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马克思归来》全目录+单篇导读

2016-06-29 六点图书

《马克思归来》微店有售!!!


马克思归来(上下册)

Marx is Back

[瑞典 ] 福克斯(Christian Fuchs)

[加] 莫斯可(Vincent Mosco) 主编 

传播驿站工作坊 译


由福克斯(Christian Fuchs)和莫斯可(Vincent Mosco)主编、传播驿站工作坊译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型批判传播学文集《马克思归来》(Marx is Back)现已面世。

《马克思归来》文集为Triple-C(Communication, Capitalism, Critique)——3C(传播、资本主义与批判)学刊于2012年出版的特刊,聚焦在资本主义危机的当下,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回归对传播学研究的重要意义,体现了批判学者通过重读马克思来重新武器武装自己,以在批判学术道路上再出发的努力。

自6月初新书预告至今,我们收到了多位读者的留言,询问新书详情,以及发售信息。在此,感谢关注本书的读者。从今天起,我们将用一周的时间与读者分享收录于《马克思归来》的论文目录,以及每一篇文章的导读或摘要部分。“导读”均为译者撰写,“摘要”为作者撰写,以帮助读者厘清论文主旨。






     全书目录


“传播驿站”: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成长笔记(代序)(赵月枝)
导论:马克思归来


第一篇马克思,媒介,商品与资本积累
作为斗争场所的文化工作:自由撰稿人与剥削
理解资本积累:马克思之原始积累理论在媒体与传播研究中的相关性

如何以更少的异化创造更多的剥削?

反商品化
“传播工具即生产工具”新论
资本的传播:数字媒体与加速逻辑
传播与符号资本主义:信息社会下的马克思传播理论再思考
网络的盲点:排斥、剥削与马克思过程关系本体论
关于还在进行的商品化过程笔记:从受众商品到社会工厂
因特网和“无摩擦的资本主义”
数字马克思:面向分布式传媒的政治经济学


第二篇马克思与意识形态批判
批判转型中的马克思理论:阿根廷传媒民主化,新自由主义之后
失踪的马克思:马克思在当前传播研究中的位置及传播
在马克思著作中的位置
迈向马克思主义的网络研究
谁在那里说新自由主义?
论今日资本主义之“酷”
辩证法与文化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
作为意识形态的女权主义
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交换的系统性宣传


第三篇马克思与媒介使用
“工人调查表2.0”:社交媒介语境下生产性使用研究的民族志方法
技术的牧领权力:反思数字文化中的异化


第四篇马克思,可替代/社会主义媒介与社会斗争
社交媒体、中介性与阿拉伯革命
21世纪社会主义:打造国家,推进革命
马克思的“可替代性”概念之更新
马克思回来了!但是到底是哪个马克思?知识劳工抑或媒体实践?
学术出版的封闭与异化:学术工作者的训诫
资本主义隐私权问题与替代性社交网站Diaspora
马克思的记者生涯:重温言论自由的辩论

附录
对“马克思归来”的再思考——第一期“传播驿站”工作坊综述
“传播驿站”:一个学术共同体的成长笔记(代序)




     论文导读

01

作为斗争场所的文化工作:自由撰稿人与剥削

妮可•S•科恩(Nicole Cohen)

殷鹏(译),吴畅畅(校)


[导读] 各种公共服务已被或将被资本的剥夺性积累所蚕食时,新闻媒介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本文主要是以马克思的劳动过程理论和剥削理论分析自由作者受到的剥削。作者在开篇提出,由于自由作者的工作方式看似与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存在矛盾——比如自由作者离开了物理形式的工厂、对自己的工作掌握一定的自主权等——导致在分析文化工作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缺失了。然而,作者认为事实并非如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理解当代文化工作的一个有力框架,主要原因在于:(1)在经验层面,文化工作者摆脱工作场所不代表脱离了剥削关系;(2)在理论层面,唯物主义的方法可以将文化工作置于资本主义的动态关系中考察。

