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川少年的“余震”十年

2018-05-01 杜江茜 华西都市报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642q2ufud&width=500&height=375&auto=0

三月初春,北川曲山,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内。


站在自己的巨幅照片旁,李阳已经长大。照片中,他为压在水泥板下的同学高高举起吊瓶,在频频余震和乱石飞溅中,这个彼时17岁少年是一动不动的“人肉”点滴架。



因为这张照片,很长一段时间,他都被称为“吊瓶男孩”。


2008年6月,在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组织开展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评选表彰活动中。他被评选为“抗震救灾优秀少年”,两年后,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


站在曾经的照片旁,吊瓶男孩李阳已经不是当年的模样


和李阳经历相似的还有王佳明,因为被评选为“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当年高三的他被保送至清华大学。


王佳明


时光荏苒,少年长大,再过两三年,李阳和王佳明就到而立之年。平日,他们从未主动对旁人提及,在那场举国哀恸的大灾难中,还是高中生的他们因勇敢参加救援而被表彰。    


高三的王佳明


——这是李阳和王佳明不约而同的选择。十年成长,他们早已不是被单薄标签的“吊瓶男孩”或者是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在他们的名字前,可以加上的经历有很多,是身着军装的战士、支教西藏的老师,也是一直爱运动的篮球手,拿到国奖的名校学霸。


十年之后,少年依旧,只是他们已能与这些“标签”和睦相处。毕竟,这不过旁人所看到的一部分人生,而更多的未来,则依然在自己脚下。  


生活



吊瓶里的药水一滴滴流进廖波的身体,因为被整块水泥板压住,他只能以斜躺的姿势静静接受。身旁轿车大小的巨石下,还有4名同学,在不断呼救。


余震频频中, 少年李阳站在废墟上为廖波举着吊瓶。


对视片刻, 他们没有过多交流。两个被灾难完全吓愣的少年,隐隐知道,要保存体力等待救援。远远地,有解放军官兵穿越乱石跑来,李阳举起手,大声呼救。


他没有注意,身后有相机,正将这个瞬间定格。


“后来?后来好多年哦,都叫我‘吊瓶男孩。’”坐在绵阳街头的米粉店,李阳随口道。


大三那年,李阳参军入伍


许是惨烈的记忆和身处的闲适宁静对比太过强烈,放下筷子,李阳眯起眼睛。


大学毕业后,李阳回到绵阳,去年,他拿出积蓄,在市区买了新房。努力工作、安居乐业,这位曾经的抗震救灾优秀少年,已长成大人模样。


同一时间。绵阳以南,成都市区,王佳明也从睡梦中醒来。转头,妻子还在安睡,怀孕四个月的肚子已微微隆起。


老北川的祭奠


他轻轻起床,来到厨房做早餐。中午一过,他就要回绵阳加班,然后等到下个周末再回来。


孩子出生后,王佳明想带他去老北川。十年前,那场持续几十秒的地震,瞬间让他所在的五层教学楼下陷变成三层,累累瓦砾砖石的一二楼,全是被埋的同学。


王佳明和同学徒手去刨那些沾满灰尘的砖块,将被压在上面的同学,用扯用抓,拼命救出。一个下午,47个学生用双手刨出二十多个同学。之后,他们自发修起从街道通向操场的“临时通道”,搬运遗体、安抚女生、向外转移——上一刻还在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全力冲刺,这一刻,活着就是最大的目标。


“佳明,你车票买好了吧。”客厅妻子的家常话打断回忆。周末阳光满室,端着牛奶和面包,王佳明走出厨房,“买好了,你再多睡会儿噻。”


如是这般,结婚生子、宜室宜家,这位曾经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即将迎来新的身份。


少年


在成为“吊瓶男孩”之前,李阳被北川县城的高山流水,养育成朝气蓬勃的孩子。他有一帮一起光屁股长大的发小,北川县城就是这帮孩子的游乐场。他们去县城职校的篮球场上打球,去小河沟里钓鱼,爬上小学后山野炊,遇到蛇,胆子大到一起用石头把蛇砸死。


少年不识愁滋味,对于未来,这群北川少年从未有过太多设想。当表妹巧羽悄悄告诉李阳,长大后想去上海交大读书时,李阳正专注于手头的“野豌豆”,那是一种掰开后能吹响的野草,“上海,应该很远吧。”他回应着。


大学时期的王佳明


王佳明的性情和李阳完全不同。从小,他就是一个沉默、内向而懂事的孩子。老家小坝乡巩固村,距离北川县城有两个小时车程。父母都是农民的王佳明,早早担负起帮衬家里的担子。每天放学后,他要照顾弟弟,去后山捡柴,早上出门前,还要把全家的早饭做好。


“那时我就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王佳明的小学和初中都是在村里和镇上读的。中考后,只有他和另外几个同学,一起考到北川中学。


在高中,王佳明玩命地学习,课间背单词和诗词。午休前做套理综卷子,晚自习下课后,还要在被窝里打着电筒看书。高三时,他已经稳稳占据年级前五。对高考,他定下的目标是中国石油大学,“当时不懂那么多,就觉得这个专业应该好就业。”


