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探道好渊玄的“宓境”书法

蔡树农 美术报 2021-10-24


“我,90后——曾宓书法题跋展”4月27日下午在浙江美术馆拉开曼妙的帏幕,展览分“人间正气”、“春景遐思”、“大智若愚”三大版块,整个展厅布置充满金石与水墨意味,传统现代相辉映。曾宓先生为此非常感谢浙江美术馆:“展厅效果很好,是我展览中最好的,我很满意。”




开幕式现场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朱国贤,中共浙江省委原副书记梁平波,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来颖杰,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葛学斌,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陈瑶,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柳河,浙江省文联原党组书记张浩,浙江省文联原党组书记、书记处常务书记田宇原,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鲍贤伦,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赵雁君,浙江省文联副主席麦家,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沈浩,以及本次展览的主人曾宓先生和女儿浙江博物馆曾莹。鲍贤伦讲话;家属代表曾莹答谢;柳河向曾宓先生颁发捐赠证书;朱国贤宣布展览开幕。



开幕式现场


全科医生型画家曾宓先生格调技巧当代一流的“宓境”之画符号性强,“营养丰富”,吸引无数“蜜蜂”,奠定了他在绘画界的地位。曾宓先生独具一格的书法创作也啸傲书坛多年,而他近期金石拓片题跋书法的“宓境”无疑会让真正懂书法史的人惊呼意外:原来书法不仅可以这样写,并且可以与金石拓片的“图铭”合二为一,成为既能指向内容形式,又能指向意象情趣的“美术创作”。没错,曾宓先生的书法自始至终都是美术的,如果缺乏这个认识前提,我们对曾宓先生书法的评价就一定只能是隔靴搔痒了,遑论客观。



“宓”是“密” 的初文,本义是安静的密室。《说文》:“宓,安也。” 曾宓先生现今的生活状态是深居简出,艺术状态亦是深居简出,不太喜欢热闹、不太喜欢出风头是他的“密室(秘色)”。但“密室”自有风景这边独好的桃花源,曾宓先生用心耕耘浇灌,灿然蓬勃。古典的每一幅经典中国画对空间和光线都具有相对程度的要求,曾宓先生秾逸清艳、温雅绵密的绘画十分注重这种效果的借鉴,其书法犹不例外。通过笔墨锤炼,于密不透风中凸显光线明暗和空间分割的“隔则深”是曾宓先生不可向外人道的超级本领。他的宿墨书法似乎来自黄宾虹影响,实际上他在黄宾虹的基础上远远迈出了拓展的步伐,砌起了瑰丽的别业,诚《诗经》大雅·卷阿所云:“凤皇鸣矣,于彼高冈。”




观展现场


学黄宾虹,固然要学他的技巧,更要学他晚岁的孤单、寂寞、执着,他的绘画是近现代画家里最接近艺术的自然的,却又最拒绝逼真地去临仿写生自然,终于变成超越古人、超越时人、超越个人的伟大画家。曾宓先生活学活用黄宾虹思想,反对“清一色”,在他的“宓境”书法内注射了满满的《易经》理念,躲进小楼成一统,“幽人贞吉,中不自乱也。”以“正脉”的书法立场观照会觉得他“玩得过火了”,在他恰恰是随便旁人如何褒贬,我自步步为营,我自“玩得深沉”,玩出肌理涵融、渍化凝神的“宓境”新天地——曾宓先生时常挥舞一下手,语调短促而有力:“书画书画,书法在前,画画在后,书法比画画重要。我要用自己的方法,自己的作品证明给别人看。”事实证明曾宓先生皓首穷经,焚膏继晷融入新的元素的“新书法”越来越走向成功的康庄大道,是“写付”给时代的书法宝典之一。清·刘熙载《书概》:“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贤哲之书温醇,俊雄之书沈毅,畸士之书历落,才子之书秀颖。”曾宓先生的画家书法另立法门,笔如流星,若用一个词形容,则可谓:渊玄,带点俏皮的、古香的、氤氲的、颜色的、立体的、“图—底”的、跨界的、洪荒的渊玄,“探道好渊玄,观书鄙章句”,众妙之门,玄之又玄,“禀玄元而陶衍”。





