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G20杭州神韵 | 道不尽浙派画,绘不尽乡土情

2016-08-31 任道斌 美术报

▲ 点击上方关注 美术报,分享美的一切



前言:84年前(1932年),林风眠一篇名为《美术的杭州》发表在《艺术丛论》杂志上。这篇文章梳理了过去、“现在”杭州的艺术成就:雕刻、浮屠、园林以及艺术教育,并展望了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言之凿凿,如今看来竟然确实实现了大半。

G20峰会召开在即,藉此,我们推出一组特别报道——“美术的杭州”,从良渚文明,到西湖画韵、浙派文脉、国美传薪、石窟绝唱、金石印学六个方面,展示美丽中国之杭州韵味,以飨读者。

第三篇来了——浙派文脉!









马远 梅石溪凫图页


奇幻的气候,气姿的山川,形成了物产的丰富,水产、疏果、稻米等成为两浙人民富有智慧的营养;四季不同的环境促成了人们思维的活跃。山川如画必钟灵毓秀,物阜民丰必艺文典雅。美丽富饶的浙江,还有着悠久的美术发展史。

上期古人笔下的西湖图,不知各位读者还满意否?卷中西湖美不胜收,今天,趁着历史的滚滚烟尘还未散去,让我们继续深入,前往下一站——浙派文脉。

萧悦、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黄公望、陈洪绶、徐渭、黄宾虹、潘天寿......他们的名字、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经历,你知道多少呢?且听,且看!



富春山居图·剩山图

黄公望

纵31.8厘米,横51.4厘米

浙江省博物馆藏


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

黄公望

纵33厘米,横636.9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人就在器物上刻下了古朴的动物图;而在5000年前,良渚人已经能制造精美的玉器饰物;东晋时,王羲之在绍兴的茂林修竹间写下了潇洒宕荡的《兰亭序》;元代时,黄公望在富阳春江沙渚畔画出萧散平和的《富春山居图》。

就画家而言,浙江名流辈出,三国时“佛画之祖”曹不兴,唐代画僧梵隆,宋朝的刘李马夏,元朝的赵子昂、钱选、王蒙、吴镇,明代的戴进、徐渭、陈洪绶,清代的金农、赵之谦、任伯年,以及近代的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莫不在两浙大地上为中国绘画史留下经典之作。


陈洪绶 晋爵图卷

(点击查看大图)


浙江人的热爱美术,还体现在收藏风气的不绝。明代的金华宋濂、嘉兴项子京,清代的钱塘高士奇、吴兴庞莱臣,近代的龙游余绍宋、南浔张葱玉,皆是彪炳史册的收藏家。

不仅如此,近代以来,仅杭州孤山一隅,就孕育了蜚声中外的金石书画团体“西泠印社”和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府“国立艺术院”。


夏圭 梧竹溪堂图页


明代,艺坛就有“浙派”之称。明人陆深还在《春风堂随笔》中,称当时“浙派”的代表人物戴进为明朝“第一画手”。到了明末,美术大家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指出,“浙派”的声名显赫,不仅在于浙江有为数众多的画家,还在于形成了独特的画风。

据日本的中国美术史专家玲木敬教授《明代“浙派”绘画研究》,当时“浙派”的成分,已不局限于浙籍画家,还包括受“浙派”风格影响的画家,以及流寓浙江的画家。从这个意义上看,“浙派”的影响已超越了地理的范畴。

清末民初的“海上画派”,其主要骨干和挂帅人物依然是“浙派”,像任熊、蒲华、赵之谦、钱慧安、任伯年、吴昌硕、王震等。


黄宾虹 浅绛山水


新中国成立之后,浙江绘画的发展又翻开了崭新的一页。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中央美院华东分院(后改名浙江美术学院)走出了李震坚、方增先、周昌谷、顾生岳、宋忠元等中青年教师为代表的人物画家。

他们弘扬国画优良传统,兼汲西画有益养分,深入社会生活,反映时代风貌,创作了《两个羊羔》、《粒粒皆辛苦》等形神俱美的优秀作品。


李震坚 在风浪里成长

纸本水墨 176.5×128.5cm 1972年


一时颓衰的中国画面目因之而有了新的气象,成为社会主义时代文艺“百花齐放”的象征之一,被世人称为“浙派人物画”而载入美术发展史册。

“文革”之后,以吴山明、刘国辉等为代表的学院派人物画家,继承发展“浙派人物画”与时俱进的学风,立足传统,不断创新,讴歌中华民族的振兴,反映改革开放的时代风貌,既促进学院中国画系的山水、花鸟、书法与篆刻专业的共同繁荣,又拉动了浙江绘画与美术的整体发展。


吴山明 造化为师

纸本水墨 200×100cm 1996年


浙江的美术发展,已与浙江私有经济、外贸经济、环境保护的发展一样引人瞩目,被称作中国画坛的“浙江现象”。中国画坛的“浙江现象”,不仅在于浙江中国书画创作的繁荣,还在于浙江中国书画理论研究的兴盛,学风的科学与扎实。

浙江著名的书画家大多有中国美术学院或西泠印社的学术背景,或为学者、教授出身,就是明证。他们酷爱浙江大地,酷爱浙派优秀传统,酷爱现实生活,以笔以墨抒写对浙江的情有独钟,和对艺术的孜孜追求。


马远 孔子像图页


马远 梅石溪凫图页


马远 石壁看云图页


马远 踏歌图轴


马远 溪桥策杖图页


夏圭 松溪泛月图页


潘天寿 小龙湫下一角

纸本水墨 108×108cm 1963年


黄宾虹 舟行西溪图

纸本 水墨设色  74.4×40.5厘米




往期链接

G20杭州神韵 | 以玉事神、藏礼于器,倾听良渚古人来自洪荒的“劳动号子”

G20杭州神韵 | 走过西湖烟云,且看古人笔下之美(附高清图)




  


 | 任道斌

中国美术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出处


||| |||
美术报官方微信
感谢有你一路同行
微信ID:meishubao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