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松喦纵情笔墨写南湖

周惠斌 美术报 2021-10-23

  钱松喦(1899—1985)先生是我国当代山水画的领军人物之一。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与傅抱石、亚明、宋文治、魏紫熙等江苏著名画家,以“笔墨当随时代”为创作理念,继承传统,关注社会,围绕祖国各地如火如荼的社会主义建设,创作了一系列兼具中国传统特色与鲜明时代气息的新山水画,为中国画创新发展提供了经典范例。

  钱松喦出生于宜兴一个清贫的书香门第,自幼在以私塾为业的父亲熏陶下,学习诗文书画。后师从书画家胡汀鹭,研习“二石”(石涛、石溪),师法古人。新中国成立后,致力于探索并践行“画以载道”的笔墨内核,礼赞时代,讴歌生活,成为“新金陵画派”的中坚力量和代表画家,晚年担任江苏国画院院长。其作品构图疏密有致,笔墨浑厚苍茫,色彩绚丽明艳,感情含蓄内蕴,意境深邃广阔,呈现出别出机杼、匠心独具的艺术风格。

  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他以炽热的爱国情感、酣畅的艺术语言,围绕革命圣地嘉兴南湖,在不同时代语境中,以不同视角,反复描绘南湖、烟雨楼、“红船”等视觉符号及其精神内涵,是当时美术领域反映这一题材作品数量最多、时间最早、成绩最突出的画家,对推动红色题材美术创作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和示范意义。

  钱松喦最早涉笔表现南湖,可追溯到1957年。当年,画家在“旅杭过嘉兴南湖”时,曾留下一幅写生作品——画面中,以柳岸和系舟为近景,中、远景重点摹写著名的烟雨楼,这件作品后来被收录《江苏画家旅行写生集》(江苏人民出版社1958年2月)。1964年1月18日,他创作了一幅题为《南湖晚霞》的作品。画面上方,烟雨楼掩映于柳树丛中,下方勾勒了一条玲珑的小船(并非召开中共一大会议的那条画舫),这件作品如今仍布置在南湖烟雨楼内。1964年1月前后,还创作了一幅题为《烟雨楼》的画作,受到美术界内外一致称誉。此画以湖心岛上的烟雨楼为表现主体,绿树翠阴中,楼檐隐然若现,湖水的衬托下,烟雨楼成为连接南湖过往与未来的载体和纽带;远处坡岸则淡墨绘写,轻灵明快。整幅作品墨色氤氲,俨然一幅传统山水画,富于浓郁的文人意趣。

  此后,一画再画南湖及其烟雨楼,画面不断变化,内容愈发丰富,并有意识地开始刻画具有符号特征和象征意义的著名“红船”。同时根据画幅大小,钤盖下反映主流思想和时代旋律的“将革命进行到底”、“文艺为革命服务”等印章,如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南湖》上,同时留下了朱文“祖国万岁”、白文“大好河山”两印,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对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由衷热爱和赞美。

钱松喦  ‍南湖  国画 1977年

  1977年,时年78岁的钱松喦老当益壮,精心构思并绘制的《南湖》,堪称同类作品中的精美典范。画面上,“红船”虽未占据主要位置,但高居画幅上端,起到了点题立意的作用。近景柏翠松苍,柳绿桃红,呈现出春暖花开下草木蓊郁的景象,并以淡彩渲染,衬托出天际微明、旭日初升的氛围,寓意中国革命的前程焕然一新,如花似锦。中景描绘了一群少先队员,在拱桥上结队走向神圣“红船”。整幅作品一改传统山水画恬淡宁静的表现手法,采用纵深开阔的鸟瞰式构图,以南湖“红船”为重点,由近到远、兼工带写,虚实相间、动静结合,水墨圆浑、苍润沉郁,色彩明艳、充满生机;写实中见抒情,抒情中显立意,凸显出江南文人画的意趣和情韵。

  钱松喦先生自20世纪中期开始,20多年间,坚持将视线聚焦嘉兴南湖,不遗余力地通过“红船”追寻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从师古人到绘写江南生活、反映祖国建设,矢志探索传统山水画的推陈出新,构建了以“红船”图像为标志的历史语境、艺术意象和精神内涵,实现个人艺术风格、江南文脉精神和家国担当情怀的高度统一,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意识、创新精神和使命信念。


▼点击下图订阅2021年《美术报》



 编丨偲琪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央美、西美、天美等院校发布2021年艺术类录取线
招生丨具象雕塑高级研修班(第一期)
最终名单!中国美术家协会2020年度新会员名单
近400件作品呈现,成为安迪·沃霍尔
征集 | 缘结江南 西子再聚——华艺国际2021秋拍征集走进杭州!
夏日荷风丨《太液荷风图》赏析
招生|中国美院张爱国教授书法研修班
百年岁月 光影记忆——跟着中国电影学党史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