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大罗山摩崖题刻 青山巨石中的温州记忆

2017-04-16 温州大罗山综合管理办公室

唐德宗时期,温州郡守姚揆在仙岩翠微岭石壁上题刻的“仙岩铭”。

南宋嘉熙戊戌年(1238年),南宋太师高世则之孙高彦芳在梅雨潭外南向的巨石上镌刻的唐代诗人的诗《同诸友游仙岩》。

民国时期,时任瓯海道尹的沈致坚在仙岩梅雨潭外岩石上镌刻的“洗眼来”摩崖题

刻。

民国时期,瓯海道伊的张宗祥在梅雨潭石壁上题刻的“飞白”。

清同治年间,仙岩寺住持寿石在寺庙西边狮山脚岩壁上题刻的“流米岩”。

明嘉靖进士、广东按察副使王叔果辞官隐居大罗山,在华阳洞洞口题刻的“罗阳洞天”。

龙湾永中郑宅村东首“横山”山坡的岩石上有“第一山 米芾书”的摩刻。

遍布大罗山上的摩崖题刻,有文字题刻,也有石刻造像,主要分布在瓯海茶山五美园、茶山卧龙潭、仙岩梅雨潭、化成洞周边,以及龙湾瑶溪。这些不同年代的摩崖题刻,穿越千年时空,或天然意趣,或气势恢宏;或咏唱山水之美,或表达生活感悟,或祈求国泰民安,或纪游记事。

大罗山摩崖题刻是一部凝固的温州人文历史长卷,每一幅题刻的背后,都连着许多历史人物和故事。

仙岩梅雨潭摩崖题刻:

历代名人共赴梅雨潭之约

仙岩是大罗山摩崖题刻最为集中之地,已经发现并考证的摩崖题刻有35处,主要分布在梅雨潭景区和化成洞周边,在梅雨潭附近的就达25处,几乎都是历代文化名人咏唱仙岩山水之美的题刻。

仙岩灵秀的山水风光吸引了历代名人,他们寄情山水,把自己的才思摩刻,留存在天地间。

6月26日上午,我们踏访仙岩梅雨潭。翠微岭上青苔斑驳,内侧峭壁上刻着“乐寿”两字,而边款刻有“南昌齐柯鲍槐立”两行字。

“乐寿”两字出自《论语》: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仁者乐,智者寿。《瑞安县志》记载:齐柯字文则,号应川,一号恒省,明江西南昌人,嘉靖三十四年中举人。万历五年任瑞安知县,为解决地方旱涝灾害,曾主持竣深塘河工作,并筑拱瑞山,于其上建文昌阁,成为一处风景名胜。

倚在翠微岭外侧的栏杆上,听着潺潺流水声,欣赏峭壁上的“乐寿”两字,阳刻的“乐寿”敦实厚重,阴刻的边款秀气古朴。这位执政有为的明代瑞安知县,不也是一位在山水间汲取为人为政智慧的智者仁者吗?

走过转角处,迎面一块石壁上,是姚揆的《仙岩铭》。姚揆曾任温州郡丞,善诗文,好游山水。姚揆在任期间多次到仙岩畅游,于唐德宗贞元元年(785年)在此地留下石刻《仙岩铭》,成为名赋,收录于《全唐文·九零一卷》,流传千古。

这首《仙岩铭》题刻,通体瘦硬楷书,骨骼清高。“维仙之居,既清且虚;一泉一石,可诗可图”,仙岩山水的灵秀气韵尽在其中。

山岭蜿蜒入。高彦芳补刻方干的诗的摩崖题刻就在林间一块朝西的巨石之上。诗行楷书直刻:“方知激蹙与喷飞,直恐古今同一时。远壑流来多石脉,寒空扑碎作凌澌。谢公岩上冲云去,织女星边落地迟。聚向山前更谁测,深沉见底是澄漪。”跋刻:“仙岩名山留题少,得方干呈陈明府诗,恐年久而无传,与住山久老言命工磨崖刊之。嘉熙戊戌十月一日峭壁,高彦芳书。”这首诗很有气势,写出了仙岩山水的奇美雄壮。