一个是澄澈无忧的家中老幺,一个是踏实懂事的农家长子。他们的命运,原本应该如同北川县城外缓缓流过的湔江一般,波澜不惊,却在地震的瞬间,被汹涌裹挟。


在5·12地震中,北川县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而位于县城老城南侧的北川一中,又是灾区中的重灾区。只用了短短几秒钟,这所重点中学的两栋教学楼就伴随着上千名师生的惨叫,轰然垮塌。


李阳回到老北川


李阳亲手在废墟中挖出了表妹巧羽,那个成绩很好梦想着去上海的女孩,她身上没有血迹,后脑有拳头大的伤口,数吨重的水泥板,把胸骨全压断了,“她那么怕痛,可最后这一下,都还没来得及哭。”      


“我们往外撤,也有人千方百计进去找。”王佳明的记忆中,有废墟在燃烧,袅袅青烟萦绕,漫天飞舞着寻人启事上,简单的名字和照片,是家属最后的细微希望。悲伤没有汹涌,更多时候,人们都在平静地寻找着,如同丢了一点东西般。


那时候,王佳明和李阳,都没有哭。


余震


2008年9月,地震后第四个月,王佳明进入清华大学。


在大学的头几个月,他几乎夜夜失眠,“闭上眼,全是地震时候的画面。”


余震,就在他心中。


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在几乎汇聚全国各省精英的清华大学,王佳明还是感到史无前例的压力。他所在的环境工程学院,同班就有好几位其他省份的高考前几名,还有各种竞赛冠军。上微积分课,自诩数学基础不错的他,在课前专注预习,可老师一节课能讲几十页,疯狂笔记后,王佳明发现,自己都看不懂记了些什么。


压力像是北川县城的山一样,影影绰绰。


在清华头两年,王佳明几乎是以高考冲刺的状态在学习。他记得自己刚从镇中学考进北川中学时,在全年级600多人里,排名274名。那时候,他告诉自己每次考试都要进步,这样的目标,同样延续到大学。上课下课图书馆,做题看书问老师,除了在国庆节去趟天安门,那两年,王佳明几乎没有离开过校园,他就像一块海绵,在清华园里拼命吸收着知识的养分。


第一学年,期末平均分达到80分以上。“很高兴,我发现学业没有想象中那么艰深。更确定了,只要努力,我也能在清华学下去。”


因为从小到大的责任感,王佳明觉得不能给北川人丢脸。因为是被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王佳明要求自己要做到能力的极限。


在大学,他是为同学服务的班长,是每年坚持献血的志愿者,是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履历完美找不出半点瑕疵。有同学戏称,他就是武侠小说里江湖名门中的大师兄,被当做掌门继承人,在匡扶正义的教育中成长起来。


“匡扶正义、为国为民也没有什么不对呀。”王佳明很疑惑,即使后来他看到了令狐冲、杨过一类的江湖游侠故事,也会坚持觉得,这些大侠们本质上都是至情至性有责任感的存在。


王佳明不觉得累,在清华头两年,他觉得自己更自信也更从容了。


大学时期的王佳明


而另一边,李阳也经历着自己的余震。


2010年,李阳被保送至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那是他表妹巧羽梦想的地方。同年,新北川中学在北川县永昌镇投入使用,漂亮的校园里,有他心心念念的塑胶跑道。


李阳从未主动向身边的同学提及地震的经历,在热闹精彩的大学校园中,那场悲恸绝望的灾难显得突兀。2011年,李阳被电视台邀请去录了一期关于地震三周年的节目,身边的朋友才知道,原来这个温和阳光的少年,记忆中有着地动山摇的仓惶。


开始有媒体联系采访,李阳都拒绝了。有次,两位记者在被婉拒后,锲而不舍地转悠在交大校园,一个校区一个校区的找,想要堵到李阳。


“我大学很宅,除了上课和图书馆,都不怎么出宿舍。”三天后,被记者“偶遇”的李阳,在惊异之余,还是接受了采访,内容依然绕不开“吊瓶男孩”。


“哟,我们的英雄少年都不参加活动呀。”——在清华校园里,朋友无心的一句打趣,也让王佳明的心咯噔了一下,在那样一个瞬间,疑惑像肥皂泡一样升起,“我是不是应该做得更好,才能对得起这份表彰?”


