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川西,动植物专家、艺术家、咖啡师们的山野漫游

BU CAMPER 蕉下Beneunder
2024-09-07
 


川西,十一月进入了它秋色蔓延的最佳时分,沿着四姑娘山往山间溪流的行走漫游,此刻最为合适不过。浅紫深灰赭黄卡其色,这是再资深的配色家也要感慨一句的「高级灰」,丛林摇曳在山间,苔藓沿着溪流攀爬,这一切逆着灿烂阳光,如电影画幅,一大片荒野美丽。





15km,高海拔,严寒。如果你以为这会是一段「艰苦」的行程,那就错了。



此次山野漫游,BU CAMPER风格迥异。



董磊老师是业内的「野兽巨师」,常年行走在珠峰与川西和全国其他地方,川西对他来说是回老家了,Kasdindo布果是常年旅居海外目前生活在成都的艺术家,有着广阔视野,又为川西的荒野深深着迷,骑行博主小草体验过大量不同的路途和行程,传统鼓鼓手、咖啡师、户外爱好者....这样的一群人去四姑娘山徒步,已经想象到路途之丰富多元。





四姑娘山,从成都市区就能远远眺望高耸的峰顶。



它坐落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之间,由四座连绵的山峰组成,高达51%的充足日照,使得这里覆盖丰富的植被,拥有各种珍稀动植物种,还有每一次看都惊心动魄的日照金山。






考虑到不同经验者的水平,200-300m 高的海拔落差,被分散到「入口-木骡子」近 15km 的轻量路径里,长而平缓,走起来并不吃力。





一路还有座座诸如婆缪峰、猎人峰等山形奇特的雪峰,视觉感受丰足有趣。




明媚阳光放大了我们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力。不同的身份背景,获取到这次山野漫游的不同截面,短短48小时,每个人都从这里采集了独一无二的回忆标本。




不如,就以Ta们的视角带我们进入 BU Camper 的四姑娘山徒步之旅。







雪山下的咖啡

和野生动植物一样令我入迷

回忆标本No.001 by 自然摄影师@董磊


「禽兽组组长、高山观花组成员。」有点特别的自我介绍,董老师的皮下是一位可爱又生动的自然观察者。


他可能比当地人还要熟悉四姑娘山,常年奔走于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之间,针对中国西部地区野生动植物的自然历史进行拍摄,纪录片《四姑娘山》便是他的作品。



我很喜欢川西,这里是野生大小熊猫、雪豹、豺等多种有蹄类动物生活的原始森林区域。天气晴朗,徒步走进能拍摄到骆驼峰倒影的草甸,河流蜿蜒流过,常年可以拍到好看的雪山倒影。



木骡子-骆驼峰这个营地我很熟悉,在这多次扎营了,但在雪山下喝一杯现磨咖啡是第一次,很新颖。




第一次参加蕉下的活动,没想到徒步路线和野营的选择方面专业性很强,又同时兼顾了户外生活美学,要知道我们平时在野外工作十分艰苦卓绝,不太有美感的。



除了从城市走向荒野去享受生活和寻找自我,我希望大家顺便进行自然观察和了解基本的自然科学原理,并最终成为支持自然环境保护的一员。


介绍一下这次徒步遇到的植物,也是我的老朋友们:


|中国沙棘

满盛维他命的橘黄色小果实,摘食它的果子便能促使高原反应得到缓解。


|四川红杉

四川红杉林多成片生长于长坪沟海拔 3200~4000m 的阴坡中上段,群落外貌具有十分鲜明的季相。


|方枝柏林

用古木参天、遮云蔽日来形容方枝柏,再贴切不过。方枝柏林是四姑娘山植被中寒温性常绿针叶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坪沟内的典型方枝柏群落已不多见。


|随处可见的苔藓

高山雪水汇集成小溪,给两岸带来充沛水分,低海拔的暖湿气体使触须、苔藓拥有了蓬勃生长的环境。






采沙棘做特调

通过咖啡去了解世界

回忆标本No.002 by 咖啡师@汉堡


汉堡是从上海「洄游」到成都的咖啡师,单车骑得很好,目前在成都经营也在咖啡。



通过咖啡去了解世界是我的人生信条。


四姑娘山在我看来,有一种非常坚硬有力的特质。但整个徒步行程体验下来,比我想象中更有意思。



在玩的同时还能学到很多东西,比如@脸叔 分享的日本露营文化,还有@董磊 老师分享的的动植物知识。



在雪山下用特别的摩卡壶做咖啡分享给大家,我是第一次。就地取材采了路边的沙棘做特调,是我的即兴尝试,回去想认真研发这一款,就当是「蕉下荒野特调」吧。







走出帐篷就能仰望繁星

人间值得

回忆标本No.003 by 插画师@Kasdindo


艺术家Kasdindo,尼诺艺术联合创始人,出版有《走走画画-卡卡桑的旅绘生活》等作品。



来到山里,光线和颜色瞬间变得不一样。这次希望多采集一些点线面组合,因为有些色调回家以后就画不出来了,我想,一定要在当下捕捉。




发现久居城市,会让我在生活中常常感到疲惫和沮丧。徒步虽然辛苦,露营也未必有在家睡得舒适,但钻出帐篷的那一刻,不论是漫天繁星还是冷峻的雪山,都让人不禁感叹:这就是自然啊!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很难想象山林竟然有那么多的层次和灰度,只恨自己没有多长几只手,有太多想画的都来不及画。





早起霜冻,但太阳出来就暖和极了,趁这这好时光再画一会儿;从长坪沟沟口走到木骡子的路途上,又趁大家喝咖啡休息的间隙速涂了一张。把那些打动我的风景留一点在纸上吧!



