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18国际博物馆日】来粤博见证博物馆的力量


  MUSEUM


The Power of Museums

  

 


 


肖海明馆长分享解读

【博物馆的力量】




博物馆在文明传承保护、文化展示传播、促进经济发展、文化惠民、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广东省博物馆依托区位优势和馆藏特色,以馆内馆外“两个翅膀”践行“博物馆的力量”。


在馆内来讲,每年举办10多个高质量的展览和600多场教育活动,吸引200多万观众,成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文化旅游地标。从辐射全省角度看,广东省博物馆依托广东省博物馆事业发展基金会、广东省流动博物馆、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文创联盟、广东省基层博物馆共建项目等4个平台为全省的文博机构和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博物馆的力量

2022




为迎接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广东省博物馆准备了《大音希声——古琴艺术展》《鞋盒里的博物馆》等丰富的线下展览活动,推出“揭秘‘文物医生’怎样‘破镜重圆’”“圆桌TALK:发现有趣 发现力量”直播和“萌娃睇宝记”短视频等精彩多样的线上内容。



接下来进入

“萌娃睇宝”时间

传承博物馆的力量

'◡'


爸妈要溜娃,去哪儿、怎么去、怎么玩?


广东省博物馆(广州鲁迅纪念馆)联合南方网、粤学习客户端联合、广东省委机关幼儿院,策划推出了融媒体节目《萌娃睇宝记》,带孩子们走进博物馆,探访岭南特色精品文物,告诉爸爸妈妈博物馆有多好看!


第一期

《萌娃睇宝记|来瞧瞧“猫警长”》




说起中国最出名的猫,小朋友们会想到黑猫警长。广东省博物馆也有一只“猫警长”。它是清光绪石湾窑陶塑名家黄炳的作品。据说,“黄炳所作的猫,老鼠看见都害怕。”




金丝猫是黄炳生前送给其仇姓亲戚,后由佛山市收藏家辛棠从仇家购去,1964年由广东省博物馆购得。





作者黄炳以巧妙的手法将猫扑捉老鼠前的瞬间动态表现的惟妙惟肖。金丝猫聚精会神,头向前探头,目不转睛注释着猎物,耳朵竖起来显得高度紧张和警觉。四脚稍蹲,作前扑状,尾稍卷曲。作品为素胎,胎泥来源为当地黄泥,烧成效果正契合金丝猫的毛色,而猫毛用胎骨出毛的技法刻划细致,几以乱真。


“胎骨出毛”技法是石湾陶塑特有的技法。首先,采用石湾本地含铁成分很高的红土,经过沉淀去除杂质,再加一些微细瓷土和少量的东莞黏土混合。捏塑成形后,在陶胎八成干的情况下,在其表面一丝一缕地雕琢出鸟兽的羽翎、皮毛,烧成后通常不施釉。





黄炳不止创作了金丝猫,还有黑猫。黑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祥瑞的动物,有镇宅、辟邪、招财的能力;广州陈家祠就有一只大名鼎鼎的黑猫。


石湾窑为广东名窑,黄炳是清代中后期石湾陶塑名家。据说黄炳长着一双“神眼”,善于观察小动物。除了猫之外,他的胎毛鸭也是闻名遐迩。为了塑好鸭子的形象,黄炳经常到乡下观察水鸭,掌握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形象特征。



  MUSEUM


The Power of Museums

  


 


供稿丨融媒体中心

编辑丨李国豪(实习生)  融媒体中心




阅读最完整粤博|分享最有趣幕后

www.gdmuseum.com

广东省博物馆

(服务号)

粤博订阅

(订阅号)

广东省博物馆

新浪微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