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敬“最可爱的人”——江西景德镇离休干部回顾抗美援朝峥嵘岁月

瓷都晚报 2024-01-05

江西景德镇,既是著名的“千年瓷都”,也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场伟大的正义之战,景德镇市委老干部局对当地多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离休干部的口述史进行了抢救性收集整理,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他们的红色印记。他们中有当年的机枪手、炮兵、警卫员、医务兵等,战场上,他们用壮丽青春铺垫了通往胜利的道路;解甲归来,他们初心不改,用一生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记录他们的峥嵘岁月,不仅是为了铭记,更是为了弘扬。“最可爱的人”,这个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最亲切、最响亮的称呼,70多年来从未改变!

青春报国 只为山河无恙

73年前,数以百万的年轻人义无反顾、为国出征。21岁的赵治成就是其中一员。1950年10月的一个深夜,他作为助理军医,乘坐绿皮卡车,借着月夜的掩护,从安东(今丹东)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新义州。出发前,他写下了人生第一封遗书,缝在衣服内里夹层。在向平壤进发途中,头顶是时常来扰的敌机,脚下是随时可能引爆的炸弹,房屋、道路面目全非,横尸遍野,满目疮痍——这就是朝鲜,没有后方的战场。

抗美援朝战争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面临各方面严重困难的情况下,被迫以美国为主要对手在朝鲜进行的一场战争。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历时2年零9个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打败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战争的惨烈,只有亲历过的人才知道。1951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赵治成正在给伤员包扎,一枚枚炸弹雨点般投在营地周围,赵治成被震翻在地,失去意识。当他迷迷糊糊醒过来时,发现战友已倒在废墟里,血肉模糊,四肢缺失。巨大的爆炸声夺去了他左耳的听力。那天的黄昏,残阳如血,一个连120人,最后只剩下37人。

战争给张永忠留下了腿部残疾。1951初,他所在的部队一直打到汉江边。一次,他们正在山脚下行军,突然飞来几架美军飞机,一阵狂轰滥炸,顿时乱石纷飞。身为警卫员的他一把把首长推到安全地带,自己却被飞溅的石块击中膝盖,摔倒在地,动弹不得。此后每逢阴雨天气,他的膝盖都会疼痛难忍。

上甘岭,美军的“伤心岭”。激战43个昼夜,敌人向这块3.7平方公里的高地发射炮弹190多万发,炸弹5000余枚。志愿军顽强防御,彻底粉碎敌人进攻。战后的上甘岭,山头被削低2米,抓起一把砂土,满手弹片。95岁的陶敬东是上甘岭战役的亲历者。当时,他守在597.9高地,和战士们一起挖开一人多高的积雪,在异常寒冷的天气中坚守阵地,并在夜晚向着537.7高地发起冲锋。时至今日,他仍记得子弹在耳边呼啸而过,记得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记得空气中飘来的血腥味。他说:“他们有飞机大炮,我们有我们的优势,近战、夜战,俘虏了好些敌人!”老人目光炯炯,一如当年的果敢坚毅。

提起战场,95岁的王芝祥印象最深的,是在高射机枪连执行作战任务的经历。一次,8架美军飞机在低空盘旋,他和十几位战友一起开火,打碎了一架飞机玻璃,敌机吓得赶紧返航。大家纷纷跳出战壕欢呼雀跃,他们也因此荣立集体三等功。在战火硝烟、飞机狂轰滥炸之中,他带领队伍一次次完成任务,立过4次三等功。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73年前,正是在这种坚不可摧的精神力量鼓舞下,一批批志愿军战士前仆后继奔赴朝鲜战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以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精神杀出一条血路。

再苦再难 也要坚韧乐观

89岁的陈开华至今保持着节俭的生活习惯,家里摆放着用了数十年的旧家具、老物件。1950年底,他在请战书上写下“轻伤不下火线,重伤不叫苦,与阵地共存亡”,抱着赴死的念头跨过鸭绿江。朝鲜极端艰苦的生活条件让他记忆犹新。“把高粱米、大米、豆子等炒熟之后再磨成粉,做成炒面,带在身上可以随时食用,不用加热煮熟。冰天雪地,战士们一把雪一口炒面充饥。”长期住坑道,很多战士患了夜盲症。为了给战士们补充营养,他在雪地挖松子、抓松鼠,用松鼠肝治疗战士们的夜盲症。有一次,炊事班的汽油桶被子弹打穿,汽油浸湿了粮食,他们只好吃沾了汽油的食物,“一打嗝,浓浓的汽油味。”他说。