接下来,作者结合马克思的基本概念和劳动过程理论,以自由作者为案例,经过分析后指出:有关文化工作自主性和控制劳动过程的争论忽略了劳资关系中的剥削,而这正是影响文化工作的关键。作者通过对文化公司榨取自由作者剩余价值的两种方式——剥削无偿劳动时间和以不合理的版权制度侵占知识产权——来展现这种剥削。

在剥削无偿劳动时间方面,自由作者与公司不存在雇佣关系,只是通过劳动获得计件工资。这样一来,(1)文化公司首先无需支付工人劳保、工资、培训等费用;(2)文化公司支付的计件工资中,只为产品本身支付费用,而没有为自由作者生产这件产品的过程,包括创意、自我提升等支付工资;(3)文化公司还通过雇佣实习生等方式加强竞争,进一步压低工资。

在版权剥削方面,由于通信技术的发达,复制变得十分简单。文化公司(1)采用买断文化产品所有权的方式,一次支付,多次使用;(2)通过与自由作者签订不平等或强制性的合同,将多次使用的过程合法化。

最后,作者认为,马克思主义视角能够揭示文化产业转型和工人经验转型的动态过程。从这个角度看,文化工作可以视为是一个斗争场所,而这些自由作者本身既是劳动的工具,也是斗争的工具。

[关键词]文化工作、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自由作者、剥削、劳动过程、版权、不可预见性(或者不稳定性?)


02

理解资本积累:马克思之原始积累理论在媒体与传播研究中的相关性

马蒂耶斯•埃克曼(Mattias Ekman)

熊琦(译),伍静(校)


[导读] 当前,在各种公共服务已被或将被资本的剥夺性积累所蚕食时,新闻媒介在其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以及所为者何都是引人深思的问题。马蒂耶斯•埃克曼的《理解资本积累——马克思的原始积累理论在媒介与传播研究中的相关性》关注的正是此题。这篇文章涉及到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空间,一个是媒体空间,它主要是以大卫•哈维的剥夺性积累的概念为线索来结构全文。这篇文章整体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剥夺性积累和它裹挟的暴力,而它要解释的是新自由主义转向的这一议题;第二部分通过几个实例来论证新闻媒体在剥夺性积累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换言之,其实就是分析新闻媒体如何为资本积累为虎作伥。

首先,在分析剥夺性积累及其暴力过程中,作者论证了资本积累离不开资本循环,而剩余价值以及剩余价值产生所依赖的资本家与劳动者之间的关系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产生的,这样一个无止境的过程,必然会带来资本主义的全面危机。卢森堡当年用消费不足来解释资本主义的全面性危机,大卫•哈维很认同这一点,在他看来,今天,剩余资本和劳工都存在,但它们没办法结合在一起。因此,作者认为,剩余资本没有了进一步进入到资本循环里面去扩大再生产的这样一个先在的现实条件。而为了解决这个危机,资本会通过时间或空间的转换来扩大再生产,这也就是哈维所说的“时空修复”。而在作者看来,时空修复是依靠传播技术的进步和它整个体系完备来实现的,也就是说运输和传播的进步可以压缩时空关系。而在开辟新剥削领域的过程中,便必要会出现各种暴力。

文中埃克斯用到了原始积累的概念。其实是要说明,在今天资本要开拓出新的劳动形式和新资源,就必须要像原始积累用暴力剥夺农民的土地一样来剥夺人民当下的公共服务以完成它的剥夺性积累。

接下来,作者以实例来呈现新闻媒体如何在剥夺性积累中所发挥的作用。作者指出剥夺性积累实现的四个途径也就是它的四个特征:那就是私有化,金融化,危机控制与管理,以及国家再分配。

作者指出,这四个过程与暴力和社会运动是相伴相生的,其实也就是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齐泽克把暴力区分为客观暴力和主观暴力,而这样的客观暴力和主观暴力其实都为资本和权力所利用。而媒介恰好代表的是客观暴力这样一个面向的。

