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眼万年| 300余件文物,展现山西古代文明精粹

美术报 2021-10-21


纵观历史,华夏文明具有独特文化基因和自身发展历程,始终一脉相承。

山西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因相对封闭的特殊地形,遗存的古代文物,无论是地下还是地面,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在全国都是首屈一指。



10月8日,“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开幕式暨春秋蟠螭纹铜鼎入藏清华大学仪式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举行。展览由清华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共同主办,以“文德幽明、瑞节信玉、道生器成、万流归一、汉唐奇迹、画妙通神”六个单元,展出山西省11家文博单位共计300余件古代文物,其中一级文物达半数以上,时间从旧石器晚期至明代跨越一万年。


春秋蟠螭纹铜鼎入藏清华大学揭幕仪式


开幕仪式现场还举行了春秋蟠螭纹铜鼎入藏仪式,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复明、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旭、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共同为铜鼎揭幕。据了解,“春秋蟠螭纹铜鼎”为国家二级文物,经国家文物局特别批准,由山西省调拨清华大学入藏,将成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重要馆藏,用以开展专业研究和文化交流。


春秋蟠螭纹铜鼎


据了解,清华大学与山西省自2016年双方签订省校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在平台建设、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人才培养、战略研究等方面进行了深度合作,取得积极成效。2020年10月20日,山西省党政代表团在清华大学学习考察,举行工作会谈和项目签约仪式,开启省校合作新篇章。

此次,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以省校战略合作为契机,清华大学联合山西省文物局,在清华大学校庆110周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馆5周年之际,特举办“华夏之华——山西古代文明精粹”特展。



展览主题定为“华夏之华”,其中第二个“华”字寓意深刻。其一,华,花也,美好,亦可借喻西阴文化之“花”。其二,华,精华,华夏文明的精华。其三,《书·舜典》记:“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孔传:“华,谓文德。言其光文重合于尧,俱圣明。”华就是文德,即礼乐教化,与帝尧相关——传夏族兴起于晋西南,“尧都平阳”,即今山西临汾,有学者将陶寺遗址与之对应。

通过精选的相关文物,以实物的证据,呈现辉煌的山西古代文明,无愧是华夏文明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优秀代表,不仅让观众们真真切切地感受“华夏文明看山西”,更是激励所有清华人牢记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展览将展至2022年1月9日。


文德幽明


作为中华文明发源地之一,山西境内有着丰富的史前文明遗迹。在本次展览中,主要介绍了旧石器时期的丁村遗址、仰韶文化中期的山西夏县西阴村新时期时代遗址(又名为“西阴文化”或“庙底沟文化”)、仰韶文化晚期的中原龙山文化遗址等。在《书·舜典》中有“华,谓文德”的典故,而“文德”又代表礼乐教化,因此策展团队将本单元命名为“文德幽明”,表现了山西在中华文明的诞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西阴文化庙底沟文化 单鋬彩陶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陶寺文化 釜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西阴文化/庙底沟文化 彩陶罐


瑞节信玉
第二单元展出的多为龙山时代玉器,种类有钺、带孔石刀、璧、环、琮等,种类繁多、制作精美。最引人注目的是展厅中部展出的线刻神面纹玉戚,它代表了该龙山时代的工艺水平。


龙山时代 线刻神面纹玉戚(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龙山时代 玉神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西周 人首神兽纹玉戈


道生器成


由史前进入夏商周时期,我国的青铜器制作进入了最繁荣的阶段。展厅内大量的青铜器昭示着该时期工艺水平的高超、审美的优越。同时,这些或厚重、或精巧的青铜器也向世人宣告了华夏礼制的构筑。

商晚期 鸮卣(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商晚期 兽面纹龙首提梁卣(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商晚期 龙形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西周 晋侯鸟尊(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西周 兽形觥(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春秋 青铜壶与青铜鉴(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万流归一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多个民族互相影响互相融合的趋向,而在一千多年前的山西大同,由鲜卑族建立的政权更是直接掀起了民族大融合的高潮。这一时期的本土思想和文化艺术与异域文化发生了激烈的碰撞,不仅留下了极具特色的时代印记,还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虽然时代不断改变,这种文化交融的状态却一直在山西留存。这一单元精选了汉代到明清各个朝代有代表性的文物,观众们可以看到古代山西文化在时代的河流中演变的景象。


汉 陶傩偶(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汉唐奇迹


在民族文化融合交汇的魏朝,佛教艺术逐渐从南亚次大陆东传,并在中国本土形成了闪耀夺目的新面貌。北魏时期开凿的大同云冈石窟造就了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北齐 菩萨立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东魏 石雕菩萨立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唐 石雕菩萨立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唐 石雕释迦头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展览现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展览现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画妙通神

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说“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中国古人不仅对佛像、道教的神仙形象有着敬畏之心,也期望绘画能够通达神灵。


展览现场(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提供)


北齐 太原市王郭村娄睿墓出土壁画鞍马游骑图

▼点击下图订阅2022年《美术报》



 编丨yy 综合整理|清华大学官网、网易新闻  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广告、商业合作等联系小编微信号:L215337 
往期专题 (点击标题直达)
略论吴昌硕篆刻风格及其印学思想
剧透丨VR、iPad、动态捕捉技术……从艺60年的王冬龄将如何“从头开始”
赏析丨菊香沁石
94年小伙的泼墨式作品被2000万人强势围观!
嫌钱少,这位艺术家竟然“拿完钱跑路”!
国庆看展| 35件《兰亭序》拓本与越中金石拓片同展,到绍兴读“金石佳好”
千年风烟载风华

由于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

不想错过精彩内容常点“赞”和“在看”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