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超越输赢,从权力斗争的模式中跳出来

2017-12-26 王道管理 良心学堂

战国时,赵襄王向王子期学驾车,学了没几天就自觉有成,甚至要求和王子期比赛。王子期哭笑不得,无奈只得答应。

两人比了三次,赵襄王每次输了都要换马,却仍旧次次都输给王子期,输得还很惨。

赵襄王很不高兴,他抱怨道:“你是不是藏私了,否则怎么可能会是这种结果。”

王子期非常无奈,他辩解道:“驾车的方法和技巧,我确实已经全部交给大王了。然而成败很多时候并不在技术的优劣高低,而在于你运用这种技术的心态和方法。

一般来说,驾车最重要的是人、马、车的配合和协调,驾车人需要做的是沉下气专心控马,‘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但大王您呢,稍有落后就拼命催马,或有超前也不住回望,生怕我赶上去。其实这种远程比赛,时而在前,时而落后,都是很正常的。然而大王您把心思都放到和我比输赢上,哪还有心思去控缰调马、驾好自己的车呢,连自己的车都驾不好,又何谈要赢下比赛呢?”

管理情境

他比我考绩差,为什么比我先升迁?

某部门有两名业务精英,连续多年都是考绩甲等,能力不分伯仲。这年考绩结果出来之前,员工甲找到主管。

员工甲:主管,我已经连续三年拿甲等,今年给我乙等就好,不要给我甲等。

主管:这个小伙子了不起,不只业务能力不错,还会考虑到别人,尤其考虑到我的立场。不过这次算作我欠他一次,以后有机会一定给他弥补回来。对了,好像最近就有一个升迁机会,不如就给他吧。

员工甲成功升职加薪,“一直考第一、从未被超越”的员工乙特别不理解,就去找主管。

员工乙:主管,甲明明没我做得好,这次还只拿到一个乙等,为什么最后竟然是他先升迁?

主管:他拿甲等才拿了三年,就主动让出来了,而你呢,你算算你拿甲等拿了多少年,你知道有多少人在我这里说你的不是吗?如果不是我一力压着,你早就做不下去了。

易经管理智慧

把分内事做到极致:超越输赢,反求诸己

王子期说:“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王子期提出一个成功的基本原则:先把自己做好,先把分内事做好,才有资格谈胜败输赢。毕竟,水到,才能渠成,水还到不了,便要求渠成,那怎么可能?所谓“尽人事,听天命”,只有真的能极尽人事,才有资格谈听天由命啊。

《礼记·射义》中也提到:“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易经》蹇卦也告诉我们,你必须勉励自己,这是个长期的奋斗,所以必须要保持体力,必须要不断地跟自己去对谈,进而自己去调整自己,提升自己的品德,才能够最后坚持到底。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如此。

总是把眼光放到对手身上,格局未免太小,更是颠倒了本末轻重。同时,杂念太多,执念太重,难免忽略了去思考怎么做好自己,甚至很容易把主要的目标也忘到脑后。

要做事先做人:以让代争,留人余地

一般来说,太执着于输赢的人,是非常不讨喜的。

别的不说,什么都要争,最后肯定迷失,不知道自己争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争,而且给人一种恶劣的印象,使大家提高警觉,甚至于联合起来,一点机会都不给你。

所以,太会争、太喜欢争的人,经常什么都争不到。对于输赢,一方面中国人讲求看开,讲求心态上的超越;另一方面,不得不争的,中国人便以让代争,崇尚君子之争。

什么是君子之争?

孔子是这么说的:“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表面上看起来,孔子是说大家要有礼节,不得不争也要先作揖谦让一番,争斗完还能一起喝酒。实质上,这是在说竞争的心态和竞争的文化,要以与人为善的心态去与人争,这样赢了就会给人留余地,输了也不会太多怨气。即使不得不争时,彼此都能不伤和气,企业或者组织自然其乐融融。

曾仕强教授语录

中国人主张“尽人事以听天命”,便是看开的表现。我只管尽自己的力,至于成功不成功,并不计较。这不是一般人所批评的“尽力主义”,好像对成功不抱强烈的企图心,而是进一步了解“成功”本身也是假的。此时的成功,也不过是以后的失败。任何人看不开,就会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苦恼多于欢欣。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那里受得了?

——曾仕强

让来让去,觉得自己最合适,这时候就应当仁不让。关键在于把握“当仁”的尺度,要从事情的性质、轻重、缓急、大小来判断。当然,当仁不让也要以“半推半就”的形式表现出来。“半推半就”就是指确实“当仁”,而且推辞不掉,实在没有办法才勉强为之。

——曾仕强

中国式管理


王道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式管理企业服务中心

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

为企业固本培元

主要产品有王道课堂



更多课程  点击阅读原文   免费试学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