这个客观暴力施展过程,作者分别从传统媒体和网络空间两个方面来展开论述。

第一个是传统媒体的层面,作者主要讲述了传统媒体作为客观暴力在资本积累中到底起着怎样的作用。这里作者用了两个案例,一个是讨论新闻在公共服务私有化当中发挥的作用以及新闻媒体是怎样与金融业的利益达成一致的。第二个案例是媒体如何再现在瑞典召开的世界社会论坛和全球抗议运动的。

第一个案例主要讲的是,瑞典公有的电信公司特里尔公司如何被私有化的过程。资本首先是通过新闻媒体做了大量的商业广告和政治活动来引诱瑞典国人购买它的股票。比如它用“人民股份”这样具意识形态意味的名词来消除私有化带来的问题,并且通过金融业界人士鼓吹私有化和电信公司的股份能提供赚钱的机会,以此来推动特里尔公司私有化的过程。这里其实突显出今天新闻商业化与金融业之间非常密切的关系。

第二个案例主要讲反全球化运动如何在媒体中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新闻媒体往往把这些抵抗运动描述为落伍的跟不上时代的行为。并且把焦点集中在社会运动发生的暴力上面,然后把它纳入治安为本位的法律和秩序话语里边,从而达到一种去政治化的效果。也就是说,一方面,新闻媒体搁置抗议部分,而抗议者又在遭受暴力。另一方面呢,新闻媒体通过传播法律和道德秩序意义上的这种治安话语,使体制性暴力得以合法化正义化。

接下来的这个部分,作者讨论的是网络公共空间的商业化。这里作者是用大家都熟悉的斯迈思的“媒体公司—观众—广告商”的框架来解释网络公共空间商业化的。也就是说上网其实也就是一个剩余劳动的过程。在上网的过程中,大部分用户都被监视,而这样的监视得来的用户资料又被提供给广告商。而从齐泽克的主观暴力和客观暴力区分来看,毫无疑问这种监视以及对网络用户隐私资料的占有就是一种客观暴力。这是整个文章的大致内容。

作者在最后的总结里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新闻媒体生产和传媒技术领域从来就不是单一而僵化的,因此它也需要被理论化也需要从浮现出来的另类角度来进行分析”。这篇文章无疑给分析新闻媒体与公共资源、公共服务资本化过程提供了一个全新视角,它引发我们对今天中国的媒介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思考在于:今天公共服务也正面临私有化的趋势(如土地私有化、铁路私有化等),中国的媒体在这样的剥夺性积累的过程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媒体与国家三者之间是怎样的一种结构性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资本主义,资本积累,剥夺性积累,政治经济学,新闻媒体,商品化,私有化,Web 2.0,Facebook


03

如何以更少的异化创造更多的剥削?——社交网站中的受众劳动

伊安•费舍尔(Eran Fisher)

俞平(译),吴畅畅(校)


[导读] 受众劳动的概念已对马克思主义传播政治经济学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传统政治经济学分析关注与媒体所有权,认为媒体也是一个由特定生产关系组成的生产场域,而受众劳动这一概念对此作了修正,突出了受众在媒体价值创造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受众既是商品也是工人,因此将问题的焦点指向了受众剥削。近期,媒体环境发生了根本性转型——尤其是Web 2.0和社交网站的出现,使得人们对政治经济学分析又重新燃起了兴趣,并对受众剥削进行再思考。本文将脸书(Facebook)作为个案研究的范例,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两大主题——剥削与异化,来探讨社交网站中的受众劳动。本文认为,受众劳动中剥削与异化之间的历史转向是伴随着大众传播向社会化媒体过渡这一过程的。在大众传播时代,对受众劳动的剥削能力是很有限的,而异化后,这一能力便大大提高了。与此同时,社交网站中的受众劳动,因其涉及到传播和社会性,因此通过自我表达、真实性以及与他人的关系能够缓解异化。此外,本文还提出,社交网站的政治经济学是建立在剥削和异化的辩证关系之上的:为了去异化,脸书的用户必须相互交流,进行社交,但这样却加重了自身的被剥削。反之亦然,脸书为了能够剥削其用户的劳动,就必须为他们去异化。