这次还收获了好多旅行和画画之外的东西,真的很喜欢蕉下小伙伴们的活动,和董老师的感慨一样——「蕉下的活动,我们还要参加!」



以前从来没有在冬天露营过,也会担心会晚上冻到睡不着,结果羽绒睡袋比想象中要暖很多。一想到帐篷外面被雪山环绕,头顶的银河在以我们看不到的速度缓缓流动,不禁想象下一次的露营又会是在哪里呢?





天地旷野,享受其中

回忆标本No.004 by 传统鼓传播者@松源


松源是一名太鼓鼓手,也是一个十足的户外爱好者,偏好徒步和骑行。曾在马拉松终点用 6 小时不间断击鼓挑战,为运动员加油打气。



由于太鼓不好携带,这次徒步途中,我为大家带来专门用以练习平衡能力的「扁带 Slackline」。




这也是我私下锻炼平衡力的一种户外练习,它提醒的是「与自我链接」和「专注当下」。太鼓与户外运动,都是一种亲近内心的途径,需要坚持。


天地旷野,糅杂了更多自然元素的空气,我们也需要享受其中啊。





自在交流自由融合

不能更棒了

回忆标本No.005 by 插画师@布果


布果是一位插画师,而且是翻译转行,多国旅居之余,还热爱舞蹈、脱口秀与攀岩。不难想象身份如此多重的她会创作出多么有趣的户外画作!



一直觉得川西是一块宝藏之地,百看不厌。


满眼都是绿树、雪山、蓝天、白云,以及马队、徒步的人儿,各种各样的活动,比如飞盘啊扁带啊,以及大家在营地热闹……每一件都可以入画,艺术源于生活。





我庆幸自己保有好奇心,一定有另一种我还不知道的生活的样子,所以我也尽可能去发现。



没想到这次会有这么多有趣且在各自的专业里都非常厉害的人,高手纷纷登场,前后三天的行程简直就是高度浓缩的才艺秀,让大家可以自在交流自由融合,不能更棒了!





你一定还想知道,BU Camper 这次徒步的经验分享。


首次川西徒步,

我们做了这些准备。


对于攀登四姑娘山的人而言,木骡子通常会作为第一日营地,一来 3700m 的海拔相较低,能更好地适应高反;二来视野开阔,景色足够原始自然。


这也是我们此次选择木骡子扎营的原因所在。




确定好了目的地与路程,我们自然而然要为此做充足准备。除了轻量背包、高山帐、睡袋(当季舒适温标 -10℃)、蛋槽垫、高山炉、照明等基本生活装备,穿什么同样重要。




高海拔徒步露营,保暖是第一位,而头部又是保暖的重中之重——人体大约 50% 的热量是通过头部散失的。戴上温暖舒适的蕉下抓绒帽,同等重量下能提供更好的保暖性能。




海拔越高紫外线也越强烈,徒步长时间暴露在高海拔阳光下,此时和脱皮只有一层防晒的距离。除了戴帽子,轻暖的围脖还能覆盖最容易被忽视的脖颈处,防护全面。



内层速干+中层保暖抓绒+外层防风,三层穿衣法依旧适用。留意穿脱与便携,满足需求是基本,避免失温。体质好的伙伴在徒步中,一条冲锋裤即可,不过在营地则一定要及时穿上保暖绒裤或羽绒裤。





这次在长坪沟徒步,不少 CAMPER 点亮了 Hiking 的新成就。马道上来回近三十公里,溪河的独木、湿润的草甸、不期而遇的乱石坡,心态 & 鞋靴匹配合适,让大家走得自在,能够惬意打飞盘,也轻松遇见日照的金山与漫天的星河。





我们在本期川西徒步中身着蕉下Beneunder服饰系列如下:




「The woods are lovely, dark and deep,

But I have promises to k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And miles to go before I sleep..」



2022 年末收官月,BU CAMPER 还将继续在大湾区和成都同时开展丰富的在地社群活动,两地用户皆可垂询本地门店,获取参与社群活动的具体资讯和相关流程。





蕉下Beneunder|BU CAMPER

编辑|RdatG 痴少 大鲸

摄影&摄像|脸叔 Pow 苏城 董磊

插画|Kasdindo 布果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蕉下Beneunder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