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易品三国】该忍不忍,就是自寻死路

2018-01-03 曾仕强教授 良心学堂

点上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良心学堂

大道至简,知行合一

易品三国

中国历史上经常有文字狱。因为汉字弹性非常大,从不同的角度都解释得通。于是,文字也就成为一种最好用的排除异己,或者有意陷害别人的工具。


现在贾充就用了这一招。他告诉司马昭,说当今皇上对你不信任。司马昭不是一般人,很理性,问他有什么证据。贾充回答说,皇上吟过一首诗,里面在影射你。司马昭听到这样的分析,再看看那首诗,思路很自然就被引到这上面了,认为皇上果然是在影射自己。这种伎俩其实非常老套,并非贾充的发明,但它还是非常管用,连司马昭这样的人,都很容易相信。


为了试探曹髦,司马昭煽动群臣,奏请曹髦加封自己为晋公,但曹髦却对此事迟迟不决。司马昭愤然而起,质问曹髦:“司马氏屡建大功,加封有何不可?”曹髦又恨又怕,无奈地说:“敢不从命。”其实,曹髦心里一百个不愿意。他也知道,现在加封司马昭为晋公,就好像自己的祖父当年被封为魏公一样,以后的情况就是历史的重演了。可是,曹髦应该自己衡量一下,当年汉献帝有那么多的旧臣,汉朝有那么长久的历史渊源,都拿曹操没有办法,仅凭他自己,能拿司马昭怎样?但是人往往很难保持理性,曹髦觉得受不了,当场就流露出来了,这是他非常不成熟的表现。


司马昭以下犯上,当众给曹髦难堪,而后便扬长而去。曹髦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要亲自讨贼。到今天,“司马昭之心”已经变成一个耳熟能详的成语了,表示某人心里打的主意大家都知道。只要“司马昭”这三个字一出现,大家都知道这是负面意思,是说这个人不怀好意,大家要小心。由此可见,《三国演义》对我们中华民族影响深远。


曹髦讲的这句话,其实其他人也都知道,却没有人奈何得了。其他人比较聪明,话放在心里不说出来,而曹髦却说出来了,所以左右赶紧劝他不要讲,免得惹事。


曹髦最后难逃一死,因为他很莽撞,没有做好周全的计划就开始行动,说难听的就叫找死。“找死”跟“早死”两个词近音,这是非常有趣的,曹髦豁出去了,去找死,结果真的提前死了,其实也是求仁得仁,我们也不能说他不对。曹髦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了,干脆拼了!实际上,“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告诉他要“忍”,可是他却变成“不忍”,就把自己送上死路了。


同样一句话,有正反两面意思,一面是说,这个都可以忍,那其他的当然也可以忍;而曹髦的解释是说,这种事情如果都可以忍,那还有什么不能忍?干脆不忍了,结果把自己送上了死路。可见他的解释是不好的。

温馨提示:本文节选自《曾仕强点评三国之道》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立即拥有)


看《三国》的象

断《三国》的数

评《三国》的理

一样的三国故事,不一样的智慧点评


1、关于良心网

诚结易友,智会良师!分享易经的智慧,探究道德经的玄妙。学习中国式管理理念,实践中国式管理方法。这里是国内唯一经曾仕强教授授权的易经、道德经服务交流平台和中国式管理智慧学院。更是天下易友的家园!

2、历史消息

点击右上角“┇”按钮选择查看公众账号,进入后再选择查看历史消息。

3、订阅

微信搜索zengshiqiangyyh或者良心学堂/点击右上角“┇”按钮/长按下方二维码查看公众账号。

服务热线:400-650-5617

良心网:www.liangxin.net.cn

不错,请点赞↓↓↓惠人,请分享↑↑↑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