1953年的春节,21岁的彭雨尘是在与敌人抢时间的急行军中度过的。他随部队开赴西海岸作反登陆作战准备。为防范敌人抢先登陆,他们一路上马不停蹄,边行军边动员。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天气,水壶冻成了冰坨,口渴就抓把雪吃。到达西海岸后,他们挖坑道、修战壕,分班作业,通宵达旦与顽石斗争,两米长的铁钎一天工夫就磨损近一半。战士们喊着“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口号互相鼓励,汗流浃背、满手血泡,却没有一个叫苦的。英勇的志愿军在西海岸筑起了一道道“地下长城”。回忆起70年前的这段经历,91岁的彭雨尘说:“抗美援朝就是保卫国家,保护父母亲人。”

陶敬东回忆,在上甘岭被敌人围困在坑道里时,没有任何亮光,空气浑浊。坑道里最缺的是水,压缩饼干根本咽不下去。有的时候甚至要喝尿,但因没水喝,尿也很少啊……又干又燥,战士们就脱了衣服贴在冰凉的石壁上。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祖国后方的很多军人虽然没有直接入朝作战,却也担负着戍边卫国的重任。1951年,19岁的炮兵朱玉寿随部队来到辽宁安东拉古哨村,守卫中朝边境水丰水库的安全。他说:“大坝如果被敌机炸毁,后果不堪设想。”他每天都频繁地练习装卸炮弹,手上磨出了一个鹌鹑蛋大的包。为了隐蔽目标,部队驻扎地没有搭建营房,而是在丘陵的平地上挖了一个方形地洞。洞口搭几块木头、铺上稻草和高粱秆,就是屋顶,身材高大的朱玉寿每次都得蜷着身子才能钻进洞。洞里有两个土炕,每个洞可睡12人。土炕上只有一床被子,没有褥子、枕头,每天晚上战士们都挤在稻草上和衣而睡。他说:“我们还不算艰苦,毕竟身处后方,前方的战士们更苦、更难、更危险。”

巨大牺牲 赢来伟大胜利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她。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对祖国和人民深沉的爱,是志愿军将士的精神支柱。在7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中,先后有290万志愿军将士赴朝参战,19.7万余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

每一场战役结束,清理战场都是陈开华无比痛苦的时刻。有的战士牺牲时还保持着战斗的姿态,枪口对着敌方;有的伤员在搏斗中被咬掉手指头,却依然死死抱着敌人不放。“有一名战士内脏都流出来了,恳求我说:‘好军医,救救我,给我用好药,我想回到祖国。’我忍着泪,嘴上说着‘你会好起来的’,心里却像刀绞一样。”

用胸膛堵住枪眼、为战友冲锋开辟通道的黄继光,严守潜伏纪律、忍受烈火烧身直至壮烈牺牲的邱少云……陈开华清楚地记着每一位英雄浴血奋战的光荣事迹。这些课本里的英烈名字,对陈开华而言却是朝夕相处的战友,是一个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鲜活生命。“他们是为了祖国、为了人民牺牲的。”陈开华说。

王芝祥心目中的英雄是自己的排长。排长作战特别勇敢,同为山东老乡,生活中非常关照自己。他说:“进入朝鲜之前,排长对我说,一要做好牺牲的准备,二要保护好自己。”后来,排长因误触地雷牺牲在朝鲜,生命永远定格在32岁。此后70多年,排长的话无数次回响在王芝祥耳边。他说,排长用行动践行了诺言。

1953年5月,为配合正在进行的停战谈判,志愿军实施了夏季进攻战役。20岁的阳至诚在设在坑道里的野战医院没日没夜地抢救伤员,木板搭成手术台,汽灯就是手术灯。一天,手术组所处的坑道被敌机发现,炮火轰炸随即而来,一发炮弹打在手术室门口,弹片飞进坑道,两位医护人员立刻倒在血泊之中。在朝鲜,阳至诚每天跟他们同吃同住,一同工作,看到他们惨死的样子,阳至诚悲痛万分,更加激起了对敌人的仇恨。

两个月后,7月27日,停战协定签订。当晚10时,双方停火,消息传到每一个坑道、每一条战壕。“胜利了!胜利了!”阳至诚和战友们冲出来又蹦又跳,高兴得整夜无眠。“两天后,我们回到了祖国。我最亲爱的战友,却永远留在了朝鲜。”阳至诚的眼眶湿润了。

