产业化、产业文创化”,通过文化植入、创意融入和设计提升,推动文创产业和制造业等重点领域融合发展。同时,打造一批历史文化街区、建筑群落、文化景观,布局一批文创示范园区、文创空间、文创社区(小镇),实现文创产业发展与城市有机更新同步推进。


在增强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功能上,要打开大门搞建设。成都是中国距离欧洲最近的国家中心城市,到法兰克福只需10小时,比京沪广深少2小时。未来,成都要争取将更多驻蓉机构升级为区域总部、功能总部或研发总部,大力开展以跨国公司为核心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建设,吸引协作配套企业汇聚。


同时,高水平建设国际门户城市,形成“一市两场”格局,实现年旅客吞吐量1.5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00万吨。成都国际铁路港远期设计吞吐能力达250万标箱、1900万吨散货,蓉欧班列已联接国内11座城市和欧洲、中亚腹地。


重塑产业经济地理
打造有机融合、良性循环的产业生态链生态圈

按照50年甚至百年计划推进“东进”

构建“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


坚持以科学规划引领城市空间优化,推动城市产业高点起步高位布局。高水平开展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按照“十字方针”加快推进五大分区战略规划编制,特别是把实施“东进”战略作为重中之重,着眼未来50年乃至100年发展,坚持产业分区、集约开发、集群发展,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重心东移,规划建设天府国际空港新城和现代化产业基地,开辟经济社会发展“第二主战场”。


谋划一批未来五年重点开发建设的重大功能性项目、支撑性产业园区及标志性示范片区,实现国家中心城市功能在市域范围统筹布局。高水平开展产业新城城市设计。按照产业先导、职住平衡、完善配套、塑造城市美学的原则,构建产业新城控制引导框架,加强色彩、天际线、绿化景观、建筑风貌等设计,实现城市与产业时序上同步演进、空间上分区布局、功能上产城一体。


为提升城市整体运行效率和综合价值,市委遵循城市发展规律,按照城乡规划法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决定打破圈层结构,将中心城区范围扩大至原一二圈层的11个行政区加高新区、天府新区,形成“中心城区+郊区新城”的空间层次,进一步疏解城市核心区非核心功能,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提高中心城区的外溢效率和辐射能力,带动全域均衡协同发展。 


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成都中心五城区(青羊区、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加高新区格局即将被打破。郫都、新都、龙泉驿、双流、温江等原属二圈层的行政区也属于成都中心城区了。


形成“五环三绕”高快速路网格局
市域1小时交通圈、成都平原经济区2小时到达


以重大功能设施引导城市产业布局,推动优势资源优质企业向城市功能区和产业新城集聚。


强化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格局。大力实施轨道交通加速成网计划,到2022年地铁运营里程600公里,实现22个区(市)县轨道交通全覆盖,基本形成半小时轨道交通通勤圈;到2045年全市轨道运营里程2450公里,线网密度达到东京水平。


强化高快速路网建设促进区域一体化发展。结合全市产业布局调整,不断优化市域高快速路网规划,到2022年形成“五环三绕”高快速路网格局,总里程达到2700公里,构建“东进”区域“5纵14横”高快速路网体系,形成市域1小时交通圈、成都平原经济区2小时交通圈。


强化公共服务配套建设。按照“先公建后产业”原则,围绕产业新城发展方向、功能定位、总体规模,有侧重地配套商务办公、展览交流、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设施,科学精准配套水、电、气、通讯等基础设施。


变“工厂成都”为“总部成都”
2020年实现主要产业本地配套率超六成


以产业链垂直整合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积极融入全球产业链高端和价值链核心。


产业链垂直整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要着力破解产业配套率不高、企业关联度不强、行业聚合力不够、产业税收外溢等问题,扭转“有企无业、有业无链”和“两头在外”的被动局面。


要着眼“补前端”提升就地配套率。以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目标,积极引进配套产业和企业,推动品牌商、制造商、零部件配套企业扎堆集聚,到2020年实现主要产业本地配套率60%以上,变“工厂成都”为“总部成都”。


要着眼“强中端”实行全链条布局。坚持中游突破、两端跟进,做强核心技术和重要环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产业龙头和关键配套协同发展,将上中下游企业“一网打尽”,把“微笑曲线”全流程留在成都。


要着眼“延后端”提高产业附加值。加强市场支撑体系建设,支持企业从金融服务、品牌策划、营销渠道、物流配送等多维度整合资源,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全国性交易平台,增强行业定价权、话语权。

长按二维码,关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