[关键词]受众劳动;社会化媒体;社交网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剥削


04

反商品化——大学、认知资本主义与新兴技术

理查德•霍尔(Richard Hall),贝恩德•斯塔尔(Bernd Stahl)

王祎(译),姬德强(校)


[导读]14、15世纪,资本主义通过“圈地运动”,将农民与土地强行分离,获得了第一批“自由劳动力”,使资本主义深入农村,开辟了国内市场,完成了资本的第一轮原始积累。伴随信息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的普及,与数字终端的不断升级,“数字化生存”从预言成为现实,每个人都被卷入“信息化”的大潮,被告知所谓“信息时代”的来临。在这一过程中,资本主义利用全球范围内的绝对统治权和压倒性资本优势,将原本中立无偏的信息技术“征用”,成为进行盘剥的最新、最有效的工具,并进一步生产出了无数的“免费数字劳工”,进一步突破了国界,扩大了市场,服务于其资本的再生产及其统治的全球扩张。这种最新一轮的“圈地运动”较之以往更为强有力,也更加隐蔽。 56 27803 56 15792 0 0 2433 0 0:00:11 0:00:06 0:00:05 3002此背景下,关于技术反思、信息拜物教批判、知识劳工、数字劳工、学术的商品化等研究进入了学术视野。正如《反商品化:大学、认知资本主义与新兴技术》一文的核心论题。资本主义不仅在商业领域继续维持着绝对领导力,且已日益侵蚀到诸如大学等原本应保持独立性的领域。在有形劳动和无形劳动之间日益断裂的背景下,资本与技术形成合谋,合作征服着高等教育场域。在这一场域中,充满了商品化与反商品化、拜物崇拜与破除迷思的斗争。大学这一相对独立的范围被资本不断蚕食,原本的公共性日渐消弭,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弥漫着功利主义与铜臭,充满了权力斗争。技术研发与应用的目的不是服务于公共利益,而是谋求资本的再生产与市场的全面扩张。教育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学生本体的提升,而是服务于“社会工厂”中的资本再生产,为其“量身定制”其所需要的“劳工”,并冠之以“以学生就业为关切”的名号,使每个人深陷其中而不自知。其间师生,也不乏学术激进主义者奋起抵抗,以求唤醒独立之思考,摆脱信息资本主义的迷思,这篇文章就是基于这一立场书写。

在认知资本主义的框架下,本文通过对四种具体的新兴技术,即情感计算、虚拟现实、云系统和人机共生进行研究,从技术本身的研发背景、特性与应用领域出发,进行深入分析,点出了深深藏匿于貌似中立与先进的新兴技术背后,那些隐蔽的信息拜物教倾向和资本的侵蚀轨迹。并通过这些分析,提供一种新的想象,找寻学术斗争背后的权力结构罅隙,充分利用其间的矛盾与张力,以期解决文中所述的学术商品化问题,重新夺回高等教育的自主权,恢复公共性。诚然关于抵抗策略,文中方案尚待完善,且需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有意识的培养和具体设计。但全文对被全球歌功颂德并期待其恩赐福祉的新兴技术和高校教研进行的揭露与批判,剥开了其背后不为人知的经济政治图谋,这正是文章更重要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大学,新兴技术,学术激进主义,商品化,认知资本主义

05

“传播工具即生产工具”新论

威廉•亨宁•詹姆斯•赫布尔怀特

(William Henning James Hebblewhite)

罗锋(译),姬德强、吴畅畅(校)


[摘要]本篇论文希望考查雷蒙德•威廉姆斯提出的“传播工具即生产工具”的论断。本篇论文在同意威廉姆斯的中心论断的同时,认为他用来说明这个论点的模式没有得到充分实现。通过结合马克思与阿尔都塞与此相关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概念工具来具体说明威廉姆斯的观点。


