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e医疗原创】推开创世纪之门的那一双手:记2016年行业发展与变迁

2017-02-03 e医疗 e医疗

今日立春    开工大吉



e医疗 庞涛 郑序颖


  2016年医疗信息化行业发展注定是定义行业未来的一年,医院信息化这个行业的发展从未像这一年中所经历的那样,在传统与创新的合力推动下重新定义其对医疗机构的价值——从服务开始转向决策,这种角色的转变将引领医疗机构的发展方向。


  政策永远都是行业发展的关键力量,2016年行业利好政策不断,“互联网+医疗”实现了更加深入的落地;远程医疗因为有了可依据的利益分配机制焕发出新活力;云计算、大数据等医疗IT新势力正在开始为医院信息化带来新的可能性……2016年,行业以前所未有的实践精神砥砺前行。


  借助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与交锋,整个行业正在迎来一个崭新的世纪!



传统医院信息化建设继续扎实推进



  外部压力和刚性内需从来都是推动行业发展的合力源泉,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发展除了政策推动这一强大外力,还有强烈的刚性内需共同促进。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发展正在借助平台建设、互联互通和分级诊疗的各种契机发展。


  面对精细化管理、流程优化和变革、医疗及科研水平提高、“互联网+”带来的挑战,医疗机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借助信息系统,以提升管理水平、服务能力、数据利用能力。HIS升级、数据平台建设、集成平台建设、临床数据中心是2016年医疗机构的信息化建设热点。此外,经过2015年的多样化尝试,对于医疗机构来说,“互联网+”在2016年基本“定型”——以“建设智慧医院提升医院服务能力”为核心实施“互联网+”推进计划是多数医院的选择。


  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临床数据中心建设为例:临床数据中 45 33014 45 14939 0 0 2416 0 0:00:13 0:00:06 0:00:07 2644是伴随着集成平台项目同时实施的。目前医院的集成平台上已经有35个系统的数据接入了临床数据中心,数据量已经达到了14.8亿条,每个月增长的临床数据量是4400万条。

  

  在医院针对临床、科研、教学等方面对数据有了更直接的需求的当下,临床数据中心的建设让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在数据利用上拥有了“利器”,也因此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占据了战略位置。


  医院的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和量变积累,已经达到可以“质变”的阶段,如何将这些系统中的数据有效利用是医院非常强烈的需求,平台建设符合了医院的这些需求,医院院内的异构数据融合与临床数据中心建设正在成为不少大型三甲医院下一个核心建设内容。


  远程医疗的“热”,源于各级医疗机构对自身的服务辐射能力的要求,提高医院内部的数据整合能力,拓展与外部机构间的数据共享能力,特别是在当下已经发展到“深度的远程医疗”的程度下,基于患者信息的互操作能力,已经成为信息系统提供商在技术层面非常关注且着力提出相应解决方案的重点。


  互联互通的“热”,源于国家卫生信息标准的应用推广与管理。互联互通测评的目的是解决医疗机构之间及医院内信息孤岛问题,促进医院信息的互联互通,实现信息交换和业务协同。


2016年8月9日,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关于公布第三批区域及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结果的通知》,20个试点区域和17家试点医院通过区域(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


  整体来说,2016年医院信息化建设在数据、平台上着力更多,尤其是大型三甲医院,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积累起的“家底儿”丰厚,与之前的做亮点应用相比,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底层架构的梳理将成为重点。



医疗IT新势力为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可能



  新技术天然地具备颠覆原有习惯和秩序的能力,医疗信息化行业始终都是一个“技术带动行业发展”的典型,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新势力,医疗信息化的内涵和外延都将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发生质的飞跃,再过五年,到十三五结束的时候,现有对于医疗信息化建设的定义或将完全不同。


2016年12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在部署的十大任务中,“建立统一开放的大数据体系”赫然在列,与之匹配的是“国家大数据发展工程”和“国家互联网大数据平台建设工程”,作为重要的民生行业,医疗行业大数据应用及建设非常值得期待。


  医疗数据的应用能力是未来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对医院来说,大数据平台本身的技术壁垒非常高,既要能集成医院内数据、有效挖掘信息有效挖掘,又要能快速集成信息孤岛,同时保障数据安全。上海市卫计委信息中心主任谢桦认为,随着应用的深入,医疗大数据的质量还需要不断提升。在大数据中心的建设过程中,政府要考虑从数据汇聚、数据治理、数据安全、数据服务四部分整合医保、医药各类的数据资源,以建成一个人口全覆盖、生命全过程、健康全周期的人口健康数据中心。