左前方的一块上,篆书直刻“洗眼来”三个字,边款“黄冈沈致坚题”。沈致坚是湖北黄冈人,民国十二年至十四年(1923-1925)任温州瓯海道尹。茶山五美园有其摩崖题刻“顾公洞纪游”。“洗眼来”这三字值得玩味寻思。

向着山石堆簇的山涧旁寻去,摩崖题刻“通玄洞”三个字就在前方洞口上方岩壁上,通过曲幻奇异的通玄洞,就到了梅雨潭了。这里是梅雨潭摩崖题刻最为集中的地方。

朱自清散文《绿》中描述:“抬起头,镶在两条湿湿的黑边儿里的,一带白而发亮的水便呈现于眼前了”。我抬起头,这“湿湿黑边儿”周边的岩石上满布摩崖题刻。

观音洞右侧面东巨石之上,同一岩面共有三幅题刻,居左为“梅雨潭”三字,篆体直书,刻工精细,笔触优美。在“梅雨潭”字右,刻着“同治九年秋八月,同游为江都郭钟岳外峰,甘泉易朝晋小湖,仪征方锡九雨林,方观国少农,钱塘诸乃方嗣香,太平胡寅琴舟。郭钟岳题名。”

这是郭钟岳携友同游梅雨潭的题刻。郭钟岳字叔高,号外峰,江都(今江苏扬州)人。清同治年间,曾任温州司马,年间任温州同知,光绪十九年代理乐清知县。工诗词,能鼓琴刻印,精书法,各体皆妙。在温州期间写下大量的竹枝词,并于同治十一年刊行《瓯江竹枝词》,著有《东瓯竹枝词百咏》、《东瓯小记》等。

郭钟岳题名摩崖的右边,是潭用谏诗刻,草书直写四行:“古岩岩下旧栖贤,岩上排云潄玉泉。水落悬崖仙路在,满亭风雨送流年。嘉靖庚戌岁暮秋之吉,双台潭用谏书。”潭用谏是明嘉靖四年举人,嘉靖二十六年至三十年任瑞安知县。

三幅摩崖题刻,共存于一块岩石上,不由让人心生感慨,这梅雨潭是以何种美丽吸引着历代名人来赴她的美丽之约。

“湿湿黑边儿”的岩面上,满目也全是题刻。梅雨瀑洞口左边岩面上刻着“别有天”。右边岩面上,下方正楷横书刻着清同治九年澜题的“四时梅雨”。其右上方刻着同治九年十月周柄题的诗:“我入仙岩境,名山已薄云。法雷终古响,梅雨四时纷。瀑洒龙须湿,峰尖马耳分。楞严曾伏虎,灵迹久传闻。”

“别有天”里的“四时梅雨”,丝丝飘洒,晶莹了人的身心。走近梅雨瀑,探出头去,发现梅雨潭边的峭壁上,摩崖题刻更是壮观。梅雨亭下的悬崖峭壁上,错落着四幅题刻,分别是最上方的明嘉靖年间任瑞安知县的羽泉题的“飞泉”,二字楷书横刻,厚实又不失灵秀。在“飞泉”下方偏左,是民国廿三年任浙江省保安司令的竺鸣涛楷书横刻的“白上”。仰头看飞落的梅雨瀑,仿若一条白龙从碧潭中腾空而起,这四字契合着山水意境,互为增辉。

“白龙飞上”摩崖的左下方,楷书横刻着“梅玉”二字,这是明崇祯五年任瑞安知县的李灿箕所题。就在“梅玉”的右下方,直刻着六行:“嘉靖庚申正月望前三日知府宋守志通判杨岳到此十月廿三日推官徐珪亦到”。在梅雨潭正前方巨岩背阴处,也刻着四幅摩崖题刻。最上面就是明代王叔杲书的“喷玉矶”。

色彩缤纷的凝灰岩上,这些题刻瑰丽中透着古朴,典雅中不失厚重,平添山水之内涵。

茶山卧龙潭摩崖题刻:

与龙有关的祈雨传说

茶山卧龙潭是大罗山摩崖题刻较集中的一个分布点,卧龙潭四周有“卧龙潭”、“龙街”、“岩”、卧龙潭祈雨纪事以及观音造像等摩崖题刻。

明万历《温州府志》第廿三卷“永嘉”条载:“县郡南,大罗山,名茶山,上有龙潭,下有五美。”又卷廿《永嘉县志》卷二《地舆记》中载:“五美园,山产茶,颠有龙潭,其水不涸,天旱祷之常应。”由此可见,卧龙潭在明、清时,已是游览胜地,也是古时天旱求雨的地方。

卧龙潭在大罗山之巅的卧龙峡谷中。卧龙峡谷山高林密。6月27日上午,我们踏访卧龙潭摩崖题刻。建于上世纪的游步道已经给山洪冲毁,恢复原始状态,我们只好遇岩攀岩,遇树攀树,遇水涉水而过。

艰难前行半小时,见前方有一巨岩高高耸立溪上,岩石上部呈三角形平坦如戏台,卧龙潭就在这高高的岩石下面,绕着巨岩内侧下行数步,同行的茶山王学钊老先生指着巨岩一侧石壁说:“卧龙潭摩崖题刻就在这里。”如果不是他提醒,旁人还真不易发觉,因为千百年来它与四周的景物已浑然一体。苍岩上,爬山虎的绿影中,“卧龙潭”三个字楷书古雅苍幽,每个字高约80厘米,宽有1.4米左右,左上角刻有“大明嘉靖己亥秋月”,右下角刻有“湘东郝守正书”。

岩下有一石洞,内有砖砌的小龙宫一座,今已荒废。循岩攀树而下,有一狭长的石潭,潭水清碧,此即卧龙潭。潭西向岩壁上刻有“龙街”二字。潭东群岩横铺竖立,聚成一个空间,仿若龙宫,两旁岩石皆成赭色,显得富丽堂皇,底部岩石青、白、赭相间,如龙爬过的痕迹,乡人称之为“五色龙街”。

“龙瑞岩”的摩崖题刻在卧龙潭的南向,沿一侧山林上去,有巨石如剑指天,上刻有“龙瑞岩”三个大字,下刻有“明嘉靖己亥郡守郝守正为茶山项进士璮题”长款五行小字。题刻苍劲有力,功力深厚。

“龙瑞岩”题刻下方,一个数十米高的巨岩上,就是卧龙潭祈雨纪事题刻。岩上刻有“皇明嘉靖己亥秋七月甲午。温守湘东郝守正,偕僚属无亭彭师友、居奇詹宽、永嘉尹贞庵季丕显祈雨到此。山有卧龙潭,岁旱祷辄应。傍有奇石,书以纪灵异,且志岁月。时茶山项进士璮来访并记之。”左下刻有小字:“都民项涧帮缮刻。”

卧龙潭祈雨摩崖题刻东向的一座高耸石峰的岩壁上,刻凿有半圆形的石窟,中刻有观音像。高约80厘米,宽约60厘米,由于年代久远,青苔遍布,石刻更显古朴。卧龙潭为古时祈雨之地,古时祈雨由此上山,山险,凿观音像以求平安。

卧龙潭的摩崖题刻的主旨是一致的,那就是祈雨。其中有三处刻有“明嘉靖己亥”的题写时间和“湘东郝守正”的书款,郝守正,明嘉靖十七年(1538)任温州郡守,湖北蕲州人。永嘉场项乔(明正德己卯1519年进士)《东瓯私录·赠郡侯湘东先生入觐序》记载:“在任以来,清心寡欲,黜汰崇俭,未尝过求于属邑,饮食衣服朴素如未第时,已能风示一郡,而率之以身。”可见郝守正是勤政爱民的父母官。因爱民,才有“明嘉靖己亥秋七月”至茶山卧龙潭为民祈雨之行。