[关键词]雷蒙德•威廉姆斯,传播工具,因特网,生产工具,马克思,阿尔都塞


06

资本的传播:数字媒体与加速逻辑

曼泽罗尔(Vincent R. Manzerolle)

乔森(Atle Mikkola Kjosen)

唐旻(译),高明(校)


[导读]技术革新一向被认为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铁律”之一——革新交通和通信技术,缩短流通时间,降低流通成本,提升利润。这篇《资本的传播:数字媒体与加速逻辑》正是将传播技术的发展放置在马克思关于资本再生产、资本流通和循环的角度来考查。

文章分析了几个最新技术,如近场通信技术、泛大西洋光纤电缆、盗版现象的产生和数字编码等的发展与应用,从而提出研究问题:为什么会有这些技术的发展以及这些新技术背后的寓意是什么?作者认为,从马克思关于资本的流通角度去理解,这些技术的产生是资本流通的要求,是由资本流通的过程和方式所决定的。从物质到资本的循环发生在特定空间和时间中。循环的速度越快,越多的剩余价值就会被创造和生效,资本一直试图消灭循环的时间和空间以期将资本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所耗费的时间缩减到最短,从而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就解释了上述新技术的发展,这些新技术都是通过把空间时间化,把空间的距离缩减成时间的距离,继而再尽可能地减少时间的距离。

这篇文章从马克思的基本理论出发,探寻传播技术革新的本源动力,对我们理解技术和资本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然而,译者也需要指出本文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全文以资本作为主体,但是作者并没有进一步探究“资本是谁的资本?由谁掌控资本?”这些问题。如果仅仅关注技术发展中资本的逻辑,而忽略了推动这些技术研究和发展的作为人的主体,将会有陷入资本决定论或者技术决定论的危险。其次,基于第一个问题,本文同样忽略了推动技术的研究发展的主体。譬如,作者列举出了不少新的技术发展如近场通信、云计算、物联网等等,但作者并没有说明是谁在研发和推动这些技术,是作为公领域的研究机构或者政府、还是作为私领域的企业?政府和企业、公领域和私领域之间,在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有怎样的关联和博弈?更进一层,这篇文章着眼于北美西欧背景下的资本主义国家,从而忽略了技术发展在欠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可能有的不同逻辑,以及技术从发达国家传播到发展中国家过程中可能有的帝国主义话语和权力分配。

由此我认为,以这篇文章的理论框架为逻辑起点,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研究以下三个问题。第一,在西方语境下,不同身份的个体、群体和机构(individuals,players, entities and institutions),比如企业、政府、IT研发者、消费者等,在传播技术发展中扮演怎样不同的角色?他们之间的权力关系是怎样的?译者建议,未来研究可以着重考查一些全球企业技术研发的过程和实践,以及政府关于相关技术的政策导向。第二,在微观和中观层面,考察资本加速和技术发展带来的社会和文化影响(the social and cultural implication)。比如,如何理解资本流通过程中的去人性化(de-humanization)和新技术所展现出的个性化(personalization)所呈现出的矛盾?又如,如果我们将2007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理解为这种资本加速流通的结果,它对传播结构和社会关系带来的影响是什么?第三,考察技术发展和资本流通关系在欠发达、发展中国家的逻辑和实践。呼应上述第一点建议,在明晰相应技术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逻辑过程时,应该着重考察国家、政府、企业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和作用。同时在此基础上,考量世界传播和信息体系下,新技术和资本的流向,以及技术发展和传播过程中的资本间博弈、政府间制衡。

[关键词]《资本论(第二卷)》,《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数字媒体,移动支付系统,融合,加速,图表论,控制论和速度经济学



未完待续……


购买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The End—


长按二维码可以识别关注


—六点图书—

六点,在现代汉语表达方式中是省略号……,她象征着无限和绝对; 

六点,时间上平分钟表盘,不偏不倚,蕴含“时中”之意; 

六点,军事术语中即原点——思想的战场风雨变幻,我自岿然不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