在打退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朝鲜停战协定签订后,彭雨尘仍然留在朝鲜,在巩固防守的同时,帮助朝鲜人民建设新家园,与朝鲜人民结下深厚情谊。他说:“我们重修了被炸毁的公路、桥梁、水渠,为朝鲜群众治病、盖房。1958年5月,我们撤军离开朝鲜的时候,来送别的朝鲜群众把平康火车站挤得人山人海,给我们送纪念品、送打糕,高喊‘志愿军东木,到马斯米达(音译:志愿军同志再见)’。”

永续传承 铭记英雄伟绩

每一位志愿军老兵的亲身经历,都是一本活生生的历史教科书。沉甸甸的军功章、泛黄的黑白照片、纪念水杯、笔记本……老兵们的珍藏记载着铁血荣光。以身作则树立良好家风,宣讲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他们离休不离岗,以实际行动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94岁的王模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在祖国后方任空军12师领航参谋,经历过战争洗礼的他爱党爱国的信念终生未改。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看到新闻里医务人员忙碌的身影,平时省吃俭用的他交纳了1万元特殊党费,圆了一个老共产党员忠诚报党恩的心愿。

2023年春节,朱玉寿召集了一场非正式的家庭会议,把自己一生的经历告诉后辈。外孙女将他的经历记录、整理下来,她说:“外公时常感慨,他这一生太苦了,是党带着他不畏艰难、永不言弃。抗美援朝的经历是他一生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希望我们能够了解他,了解那个时代,深刻体会现在生活的幸福。”

经历过战争的惨烈,才更加明白守护和平的意义。阳至诚经常告诫后辈,要居安思危,继承革命先烈遗志,牢记祖国的和平安定是先烈们用生命换来的,守护和平、建设祖国,重任在肩。在他的影响下,大儿子、大女儿先后走上从医之路,以救死扶伤为己任,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小女儿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孙辈们先后考入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

晚年的彭雨尘笔耕不辍,1993年离休后,他参加老年大学学习,将自己在朝鲜的经历写成多篇文章刊发在报刊上,并辑成回忆录《雨润尘心》。至今,91岁的他仍保持劳动的本色,每天都会在菜园中劳作。他的身上散发出来的“革命人永远是年轻”的奋斗精神,一直鼓舞着后辈。为了纪念在朝鲜待过的2100多个日夜,他给大女儿起名“鲜珠”。女儿说:“父亲一直教育我们爱党爱国,认真工作,良好家风是父亲给我们最好的传家宝。我们为有这样一位英雄父亲而自豪。”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对英雄最好的纪念,就是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接续奋斗、勇往直前。景德镇市委市政府历来十分关心老同志,高度重视老干部工作。党政主要领导经常走访慰问老同志,参加老同志的活动。市委老干部局将关心照顾好革命功臣作为重要职责,细致入微地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组织引导老同志发挥优势作用,在全社会号召传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者的红色精神和优良作风,进一步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为奋力描绘中国式现代化景德镇图景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在硝烟散去70年后的今天,这一伟大精神仍将在新时代里传承赓续、熠熠生辉。

(江西省景德镇市委老干部局 / 中国老年报记者 赵华夏)

老兵寄语

陶敬东(95岁,时任志愿军第24军72师214团1营3连副连长):祝福祖国繁荣昌盛,在党的领导下,一天一个新变化。

王模(94岁,时任空军12师领航参谋):一辈子跟党走。

王芝祥(94岁,时任志愿军四分部警卫团高射机枪连2排8班副班长):中国当前的发展鼓舞人心,要用抗美援朝精神教育年轻人。

赵治成(93岁,时任志愿军8507部队师卫生处防疫队员):听党话、跟党走。

张永忠(93岁,时任志愿军第12军35师105团2营6连2排副排长):传承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为强国建设作贡献。

彭雨尘(91岁,时任志愿军第16军47师140团2营8连副指导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朱玉寿(91岁,时任解放军104师528团供给排长):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

阳至诚(90岁,时任志愿军第40军120师野战所手术组医助):牢记千千万万为国捐躯、牺牲在异国他乡的英烈,继承他们的遗志,建设好我们的祖国。

陈开华(89岁,时任志愿军炮兵第7师20团1营1连卫生员):青年光荣的岗位,是在战斗的最前线。



责任编辑:刘   鸣

校      对:刘天成

一      审:吴   昊

二      审:叶   岚

三      审:陈俊绮

文章来源:景德镇市委老干部局

广告合作电话:8280088

发行热线:8287683

投稿邮箱:cdwb110@126.com

景德镇市融媒体中心出品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