  在云南,2016年11月11日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举行的《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新闻通气会上,发布了一系列云南医疗大数据建设的利好消息,提出将实施6项重点工程促进和规范云南省医疗大数据建设,以实现健康数据互联互通。


  在厦门,2016年11月29日,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工程厦门园区正式揭牌,通过城市级临床影像大数据中心应用,厦门市民可自行查阅全生命影像周期的检查结果,厦门各医疗机构的医生也可通过终端设备调阅患者的影像资料,为诊断、手术规划和术后评估等提供帮助。到2018年底,厦门将基本建成覆盖全生命周期、结构合理、功能齐全的大健康医疗产业体系,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600亿元,并力争将这一产值在2020年底增加到1200亿元。


  在四川,2016年12月02日四川省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四川省健康医疗大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与基础数据资源跨部门、跨区域共享。


  大数据公司的集体发力是2016年最耀眼的内容之一,一些专注于数据分析和利用的公司看到了医疗行业基于数据的无限可能,希望能够提前布局并分到一杯羹,2017年,这一领域必然会出现更多类似企业。


  在过去的一年里,“云”也非常值得关注,如创新就医模式的云医院、改善医院存储方案的云存储、推动分级诊疗的云问诊等。云计算技术本身带来的轻成本、强共享、多应用特性是符合这个时代对资源共享的要求和期待的,医疗虽然是一个略显保守的行业,但是绝对值得长期投入。作为推动医疗服务发展的新技术之一,云计算的技术天花板很低,因此我们可以预见,随着时间推移,云计算在医疗行业的应用将会愈加丰富。至于其主导单位是医院还是政府并不是最重要的,政府主导建设的云平台整体风险防控能力高、数据与服务整合能力佳、标准化和规范化程度也更高,但是这与单体医院努力探索的云应用并不冲突。


  如武汉市中心医院的云业务系统项目,规划了“四朵云”——云HIS、云电子病历、云HRP、云诊断中心(影像、病理、心电),预计于2017年底投入使用,此外,该院借助第三方合作企业,在网络医院、第三方药品物流配送及健康管理线上线下一体化方面进行布局,“云医院”生态初步形成。


  区域内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的“云”探索值得关注,我们相信在2017年,更多类似的探索将会出现。值得注意的是,“云”的盛行正在推动医院内部信息化建设的整合与提升——平台基础网络的整合、平台数据与服务的整合、应用的整合等等,充分整合融合后,“云化”服务终将推动医疗服务模式和政府管理模式的转变。


  大数据与云计算在医疗行业的落地与尝试,也推动着人工智能在医疗行业的风生水起。2016年,已经发展六十多年的人工智能又一次迎来发展高峰期,医疗信息化发展水平的提升与应用的多样化,推动了“人工智能+医疗”的尝试与落地。


  人工智能开启了医疗信息化的“有声时代”和“读图时代”——语音识别技术为医护人员解决大量录入工作提供了便利,在医学影像领域,人工智能已经能够辅助医生看片。


  但是人工智能为医疗行业带来的远不止于此,模型的自学习能力可以让纷繁复杂的数据背后那些肉眼看不到的联系显现出来,通过对数据的掌握和自学习能力,人工智能将为医学发展带来新的可能性!


  如果对2016年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情况进行一次总结,我想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


  一方面,有赖于廿年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推进和积累,医院信息化建设正在从传统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逐步转向以数据建设为核心,医疗机构将在数据的驱动下站在了更高的平台上,不论是集成平台建设、数据中心建设还是医院信息平台建设,目的都是为了挖掘藏在丰富数据背后的“金矿”,这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新势力将在此过程中被“委以重任”。


  另一方面,对医院信息中心来说,医院信息化建设方向的转型正在推动其角色从辅助科室向有决策影响力科室转变,在此过程中,医院信息化从业者们除了继续扎实做好院内信息化建设工作外,更要抬头看天,主动推动信息化发挥在医院管理、学科发展和建设方面的作用和价值。


  2016年虽然已经过去,但仍是值得纪念的一年。


-end-



推     荐



***《科技新时代》e医疗订阅方式请参考本公众号菜单栏“我们-杂志订阅”

***除本刊所有版权图片外,本文中其余图片来源为360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删除事宜。


e医疗2016年年终刊&2017年新年刊


©以上文章来源

e医疗2017年1月刊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来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