和解


少年思想的花园郁郁葱葱,也杂草满园。他们需要一个思想的园丁,来修剪余枝,修葺花园。


幸运的是,李阳和王佳明都找到了那位园丁。


2013年,正读大三的李阳带着自己的棱角和疑惑,离开校园、溯流北上、走进军营,在学叠豆腐块的被子、练习齐步走中,开始自己的新兵生涯。


“好像有个声音在心里告诉我,我应该这么做。”李阳记得地震中,那些绿色的身影带来的希望,在身边同学都开始实习找工作,留学递交材料时,他希望能在军队中,找到答案。


李阳喜欢站军姿和负重跑步,身体累到极限,心里反倒没有那么多声音。每次站军姿,一站就是一上午,他却在结束后,感到如释重负的轻松。到跑步时,就什么都不想,看着前方,蓝天、白云、大地,只要用力向着它们奔跑就行。


曾经,李阳很尊敬的一位长辈,担心他在光环中迷失,告诉他,不用纠结小东西,放大格局,追求大目标,彼时的李阳没有懂,却在军营中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


“何必要计较标签呢?真正的释然应该是平常心面对。”于是,某日,当战友们偶然得知李阳就是“吊瓶男孩”后,他坦然承认,并制作多媒体课件,在连队里给战友们讲述震后家乡的巨变。


大学时,王佳明坚持献血


不约而同的,王佳明在本科毕业后,选择去西藏职业技术学院支教。


那是离太阳最近的天边,白云低得仿若触手可及。每天,在布达拉宫前,会有朝圣而来的身影。


在这里,王佳明是老师,但他觉得,自己找到了同类。


“学生特别淳朴,他们学习的目的,就是想要回去建设家乡。”这样的心愿下,王佳明开设了一门主讲大学生活和求职规划的课程。他离开西藏时,学生哭成一片,王佳明深吸一口气,承诺道,“我们还会见面的。”


从拉萨回北京的路上,看着澄澈的天空,王佳明想到了微积分课程,曾感觉不管怎么努力都不得其法。可下功夫去磨,终会豁然开朗,所有步骤都清晰明了。


“如果不这样逼自己,不懂的还是不懂。”相应的,被责任感和标签所赋予的压力,已经转化成动力,而在这样的转化中,王佳明觉得收获到了更好的自己。


——他不是因为被赋予传递正能量的责任,而变得乐观向上的,恰恰相反,是自己的乐观向上,让他收获了正能量。


王佳明将自己的空间签名改成“做一个温暖的人”,这个曾经刻苦学习希望走出大山的孩子,在对未来的期许中,考虑到更多旁人,“能因为我们的工作,让身边的人生活得更好。”


幸福的普通人


如今,李阳和王佳明偶尔会约出来见一面


2018年3月,李阳回了趟老北川县城。整座城市,都已经固化在十年前的地震瞬间,如同博物馆一样,展现着噩梦一刻的场景


一栋楼嵌进了另一栋楼,倒塌的瓦砾巨石层层叠叠,没倒塌的楼房角度怪异地矗立着,广告牌上写着“四川省北川县茶楼”。


走在县城,李阳很平静,这是他长大的地方,有着关于过去的所有记忆。打篮球的职校,操场已经在泥石流中被填埋;操场出来就是网吧,他就去过一次;自家的二层小楼,就在三叔和小叔家后面,一到饭点儿,热热闹闹一大家子人。


小楼屋檐下,十年前的灯笼,如今还挂着。


往前走,曾经是北川县城最繁华的地方,国土局、公安局等政府部门外,还有文化宫、宾馆、两个小学和一所幼儿园,其中,李阳的小学母校——曲山小学,在地震中,407名师生遇难。


天气晴好,行走在小城中,有游客,也有曾经的北川人。他们在一脸平静中,跟着同行的人絮絮叨叨。


一位父亲一把抱起撒娇的儿子,“这是你的老家!”小男孩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似懂非懂地打量着。


也有曾经北川中学的女生带着男朋友回来。母校只余一杆红旗,女孩站在巨大的山体前,红着眼眶一遍遍重复着过去十年间设想过无数次的“如果”。


这个周末,李阳和王佳明约好,要在一起聚聚。相识至今,已有十年。说起印象最深刻的画面,他们首先想到的,却都不是地震。


在王佳明的记忆中,2010年夏天他回到家乡,在地震中失去孩子的小姨刚刚生下宝宝。晚饭后,一家人推着婴儿车出门散步,结果一出门,满大街全是婴儿车和不算年轻的父母。他们相互打着招呼,说着奶粉和玩具。


这个在地震中没有掉过一滴眼泪的四川男孩,当时就红了眼眶。


而对于李阳而言,原本在绵阳市区的中学里上学的表妹巧羽,突然转回北川中学,而后遇难。这一直是他心中过不去的坎儿,他想不通,成绩优异的妹妹为什么要回来。


直到很久后,巧羽的母亲将一本日记交给李阳,在她看来,这个和巧羽一起长大的哥哥,是最适合收藏这本日记的人。


日记中,有阳光下的花草、树木的倒影,也有女孩随意涂鸦的呆萌卡通人。还有,小小少女,用别扭又藏不住的语气,絮絮叨叨说着北川中学同年级的一个男孩。


那个男孩也在地震中遇难了——关于青春的秘密,都停留在了十年前的瞬间。



封面新闻记者 杜江茜 摄影 吴枫

猜你喜欢


◯ 支付宝将关闭银行卡功能?  ……看完我傻眼了


◯ 5岁男孩从15楼坠亡!孩子爸爸崩溃撞墙:都怪我


长按二维码,关注华西都市报官方微信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