观展现场


禀玄元而陶衍的“宓境”书法是画家书法,也是书法之画,特别是这次金石拓片的题跋书法代表了曾宓先生壮士断腕、涉险求索的胆气、才气、真气,运思精微,襟灵莫测。他根据不同的拓片对象施以“各美其美”的真、草、隶、篆、行五体,刚柔相济、大小随机、浓淡无定;选择的词句内容往往出其不意,或长或短,或雅或俚,或游离或粘连,风情万种;“书跋”墨韵尽量映衬拓片“画面”的风格切换,松紧适度,密不忘疏,渍迹禅机;复配之以多姿多彩、工野叠加的“曾宓式派生印记”,奏响了古今交汇、奇正环抱、书“画”合卺的曾宓“宓境”书法,隐含一种追索意味的历史感。《墨经》:“力,形之所以奋也”,赏味曾宓先生充盈内力的“拓跋”,渊玄之外,爽然“大风起兮云飞扬”,不敢想象他已经是快九十的老翁了。



最后引曾宓先生女儿曾莹开幕式上答谢词的一节,可以豹窥曾宓先生艺术之外的人生真面目:“爸爸是个性急鬼,跟他说好3点钟的事,他保证2点半已经到场,心里急得上火,嘴上还不肯承认:慢慢来,不急不急。人家都是把自己的年纪往小里说,他却急着长大,强调福建人的虚岁是足岁上加两岁的。所以他在78周岁的时候急急忙忙办“八十初度”展,如今88周岁,就已经在说是90后了。还好他不知道四舍五入,不然到了95岁的时候,估计他要满世界宣布自己已经100岁啦!


他也是个糊涂蛋。帽子厚厚薄薄有几十顶,可偏偏自己最想戴的那一顶,总是找不到!年轻时路盲,每次去一个朋友家,都要兜好几圈才能找得到。有一天他很开心地回来,兴奋地说,哈,这下不会迷路了,原来他们家窗口上,挂着一只篮子!


因此,我特别想借此机会,深深感谢两位女士。一位是在我家工作了二十多年的保姆程丽琴女士,另一位是当了爸爸十年拐杖和耳朵的助手张长青女士。她们不是我的姐妹,却胜似姐妹,常年无休,风雨无阻,全方位悉心照料这个性急的糊涂蛋,解决了爸爸所有的后顾之忧,才能让他畅快地显露出老玩童的本色。他什么都爱玩,什么都会玩:从古玩,爬山,到打球,唱歌,以至于自己的作品,同样以玩的心态创作出来的。”



在《曾宓书法题跋展》上的发言


曾宓先生是一位享誉中国画坛的大画家,他以惊人的艺术创造力,不断推出一个个画展,实现着一次次的超越。今天《曾宓书法题跋展》在这里开幕了,承蒙曾先生抬爱,指定要我作个发言,这让我忐忑不安。我认真看了展览的作品集,在这里把我的学习体会向曾先生,向大家作个汇报,请求各位指正。