大罗山古名“泉山”,久旱,别处干涸,唯此山泉不歇,这泉就是卧龙潭,古人视为神潭,求雨都来卧龙潭。

这些题刻经考证,不是郝守正手书,而是茶山的徐仲纲为其代笔的。据茶山《泉川溪滨徐氏宗谱》载:“徐仲纲,字舜举,生子三女一,幼悟经史,诗入李杜,书得钟王。郡守郝守正祈雨卧龙潭,命书‘卧龙潭’、‘龙街’、‘龙瑞岩’字额,并记文于高岩,大加褒赏,谓先时东溪姜立纲以书法名当时,公其似之,遂名其曰:仲纲。”一个平民能得到温州郡守赞赏并代他写字,并赐名“仲纲”,这在当时是无比的事情。

永中峰门摩崖题刻:

记录温州史上最大水灾

在龙湾永中坦头村峰门山南向一条山岭约60米高的山埂上,摩刻着“乾道二年水满到此”,上还刻有船型图案。这是温州最珍贵的水文记录。它的存在,证明温州史上最大水灾的真实性。

“乾道二年水满到此”摩崖,隶书摩刻,字高有12米,宽80厘米。船型图案高40厘米,宽40厘米。“乾道”为南皇帝年号,乾道二年即1166年。

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孝宗乾道二年(1166),饥,至八月十七日,飓风夹雨,申酉益甚,拔木飘瓦,人立仆,市店僧刹摧压相撞。夜潮入城,沉浸半壁,人多上木升屋以避,俄而屋漂木没,四望如海。四鼓风回潮退,浮尸蔽川,存者什一。其居山原者,虽潮不及,亦为风雨摧坏,田禾无收。瑞安、乐清、平阳皆然,民啖湿谷多死。

《瑞安市地名》称:旧志载:“宋乾道二年大水夜半入城,民多淹死,仅仙岩赖姓及大镬万姓存焉”。

民国《平阳县志》载:乾道二年八月十七日,大风雨驾海潮,杀人覆舟,坏庐舍,漂盐场,田禾俱尽。

这些史料,记录了乾道二年大水的情况。峰门山面临东海,当年水位上升至峰门山,才留下“乾道二年水满到此”摩崖。与峰门山摩崖相呼应的,有茶山潘山村的一处山坡石壁上,至今还个据称为当年用于撑篙系船的窟窿。传称乾道二年大水,整个温州城淹没时,唯居住在潘山(原称泮山)一木一谷两个姓氏人家因地势高而幸存。如今,翻阅茶山人家的家谱,木和谷姓确系原住民。

这幅摩崖题刻的存在,告诉后人那段历史的真实存在。

据载,乾道二年温州灾情发生后,温州知州刘孝韪一面会同司农少卿弼,将5万石存谷分赈灾民。同时飞书京都临安(杭州)。但并未引起朝廷关注。直至时任国子监丞的永嘉郑景望(伯熊)会同在朝的同乡联名上奏后,九月七日,大水过后第20天,孝宗才下诏救援。后又于九月十一、十二日连下二诏。派掌管财政的塘瑑会同掌管浙东粮市的宋藻、知州刘孝韪赈灾。提前释放服刑人员,增加救灾劳力。朝廷又令内藏库支钱二万贯,修复温州堤塘陡门。但一年后,知州刘孝韪因“不能收葬被水死之人,使骸骨暴露”,遭弹劾并免职。

这次水灾后,温州城“所余黎民靡有子遗”,出现了严重的人口危机。唯一的办法是“奉诏徙福建民实其郡”。于是引发了福建民众迁入温州的大潮。据《温州志人口》中介绍,知州知府传檄福建,要求移民补籍。此后几年内,大量的闽人相继入温补籍,繁衍生息,形成继唐末五代之后的又一次移民潮,也是温州历史上,闽人入温规模最大的一次。

温州人去翻翻家谱,有多少的先祖是来自福建的?确实很多。这幅摩崖题刻,成为温州最珍贵的水文记录,真实记录了温州史上最大的水灾,更维系着温州人的根源。

站在峰门山上,手指轻轻滑过“乾道二年水满到此”和船型图案,800多年前那个夜晚的惊心动魄,那份家破人亡的哀伤,仍能触动你我的心灵!

大罗山摩崖题刻的温州人文历史,何其厚重,何其瑰丽,它是一部凝固的温州人文历史长卷,有待我们去打开细细品读,去进一步考证,更有待我们去保护,去珍惜。

(作者:周吉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