曾先生今天的展览是书法题跋展,是用书法写在金石砖瓦拓片上,于是话头不得不从金石学说起。金石学在宋代就是一门显学,士大夫们好古爱古,在正事之余做了一些收藏考证的工作。比较著名的有赵明诚、李清照夫妇的《金石录》,欧阳修的《集古录》等。他们在书中摹勒钟鼎彝器铭刻,再附释文于后,并尽可能简述该器的出土收藏经过,所属年代及遗闻逸事等。遇石刻文字,也必考其立石原委,时代更迭,及所记史实的始末。按欧阳修的话说,写书的目的是“为正史学之阙谬,以传后人。”(意在正史)我们现在还能见到宋拓,但并没有见到宋人直接在拓片上的题跋。清代是金石复兴的另一座高峰。清初一批文字类工具书的出现,是与金石学相关联的,比如《康熙字典》《字汇补》等等,是学人们对汉文字体系遭到损坏的自觉补救。清初的文人仍然没有把金石拓本作为一种单独的欣赏门类,很少有人在拓本上题跋。直到清中期翁方纲、黄易、阮元的时代,金石题跋的大繁荣开始了。题跋者不仅是有官员身份的文人,还出现了马起凤、六舟这样社会阶层的金石爱好者。不仅仅是金石题跋,还出现了双勾、颖拓、全形拓、博古画等各种形式。金石学开始由学问家的专利逐渐向审美价值方向转换。1904年西泠印社在杭州创立,提出了“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实际上接通了金石学问与书画篆刻艺术创作的血液脉络。当前的社会,关注欣赏甚至收藏金石砖瓦已成为热点,反映出社会对古老传统文化的热爱。其实真正研究金石学问的人只可能是一小部分专家,他们应该继续研究,传承并光大金石学的传统。同时如何使有可能走进千家万户的金石砖瓦拓片,更好地满足当代人的精神需求,拓片的题跋到了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刻。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曾宓先生以其不同凡响的艺术理念、艺术实践、艺术胆魄和艺术情怀,对金石砖瓦拓片的题跋做出了自己创造性贡献。我以为概而言之是:新在构成;强在水墨;胜在情怀。首先谈“新在构成”。曾先生对构成有自己独到的理解,写过《中国写意画构成艺术》的书。在这次书法题跋时,更是旗帜鲜明地提出“不求图文契合,但开构成新风。”构成是基本立点,拓片的古代图像也只是构成的一部分而已,书法题什么不受制于图像,书法怎么题才是更重要的构成问题。于是所有的作品都可被看作是红白黑三原色的组合试验,给人开合大气的整体性视觉冲击。图像的时代性故事性被忽略,书法不再是图像的附属而成为作品的主角,文字的大小多少只服从于构成的需要。作品集中所有作品都被统一标为“书法拓片”,这次展名定为《书法题跋展》,正是由作者的构成主旨决定的。构成是我们理解曾先生作品的重要通道。再说说“强在水墨”。曾先生办过几次书法展览,我也曾经应邀写过专题文章,我认为曾先生的书法不是书法家的字,而是画家的字,具有很独特的审美价值。他不斤斤于点画,又多用宿墨加水,形成水墨氤氲、酣畅淋漓的笔墨效果。运用于山水画中,那长篇的题字很难细读也无需细读,直接就是画面构成的一片墨色。这次运用于题跋,水墨淋漓的书法与斑驳的拓片图像出奇的相配,共同营造出模糊、含蓄、迷蒙的艺术效果。(如“孔子适周问礼图”“春似故人来有信”等最为典型。)最后说说“胜在情怀”。文字内容是表达情怀最直接的手段,由于作者不求图文契合,所以抒怀少了许多束缚。大国治理,新冠防疫,讲真话,学着傻.......人间正气,人生智慧、人性至情都从笔下涌出。当然不求图文契合,也不就是真不契合。比如在“长乐未央”瓦当下题写“人生一世,探索无止”,在“富贵”砖文上题写“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读毕让人会心一笑:人生的快乐在于探索,富贵之外还有更重要的善恶价值观,这是高层次上的契合呀。透过字里行间,一位至真至诚的艺术家人格形象宛若眼前。


宋陆九渊在《象山语录》中说:“六经注我,我安注六经”,如果我们把金石学范畴考据式的金石题跋比喻为“我注六经”的话,那么曾宓先生今天的书法题跋就相当于“六经注我”了。他“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万物皆备于我,有何欠阙”(陆九渊语)于是一种题跋“新体”横空出世了。对于传统而言既是创新,也仍然是一种传承。

 

鲍贤伦

2021年4月23日于杭州


部分作品欣赏


曾宓  鱼之乐  182×97cm 



曾宓  解读《西游记》  70×138cm 



曾宓  和而不同   70×140cm



曾宓  宠辱不惊   43×69cm



曾宓  讲真话   58×100cm



曾宓  凉风动水碧莲香   50×60cm



曾宓  孔子适周问礼图   28×70cm



曾宓  强者为王   34×54cm



曾宓  莫忘想   99×138cm



曾宓  人生老病,当以乐死   49×49cm



曾宓  大智若愚   186×65cm



曾宓  花是有情物   60×38cm



曾宓  慧则通,专则精   69×34cm 



曾宓  良知乃吾师   89×69cm



曾宓  马   182×96cm



曾宓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118×24cm



曾宓  听天由命不负心   46×34cm



曾宓  唯艺术不可以为伪   183×98cm



曾宓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114×23cm



曾宓  我忘吾作无为  104×35cm



曾宓  以智度劫   70×46cm



曾宓  谚语   60×24cm



曾宓  学着傻  140×70cm



曾宓  相知相眷   68×46cm



曾宓  只生欢喜不生愁   61×20cm





展览时间:2021年4月27日—5月11日

展览地点:浙江美术馆4、5、6号展厅

主办单位: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

                 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

                 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承办单位:浙江美术馆、浙江画院

协办单位:美术报



▼点击下图订阅2021年《美术报》



 摄影丨俞越 

 编丨lisa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聚焦香港·2021香港首轮春拍有何亮点

徐悲鸿画猫调侃徐志摩

减负还是增负, 中小学书法纳入考试之思

傅抱石的山水画、市场与造假

卷入八千万美元骗局的画家钱培琛

《书法》杂志第七届中国书坛中青年“百强榜”榜单在山西平遥隆重揭晓


你“在看”我吗?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